03-09
60251次
2人
2個
54個
109人
17部
此文為應《寧夏穆斯林》雜志約稿,2005年9寫于昆明。2004年12月發表于《寧夏穆斯林》第二期。 我國著名伊斯蘭經學家教育家虎嵩山 虎 希 柏[1] 虎嵩山(1879-1955) [2], 回族,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人,我國著名伊斯蘭教經學家、教育家,曾先后在寧夏同心、固原、銀川、吳忠、湖南常德、甘肅臨夏、平涼等地開學辦校。他信仰篤誠,品德孚眾,知識淵博,為人謙和,治學嚴謹,講學有方;他一生致力于伊斯蘭經學研究,用他廣博的阿文、波斯文及伊斯蘭教經學知識,翻譯編著了大量經訓典籍及教材書籍;他努力推進穆斯林文化發展,積極投身穆斯林新文化運動,提倡在經堂教育中應“中阿并重”并身體力行;他積極倡導宗教革新,號召摒除一些不合教義的陳規陋習,提倡“憑經立教,尊經革俗” ;他呼吁加強民族和教派間團結,提出“互相尊重,各干各得”;他一生愛國愛教,矢志不移,抗日戰爭之期,曾滿懷激情,呼吁抗日;他大力興辦穆斯林新式教育,苦心培養人才數十載而不懈,曾創辦過固原三營中阿學校、寧夏私立中阿學校、吳忠中阿師范學校等多所學校,其弟子中人才輩出,如馬堅、虎學良、馬福龍、冶正剛、馬昆山、丁育三、羅明道、馬明基、丁振翼、馬明文、王子忠、周生清、納海、白孝以及馬賢、馬忠杰等人,后來分布在大江南北和海內外,他們中的很多人由于以后繼續深造學習,成為當地或全國伊斯蘭教界、文化界的著名人物。建國后虎嵩山曾擔任甘肅省平涼專區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政協委員、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后改稱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及中國回民文化協進會委員等職,1955年于甘肅平涼歸真,葬于寧夏同心縣祖瑩,終年76歲。 大力倡辦新式伊斯蘭教育推動寧夏穆斯林新文化運動 20世紀30年代,中國穆斯林中的一些知名學者阿訇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新文化運動,他們大力改革舊式的經堂教育,積極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學校教育,廣泛興辦各種“中阿學校”和穆斯林學校 ,努力培養中阿兼通的新一代阿訇和民族人才,同時大力開展伊斯蘭教經典和阿拉伯文化的翻譯和著述活動,編輯出版了大量漢譯經典及新式教科書,其影響波及大江南北全國各地,而寧夏地區這一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虎嵩山阿訇。正如楊懷中、余振貴在《伊斯蘭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所述:“近代中國穆斯林的新文化運動,是由一批獻身民族與宗教,熱愛祖國,熱興教育,主張改革的知名學者、阿訇倡導推動的。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又把他們推到宗教與學術的前列,他們被造就成為一代高層次文化層面上的知名學者、阿訇。在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史上高居榜首的應是王寬,其次則為哈德成、王靜齋、馬松亭、達浦生、龐士謙、馬以愚、虎嵩山、馬堅、納訓等前輩?!?br>虎嵩山于1926年從麥加朝覲回國后,被湖南常德清真寺聘去執教一年。在常德期間,虎嵩山一邊研究經典,一邊刻苦學習漢文,并經常關注國內外時事。翌年他回到寧夏,就立即號召回民讀書,在清真寺教育中加授漢語,并與當地人士一起,創辦“鎮戎縣回民自治公會” 、“固原三營鎮中亞小學”及“同心清真學?!钡葘W校。連馬堅、丁振翼等云南、湖南學子也不遠萬里慕名來三營求學,一時學風大盛。1934年虎嵩山應馬鴻逵聘請,在銀川創辦“寧夏私立中阿學?!?。1938年第二次與馬鴻逵合作,在吳忠創辦寧夏穆斯林最高學府“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廣招各地優秀青年入學,一時人才云集,盛況空前。1948年又第三次應馬鴻逵之邀,赴甘肅臨夏辦學(因戰事緊張該校未能辦成)。這些學校的辦學人及教師集中了當時寧夏回族中的一些著名人士如李鳳藻、何義江、蘇杰三、馬南軒、馬明三、何正蘭以及蘇盛華、王子忠、夏文選、李誠忠等,同時也培養出了一大批知名學生。這些學校的不斷創辦,使寧夏穆斯林教育呈現空前的繁榮局面,成為全國穆斯林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吸引了遠在上海、云南、江蘇、四川、青海及甘肅等地的很多學生慕名前來寧夏求學,其影響波及全國很多地區,同時也對寧夏穆斯林的教育、文化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參見本文附件一《桃李滿天下》)。 著書立說研究教義經典改進教材推廣新式教育 虎嵩山一生治學嚴謹,廣聞博記,對知識學而不厭,在伊斯蘭教學識方面達到了很高的境界,當時人們稱他精通八大“爾林”(即阿文的詞法、句法、修辭、教律、認主、邏輯、蘇菲學和古蘭經注這八門學問)。他的波斯文水平也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國內享有廣泛盛譽,馬堅等云南青年來固原向虎嵩山求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仰慕虎嵩山的波斯文水平。另外他對阿文、波斯文經籍中的古詩詞也頗有研究,對《若海白亞尼》等經注中的一些深奧難懂的阿波詩詞均能旁征博引加以解釋,深得阿訇們敬佩。虎嵩山的一些著作(詳見附件二《虎嵩山的主要譯著》),由于適應了當時穆斯林學習及教學研究的急需,受到廣大穆斯林的熱烈歡迎。例如《候賽尼大辭典》一書出版后,無論是初版本還是再版本,都不斷被手抄流傳或盜版重印,近幾年各地的翻印版本更多,至今仍在廣泛流傳。正如余振貴、楊懷中編《中國伊斯蘭教文獻譯著提要》一書中所述:“《候賽尼大辭典》是虎嵩山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充分展示了編者深厚的伊斯蘭教學識和嫻熟的波斯文水平,也反映了當年寧夏伊赫瓦尼派學者重視研究伊斯蘭教理論的社會風尚。本書為學習古蘭經注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國內穆斯林中享有較高聲譽?!?br> 倡導“憑經立教”“尊經革俗”的伊斯蘭教革新活動 虎嵩山出生于寧夏同心縣一個伊斯蘭教世家,其父親為虎非耶教派的一位老人家。由于自小投身清真寺念經學習,加上天資聰穎,成績突出,深受父親及老師喜愛。但隨著知識的深入,虎嵩山對父親的宗教言行越來越感到不能滿足并感到懷疑,于是又去外地尋訪名師進一步深造。1897年,虎嵩山在海原縣向王乃必阿訇學習時,接受了被稱為中國伊斯蘭教“現代維新運動”的“伊赫瓦尼”派的學說,遂立志“憑經立教,尊經革俗”,進行伊斯蘭教革新,1899年虎嵩山回到家鄉后在同心首先公開宣傳這一學說。此后幾十年中,雖然歷經艱辛,也曾遭受過各種非議與磨難,但由于虎嵩山采取一種溫和傳教的態度,與其他教派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再加上國民黨寧夏省政府主席馬鴻逵等人的支持,伊赫瓦尼在寧夏得以迅速傳播。三四十年后,終于發展成為寧夏的一個主要教派,虎嵩山也成為寧夏及隴東伊赫瓦尼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熱愛祖國 呼吁抗日 清朝末年,由于滿清政府對回族群眾采取歧視及壓迫,云南的杜文秀、陜西的白彥虎、寧夏的馬化龍及甘肅的馬占鰲等紛紛率眾起義,但這些起義均遭到清廷的血腥鎮壓和野蠻屠殺,起義后回族群眾被趕離家園,云南和西北的回族人口銳減,回族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出于對清廷屠回政策的仇恨,從清末到民初一段時間,回族群眾對漢族、甚至對漢文化都采取了一種排斥態度,但這種片面的排斥態度也對回族本身的文化、教育、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阻礙作用。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回族中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大力向群眾宣傳學習漢文化,重視民族教育,加強民族團結,反對軍閥割據,維護祖國統一等思想?;⑨陨骄褪菍幭牡貐^這一思想較早的宣傳者。1925年—1926年,虎嵩山從海路經上海、新加坡、印度等地去圣地麥加朝覲。途中看到外國列強對中國人的歧視,不論回民漢民,遭遇完全一樣,這深深激發了他的愛國情緒,認識到沒有富強的祖國,就沒有個人的自由,回族也不例外。要想振興民族,必須要在穆斯林教育中破除排斥漢文化的封閉觀念,改革落后的經堂教育模式,加強民族團結。他在回國后幾十年的辦學任教生涯中,不論是在湖南,還是在寧夏,或是在甘肅,都一直堅持這一思想。他曾聯合同心縣伊斯蘭教界和知識界人士,組織了“鎮戎縣回民自治公會”。他在吳忠中阿師范學校任校長時,正值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涌云之際,他熱情呼吁抗日,提出“國家興亡,穆民有責”,他不論是在學校講課時,還是群眾聚禮時,常常引用“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這一圣訓,鼓勵大家投身抗日活動。他指導學生出墻報、搞講演,宣傳抗日救國,他嚴厲批評那些“愛教不愛國”的人是伊斯蘭教的“偽信者”。他還親自用阿漢兩種文字書寫了一篇反對日本侵略的祈禱詞,分發各地清真寺,要求各寺教長在每周一次的“聚禮”拜前高聲朗讀?;⑨陨降倪@一愛國之舉在西北伊斯蘭教界和廣大穆斯林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也表現了寧夏穆斯林群眾愛國愛教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的巨大熱情。 堅持民族團結及教派團結 虎嵩山自青年時遵奉“伊赫瓦尼”教派并積極倡導這一觀點,初時亦曾壯懷激烈,帶人將其父親的“拱北”拆除,對其他教派的某些做法也有過指責之詞,以至被門宦中人綁至固原官府關押數月欲以加害,經同心固原兩縣有關人士斡旋以及哲合忍耶派教主馬元章先生出面調解才得以釋放。當時甘肅一些地方的回族由于內部教派紛爭,常有斗毆甚至流血事件發生,對寧夏回族也有一定影響?;⑨陨街饾u認識到,這種教內的爭斗只會使親者痛而仇者快,增加回族內部的不和,破壞民族團結,遂逐漸轉向溫和態度,成為西北伊斯蘭教界“溫和派”的代表,也使寧夏基本上避免了教派的爭斗及流血事件。他提出各教派之間應該互相容讓,要“互相尊重,各干各得”。他主動帶頭,與其他教派取得聯系,他還拜訪了馬元章先生,共同探討教義及振興民族等問題?;⑨陨皆⑷f慶,據說在拜訪年長自己26歲的馬元章先生時,倆人相談甚為融洽,虎嵩山很敬佩馬元章先生的國文學識,馬元章先生也誠懇地向虎嵩山建議,將其名字改名為“虎鎮林”,字“嵩山”?;⑨陨礁吲d地接受了馬元章先生的建議,并在其一生中一直以此字行。這也表明了虎嵩山對馬元章先生的尊敬與懷念之情(此后不幾年馬元章先生即在甘肅大地震中遇難)。1938年,虎嵩山在吳忠等地辦學時,就不分教派,不論貧富,廣泛吸收各教派中的有為青年前來求學。當時在門下求學的中青年阿訇和學生,分屬于伊赫瓦尼、格底目、哲合忍耶、虎夫耶等各教派,其中還有哲合忍耶的“熱伊斯”(主教)。江蘇省淮陰縣葛維禮等四名哲合忍耶派的青年來寧夏游學,見此盛況立即決定留下求學,學成后均回到江蘇。虎嵩山對各教派學生一視同仁,大家互相尊重,同舟共濟,呈現出一派團結景象。在治學方面,虎嵩山力求“博”而不注重死板的“精”,對經典的道理,只要了解了即可,至于詞章的考究,與大道無關,不易過分強調,此派被稱為主寬派,即“額立法祖派”。正如馬福龍阿訇所言“此派以虎嵩山、張云、王子忠、馬登海諸阿訇為首;而虎大阿訇更為海內有數的名學者,學問淵博,講學有方”。新中國成立后,虎嵩山更加積極號召回民消除派別之爭,團結一致建設新中國。1953年他在擔任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一職時,與其他回族干部如擔任自治區主席的馬震武(馬元章先生之子)、固原軍區司令員馬思義、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鮮純一、自治區副主席王進祿以及漢族干部薛程(區政協主席)、趙崇德(固原縣委書記)等人都相處得甚為融洽,彼此相互信任,肝膽相照。 照片:虎嵩山與薛程、馬元章等人。 前排左起:虎嵩山、馬震武(西海固回族自治區主席)、薛程(自治區政協主席)后排左起:郭南浦(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杰(時任中國伊協副主任)、王進祿(自治區副主席)、衛一吾(自治區統戰部部長)。1955年初攝于固原。 虎嵩山的二孫虎毅因自小患有肺結核,多年得不到有效醫治,病情越來越重,全家人都非常焦慮。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民委和當地人民政府得知此情況,立即聯系北京著名醫院成功實施手術,挽救了這孩子的生命。虎嵩山對此非常感激,他在家信中動情地說:“人民政府的照顧和民委負責同志們的關懷,使我們三輩人沒齒難忘。” 1955年11月虎嵩山在平涼去世,當遺體在送往同心途中路經固原時,馬震武先生和西海固回族自治區眾多領導都連夜來固原坊寺哀悼告別,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我當時亦在現場,其場面令人感動至今難忘。
作者:虎少濱 回復:3 發表時間:2011-06-03 12:50:36
附件一: 桃 李 滿 天 下[3] ——曾師從虎嵩山的部分學生 根據本文筆者近幾年陸續搜集到的資料,曾師從虎嵩山學習的學生,按其后來從業及居住地區的分布情況,主要有以下一百多人:在北京的學生 馬堅(1906-1978),云南省個舊市沙甸村人,1928-1929年赴固原三營師從虎嵩山學習。北京大學東語系阿拉伯語教授,中國現代著名伊斯蘭學者,阿拉伯語言學家和翻譯家。 馬賢 寧夏固原人,虎嵩山之孫婿。1948-1952年師從虎嵩山學習,曾任中國伊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F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顧問、中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委員。 照片:1953年5月虎嵩山赴北京參加中國回民文化協進會期間與馬堅等人的合影左起:虎毅(二孫)、馬賢(孫婿)、虎嵩山、馬堅、虎秉仁(長孫) 馬忠杰 寧夏同心人,1950-1953年在平涼西大寺師從虎嵩山學習?,F任中國伊協副會長。馬尚林 寧夏同心人,1950-1953年在平涼西大寺師從虎嵩山學習?,F任北京市海淀清真寺教長、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在海外的學生納 海,銀川市永寧納家戶人,曾在寧夏私立中阿學校學習,畢業后在賀蘭中學任教,后任馬鴻逵的秘書。1949年同馬鴻逵同機離開大陸去臺灣,后定居沙特經商。曾任“臺灣省回教會”海外委員。白 孝(后改名為白文舉),察哈爾省綏遠(今內蒙呼和浩特)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后定居臺灣,曾任“臺灣省回教會”常務理事。在云南的學生馬元卿(1904-1944),原名馬占魁,祖籍青海西寧。1928年與馬堅同行,從云南沙甸到甘肅固原縣三營投奔虎嵩山帳下學習一年?;氐皆颇虾笙群笤谏车轸~峰學校、昆明明德中學、沙甸私立養正中阿學校任教務主任等。馬才忠(1906— ),云南省建水縣館驛人。19歲時和馬元卿、納正林等人前往固原三營投于虎嵩山帳下學習六年。先后在云南建水縣館驛老寺、個舊市雞街鎮老雞街清真寺任教,云南省政協委員,現已98歲高齡仍健在。同時在三營求學的云南學子還有納正林、蔡承恩等人,后均回到云南。在廣西的學生丁振翼(1900-1960),湖南省隆回縣人。1926年虎嵩山在湖南常德清真寺開學時即曾受業,1930年又負笈至固原三營清真大寺再次受業于虎嵩山。曾接任虎嵩山任三營清真寺教長兼中阿學校教長。1936年回湖南,曾在湖南隆回縣、廣西省桂林市、臨桂縣、海南??诘鹊厍逭嫠氯谓碳稗k學。曾連續當選為桂林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屆會議代表。其子丁明棟、女婿馬征國現均在桂林市清真寺任教。 在湖南的學生黃成吉 湖南人,曾任湖南省伊協副主任。馬玉成,湖南武岡縣人,在丁振翼之后到固原三營向虎嵩山求學。1936年與丁振翼同時回到湖南,曾在廣西桂林及湖南武岡等地的學校及清真寺任教。張春山,湖南常德人,曾赴固原三營求學。在江蘇的學生葛維禮,江蘇淮陰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江蘇省淮陰縣王營清真寺教長,曾任中國伊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伊協副會長等。與葛維禮同時來吳忠求學的江蘇學生還有戴忠慶、沙玉亭、洪金強等。在四川的學生馬元義 四川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曾任四川省伊協會長在河南的學生蓋世明,河南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曾任河南省伊協會長。與蓋世明一起來吳忠學習的河南學生還有:孫文鼎、徐英才、孫著書(曾任隴東師范教育系主任)等人。王耀東(1918-1993),安徽和縣人。1935年從上海到寧夏進入寧夏私立中按學校(寧夏回民師范)學習。晚年曾在福建泉州市清真寺及河南鄭州圪當店清真寺等地開學辦校,任泉州市政協委員等職。1993年在由河南返回寧夏途中病故于北京,應河南群眾要求將遺體運回河南安葬。 在青海的學生馬明基 青海人,東鄉族,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后曾任中國伊協副秘書長、青海西寧市副市長等職。在甘肅的學生 虎學良(1918-1960),虎嵩山之子。建國后擔任過甘肅省平涼市政協副主席、專區民委委員、平涼地區保險公司經理等職。燕少山,安徽無為縣人。1938年曾師從虎嵩山,先后在固原、海原、同心、西安、及平涼等地開學。曾任寧夏同心縣伊協委員和甘肅省伊協委員。在寧夏的學生馬福龍(1919-1970),寧夏賀蘭縣人, 1934-1935及1938-1940年先后兩次在虎嵩山主持的寧夏中阿學校及吳忠中阿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后積極從事民族教育,與虎學良、冶正剛三人在寧夏穆斯林青年中被并稱為“寧夏三杰”。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東語系馬堅教授任教的阿拉伯語專業學習。1948年12月回到寧夏后,立志從事新式回民教育,培養中阿兼通的回族人才。1955年蒙冤入獄并于1970年3月被錯殺,“文革”后平反。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中國穆斯林到何處去》及《馬福龍自述》等。 冶正剛,寧夏賀蘭縣人, 1934及1938年先后兩次在寧夏中阿學校及吳忠中阿師范學校求學,1949年3月在北京參加革命。建國后曾先后擔任惠農縣副縣長、自治區伊協副會長等職。王子忠(1891-1960)寧夏同心人,民間按其小名習稱“王旦旦阿訇”。因學識淵博善于講演及擅長用標準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而廣負盛名。曾先后在上海、鎮江、開封、銀川、呼和浩特、包頭、北京、西安及海原等地清真寺任教長。周生清(1899—1993)民間習稱“周素福阿訇”,寧夏同心人,吳忠中阿學校研究班學生,并在之后跟隨虎嵩山學習十多年,曾先后在同心、海原、固原、平涼及西安等地開學。丁育三(1903-1983),寧夏同心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研究班學生,建國后曾先后擔任同心縣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等職。馬明文(1907-1993),寧夏吳忠人, 吳忠中阿師范學校研究班學生,虎嵩山的女婿。曾長期在寧夏固原、吳忠等地清真寺開學。曾任吳忠地區伊協主任、自治區伊協常委、吳忠市政協常委及中國伊協委員等職。羅明道(1915-1993),固原三營鎮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后曾先后擔任固原縣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人大副主任、縣伊協主任及自治區伊協副主任等職。馬昆山(1918-1979),寧夏青銅峽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后曾先后擔任銀川市政協副主席、銀川市副市長等職。馬維祺 賀蘭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初期出任賀蘭縣四區副區長,文革后任賀蘭縣人大副主任等職。楊玉璽 平羅縣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后曾任賀蘭縣副縣長、自治區伊協副秘書長。楊文秀 平羅縣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建國后曾任平羅縣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自治區伊協常委。羅秉良 云南昭通人,1932年由云南到固原三營虎嵩山帳下受業。1938年又隨虎嵩山到吳忠中阿師范學校求學。后定居三營,曾在固原、海原、西吉一帶開學。李英夫 寧夏固原縣三營鎮人。建國后曾任固原縣立三營鎮中心小學校長、固原縣文教科科長、固原縣政協委員等職。金秉鐸 寧夏同心縣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曾任銀南行署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等職。紀玉清 寧夏同心縣人,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學生,同心縣著名阿訇,曾任同心縣伊協委員、縣政協委員及自治區伊協委員等職。哈登舉 賀蘭縣人,吳忠中阿學校學生,建國前曾任賀蘭縣建設科科長,晚年在賀蘭清真寺開學。另外寧夏私立中阿學校及吳忠中阿師范學校期間的學生還有:吳錫錄、林意城、馬道靈、林光書、鄭華昆、吳明德、馬成才、馬金庫、李春田、楊玉明、虎秉吉、楊秉成、楊廷祺、李盛華、沙明賢、李躍三、馬宗驥、張學明、丁生瑞、楊文華、楊文珍、馬正海、牛德義、海學淵、丁占奎、馬文治、張風林、金成斌、楊生清、楊學詩、田興云、紀玉秀、馬騰云、馬德真、白登州、金玉章、楊學山、丁連忠、法玉昆、周生明、田葉色、黑天秀、李士虎、李學中、吳國忠、郝正章、馬廣鈞、查寶賢、馬生華、王萬元、陳振華、丁世民、馬敦孝、馬成華、馬進貴、馬義明、馬品杰、王有明、楊生洲、楊生英、馬永勛、楊占華、盧正明等人。晚年弟子(在甘肅臨夏及平涼期間的學生)還有:李玉根、韓英迪、李國華、楊玉明、丁德明、黑生祥等人。 附件二: 虎 嵩 山主 要 譯 著 根據筆者收集到的資料,虎嵩山一生譯著主要有以下幾種: 《月論釋難》 漢文版1928年銀川石印出版。阿文版1937年石印出版。《波斯文法精華》1928年出版。《中阿字匯》 《教律摘要》(阿文)《文法摘要》(阿文)《亡人贖罪問題》(阿文) 《新月問題的研究》(漢文),虎嵩山講授,馬堅筆記。發表于1929年《清真鐸報》。《阿文教科·第一部》(文學基礎·變字學),阿文名“索熱夫”。1935年8月固原縣三營鎮中亞學校出版。是一本介紹阿語詞法的教科書。《阿文教科·第二部》(文法學),阿文名“乃合臥”。1939年6月吳忠寧夏私立中阿師范學校出版。是一本介紹阿語語法的教科書。《伊斯蘭教三字課本》(漢文),1939年1月吳忠伊斯蘭師范學校出版。《拜功之理》(漢文),虎嵩山講授,蘇盛華筆記整理。1939年吳忠油印出版,1940—1941年連載于《突崛》月刊。《波文之源》(阿文名“索夫臥提” ),虎嵩山講授,子虎學良整理。用阿、波兩種文字編寫,漢文注釋單詞。1940年8月吳忠寧夏私立中阿師范學校石印初版,1958年虎學良在平涼修訂后油印再版。《默克圖布注釋》(即《伊瑪目拉巴尼書信集注釋》),中消雙譯,1940年在吳忠曾與《波文之源》合印出版。《候賽尼大辭典》,虎嵩山講授,子虎學良整理。1942年吳忠初版(原名《候賽尼注釋》,1951年5月平涼增訂后再版。《米什卡提圣訓集》(漢譯名《圣訓光龕》),虎嵩山講授,子虎學良整理。全書近百萬字。這是虎嵩山晚年從事的最主要的譯作。只完成手稿,生前未能出版。手稿在“文革”中遺失。 主 要 參 考 書 目 1 馬福龍《伊斯蘭在寧夏》 ,原載《西北通訊》1948年2卷8、9期,甘肅省圖書館1981年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寧夏分冊》。2 《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第161頁,馬賢撰“虎嵩山”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3 楊懷中、余振貴主編《伊斯蘭與中國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4 余振貴、楊懷中編《中國伊斯蘭教文獻譯著提要》,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5 冶正剛《寧夏伊赫瓦尼著名經學家虎嵩山》,見《清代中國伊斯蘭教論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6 馬清貴《穆斯林經學家虎嵩山》,載《民族文化》1985(4),云南民族出版社。7 森 峻《愛國愛教的大阿訇虎嵩山》,載1996年1月21日《人民政協報》。8 虎希柏《虎嵩山與馬鴻逵的三次合作辦學》,載《回族研究》2002(2),寧夏社科院主辦。9 [日本]松木真澄著《中國民族政策之研究》,第五章“中國伊斯蘭改革運動和中國國家”,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3-284頁。 --------------------------------------------------------------------------------[1] 本文作者: 虎希柏(1945- ),虎嵩山之三孫,高級工程師,曾長期在石化部門從事技術工作,在中國石化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及寧夏化工廠擔任過副總工程師、規劃設計處副處長等職,已退休。電子郵件地址: hxb2836@sina.com [2] 關于虎嵩山的生卒年月,大多辭書及資料中誤記為1880—1956年,本文作者根據家族親屬記憶及家藏文字記載考證,其正確時間應為1879——1955年。[3] 本資料在收集整理中曾得到金秉鐸、李英夫等老先生的大力協助,特此說明并致感謝。如有錯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以便補正。
作者:虎少濱 發表時間:2011-06-03 12:51:05
虎希柏寫過的文章: 虎嵩山與馬鴻逵的三次合作辦學 寧夏化工廠合成氨裝置試生產概況 沙湖垂釣記 8.53MPa渣油制氨裝置面臨的新問題及討論 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涂層尿素對主要作物增產效果的研究 汽車雜音漫談 施肥結構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土壤肥力生物熱力學及其理論進展 從SK-Ⅱ風波看企業危機公關中新聞媒體的作用 虎希柏寫過的書: 安全技術基礎 安全技術基礎(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讀本 初級工) 理想國 中國道路安全行車指南 創建文明 柏臘圖文藝對話集 紅壤化學退化與重建 塞尚 賴錫斯 拉哈斯 費雷泊士 游敘弗倫 a蘇格拉底的申辯 a克力同 虎希柏寫過的論文: 骨組織超低溫保存中CPA導入和洗脫過程的傳遞現象 企業發展動力研究 大分子與小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單分子力譜研究 從女性的素質優勢看中國婦女政治參與的道路選擇 公共決策風險管理淺析 基于氫鍵的二維有機分子組裝 滴灌施肥控制系統中PH調節的建模與優化 危機傳播在我國危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嵌段高分子膠束為構筑基元的層狀組裝:一種分步自組裝的新方法 遺傳神經網絡在熱軋管控制中的應用
作者:虎少濱 發表時間:2011-06-03 12:53:48
摘自百度
作者:虎少濱 發表時間:2011-06-03 12:55:1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