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592673次
6人
10個
558個
37202人
1649部
福八公于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6)攜子(壽昌公、壽發公、壽旺公)從福建汀州府武平縣貴平鄉珠市街瓦子巷遷居來廣西博白(今亭子美沖對面的社背村),臨行時,始祖問祖婆:“今我帶三子前往廣西博白創居立業,你年老體弱,不能隨往,今后,孩兒們少不了生兒育女,若添丁生子,怎樣報知你呢?”? ?? ?????祖婆說:“ 你們此行廣西,非一朝一夕可以見面,若孩子們添了丁,可在清明節那天早上,在祖堂前,面向廳口,具一鵝,糯米飯團一盤,七十二張黃紙,佐以姜鹽配料祀奉,我便知道。為人父者,整肅衣冠而拜之曰:裔孫生子XXX抱見先祖,謹記斯言則可。”??始祖復問:“若子孫貧窮,買不起鵝怎么辦?”祖婆說:“可用草魚代之。”始祖又問:“若買不起魚又如何?”祖婆說:“可用一塊豬的枚肉代替。”始祖道:“哦,豬的枚肉可以辦到,你就放心好了。”。。。。。。。? ?自此以后,我福八公后人凡添丁者,均在清明早上遵守祖婆之囑照辦之,代代流傳。
作者:劉功杰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06-15 00:06:0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