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73473次
2人
2個
43個
477人
51部
一、姓氏來源 1、源于俞姓:遠古黃帝時代,有個醫官叫俞柑,他就是喻姓的祖先。俞柑的后代相傳姓俞,約3000多年到南宋時,俞姓的后代有個叫俞樗,聰明好學,舉為進士,精通世故,無所不知,皇帝喜歡他佯佯知喻,就將喻姓賜給他,他的子孫就相傳姓喻。 2、喻姓源于諭姓和俞姓,為春秋時鄭國貴族的的代?!锻ㄖ韭?氏族略第五》載:“今喻氏多作諭氏”。諭姓改為喻姓始于西漢,始祖為蒼梧太守猛,以諭定與喻字形相近,讀音也往入混淆難分,喻字又比諭字少四筆(指繁體),遂改為喻姓,諭猛的后代,在漢代并未全部改為喻姓,直到東晉,還有諭歸,作過曲氣阜令,他也是諭猛的后代。到諭歸改為喻歸之后,世上再也沒有諭姓了。 3、俞姓改為喻姓,據《宋史.儒林傳》和《姓苑》載,是在南宋建炎(1127-1130)年間。俞姓起源很早,始祖可以上溯到五千多年以前。黃帝時期有有醫官俞村,其后人皆姓俞,南宋建炎進士俞樗,博學多才,又有誤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賜為喻。謂其曉喻一切。見《姓苑》。 4、此外,喻姓還有一支出自羋姓,姓俞豆氏,《通志.氏族略》載:俞豆氏“羋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陽豆亭,因氏焉”。俞豆氏已與喻姓合并為一,稱喻氏。 二、郡望堂號 漢置江夏郡,現在湖北省云夢縣。 ????
作者:219.148.158.* 回復:1 發表時間:2009-03-06 20:25:53
源流記(泉田喻氏族譜)數典忌忘本,萬變不離宗?;浕易遄灾芊馔?,至蔡文公謀父賜姓諭。東漢時有諭公猛,蒼梧太守,時稱清白吏,改言為口遂姓喻。西晉時有名合者,隱居廬山,武帝征人相不起。東晉時有喻歸,著有《西河記》三卷,原居湖廣武昌郡,稱江夏,后遷居浙江杭州錢塘西湖側,我族郡望由此改稱錢塘。喻公歸之后有重華,我族緒歷代代可考即由此公始。重華之子迪沖,字糾夫,唐武德三年南朝元帥,有功當世。沖之后有名定者,唐太宗時監湖廣四川都大藥局官。定生居安,青州長史。安生紹云,高宗御史。云生澈,饒州司法。澈生子二,長子順為南昌祖,次子頤為萍鄉祖。頤生顯忠。忠生遂良,父子均得貢舉,肅宗乾元二年被登極,父授岳州華容縣丞,子授鄂州崇陽主簿。良生禹奎,博羅縣令??t,國學上舍出身,授從仕郎。璽生倬,遷居萍鄉宣赦亭,娶知縣女,歿后同葬湖北白沙驛。倬生竦、韜。長子竦,字楚和,娶趙氏,生子二——文煥、文辭,二位有三子——念七、念八、念九,先守黃江祖居,后又分支,散布于寧鄉龍田,即有后嗣。次子韜,字楚瓊,號德彰,即寧鄉龍皋南岸始祖,二十四歲舉于鄉周,世宗時為溫州永嘉縣尉,宋太祖建隆四年進士,及第授文林郎,乾德初主辦岳麓書院,任山長兼教授,因感萍鄉兵亂,屋宇被焚,遂無意還鄉,亦無心仕宦,遣家人擇不近官路市井之南村避遠深居,為子孫長久之計也,宋開寶七年疾卒于益陽高鳳嶺,雷宰(仆從)隨同文義公及莊客扶柩,安葬皇恩洞(今青山橋鄉摘星村),其后十二年黃母逝,與公合葬。自此,韜公子孫以公始分別派序修譜記載。文義公來寧時二十一歲,娶太平劉氏,生子乃、子惠、子富。子富無嗣。子乃另置龍皋,今心田鄉平農村,即為龍皋祖。子惠盡承南岸業,即為南岸祖,后嗣遷居偕樂橋東霧山一帶。至此,自竦、韜分支后我喻族再次分支流別。據傳,子乃、子惠孝悌友愛,父母在南岸日,子乃兩日一問安,子惠三日一探兄。父母逝,兄弟皆素食三年。子乃卒,子惠素食一年。子惠卒,延咸亦素食一年,維時鄉里莫不稱美。我族之在寧已千余年,子乃子惠之后支又屢分派別,肇使周代分支流布,待有賢人淳德懿范,非紙能罄,應可信,當斯盛時更有來者繼先賢。我族90輩分:紹大廷玉正 楚邦安定國 忠孝光先緒 勛名昭世澤 惇倫懋克家 率典揚前烈 調燮兆庥祥 寅恭協贊襄 揖霖藩翰彥 徽聲遠垂芳 謨猷傳清卓 修業徵鴻博 盛會際時熙 珍寶完美璞 基厚益培元 余輝常照灼。我出生湘鄉金石,現居遼寧大連,系“世”字派。
作者:喻曉明 發表時間:2012-04-18 13:03:3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