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8631次
5人
16個
364個
4632人
424部
廣東吳川吳陽譚氏我祖芝軒公是譚氏入粵較早的一個支派 始祖芝軒公從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 入粵定居于吳川吳陽芷寮 (今廣東吳川市吳陽鎮橋頭村委會譚屋村), 繁衍生息, 人才輩出, 子孫遍布兩廣, 計有三十三代, 總人口約六萬之眾。三世祖彥和公, 宋嘉定十二年己卯科進士及第, 官授江陰縣正堂 ,后選任南寧府同知, 其弟彥朝公任交趾大灣巡檢﹔譚升, 康熙年間, 任吳川把總; 七世祖譚論, 明弘治年歲貢, 正德年任福建漳浦縣訓導﹔八世祖廷佐公, 明朝武宗正德歲貢﹔八世祖中懷公, 明朝武宗正德貢生;九世祖文懿公, 庠生; 十世祖效公, 庠生; 十世祖孜公, 鄉舉; 十一世祖奠公, 恩進士; 十一世祖夢公, 庠生; 十一世祖夢藹公, 庠生; 十二世祖,殿對公, 鄉舉; 十二世祖有祥公, 光緒皇帝授予六品軍功, 賜予頂戴和劍印等。吳陽譚族后人官雖不大, 但都一身正氣。如三世祖彥朝公在宋帝昺祥興二年, 元滅宋。凡不肯降元者, 元兵追殺, 彥朝公不肯降元, 避到廣西玉林石南隱居, 成了現在玉林興業譚村的開基祖, 子孫分居近五十條村莊, 人口三萬眾。吳陽譚氏, 還分別在宋朝和清朝建有“譚氏大宗”、“ 譚氏小宗”各一座, 三門三進, 檐牙飛啄, 山墻峗峨, 檐墻浮雕精致, 圖案色彩靚麗, 宏偉壯觀。據考證, 可開三門而稱為“大宗”的宗祠不多, 而族中兼有“大宗”和“小宗”的宗族為數更少了。解放后, 因譚氏大宗一直被當地作為鄉政府、醫療站、學校使用而能保存, 但譚氏小宗于文化大革命年代, 因破四舊被拆毀了, 而今在此處建了一座“譚屋村文化室”成了村民的文化活動場所。(關于譚氏大宗和譚氏小宗我將予另文介紹)譚氏大宗現已殘被不堪, 二天前(即2009年6月28日)來自兩廣各地的一佰伍十多位譚氏宗親在這里召開研究重修譚氏大宗的大會, 宗親們的熱情很高, 在會上紛紛表示要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決心,把譚氏大宗修復, 宏揚祖德, 承傳祖訓譚嗣綿長; 繼往開來,激勵后輩振興譚族。離休干部譚文華先生表示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作最大的支持, 深圳市富民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啟文譚啟雄兄弟, 聽說要重修譚氏大宗, 就馬上給村里匯來二萬多元作啟動資金, 這樣的亊例讓人振奮, 這樣的宗親讓大家敬重。吳川吳陽譚族, 是粵西地區的望族, 可是, 譚結實、譚少峰宗親編的一部約有十一公分厚的巨著《中華譚氏通志》和譚耀華編的《譚氏志》沒有一字提到芝軒祖。這不知何故?這樣不作調研, 草率成書, 我不敢恭維! 芝軒祖入粵及吳陽譚氏的發展太始祖諱九元,字肇端,號芝軒,謚清介剛毅。原籍福建省、福州府、莆田縣。南宋時亂世無寧,諸侯割據。閩王陳有定蓄兵與褚候爭衡,內戰無時,難民浪散各地。南宋紹定六年(歲次癸卯,即1233年),芝軒公因避兵禍,貿易入吳川。見風土淳良,便于耕讀,對發展生產和培養后人,大有前景。因而,定居此地。村名由姓所得,故名譚屋村。村史至今有776年, 相傳32代,后裔遍居兩廣各地。芝軒公是來粵開基始祖。 芝軒公為人剛直忠信,元統年(1333年)贈文林郎。享年八十四崴,葬于回龍嶺(譚屋村后嶺名),坐乙向辛。娶陳氏,生一子,名道。享年七十六歲,贈正七品,謚淑順,葬于水鴨地(譚屋村后嶺名)。 二世祖名道,字闡性,號文峯, 系芝軒公之子, 平生尊師重義,從善如流,慈祥惻怛, 施舍不倦。享年七十八崴,元統年贈文林郎,謚敦義儉良,葬于回龍嶺。配李氏,素性慈惠偕和,享年八十二崴,謚慈和,葬于回龍嶺。生三子,長子彥和,次子彥澤,三子彥朝。 三世祖名彥和,字邦孚,號厚齋,宋寧嘉定12年(1220年)已卯科進士,官授(江蘇)江陰縣正堂、江陰任滿,選任廣西南寧府同知,數年后欽準回鄉(吳陽)孝敬祖父和父母。為官革弊愛民,有政聲多政績,回鄉亦多善舉。享年七十九崴(1198一1276),謚文學廉毅,葬回龍嶺。娶陳氏,幽閑貞靜,享年四十七崴,敕贈正七品,謚端靜,葬回龍嶺,生一子奢與。續配秦氏,生一子宗與,享年七十二崴,謚肅順,葬回龍嶺。道光已亥年(1839年)因浮沙飛蓋,彥和公,芝軒公,道公于原葬地遷葬于博茂 (南蛇出海) ,按天、地、人葬法安葬,墓已歷時162年之久。后因國家建設用地,2001年,農歷閏四月廿二日 (公歷6月13日),三墓從博茂遷葬于葵花嶺 (譚屋村后嶺), 供后裔祭拜,祭期依舊例。 三世祖彥澤, 字邦閏,謚勤樸純良,配王氏,謚愛良,弟同兄宦遊廣西南寧府作幕僚,入藉南寧。 三世祖彥朝,字邦傑, 謚敦厚信直。從兄宦遊廣西南寧府,在南寧立籍昌發。后遷任交趾大灣巡檢。在帝昺祥興二年(1278年)元滅宋。凡不肯降元的,元兵追殺,彥朝不肯降元,改裝逃往玉林石南隱居,于是成了譚良村開基祖. 彥澤后人有避往鄉間隱居者, 也有把譚字去言為覃姓者。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認祖歸宗—-中國百家姓尋根)一書記載覃氏本譚姓, 覃姓,即為彥澤后裔。 四世祖奢與,系彥和公之長子,字敏正,號雲衢,孝友醇謹, 譖心力學,壽六十二崴,謚恭儉。配裼氏生四子,壽六十三崴,謚端順儉和,其墓莫祥。 四世祖宗與,系彥和公之次子,字紹德,號梅山,謚溫良處士,配梁氏生一子,謚端淑,壽墓莫詳。五世祖源清,系奢與公之長子,字德明,號虛齋,孝友持躬溫厚接物卓有聲施,壽七十五崴,謚孝友貞一,贈修職佐郎。配袁氏;閨閫克端,偕和妯娌,壽七十八崴,謚淑德,贈正八品,孺人與公同葬于大垌嶺,生四子, 瑤、池,、浫、豫。 五世祖源淮, 系奢與公之次子, 例贈修職郎,謚逸士高軒, 配莫氏, 例贈八品,謚端儉, 生一子, 名立棠, 多才多藝,擕妻兒經商入博掉、塘洋等地后,定居十甲圩(今山圩)。五世祖源淵, 系奢與公之三子, 例贈修職郎,謚德士立峯, 配伍氏, 例贈正八品,謚敬順, 生一子名灙。五世祖源冼, 系奢與公之四子, 例贈修職郎,謚慈良, 配陳氏, 例贈八品,謚順巽, 生四子, 公擕妻兒賣藝入雷州定居。五世祖源澄, 系宗與公之子, 贈修職郎,謚樂士光齋, 配徐氏, 贈正八品,謚慈美, 生三子, 藝游省城各地, 長子雲, 次子琪, 三子貴, 譚雲留居芷寮, 源澄公擕妻與二子譚琪, 三子譚貴到省城后, 譚貴由省城貿易化州定居后, 后裔支孫游商入廣西。 從五世開始分支:奢與生四子,源清、源淮、源淵、源冼。宗與生一子,源澄。兄弟五人,即作為五個支派。 源清公支派,居住芷寮譚屋、尖山東村、尖山西村、新定譚屋、平樂、平城譚屋、南三馬弄塘、油吉塘、廉江塘制、廉江丹竹塘、廉江大窊村、廉江龍灣茅坡村、廉江譚村仔、吳陽街南門村, 白沙朱屋、橋北村、九根村、六馬村、柳尾、廣西玉林、陸川木威堂、硇州等地。 源淮公支派后裔,居住大井頭村、山墟譚屋、那良、梅菉、水東譚屋。 源淵公支派后裔, 居住大井頭村、陸川、高州石鼓。 源冼支派后裔,居住在官渡鎮霞山村、雷州等地。 源澄公支派后裔,居住芷寮譚屋、東海譚屋、那蒙村、白沙朱屋村、霞姚村、沙坡、化州百色堂。 廣西玉林興業譚村、廣西玉林石南、廣西博白、南寧等村的譚氏,系芝軒公后裔,未分支派前已經遷居。
作者:譚澤球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05-18 18:56:20
祖上只說從吳川遷入硇洲,按您所記錄,我輩是源清公支派子孫,就是不知是源清公下的瑤、池、浫、豫那一個。以及字輩現在到那?我輩是“尤”字輩,往上是“妃”再上是“慶”。但祖上留下的字輩只到“尤”字輩,往下就沒編,往樓主宗親前輩予以幫助。。。。
作者:譚志文 發表時間:2014-07-30 16:23:46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