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4642次

7人

51個

104個

164人

29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招姓名鎮

編輯: 貓仔BB (廣州市新市區黃石街江夏村)

作者:58.248.145.*   回復:19   發表時間:2011-11-12 21:40:27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佛山市禪城區張槎鎮

位于佛山市西郊,面積23.6平方公里,人口3.89萬人,轄16個管理區,1個居委會。

張槎鎮重點搞好龍頭行業和骨干企業的發展工作,全鎮21家建陶企業,產量達5569萬平方米,產值達9.6億元。鎮屬太陽包裝有限公司企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全國包裝行業處于領先地位,成為張槎經濟的支柱之一。鎮、區、村三級牧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帶動了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全鎮個體私營企業1380戶,比上年增長13.2%,個體針織成為張槎經濟的增長點,全鎮針織業戶有960家,針織廠房面積達25萬平方米,形成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針織生產基地。農業生產在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走鎮外發展“三高”農業的路子,取得良好的效果。

張槎鎮委,鎮政府在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認真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加快了該鎮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群眾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作者:58.248.145.*   發表時間:2011-11-12 21:41:43

[回復] 覃巴區 (湛江地區)


廣東省吳川市轄鎮,位于吳川市東南部,東北接茂名市茂港區,西北沿袂花江,南瀕南海,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總面積76.99平方公里,8.1萬人口,轄15個村委會、132條自然村,轄龍田、高嶺、馬路、新村、那梧、對面坡、覃巴、環鎮、章華、竹山、那碌、沙田、吉兆、六鰲14個管理區。1950年前屬梅茂縣,1951年劃入吳川縣,1957年劃歸電白縣,1959年又劃歸吳川縣名覃巴公社,1983年改為區,1987年建鎮。

覃巴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325國道從鎮內橫貫而過,是連接珠三角與粵西交通要塞,湛江市的東大門。鄉鎮企業產品以家用電器、建材、針織手套、成衣為主;覃巴歷來是吳川市的農業重鎮,現有耕地面積2.8萬多畝,林地3萬多畝,盛產水稻、香蕉、蔬果等;漁業以深淺海捕撈為主,主要有石斑、龍蝦、大蝦、膏蟹、馬鮫、海蜇等。旅游資源豐富。

覃巴區農業較為發達,歷來是吳川市的農業重鎮。現有耕地面積2.8萬多畝,林地3萬多畝,魚塘7千多畝。以盛產香蕉、龍眼、荔枝、木瓜聞名,物產豐美,水果飄香。每逢收獲季節,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

覃巴區工業初具規模,現有大小企業354家,從業人員4000多人,已初步形成家用電器、針織棉紡、釀酒、塑料制品等產業群。近年來,鎮委、鎮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鎮、創特惠民、擴容提質”主題,把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項目工程為載體,以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正掀起一股又一股的投資熱潮,全鎮經濟正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各街道介紹

對面坡街委會

位于吳川市區東7公里處,東北面與茂名市小良鎮毗鄰,轄15條自然村,它們分別是那覃、四坑、對面坡、西平、老瑤山、調旦、牛扼埇、上榨油、新興、下榨油、方田、下豐門、上豐門、田頭屋、蛤仔塘??側丝?419人,有9條自然村屬革命老區村,農田在山心水庫下游,農業水源保證,灌溉用水方便,農田主植甜粟、水稻、辣椒、南瓜等農作物,嶺地種植西瓜、木瓜等,是吳川市木瓜生產基地,己成立了木瓜專業合作社,種有木瓜700多畝,通過專業合作社組織為種植戶提供農資信息、技術指導、產品供求信息、銷售渠道等一系列服務形成的產業化經營的格局,夏威夷木瓜暢銷海外及全國各大城市。本村委會轄區有新興小學、對面坡小學、那覃小學和覃巴第一初級中學。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建有籃球場3個,創建湛江市文明村1條,吳川市文明村9條。各自然村積極修建硬底化道路,結合林地搞好綠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村委會各自然村道路暢通,群眾生活正朝小康目標邁進。其中比較突出的自然村有調旦村已有環村的水泥路,燈光球場及公共娛樂場所,是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社會治安良好,是吳川市無毒村委會,人民群眾有一個安定團結的生活環境。高嶺村委會 位于吳川市區東北5公里、袂花江下游東岸,南近舊廣湛公路,西是袂花江河流,水陸兩路,交通便利。隸屬覃巴鎮,轄有5條自然村,它們分別是高嶺、下山、坡邊、福田、黃海,總人口4080人,其中坡邊村屬革命老區村。農田主種水稻、花生、蕃薯等,嶺地植桉樹,村民以農業為主,淡水養殖、飼養三鳥為主要經濟收入,工業有酒廠、磚廠等,是紅磚生產基地,紅磚質量遠近馳名,形成了工、農業互促互補、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本村委會轄區有高嶺小學。在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中,各自然村積極修建了硬底化道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村委會各自然村道路暢通,群眾生活正向奔小康目標邁進。村務公開、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社會和諧,5條自然村全部被評為吳川市文明村。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群眾有一個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

環鎮街委會

位于吳川市區東8公里處,位于國道325國道旁,轄12條自然村,它們分別是:覃文、南山、南山塘、那東、掃廣坡、那丁、上那莊口、下那莊口、旭盾、小欖埇、大欖埇、桃園??側丝?128人,有8條自然村屬革命老區村,有農田種植面積1600畝。本村委會轄區有覃巴中學、覃巴小學,教育條件優勢。發展工業是該村委會的最大特色。近年來,在本村委會轄區國道325國道旁工業區發展迅速,建有廣東浩特電器公司,穗興帶業公司,利豐實業公司,華豐棉織廠等十多間大小型企業。目前,該村委會發揮原有的工業基礎優勢,搶抓“雙轉移”的良好機遇,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打造“陽光村務”為切入點,加強服務,優化投資環境,積極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壯大和發展農村工業為構建富裕和諧新農村提供堅實的基礎。本村委會在新農村建設中,各自然村積極修建硬底化道路,綠化村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其中本村委會覃文村是湛江生態文明村,有6條自然村被評為吳川市文明村。

龍田街委會

在吳川市區東北6公里處,交通便利,舊325國道、梅蘭公路從村委會縱橫而過,轄蔡屋、福楊村、那林、山賴、文屋、新聯、賴屋、譚林、龍田等9條自然村,屬革命老區村?,F有798戶,人口5231人。農業相當發達,農作物以水稻、花生、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甜粟、辣椒、香椒、龍眼聞名,有林地5000多畝,其中山賴林場屬國營林場,以種植經濟快速林為主,林業經濟是村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農村經濟相當活躍,有農貿集市、油桁、衛生站、肥料門市部,農民采購相當方便,有2所小學和一所初級中學。近年來,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大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綠化、美化村容村貌,大力興建環村公路,其中已有4條自然村鋪設了水泥硬底化環村公路,正掀起一股又一股的新農村建設熱潮。

覃華街委會

位于吳川市區東7公里處,東與茂名市茂港區南塘村委會毗鄰,轄16條自然村,分別是有米朗、那合、那增、譚屋、塘尾、石坑、廣西、英屋、覃廣、漢埇、六洋、米陽、覃盼、新塘、吉練、覃華,其中有9條自然村被評為吳川市文明村。村委會在覃巴開發區,325國道和覃吉公路從村委會經過,總人口6999人。經濟作物有蔬菜、花生、西瓜、辣椒等。嶺地種植龍眼、香蕉等果樹。其中龍眼八百多畝,柱良龍眼果大肉厚甜脆暢銷全國各地。本村委會轄區有覃巴二小、米朗小學、漢埇小學、醫療站一所。在新農村建設中,各自然村積極修建水泥道路,部分村莊建起了文化樓、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活躍。村道綠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村風民風淳樸,社會和諧穩定,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群眾有一個安定團結的生活環境。

竹山街委會

在吳川市區東南10公里處。全村委會共有14條自然村,村委會共有6500多人口,旱田、水田耕地面積3000多畝,林地面積3000多畝,以農為主,盛產水果,特產番薯、蔥頭、蒜頭、西瓜,1979年至1983年為大隊,1983年至1987年成立鄉,1987年1998年改為管理區,1998年后改為村委會,本村委會轄區有竹山小學、安裔小學、那郎小學、覃巴安裔第三初級中學,14條自然村都是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為革命作出一定的貢獻,覃吉公路由村委會經過。在新農村建設中,建起了2個籃球場,14條自然村有13條自然村已修建好硬底化道路,有10條村被評為吳川市文明村。全村委會共建好沼汽池36個,有的正在建設中,沼汽的使用將禽畜的糞便變為清潔能源,變廢為寶,節約能源,使農村禽畜糞便遍地、污水橫流的現象得到有效整治。以沼汽為紐帶的生態建設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村委會各村道路暢通,群眾生活正朝小康目標邁進,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群眾有一定安定團結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安定、團結、和諧的社會主義文明村。

作者:58.248.141.*   發表時間:2011-11-12 22:03:49

[回復] 廣州 石沙區金沙街

這個小島在廣佛兩地流傳著不同的稱謂,正名潯峰洲,名字來自轄內的潯峰山。廣州人稱它為“金沙洲”,佛山黃岐人稱之為“潯峰洲”,里水人見其四面環水,宛如一只草鞋,還生動地冠以“草鞋洲”之名。

金沙洲,位于廣州西部,石沙區沙貝與佛山市南海區黃岐的交界處,周邊沒有大型工業區?! ?br>
金沙洲,位于廣州西部,當地人俗稱草鞋洲,正名潯峰洲,名字來自轄內的潯峰山。舊時潯峰洲有13鄉,原來都在南??h轄內,1959年行政區域調整,十三鄉中的橫沙、沙鳳劃入廣州郊區,屬石井管轄。2002年,橫沙、沙鳳從石井劃出成立新街道,由于沙鳳與橫沙兩村都帶有一個“沙”字,因此合起來重新命名為“金沙”,寄予了人們對新街道繁榮發達的期望,現在金沙洲與南海一分為二,金沙洲島為廣州管轄,,是廣佛同城的最前哨,此處橫跨廣州佛山,為廣佛兩地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里江景優美,古跡璀璨,此小島說廣州是廣州,說佛山又是佛山,應該說這個小島一半廣州、一半佛山,廣州這邊的金沙洲大橋連接著廣州的羅沖圍,而佛山這邊就是佛山的南海里水、黃岐,地理位置頗為特別。

金沙洲是廣州連接佛山的中心區,是廣佛同城的重要樞紐,金沙洲較大型的公建配套包括1個綜合醫院、1所老年人福利院、1個街道辦事處(含派出所、社區服務中心等),4所中學、7所小學、10所幼兒園、1個濱江體育公園、2個公交樞紐站、1個消防站等。 交通方面:地鐵六號線;公交車:55、259、276、283、290 。橋網除了現有的北環高速和金沙洲大橋,未來往廣州方向的主要對外通道自北向南規劃有沉香島大橋、建設大道-大坦沙大橋兩個主要通道。四條橋(由北向南):沉香島大橋:上跨槎頭小島(沉香沙),向西接山前大道和佛山里橫路,向東與增槎路相連,規劃雙向2車道;白沙河大橋(北環高速)將在金沙洲路段增加上下匝道的可;大坦沙大橋:規劃紅線40米,向西接佛山的建設大道,向東與大坦沙路和增槎路相銜接,是金沙洲地區進出老城區的另一條重要通道。

隨著連接洲外的大橋貫通,昔日被人們稱為“西伯利亞”的金沙洲早已不再是一個孤島,處于兩城交界地帶的它成為地產商的關注焦點,幾萬廣佛人在此置業生活,日益興旺。金沙洲居住新城的規劃總面積為9.08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10萬人,是廣州市政府的經營性土地重點儲備項目之一。是廣州連接佛山的中心區,是廣佛同城的重要樞紐。

金沙洲2004年被政府規劃成低密度高尚住宅區,人口居住密度也越來越大,金沙洲代表性樓盤括:位置金沙洲核心位置的中糧萬科金域藍灣和恒大綠洲以及中海金沙灣等等。金沙洲人口原來的不到2萬人,增至現在可能超過30萬居民。   

規劃總體路網骨架大致為“三環+三橫+放射”的結構。另外,在被山體或水域分隔的各自片區內,路網結合實際,各成系統,采用棋盤式和自由放射式的結構。

未來將可提供1.64平方公里,建筑面積約319萬平方米的住宅。是廣州首個由政府主導的理想新住區。   

金沙洲的最新規劃中,將金沙洲明確定位為廣佛都市圈的居住新城;將其建成為廣州市最具規模、最具現代、最具自然特色、管理最完善的生活居住區。金沙洲的規劃結構表現為“一心、二帶、三片六區”。   

“一心”為金沙洲大橋端的現代化商貿金融中心、文化娛樂和行政辦公中心。   

“二帶”即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帶和沿江綠化帶,是可供人們休閑活動的公共綠地,并且具有較強親水性和南方濱水區特征。   
“三片六區”即規劃的三大片區、五個居住區和一個現代化工業倉儲區。

作者:58.248.144.*   發表時間:2011-11-12 22:15:19

[回復] 廣東省湛江市官渡鎮

湛江市坡頭區轄鎮。1978年拆龍頭公社建官渡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   

湛江市坡頭區官渡鎮地圖位于區境西北部,距區府15公里,茂湛高速到湛江市區的出口就在該鎮,到湛江市區13公里。面積72平方公里,人口4.5萬,廣湛公路復線過境,有官渡港口。轄山咀、高山、高嶺、黃垌、碑頭、三角、東岸、新村、嶺尾、大垌、大龍、麻俸和官唐、官渡12個村/居委會。

農業主產水稻、蕃薯、花生。水果有香蕉、龍眼、荔枝。坡頭區現在鎮轄區內建設高規格工業園,發展勢頭良好。除了工業園外,鄉鎮企業有668家。主要有建材、釀酒、家用電器、陶瓷等廠?,F在境內的石門海灣,是咸淡水匯合處,成天然蠔場,盛產“石門蠔”。

進一步拉近該鎮與市區距離的“官南大道”(官渡鎮到南三鎮)沿??炀€的建設資金已到位,不日就可以開工,建成后會大大加快官渡的發展。計劃三年后通車的新茂湛鐵路會給該鎮的農副產品的運輸和鎮民去省城帶來更多的便捷。

官渡鎮

黎田上村、 黎田下村

作者:58.248.145.*   發表時間:2011-11-13 20:20:39

[回復] 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

龍頭鎮是廣東省省級中心鎮、工業重點鎮,又是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規劃試點鎮之一,地處坡頭區東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萬人,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工業基礎。   

優越的地理位置:龍頭鎮距湛江市區32公里,325國道和286省道交匯于鎮內。龍頭鎮至湛江機場、火車站、湛江海關等只有30分鐘車程,至廣湛高速公路入口僅需10分鐘,交通十分便利。   

豐富的自然資源:龍頭鎮有豐富的建筑花崗巖石,是湛江市最主要的建筑石料基地,鎮內已探明的高嶺土儲量達2000萬噸;龍頭鎮的水資源十分豐富,鎮內有坡頭區唯一的飲用水庫—湛江甘村水庫;龍頭鎮還具有長20公里的海岸線,7000多畝的海灘涂,為海水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良好的工業基礎:龍頭鎮目前有規模以上企業6家,湛江家用電器工業集團公司、湛寶電器公司、廣東威力神釀酒有集團、北京金科紙箱印刷包裝廠、三威木業有限公司、粵鑫高嶺土公司等較具規模的企業均落戶龍頭。擁有“三角”、“紅牌”、“湛寶”、“威力神”等著名品牌,其中“紅牌”、“威力神”是龍頭擁有的兩個省級著名商標,是湛江市擁有著名商標最多的鄉鎮。

龍頭鎮

水埠村

作者:58.248.144.*   發表時間:2011-11-13 20:23:19

[回復] 南三島

南三鎮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1958年劃歸湛江市郊區稱南三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位于區境南部,是美麗的海島。距區府16公里。面積122平方公里,人口7.2萬。從西至東有18公里長的公路貫穿全島。水路有車渡碼頭通市區。轄光明、海豐、新南、燈塔、白沙、蘭田、田頭、南米、麻弄、南告、五里、巴東、東湖13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外,兼產蔬菜。海灘涂面積大,宜于海水養殖和放養鴨群。位于島東南部的南三島旅游度假中心,是湛江市著名的旅游度假區之一。

2009年該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4.77億元,比增10%。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4.28億元,比增4.8 %;第二產業總產值2310萬元,比增10%;固定資產投資1714萬元,比增11%;地方財政收入342萬元,比增11.2%;農民人均純收入4683元,年均增長8.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2‰以下。

根據上述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基本思路,2009年我們將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 以市、區的總體規劃為契機,在搞好島內科學規劃上實現更大的突破。二、優化經濟結構,在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上實現更大突破。三、統籌城鄉發展,在加快基礎建設、改善城鄉面貌上實現更大突破。四、注重統籌協調,在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上實現更大突破。五、加強自身建設,在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上實現更大突破。

2009年我鎮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市委九屆八次全會和區委七屆六次全會的部署,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 “臨海型”和“城郊型”經濟發展戰略,繼續推進南三島“五個一”(一座大橋、一條環島公路、一條堤圍、一項引水工程、一個休閑旅游中心)工程建設,深化改革,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南三的跨越發展。

2009年我們將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 以市、區的總體規劃為契機,在搞好島內科學規劃上實現更大的突破。二、優化經濟結構,在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上實現更大突破。三、統籌城鄉發展,在加快基礎建設、改善城鄉面貌上實現更大突破。四、注重統籌協調,在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上實現更大突破。五、加強自身建設,在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上實現更大突破。

南三鎮

高巧村葡萄壙、窖眷上村、窖眷下村

作者:58.248.76.*   發表時間:2011-11-13 20:33:49

[回復] 楊柑鎮

廣東省遂溪縣楊柑鎮地處遂溪縣西北部的中心地帶,東連洋青、烏塘鎮,西臨北部灣,南與北坡、草潭鎮相連,北與界炮鎮隔河相望。下轄27個村(居)委會,238條自然村,總人口10萬人,土地面積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320畝,淺海灘涂面積12000畝,海岸線長16公里。

楊柑鎮是遂溪縣的人口大鎮和農業大鎮,土地、勞動力、農海產品資源極為豐富。全鎮建設了“無公害蔬菜、‘雙高’甘蔗、優質糧食、南藥、海水養殖”五大農業基地,其中無公害蔬菜2.4萬畝,‘雙高’甘蔗6萬畝,海水養殖基地0.75萬畝。2004年6月,農產品(辣椒)被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目前,全鎮有工業企業 24間,主要企業有湛江甘化糖業有限公司、遂溪縣協和淀粉廠、楊柑建材廠、遂溪縣全輝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湛江錦鴻木業制品有限公司、冠全球(湛江)文具有限公司等。2005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9982萬元,工業總產值27297萬元,農業生產總值55864萬元,財政收入8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2元。   

地理位置優越。楊柑鎮離遂溪火車站約46公里,距湛江機場和湛江港均為60公里,離國道325線30公里、渝湛高速公路25公里,省道S374白流線貫穿全境,交通方便。   

基礎設施完善。鎮內銀行、郵政、電信、供水、供電、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齊全,有3.5萬伏變電站1間,日供水量0.4萬噸自來水廠1間,有超市及自選商場各1個。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完全小學28所。有中心衛生院1間,醫療站50多間。   

投資環境好。凡到楊柑投資置業者,除享受湛江市、遂溪縣政府“兩免三減半”(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有關優惠政策外,更可享受鎮土地價格優惠政策:即辦廠用地采用租賃方式,價格10元/畝.年,租賃期最長可達40年。工業用電統一價格為高峰段1.1924元/千瓦時,平段0.7656元/千瓦時,低谷段0.3977元/千瓦時。鎮內社會治安好,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2004、2005年,楊柑鎮被評為遂溪縣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2005、2006年被評為遂溪縣先進黨委,2006年被評為湛江市先進黨委。目前,楊柑鎮首期規劃工業園區300畝,全部安排完畢,第二期規劃工業園區1000畝,已有1間企業落戶。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鎮委鎮政府確立了 “工業強鎮”的新理念,按照“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全面推進三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建設”的發展思路,緊抓發展第一要務,將以更優惠政策、優質服務、良好環境。

楊柑鎮歷史悠久,因這一帶有大片楊柑樹而得名。嘉慶十年(公元1305年)總督百齡奏議海防,后設縣城署于楊柑圩。民國時期楊柑屬遂溪縣二區。建國后,1957年撤區析為楊柑、豆坡、龍眼3個鄉。1958年撤鄉成立紅旗公社,12月改名為界炮公社。1959年析出設楊柑公社。1961年恢復楊柑區,1963年撤區設公社,1983年撤社設區,1986年10月撤區建鎮。

位于東經109°90',北緯21°40',面積167平方公里,東連洋青、烏塘鎮,西臨北部灣,南與北坡、草潭鎮毗鄰,北與界炮鎮隔河相望,離遂溪火車站46公里,距湛江機場和湛江港均為60公里,離國道325線30公里、渝湛高速公路25公里,省道S290白流線貫穿全境,是縣城通往西部沿海地區的交通樞紐。海上運輸也較為方便,可通往各沿海鄉鎮及廣西、海南沿海港口。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受海洋氣候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為20.3—24.6℃, 最高氣溫38.2℃, 最低氣溫0℃, 年均降雨量為1700多毫米。

地勢平緩,東高西低,大部分土地屬沙質土壤,小部分屬紅粘土,耕地面積108320畝;楊柑河是全縣四大河流之一,在該鎮東部流入北部灣。海岸線長16公里,海灘涂12000多畝。

轄楊柑、楊居、馬城等27個村(居)委會,238條自然村,總人口96473人,總戶數20971戶,其中農業人口90064人,農業戶數千戶 。

鎮區面積1.3平方公里。鎮內銀行、郵政、電信、供水、供電、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齊全,有3.5萬伏變電站1間,日供水量1萬噸自來水廠1間。

鎮內有湛江甘化糖業有限公司、湛江錦鴻木業有限公司、遂溪縣全輝工藝制品廠等3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7年工業總產值53792萬元,比增51.3%。

有完全中學1間,初中3間,小學28間,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文化場所28個,中心衛生院1間,醫療站50多間。

楊柑鎮

建爐、老學、河南、水秒八月田、吉壙

作者:58.248.141.*   發表時間:2011-11-13 20:41:17

[回復] 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鎮

新塘鎮是廣州市增城南部工業、商業重鎮,廣東省中心鎮。全鎮有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13家,上5000萬元的企業5家。200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6億元,利稅3.8億元,出口貿易額25.3億元,其中被譽為中國牛仔城。另有湖南,浙江,廣東潮州同名鎮區。

在區境西南部。因駐地在宋代為東江一大河灣,后漸成河灘,明代在河灘上壘石圍塘,石堤漸為圩集,故名新塘圩。民國27年 (1938)增城縣治設于此。1950年稱新塘鎮,1955年改區。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1979年改鎮,1983年又改為區,1984年再建鎮。2004年增城市實行鎮級行政區劃調整,新塘鎮管轄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嚇崗村)、沙埔、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范圍;2005年,永崗、禾豐、賢江、新莊4村劃入廣州市蘿崗區。新塘鎮現管轄16個居委會和71個村委會,總面積251.51平方公里,總人口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1萬人,外來人口19萬人。

新塘鎮是廣州市增城南部工業、商業重鎮,廣東省中心鎮。至2010年,全鎮有年產值上億元的工業企業33家,上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47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有6家。   

2009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65.69億元,同比增長15.43%,其中,工業總產值652.88億元,增長15.66%,農業總產值12.81億元,增長5%;第三產業完成產值114.3億元,增長18.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4億元,增長10.3%;兩稅收入34.29億元,市本級稅收入庫14.5億元,增長5.5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1.56億元,增長11.98%。

近年來,新塘鎮發揮區位、交通、資源、產業集聚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優勢, 規劃并推進了寧西、新塘環保、豪進、沙埔銀沙、東凌等五大工業基地建設,引進了廣州本田二廠、五羊本田摩托車兩大生產力骨干項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帶動性強的制造業工業項目,牛仔休閑服裝和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產業,初步形成產業聚集和組團新塘鎮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工業、大商貿、大房產”的富民強鎮之路。一些重點項目紛紛搶灘落戶新塘投資置業,現有廣州本田汽車、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提愛思汽車內飾、廣州電裝、豪進摩托、康威集團、創興牛仔、廣英牛仔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時至今日,新塘、永和、寧西、沙埔、仙村已經形成頗具特色的工業產業帶。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制造業、牛仔休閑服裝等三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新塘鎮經濟產業已形成以經營牛仔休閑紡織服裝、摩托車及其零配件、汽車及其零配件、建材、家具、造紙、食品、塑料、家電、制品業等l9個行業為骨干的工業體系。

民營工業是新塘的特色產業,也是新塘的支柱產業,約占全鎮工業的90%。新塘鎮特別是牛仔服裝已成為新塘民營經濟的特色,并成為新塘一張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產業接軌的距離。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家,占新塘工業企業的60%。有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制衣設備6萬多臺套,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棉紗染色設備、牛仔面料織機以及制衣、水洗、漂染、防縮等最先進的后整理設備,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制衣等完善的生產系統。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產250萬件牛仔服裝,年產牛仔服裝超2億件(條)。現擁有注冊牛仔品牌1000多個,涌現出增致、凱蒂貓、米高、小魔魚、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產品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向標。2002年新塘鎮被國家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新塘投資環境的改善,使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建起了以占地13萬平 新塘鎮
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貿城和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輔料商貿城為產業龍頭的大商業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榮、真美、家家樂、人人樂等大型百貨進駐,發展了新興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業區,形成了鋼材、家電、摩托車、小商品等大型批發市場,促進了商業和物流業的發展。還有集旅游、飲食、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上檔次的碧桂園鳳凰城酒店、太陽城、新好景、凱旋門等酒店,使第三產業成為新塘的一大經濟亮點。碧桂園、錦銹香江等大型房地產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中心等一批上檔次的大型商業中心正在建設。第三產業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發向大商業過渡,有力拉動了新塘第三產業的升級。

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水泥路、通有線電視),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堅持抓好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素質,做好農村勞務輸出。狠抓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民總體減負率達78.6%。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洜I,推進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產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繼 新塘鎮養豬場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學科研基地等一批農業高科技示范基地。專項整治農貿市場和禽類養殖場,切實做好禽流感與動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2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

全鎮耕地總面積21313畝,其中水稻3300畝;蔬菜11000畝;水果種植面積5500畝,甜玉米1500畝。   

新塘農業依托工商業的強大經濟后盾,逐步向現代化、產業化、生態型的現代農業邁進。全鎮先后建成蔬菜基地、禽畜基地、水果基地、糧食基地等四大生產基地,總面積達到2萬多畝,年產量達到1.222億元。現正規劃建設新塘鎮生態農業基地,總面積2500畝,預計投資3000萬元,建成集生態旅游、科教參觀、產品展示等一體化的農業生態園地,提高了新塘農業檔次。   

全鎮大力引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先后引進了新加坡東園食品集團廣州金鷹食品有限公司、廣州新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東洲油脂有限公司等六間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營造了“多多妙”方便面系列,“東園”美食等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年創產值達到1.6億元。   

名優農副產品:鎮名優農產品豐富,鎮內有清朝貢品“水南白蔗”、“田心馬蹄”、“雪槐子”荔枝、“東洲粉葛”、“西洲香蕉”等多種傳統名優農產品,目前更以深加工品牌“多多妙”、“東園”等系列產品著稱,其系列產品先后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近年來,新塘鎮緊緊抓住環境建設這個主題,堅持打基礎、造環境、促發展、創繁榮?,F有鎮區面積19平方公里,實有鋪裝道路面積46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5.2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100%,燃氣普及率達99.2%,排水管鋪設率達95%。從2001年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對新塘的道路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 “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使新塘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入城市化發展方向。今年繼續以道路網絡和打造城市景點為突破點,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條道路的改造建設,抓好新塘鎮公共廣場、體育館、景點建設,搞好農村中心村規劃,全面推進新塘城市化建設進程,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新塘鎮交通便捷,供電、供水方便,文化、教育、生活設施齊全。廣深公路、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公路、廣園東快速路和廣惠高速公路途經鎮內,出入方便。擁有大型的東江海運碼頭、群星、宏達大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日供水量達80萬噸的大墩、新和水廠、6座11萬伏及22萬伏的變電站及6.3萬千瓦的發電站。通訊郵政極為方便。鎮內設有新塘海關、邊檢、動植檢、高檢等外檢部門,提供進出口貿易等一條龍服務。

隨著廣州“東進”加快,新塘將成為投資商家青睞的寶地。既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幾年,將以并鎮為契機,堅定不移抓好中心鎮建設,以抓好規劃和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中心鎮建設,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做大做強“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制造業、牛仔休閑服裝”三大支柱產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抓好基礎設施和城區環境建設,加快提高該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增強該鎮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努力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

新塘鎮轄東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寧、衛山、漁村、小逕、匯美、新康、省水電二局、新世界、永和、寧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個社區;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東洲、白江、坭紫、新街、黃沙頭、石下、瓜嶺、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瑤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東華、棉花場、烏石、九如、陂頭、長崗、崗豐、葉嶺、公安、翟洞、塔崗、蔞園、簡村、馮村、中元、石逕、路邊、郭村、下元、百湖、湖東、斯莊、湖中、下境、仙聯、竹元、巷頭、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頭、上境、基崗、藍山、潮山、沙窖、碧潭、岳湖、塘邊、崗尾、官渡、上嶺、巷口、長巷、三安、上基72個村委會。

作者:58.248.144.*   發表時間:2011-11-13 20:51:53

[回復] 嶺北鎮

嶺北鎮地處雷州半島腹地,位于遂溪縣城西南面,鎮政府所在地距遂溪縣城、遂溪火車站約16公里,距湛江市中心19公里、距湛江港、湛江火車站、湛江民航飛機場約22公里,國道207線、省道374線貫穿全境,與城月、建新、城西等鎮毗鄰。嶺北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雨量充足,年降雨量達1370-1780毫米;光溫豐富,全年平均氣溫為22℃左右,無霜日350天以上,太陽輻射量達108-113千米/平方厘米。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轄7個村委會,4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135人,其中農業人口21917人。

鎮內有湛江金嶺糖業有限公司、遂溪南方粘合劑廠、甲醛廠、銀豐米廠、興眾家私廠、湛江東松花卉有限公司等六家骨干私營、非公企業,其中金嶺糖廠是中國第一家直接用甘蔗生產綿糖的廠家,是粵西地區唯一一家承擔國家儲備糖加工任務的廠家,全鎮基本形成糖業、化工、木制品加工、花卉加工、糧食加工的支柱行業。公安、工商、稅務、財政、銀行、交通、供電、郵電等職能部門均在鎮內設有分支機構,鎮內有設施完備的中小學、教辦、幼兒園、衛生院和農民科技活動中心。國道207線、省道374線、縣道仲建線貫穿全境,并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基本村村通電話、通電、通水、通車、通車、通路、通衛星電視,實現通迅網絡化。交通運輸、商貿、飲食服務、保險業、中介服務、電信服務等較為齊全。   

嶺北鎮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耕地保水性能好,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境內有山塘水庫42宗,水利設施較完善,適宜于種植亞熱帶作物。境內有“筆架嶺戰役陣亡烈士紀念碑”、陳式恒(孫中山的衛士長)烈士墓等歷史古跡,城里嶺、筆架嶺、螺崗嶺三嶺遙遙相望、相影相成,會發聲音的“叮咚石”、從奇石兩穴中涓涓長流,對心血管、消化道有良好治療的“牛鼻泉”給螺崗嶺增添一絲神秘,立體式種植的“三月紅”荔枝基地、集科研、示范、推廣、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南方林木種苗示范基地、檀香木成林的湛江南藥場是參觀休閑旅游的好地方。2004年,全鎮GDP18302萬元,比2003年增長6.6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40萬元,比2003年增長47.13%。2004年該鎮工業總產值3億多元,2004年,該鎮農業總產值125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96元.   

1. 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全鎮生產總值47642萬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1.20%,固定資產投資23771萬元,增長14.57%;兩稅收入1546萬元,增長10.98%。

2. “工業強鎮”實現新突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9827萬元,增長11.26%。新增工業企業8家,總投資1.35億元,年產值可達76073萬元。此外做大做強原有工業企業,搞好產業升級,2008年,我們創造條件幫助金嶺、銀海、新科、億達、珠聯、東松、銀豐、家具廠等企業增強實力,完成工業增加值6000多萬元。   

3.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效。以我鎮被列為新農村連片建設示范鎮為契機,以點帶面,全力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建成“湛江市最美麗村莊”1條、“湛江市生態文明村”3條、“湛江市生態文明示范村”1條、“湛江市特色文化村”2條,建成“遂溪縣生態文明村”18條、“遂溪縣特色文明村”1條,我鎮被評為“湛江市生態文明鎮”和“遂溪縣創建生態文明村先進鎮”。   

4. 農業產業得到新提升。我鎮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200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5158萬元,增長7.8%;實現增加值11690萬元;其中畜牧業增加6698萬元,比去年增長12.7%。   

5. 第三產業有了新拓展。加快發展餐飲、娛樂、服務等行業經營,大力培育文化娛樂,拓展特色鄉村旅游。全年完成增加值4931萬元,增長10.8%。   

6.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新引進工業項目8個,總投資1.35億元,其中華品木門加工廠、水泥外加劑廠、炬龍乙炔氣體廠、丹谷生物制劑廠等項目也已全部進入籌建中。   

7. 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88元,增長11.20%,年末群眾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加4500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群眾參保覆蓋率達到95.4%,繼續排在全縣前列,去年群眾報銷額達151.4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0戶,納入生活最低保障323人,投入救濟資金38萬元。鎮村已實現光纖上網,并開通可視電話,農村信息化建設躍上新臺階。

8. 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推進。投入9萬多元做好鎮區規劃修編,規劃設計成果已完成。投入近30萬元推進和完善城鄉清潔工程,加強城監辦隊伍建設,完善了市場建設及管理。   

9. 和諧嶺北建設成效明顯。人口和計劃生育、安全生產、婦女兒童、檔案、黨建、綜治、信訪、維穩、普法等工作被評為市、縣先進單位。人防、武裝、共青團等工作走在全縣前列?!捌站拧背晒玫届柟?,學校危房改造工程順利完成。   

10.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五五”普法扎實推進, 依法行政全面推行,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


嶺北鎮

田壇、那潔、沙坭坡、曲壙仔、沙新

作者:58.249.75.*   發表時間:2011-12-22 20:35:27

[回復] 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

赤坎區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區,也是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機關所在地。位于廣東省西南,湛江港灣的北部,東臨海灣。由于區內土壤屬磚紅壤,土色紅赤,地處丘坎,故名“赤坎”。城中有三條河(南橋河(又稱南溪),北橋河,另一條不祥)流蜿蜒穿城而過,然后匯流入海。赤坎區處于亞熱帶季風的控制之下,形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自然環境。赤坎區水源豐富,陽光充足,城區草木蔥蘢,四季鮮花盛開。

赤坎(今赤坎區) 原為古港埠,區內土壤屬磚紅壤,土色紅赤,地處丘坎,故名“赤坎”,始形成于宋。   

相傳宋元之際,大量官民隨宋帝從福建等地沿海路南逃,赤坎人口漸增;至清道光年間,已是繁盛商埠。當時商船乘潮可直泊街邊,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今民主路至大通街之間,仍存清代石砌踏跺式渡頭遺跡10處。

1899年,法國租借廣州灣(今湛江)后,赤坎作為商業區,商貿頗為繁盛。 '法國強租'廣州灣'(今湛江市)的租借地圖'
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后,香港、廣州等沿海港口相繼淪陷,僅余廣州灣為我國唯一可對外通商口岸,赤坎成為西南后方物資進出口的商業重鎮,商賈云集,盛極一時。   

1945年9月,廣州灣回歸,定名為“湛江市”,赤坎是粵西地區重要商埠。


赤坎古商埠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今天區內的科技、文化、教育力量更為雄厚,轄區內有省屬高等院校湛江師范學院、省一級學校湛江市第一中學等;區內的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體育、文藝成績斐然,為國家輸送了勞麗詩、何沖等跳水名將,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日益完善。   

赤坎地處湛江港灣的北部,東臨海灣。城中有三條河流蜿蜒穿城而過,然后匯流入海。區內水源豐富,蘊藏著豐富的地下熱礦水資源(溫泉),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大低溫地熱田的一部份。 325國道從城區經過,廣湛高速環城而過,使赤坎成了海南至廣州及廣西至珠三角地區的咽喉要道。

鐵路交通有東站和北站,與黎湛鐵路、三茂鐵路以及粵海鐵路相接。區內至湛江港口、列車湛江站及民航機場的距離均在8公里左右,公共交通非常便捷。   

城區街道呈棋盤狀,通往郊外的主干道則作放射形,城鄉公路四通八達。面臨海灣,灣內波平浪靜。主航道可通萬噸巨輪,由外海直達區內調順島湛江港務局第三作業區碼頭。   

該作業區航運連接東南亞各國和中國大西南,目前己和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赤坎開埠之初,遷移到此聚籍而居的村民,供奉的多是某一傳統的神祠,各村習慣不一,如康王、白馬、水仙、媽祖等,與主流的佛教有著顯著的區別。到了民國初年,赤坎已成法國殖民租界,隨著港口商貿日漸繁榮,佛教也就日益興盛起來,大大小小的寺庵相繼興建。   

湛江原名“廣州灣”,法國殖民時期,西方文化融入湛江,使其成為中西文化合璧的城市,同時也是宗教文化積淀的地方。湛江市區現有的宗教寺庵較多,而且基本都集中在赤坎。赤坎的寺庵有一明顯的特點,就是較為密集。他處的佛寺一般選擇在較為僻靜的郊野,而赤坎的寺院在修建之初,都是圍繞在舊城區的邊緣,隨著城市的擴展,現在的寺院原址都變成了中心城區,這也是赤坎庵堂寺院的一大特色。赤坎的寺庵,歷史較長,淵源較深。較為著名的有:福壽山玉佛寺、清涼禪寺、觀音古寺、雙清庵、慈云庵、觀音堂等,約十來家。

......

作者:58.249.77.*   發表時間:2011-12-22 20:43:33

1 [2]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2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