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82806次
9人
12個
204個
934人
101部
《蒲圻饒氏修譜志》遷蒲第七世祖伯玉公,在明朝永樂21年(1424年),編寫了從遷蒲始祖千二公到伯玉公這七代的系次,并由舉人吳性撰寫了序言。這是蒲圻饒氏首修宗譜,是手寫本,沒有刻印。時過211年,十三世祖完白公,于崇貞乙亥年(1635年),不但清理了祖墳,刻石立碑,建亨堂,置祭田,在伯玉譜的基礎上,也手書了遷蒲以來的十三世系次,并且撰寫了《饒氏二續譜序》、《世系》、《世傳》、《世祀》等重要文獻。二修還刊載了《蒲圻饒氏派傳》,使我蒲圻饒氏宗譜趨于完整。派傳的前20派由完白公的祖父次梅公撰寫,中間60派由完白公撰寫。當年完白公已經76歲了。雖說因為兵亂戰火沒能付印,只是一個手寫本,但這是蒲圻饒氏宗譜的二修。事隔九年,到清朝順治(1644年)初,完白公的長子伯麟公組織三修,準備刻板印刷但未能完成。三修也是手寫本。三修百余年后,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春,十七世鼎瑚公兄弟見到三修的手寫本,如獲至寶,抄錄珍藏。乾隆三年(1738年)又得到豫章舊譜,詳細記載了自黃帝以來直至叔禎公遷蒲的各支分派別。鼎湖公兄弟真是有心人!這本豫章舊譜應該是白沙道川公在萬歷28年(1601年)編纂的。豫章就是現在南昌一帶,后改名洪都。1750年秋滋瀾公倡議四修,1751年春上官仁莊秋亭公堅決支持并付諸行動,領導其事,親任纂修。位夏、超倫、資南等諸公負責刻板。但因年成不好,經費困難而停工。1752年秋亭公去世。1753年禧太、宸翰等繼起再度開工未竣,1754年夏勛慶等繼任其事,終于告成,印了20部。這是四修,千呼萬喚始出來,蒲圻饒氏宗譜終于有了印刷本。四修共有六篇序言,從辛未年寫到丁丑年,前后七年。五修也不順利,從道光14年修到道光21年,前后修了8年。六修更是了不得,前后修了15年。六修時加入了由鐘洪公撰寫的后20派派語,至此蒲圻饒氏派語共有100派。七修算是順利,頭年秋天開始清丁造冊,第二年臘月竣工,不到兩年。八修修了3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舊銷毀家譜,八修譜牒由本市楚堅公及監利冒險各保留下一套大乘,為九修之藍本。九修更不順利。1988年由櫟木橋邦仁公主持,組織續修班子,收丁費一萬八千余元。因沒有很好地節制經費的使用,到付印時已無錢可支,使續修擱淺。加之既無祖源敘述,又無派語家訓,還刪除了聲字輩以前的世系圖考,并且只有部分分支的世系圖考,家譜應有的重要文獻都沒有,有尾無頭,不成為其家譜。后來族人推舉興邦、楚義、聲梓等人重新組成班子繼續工作,因邦仁造成的不良影響致使族人不信任,欠收的丁費收不上來而再度擱置幾年。2003年各姓修譜已慰然成風,我族由本關望湖山諸賢達牽頭,振煌、聲梓、楚義、楚煊、有能、邦國、振蒲等諸公再次組成續修班子,重新編纂,并四處籌借、募捐,籌集資金。由于資金困難,二三十里范圍內全是騎自行車或步行而不乘車。1993年12月在張公嶺楚義先生家中編輯繕寫,楚義君賢內周春來為編修人員洗衣做飯,燒光了他家成堆的柴火,吃盡了他家滿園的蔬菜,毫無怨言。幾經辛苦,終于在1994年6月下旬付印。九修前后修了七年。廿五世 上官仁莊 有武撰 2008.10?
作者:饒有武 回復:1 發表時間:2009-03-18 00:34:30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09-03-18 00:39:0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