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02405次
3人
2509個
16個
130人
15部
令狐氏續修《族譜》的思考 公元2005年的一天,族長輩令狐世燦告訴我,桐梓縣令狐氏蓮燭堂當年準備將進行一次重修始祖墓。那一刻,我雖從未見過桐邑始祖令狐元之墓,心卻早奔向墓地了。不過,說實話,有關令狐氏始祖的由來及祖墓所在地我也一直不很清楚。我記得還是在童年時,聽祖父令狐堯階說過,桐邑始祖墓和蓮燭堂地址在蒿芝壩,說實話蒿芝壩的具體地方,我也不夠清楚。后來聽說,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歲,進士令狐應試字賓然老祖創撰族譜;清嘉慶十九年甲戌歲,令狐開疑 字思問老祖比較全面地續修族譜;公元1944年又進行了一次全面續修族譜,譜稿初成,雕好譜板,以時局多故,未克付梓,那時還是中華民國政府時代,正值解放戰爭時期。自1978年始,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于公元1983年族賢令狐世強等人又組織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譜志續修,以當時的經濟條件不佳、交通不便、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遺漏太多族人未編入譜志。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年了,然而,據我所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由于歷史、政治和社會等諸多原因,包括我們令狐氏族譜在內,幾乎很少有譜志修訂完整全面的。時至今日,黨中央倡導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終于有條件來思考修訂族譜的事宜了。 族譜從1944年續修到2007年續修的歷史,已六十多年了,整整一個多花甲,六十多個春秋年輪,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我們令狐氏有多少家族的歷史往事需要回顧,有多少家族的人際脈絡需要梳理,有多少家族的人心力量需要凝聚,有多少家族的豐富資源需要整合啊。續修令狐氏族譜不僅是撰述、整理我們本家族歷史的偉大工程和盛舉,同時,一部好的家族史也將成為地方志乃至于中華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在建設和諧社會、小康社會的時代里,我們令狐氏家族的子孫們確有必要去好好做這一件無愧于先人、有利于今人、啟迪于后人的神圣事業。 俗話說,飲水思源,樹高有根,水長有源。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追問著一時難解的問題:我們的先輩來自哪里?我們的祖輩是誰?我們的父輩是如何才有了我們這一代?我們的同輩又和哪些人有著不能不說的親情淵源?一句話,我們會常常追尋,當然,這也應該而且有必要去追尋我們自己的“根”與“源”在那里。不僅如此,我們今天的每一分成就與我們先輩們的辛勞與奉獻都是分不開的,他們為其子孫后代建立了諸多千秋基業,我們今天的每一點進步或多或少地在蔭庇著祖先們的功德。我們的先輩們以其頑強的意志,堅忍不拔的精神,開山辟地;以最樸實的情懷,春種、夏耕、秋收、冬藏;以最熾熱的愛,繁衍生息出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生靈。如此這般,才使得我們令狐氏家族千百年來,傲然屹立于川、黔、滇、渝四省(市)這片可愛的土地上。前輩的豐功偉績,卓越功勛,道德修養,人格美德,后輩應當要好好珍惜、緬懷、學習之,更應發揚光大之,傳播宣揚之。 以史為鑒,善莫大焉。續修令狐氏族譜,我以為,也要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現代社會,關系復雜,經濟發展,極其迅速,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觀念意識,已深入人心。這樣的時代既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誘惑,更充滿了挑戰。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源于家族和族群的和諧與發展,通過續修族譜,我們不僅要梳理出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淵源流變,更要借此機會,整合令狐氏家族的資源,增強令狐氏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諧力、發展力,使得我們令狐氏家族的子民,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能吸取各種資源和原動力而立于不敗之地。這確是件于己于人,于公于私,于家于國,功在當代,利在未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業。我想,這也許正是續修令狐氏族譜的主要意義之所在吧。 續修令狐氏族譜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體系之繁雜,歷史之久遠,聯絡之困難,是可以想見到的。如何續修令狐氏族譜,我想,其中固然有先輩修譜時所定的基本規矩和體例,我們應當遵循。但我竊以為,族譜修訂不應把人分貴賤高低,而應秉持生命可貴的原則,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凡我令狐氏家族成員,無論何時何地之人都應一一梳理其淵源流變之脈絡,凸現其人性品德之所在,力求彰顯出每一位生命存在的尊嚴。因為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其本質是沒有貴賤高低之分的。在令狐氏家族的歷史長河中,有的人歷經坎坷艱辛,奮斗追求不止,開辟了一方天地,成就了一番偉業;但更多的是平凡而善良的人,他們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輩子耕耘于這片熱土;有的人可能一生默默無聞;甚至有的人其生命個體如天空的流星,即閃而過,如盛開的曇花,偶爾一現,但作為曾經的生命存在,在特定的時空中曾給予過家族的某種驚喜和可能的希望。正因如此,對于所有令狐氏家族的子民,對于這些子民曾經所擁有的一切,我們的令狐氏族譜都應該好好地善待之,記載之,傳頌之。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之情,去對待我們令狐氏家族中的每一個或偉大或平凡的生命,去敬畏我們的列祖列宗,去敬畏養育我們的每一寸土地。 曾幾何時,我受恩于我的祖輩先人,受恩于養育我的故鄉山水。我自幼讀書,16歲便漸漸離開生我養我的元田村莊,起先到區鎮、縣城讀高中,爾后到遵義讀財校,財校畢業后分配到本縣邊遠山區花秋區糧管所工作,后調官倉區糧管所、糧食局飼料公司、局機關等工作,期間輾轉20多年。雖然我一直在外工作,但有時也回老家看看,每每遇到兒時的伙伴,看到熟悉而陌生的故鄉風情,嘗到地道的家肴,品到醇香的米酒之時,睹物思人,見景生情,頓生無限的人生感慨。我想,離故鄉的距離越遠,離親人的時間越長,都會在心中產生對故鄉與親人的眷戀和思念。 我出生于貧寒的農民家庭,少時讀書欠用功,僅中專畢業,才疏學淺,孤陋寡聞,面對親人的逐個離去,在感嘆生命的脆弱、無常和無奈之際,更深知肩上的使命和責任。雖然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無法抗拒,但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上蒼既然賜予了我們每個人以生命的尊嚴,那么就應該好好珍重這無上至尊的生命,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光陰,在有限的人生歷程中,每個人都應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此為我們的先輩爭光,為我們的家族添彩,更應為社會和時代奉獻一份應盡的心力,讓原本絢麗的生命之花綻放得更加艷麗。 令狐昌淮 字 江汭 敬撰 公元2008年3月28日于桐梓
作者:令狐昌淮 回復:6 發表時間:2011-09-08 10:14:42
能有像昌淮哥這樣無私奉獻于咱令狐家族文化事業的眾多宗親,我相信中華令狐真的會流芳千古;您辛苦了!-------------------------------桐梓九壩 畢忎
作者:令狐畢忎 發表時間:2013-03-26 16:14:57
原為令狐家族文化事業盡一份力飛宇布業 令狐(畢)克飛電話18985639538
作者:令狐畢飛 發表時間:2013-04-10 19:02:43
能有各位熱心宗親的大力支持,我想家族文化會更加豐富,家族歷史文化研究會更加順利更加成功!
作者:令狐畢忎 發表時間:2013-04-12 20:46:34
源遠流長:溱溪乳汁千秋不息育令狐令狐香火世代相承映溱溪
作者:令狐昌淮 發表時間:2013-06-04 08:55:12
昌淮,您替大家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謝謝您!
作者:令狐克海 發表時間:2013-08-13 09:36:56
國家軟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思考如何實現"家族振興?") 現在全世界幾乎都在講大國崛起問題。什么是大國崛起?大國崛起是文明的崛起,只有立身于人類文明的制高點,發揮引領作用,才敢言崛起。雖然現在全世界熱炒中國大國崛起,但對此也有人表示質疑。例如,英國的鐵娘子撒切爾講過這樣一個觀點,現在談中國的崛起為時尚早,因為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文化,中國尚未創造出征服西方世界文明的成果和生活方式。國家有三個層次:三流國家出口產品;二流國家出口標準和規則;一流國家出口價值觀和文化。可以說,不能出口價值觀和文化的國家不叫大國。中央之所以那么重視文化建設,是認識到大國的崛起絕不僅僅決定于GDP 。假如GDP是一切,中國就沒有衰落。1820—1840年,中國的GDP占世界經濟總量三分之一,這個占比比目前美國要高。雖然這個數據不太準,但說明了當時我國的經濟力量是很大的,很強的,這就說明了GDP不是一切。
作者:令狐昌淮 發表時間:2013-12-11 10:45:5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