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80097次
5人
8個
45個
590人
51部
閻氏名人商朝:泰伯 根據“史記”等史料,開發江南、傳播南北文化,揭開無錫歷史序幕的第一人為泰伯。無錫是先古文化的發源地,在3200多年前,這里建立了三角洲的第一個文明古國—“勾吳”(即吳國),其國都在梅里(今錫山市梅村鎮),創建古吳國的始祖是泰伯。孔子在《論語.泰伯》篇云:“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司馬遷在“史記”中把泰伯列為“世家”之首。 據《新唐書》所載,我閻氏家族乃黃帝之裔,黃帝至周武王的子孫原屬『姬』姓,武王伐紂滅商創建西周,封泰伯的曾孫仲奕閻鄉為爵。從仲奕始以地為姓,此乃閻姓的開始。武王封仲奕是為祭祀泰伯,所以閻姓的第一世應是泰伯,即泰伯為我閻姓始祖。 有關始祖泰伯的許多美妙傳說與故事,至今仍在民間廣泛流傳,千古不滅。當時在陜西渭水流域,岐山下周原地方(今陜西省岐山縣)的周太王古公亶父(黃帝三十七代孫約公元前十二世紀)有三子長泰伯,次仲雍、三季歷。泰伯勤奮好學,為人寬厚,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季歷之子名昌,從小聰明過人,才華出眾,深得周太王的歡心和寵愛,太王想把王位傳給小兒子季歷,再傳給姬昌。曾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史記》卷四《周本記》)。 泰伯聞太公之言,為成全父親的心愿,避免龍蛇之爭的禍害,決定讓位于三弟季歷,并說服了二弟仲雍,準備了馬匹、行李和一些干糧,趁父親有病之時托言王衡山采藥,離開周原,行三千里路,來到了長江以南太湖之濱的無錫梅里(今梅村鎮)避居下來(史稱第一讓)。不就周太王病逝,泰伯與仲雍奔喪回來,季歷與眾臣要求泰伯接位,泰伯不受,喪畢仍返江南。周國仍由季歷繼位(這是二讓),后來季歷被商暗害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喪,群臣和侄昌再次要求他繼位,泰伯仍不受便有其侄姬昌繼承(即第三讓)。史稱『泰伯三讓天下』。梅里人民尊稱泰伯為『讓王』,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從此中國進入了八百年的周朝。??? 泰伯在梅里住下后,引導當地人民挖河渠,興水利,養蠶桑,種稻谷,斷發文身,開發荊蠻,使梅里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泰伯教化鄉民改『半生食』為『全熟食』,改『搭棚為窩』為『建村立巷』,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荊村』和江南第一巷『蠻巷』。人們采用『以石為紙以炭為筆,以歌為教』,創作的《公劉》、《七月》等著名詩歌,成了《詩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久,無錫梅里一帶各方面都出現了飛躍發展的局面。泰伯備受當地居民的愛戴和尊敬。經過一段時間的議論與準備,大家一致擁立他做了國王,建立了一個號稱“勾吳”的蠻夷小國,開創了吳國的歷史。“史記”中“吳泰伯世家”記載:“泰伯之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余家,立為吳泰伯。”于是,江南第一國雛形開始形成,世稱“勾吳”國。 泰伯讓王的崇高德行,深受歷代朝野文人學士騷人墨客敬仰。唐代詩人皮日休寫了七絕一首:『一廟爭祀兩讓君,幾千年后轉清芬,當時盡解稱高義,誰敢教他莽卓聞』。明初建文帝被其叔父永樂趕出南京,來到泰伯墓時感慨萬分,寫了《題泰伯墓東壁》詩八句:『遠隱停騎泰伯鄉,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荊不為君臣義,采藥能全父子綱,八百周墓無足貴,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慚今日爭天下,遺笑勾吳至德邦。』三千多年來,歌頌泰伯及梅里,勾吳的詩歌有記載的不下三百首。 泰伯四十歲到梅里,教化鄉民四十九年,九十五歲壽終,泰伯生于農歷正月初九,卒于農歷三月初三,為紀念他『三讓』高風亮節和開發江南的豐功偉績,從漢代起人們分別在泰伯建吳和開拓的梅村鎮以宅為祠和廟,在鐵山上建造了泰伯墓-----皇墓,在伯瀆巷南立廟,稱泰伯生日與忌日,一二十萬村民從四鄉八鎮敢游泰伯廟焚香參拜『讓王爺』家家戶戶置辦酒肴,赴泰伯墳前祭奠。周武王克殷后,大封諸侯,尋找泰伯后裔,得泰伯曾孫仲奕封為閻鄉為爵,以后以鄉為姓,隨姓閻,因此閻姓應尊泰伯為閻姓始祖,距今已近三千一百年矣。 泰伯葬在鐵山,人們把鐵山改為“古皇山”。泰伯墓又稱泰伯墩、皇陵。據傳,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墓地建過一塊漢白玉墓碑,上刻著五綹長發的泰伯神像。劉邦御筆題寫“至德吳公泰伯神像”八個篆體陰文。吳族對碑奉為珍寶,防人偷盜,暗把白玉碑埋葬土中。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就下令由吳郡太守糜豹修建泰伯墓,擴建為皇陵。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2年)時,在墓南建廟。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重修。泰伯墓坐北朝南,朱黃色的護墓圍墻,逶迤四面,氣墊宏偉。墓區前為東西狹長的“月牙池”。池北是欞星門(即墓門),是座花崗石坊,面闊三間,石坊上有云頭、云尾和沖天柱。明間綠色花崗巖石做成的絳環板上,鐫刻著宋哲宗元祜七年(公元1092年)御書“至德墓道”四個正楷字。中門的上面放有橢圓形的火焰珠,其中嵌篆體“古皇山”三字。傳說泰伯墓內設有地道,直通常熟虞山仲雍之墓,為兄弟來往之通道。第二進是戟門,即供祭祀用的泰伯享堂。堂建于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式,磚木結構,頂覆筒瓦,吻獸屋脊,享堂中泰伯刻像現已恢復了塑像。中門堂上高懸清高宗乾隆題“三讓高蹤”匾額,紅漆為底,包有金花龍紋。前廊的石柱上刻有金匱知縣齊彥槐撰寫的一副陽文楹聯:“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辟一杯萬古江南”。享堂后面拾級布為拜壇,再上為月臺,正中屹立明朝刻的陰線雙鉤“泰伯墓”三個篆字的四棱石碑,周圍包云龍紋,兩測面鐫有兩篇《泰伯墓碑記》。再進,為石砌塋域羅城。大門左右設望柱兩根,頂端各塑蹲獅一只,居高臨下,雙目怒睜,顯出它們履行守墓職責之嚴厲表情。正中為青石筑砌的封土墓墩,現改水泥封頂,墓高一丈四尺,周圍三十五步”。墓南立青石碑,刻陰文楷書“泰伯墓”三字。墓由下而上,用平臺、臺階、磚街將各個單體建筑和石刻等連結一體,全墓占地約三市畝,該墓歷代都有維修,現保護較為完好。一九九八年秋鴻聲鎮人民政府在上級同意及國內外吳氏宗親支持下,著手擴建泰伯墓工作。以圍山河為界,復建平行三頂“香花橋”、石牌坊“戟門”為頭山門,入內左右排列石翁仲、石羊、石馬、石龜等。在甬道中間建造一座19.99米(象征1999年)高的“仰止閣”,內鑄造一尊巨大的泰伯銅像。兩廡間還建造“宗會堂”、“懷德堂”及“御碑亭”等,宗會堂內塑“至德”、“濟陽”、“六桂”三堂中包括吳泰伯在內的十二名姓氏泰伯后裔先祖像。墓區面積由原來的3畝擴大到23畝,基本恢復唐代盛世時的原貌。泰伯墓為國家及太湖風景區內的一個重要景點,江蘇省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將爭取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泰伯廟始建于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在泰伯舊宅建廟,是漢桓帝劉志敕令即為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年)詔以“至德”額其門。據“吳氏統譜”載:“明洪武十年(公元1387年),為了方便祠事,將泰伯廟遷建于無錫內婁巷,簡稱“婁廟”。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知縣姜文魁以廟貌弗稱,乃募集這里仗義者,得相助,仍將廟復建于梅里舊址,清代也多次修建。1983年-1986年,無錫縣人民政府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并重建大殿與武門之間的甬道,立一萬年寶鼎與香爐,廟宇煥然一新。 梅里泰伯廟位于梅村鎮伯瀆港南岸。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保存較好的古建筑。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德洽堂時,仍保持了明代古建筑的形制,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殿內有楠木柱十四根,石柱二十四根。石柱裸露,木柱皆飾朱漆,壁內嵌有歷代碑記十三塊。正中有泰伯塑像,高4.5米,頭戴冕冠,身穿十二章紋漢以前帝王服飾。殿前月臺上置有萬年寶鼎。兩測東西塑有泰伯以后二十五位吳王像和五名與吳有關的歷史名人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廡,廟內有泰伯井,欞星門前有單孔青石牌坊一座,上刻孔子為泰伯廟題寫的“至德名邦”四個大字。乾隆皇帝為泰伯廟正廳橫匾書寫了“三讓高蹤”。歷來人們把山東的“孔廟”稱為北方第一府,而把江蘇無錫的“泰伯廟”稱為南方第一家。另外,蘇州閶門內也有建造的泰伯廟,但現已失蹤。 改革開放到現在,國內外有60多家報刊近300次報道了無錫梅里的泰伯和吳文化。多年來,到梅村、鴻聲等鄉鎮朝拜吳泰伯,考察吳文化的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國一國際組織近萬名官員、專家也曾前來考察、參觀。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聯合國一國際組織近萬名官員、專家也曾前來考察、參觀。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日本等國有以“泰伯”、“梅里”等命名的廠礦、商店和文化團體。美國唐人街有“泰伯店”和“泰伯俱樂部”。泰伯的英名、梅里的聲譽,不僅傳遍了五湖四海,而且傳響了五大洲四大洋。周朝:仲奕:據《新唐書》所載,我閻氏家族乃黃帝之裔,黃帝至周武王的子孫原屬『姬』姓,武王伐紂滅商創建西周,大封諸侯,尋找泰伯后裔,得泰伯曾孫仲奕封為閻鄉為爵,。從仲奕始以地為姓,此乃閻姓的開始。武王封仲奕是為祭祀泰伯,所以閻姓的第一世應是泰伯,即閻姓始祖。距今已近三千一百年矣。仲奕也就是我閻姓四世祖。漢代:閻姬:漢代河南滎陽女子,于東漢安帝時貴為皇后,統御六宮。安帝駕崩后,與其弟閻顯廢立太子,她臨朝聽政,其兄閻顯任車騎將軍,共掌國家大權,不久事敗而被誅。 閻 象:袁術的主簿。手執玉璽的袁術要稱帝時,引用周文王雖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還向殷稱臣的故事進行勸諫。卻未被采納。晉朝:閆 亨:晉代遼西郡郡長,因屢次規勸茍晞,茍晞把他誅殺。參謀指揮官(從事中郎)明預(明,姓)在家臥病,馬上坐轎晉見進諫。茍晞暴跳如雷說:“我殺閻亨,跟別人什么相干?你卻帶病進來罵我!”明預說:“閣下對我禮遇,所以我盡心報答。而今,你對我這么憤怒,比起遠近對你的憤怒,又算什么?姒履癸(桀)身為天子,還因為驕傲兇暴而滅亡,何況做一個人臣?希望你暫時息怒,思考我的話。”茍晞不理。因此,人心怨恨離散,再加上饑饉、瘟疫。正巧,漢趙帝國鎮東大將軍石勒,攻陷陽夏(河南省太康縣),乘勝襲擊蒙城(河南省商丘市)生擒茍晞跟豫章王司馬端。后人對閻亨氣節甚為稱頌。南北朝:閻元明: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南北朝時,北魏隨郡太守。 隋唐朝: 閻氏籍貫榆林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這是個傳統的名門望族,從東漢起,便世為顯宦。閻毗(公元563~613年)7歲就襲爵石保縣公,“及長,儀貌矜嚴,頗好經史”,他“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既為世家,且富才華,于是,就有了被北周武帝招為駙馬的榮耀。隋代北周,閻毗仍受寵信,做了不少事情,但令他名垂青史的,主要還是在宮室營造、水利建設及工藝制作方面,古人說他“有巧思,絕世過人”。他的官做到了殿內少監,領將作少監事。同宇文愷、何稠并稱,被后人推為隋代的三大工藝家。 史稱,閻立德(公元?~656年)和閻立本(公元?~673年)為雍州萬年(今陜西臨潼)人,這是因為閻毗落籍關中的緣故。閻毗既然以工藝知名,立德、立本兄弟也“早傳家業”、“機巧有思”。立德與其父毗皆擅工藝、繪畫,馳名隋唐間。立德是初唐重臣,歷任尚衣奉御、將作少匠、將作大匠、工部尚書等職,為宮廷設計制造過輿服儀仗,主持了高祖獻陵、太宗昭陵、襄城宮、翠微宮、玉華宮的營建,從征高麗時,還填道造橋,立下戰功,死后,享受陪葬昭陵的殊榮。立德的繪畫長于人物及宮室題材,與其弟立本齊名,畫過《職貢圖》、《王會圖》、《文成公主降番圖》、《玉華宮圖》等,和閻立本一樣,作品常與當時的政治生活聯系密切。? 高祖時代,閻立本做過秦王府庫直,太宗時,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時,擔任將作大匠、工部尚書、右相。他是初唐聲譽最高的畫家,人物、山水、鞍馬兼擅,寫真尤受推崇。立本的繪畫除得益于其父之外,還取法張僧繇、鄭法士。以前,中國畫的造型主要靠線條,它們勻而且細,被形容為“春蠶吐絲”,立本的貢獻為使之粗細有致,能更完美地傳達神態、刻畫形象,兼以設色古雅沉著而有變化,令“丹青神化”,為“天下取則”。立本一生創作甚豐,能施之絹素,又可繪于墻壁。所畫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學士》、《凌煙閣功臣二十四人圖》、《外國圖》等、為當時稱譽。存世《歷代帝王》、《蕭翼賺蘭亭》、《步輦》、《職貢》等圖。漢有閻未央。
作者:閻皓軒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04-11 21:07:4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