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248965次
2人
2個
43個
2856人
202部
嘉禾陽五端鄧氏 始遷祖五一郎,宋末自江西泰和宦湘,遷陽五端。后人分布于神背長沙洞、大路下、新田塘羅、藍山甘溪等地及新寧、寧遠、藍山等地。至1930年,全族人口203人。嘉禾翰門鄧家鄧氏 始遷祖光明公,明景泰時由廣西遷嘉禾縣翰門鄧家。至1930年,凡54戶,男105人,女95人,全族人口200人。嘉禾石馬鄧氏 始遷祖吉甫公,元泰定間由今新田新鳳村遷石馬。后人分布于佩理塘、井塘、梽木山等處。汝城廬陽鄧氏 始遷祖平直公,原籍湖南衡陽,陳永定初,辟為廬陽令,后卜居福城。后裔分徙白泉、城南、長湖及廣東東嶺熟水等處。至1932年,傳44世,共700馀人。本族名人鄧文璧,字良仲,明弘治進士,云南按察使司副使。汝城象形灣鄧氏 始遷祖志榮公,清中葉自湖南桂東縣全溪遷汝城象形灣。傳二世東福分居廣東乳源縣,至大益復遷汝城,至1932年,傳10世,100馀人。汝城上理洞鄧氏 始遷祖陞公,自廣東韶州府曲江縣遷汝城上理洞。傳二世永祥徙早禾實,永隆徙堪上。至1932年,傳13世,丁口100馀人。桂東全溪鄧氏 始遷祖才貴公,字春如,明永樂二年(1404)由江西崇義富下出任廣東仁化縣知縣,解組后遷居湖南桂東縣全溪老屆里,生二子:伸叟、俊叟。俊叟公,字公耆,明宣德二年授沅州府編橋衛衛官,因居沅州。伸叟公之子國佐生三子:志華、志高、志榮。志高公徙江西上猶縣高洞,志榮公徙汝南鄧家灣及酃縣等地。志華公生四子:佑忠、佑緣、佑清、佑斌,裔孫世居全溪、蛟洲、大汾等地。清乾隆二年(1737)建宗祠于全溪。班序:才伸國志佑,齋思守伯正,啟(尚)繼承賢書(良茂英),家敦堯舜仁,修齊宏作述,謨烈丕顯榮。桂東源流鄧氏 系出禹公四十八世孫潔公,宋紹興間徙居廣東樂昌縣,潔公之子世魁生錦,錦之次子才生義方,義方長子東陽于宋咸淳八年(1272)為郴縣令,因家于此。東陽公長子宗湘生科,科之長子高源子二:長子桂柏,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郴入桂東,居城南,六傳至化元再遷一都下山口鄧家灣;再五傳至奇雅再遷源流,后裔居源流及上下山口芳大村等地,以及宋家地、小嶺、羊石、酃縣茅坪、蘿卜坑、江西南康、四川成都等地。宗祠在桂東縣治西南郭外。次子桂松于元至正間赴廣西宣化縣。班序:桂學懋永敬,化積仕文朝,奇一榮華世,昌大家聲揚,由仁全性德,守道啟邦光,忠厚敦倫紀,禮儀正典常,心傳宗允執,奕代紹書香。本族名人鄧飛黃,字子航,民國間曾任湖南省財政廳長。零陵九甲鄧氏 始遷祖澤十五郎,明洪武中由贛宦湘,僑居祁邑川塘,郁居三秋,又遷零陵辛樂鄉。至富公二十八郎,號思才,生讚、相、通、良四子,衍四房,讚、通二房居本鄉定霞山、小臘凹,相房居本鄉靛口沖太陽凹,良公往川。1938年纂修族譜。舊班:世起國正一,尚三光祖錫,君明德大有,榮耀自天集。新班:信義繼忠孝,博愛復和平,鴻功延漢祚,駿業振家聲。零陵、祁陽鄧氏 始遷祖日福公,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鵝頸坵,元末兄弟三人徙永州,長孝公欲為徭,今祁陽茨木塘、長溪山皆其裔;次良公欲為民,今祁陽秧田、花山皆其裔;三福公,始為軍,官指揮使,落業零陵牛鼻灘、仙人橋,三傳寬公、信公遷祁陽大忠橋、旗頭町等處,敏公、惠公仍居牛鼻灘。今牛鼻灘后裔約1000人,祁陽大忠橋后裔約5000人,四川后裔近萬人,其中營山后裔約3000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始修族譜,1942年續修,2004年三修。字派:(自十世始)登茂國尚仕開祥云翊家席南陽第官崇東漢候本源垂遠蔭作述紹箕裘發振助吾享裕懷維新。祁東磚塘鄧氏 始遷祖天翁,明洪武二年(1369)由江西泰和遷祁之磚塘(今屬祁東)。后嗣分居巖門前、白泥坑、煙后甸、石板鋪、四角丘、文明鋪一帶。東安三河鄧氏 系出禹公支派,始遷祖邦畿公,宋初由河南新野縣白水村遷居湖南東安三河鄉石瑞村,子三:明鐘、明欽、明鏡。明欽公之九世孫梓生五子:天祐、天祺、天裕、天禧、天禮。天祐公衍九甲,裔孫居三河鄉石瑞江、八復、田心等地,班序:繼承惟孝子,才公祖萬傳,啟夢一義紹,緣和福壽全。天裕公衍三甲,裔孫居三河鄉柳木井、官田、龍口、老屋橋等地,班序:純厚宏源序,誠敬定嘉祥,益恒克秉順,濟世盛榮昌。天禮公衍五甲,裔孫居城區夫子山、魚田、琵琶屋、淥埠頭、三河鄉王子塘等地,班序:祖懿芳型敘,裕嗣燕翼長,家聲均富闊,秩位永隆匡。東安鄧氏 共有十一支:第一支祖伯一郎、伯二郎、千十九郎、法善,第二支祖付七郎,第三支祖貴甫公,第四支祖幸一郎,第五支祖以綱公,第六支祖毓禎公,第七支祖福十二郎、恭十三郎,第八支祖三鳳公,第九支祖孟日公,第十支祖贊明公,第十一支祖虎公。遷居東安時當在元明之際。除第八支原籍本縣火燒坪外,馀十支均原籍南京馬船埠。遷居東安后,第一、二、三、四、五、十六支后裔分居仁智鄉大城頭、老屋村、新屋村、元桂村、通角坵、臘屋場、花塢井、學士橋、對門村。第六支分居恭安鄉大山嶺、牛欄山、石橋村、銅鼓嶺。第七支分居仁智鄉大江口、學士橋、鄧家村。第八支分居仁壽鄉文竹山、鳥塘腳、鄧家村。第九支分居仁壽鄉雙龍橋、鄧家壩。第十一支分居仁智鄉大城頭等地。支祠一在石瑞,一在八復,一在田心,一在城東。班序:丕昭前烈,垂裕后昆,群英特起,顯爵高膺。東安仁智鄉鄧氏 始祖以綱公,元明之際自南京馬船埠遷居湖南省東安縣通角坵,傳至十一世仁心公再遷花塢井。至1948年,已傳11代,人口1300人。族人多分布在本邑大城頭、虎嘯潭、石塘村、大溪江等地。寧遠大金盆鄧氏 始祖松柏公,南宋寶慶時人,一傳望道公,再傳琳公,賜進士,官南京禮部尚書,原籍江西泰和縣鵝頸塘。長子志祥,元末因世亂遷新田縣,繼遷寧遠縣舂陵鄉大金盆。至1948年,已遞傳22代,人口1274人。族人分布在鳳形嶺、村頭坊、大金盆等地。族譜始修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1943年三修。宗祠分設于鳳形嶺、村頭坊、大金盆。寧遠石鼓鄧氏 始祖慕春公,字盛楚,號嵩林,元末以選拔貢由江西臨江府新喻縣選任衡陽教諭,旋因世亂掛冠棄仕,率四子二侄隱于衡陽長樂里。后長侄美先徙居祁陽矮嶺,次侄大先徙居祁陽城頭山,長子仕先卜居祁陽永昌鄉花山,三子守先卜居廣西全州,四子慶先卜居祁陽歸陽鄉,次子遵先開基于寧遠縣龍鳳鄉石鼓源,稱為石鼓鄧氏。族人分布于中圍坊、東田、源頭、泉塘、泉江、西嶺坳、南沖源、蔣家沖、富家沖、梅子塘、枧下、水東、太源口以及常寧縣之洋山板角、四川之合川等地。總祠在石鼓源朝陽市,支祠有二:香公祠在源頭,宅公祠在中圍坊。藍山大慈鄉甘溪鄧氏 始遷祖欽公,原籍嘉禾青山腳,宋建炎元年(1127)遷禹公巖,復遷上鄧家,三遷甘村。至1931年,凡187戶,男299人,女255人,全族人口554人。藍山在城鄉鄧家灣鄧氏 始祖子勝公,元朝人,由江西泰和宦游來此。至十代元貴,分居鄧家灣。至1931年,凡9戶,男32人,女34人。藍山鳳感鄉洋田鄧氏 始遷祖文佑公,清康熙年間自廣東乳源遷此。至1931年,凡18戶,男50人,女41人,全族人口91人。藍山舜鄉石坪鄧氏 始遷祖醉成公,清乾隆時由廣東遷此。至1931年,凡15戶,男26人,女25人,全族人口51人。新田車田鄧氏 始遷祖京輝公,宋時因兵燹水災自江西泰和遷此,族人分布在秀崗以及祁陽、冷水灘等地。至1948年,遞傳30代,人口800人。新田長信鄉三漲塘鄧氏 始遷祖松柏公,宋時自江西泰和避亂遷此。至1948年,遞傳36代,人口50人,族人分布于土橋坪、留家田、杏岡等處。新田博大鄉石龜頭鄧氏 始遷祖伯元公,元時自江西吉安因兵燹遷此。至1948年,遞傳24代,人口230人。新田明義鄉廈源村鄧氏 始遷祖五三郎,宋時自江西泰和遷此。至1948年,遞傳21代,人口60人。新田三和鄉塘羅鄧氏 始遷祖小七郎,宋天圣間自嘉禾遷此。至1948年,遞傳32代,人口5000人,分布于銀塘、馬岡嶺、大坪等處。麻陽三躍鄧氏 始遷祖顯公,世居江西棗子園,明洪武年間,以都司從軍出征楚黔,與其金蘭友周、顏、熊、毛、曹、歐、彭、雷以軍功而家,稱九姓軍家,后屯居貴州施秉縣周家氹。永樂二年(1404)由黔而下,撥軍下屯麻邑綠溪口水漫溪軍田沖,屯居數載,周、鄧、顏同徙錦固溪(三躍村),熊、曹、毛同居木江溪,歐、彭、雷同居太平溪。九姓在木江溪共修“九姓軍廟”。派語:仁祖子文啟,旦思興景國,大有萬世上,朝綱經綸繼,家傳功德昌,紹宗先維志,安泰支元良,修齊增延懋,盛代慶正長。麻陽拖沖長坪鄧氏 始遷祖直明公,明洪武年間實授邵邑訓導,后建文時,由寶郡邵邑老鴨田遷居麻陽。派語:仁亞臥必丹,子土如尚興,學應成永玉,大開光明繼,克紹鴻謨顯,熙忠善述長,修齊恒振志,懋德自流芳。會同鄧氏 始遷祖伏俊公、伏伍公,明時由江西豐城縣南門外落星橋關帝廟門首遷居湖南會同縣。伏俊公生三子:元榜、元甲、元科,裔孫世居大沖。伏伍公之子元魁生四子:有元、有懷、有政、有通,裔孫世居翁桃村。班序:伏元有必,志政文秀,再通光昌,盛治安進,大云慶忠,公之萬道,始學奇宗,良幸俊直,步漢庭榮。新晃鄧氏 始祖大章公,元至正間自江西吉水出任瀘陽縣教諭而定居沅州。傳五世至福宗遷西蜀,其長子徙居洋溪,次子、季子住沅州,分西北兩房。至十世有西房后裔文光之子士諧,于明崇禎間因避兵亂而由沅州徙晃州之黃獺垅,子孫分布于紅巖、十甲坪、新村、花草溪、洞坡、甘家橋等地。來源:尋霖編著的《湖南氏族遷徙源流》希望以上資料能給各位在尋找自己的老祖宗時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鄧惠輪 回復:1 發表時間:2012-08-17 02:05:11
為什么藍甘溪村《鄧衡久》沒有在那里啊,也我們村里大人物啊
作者:鄧小鋒 發表時間:2014-12-12 11:39:26
我是邵東縣兩市塘鎮(原來叫檀山鋪鄉)石喬村的,我們那有好多的鄧姓人,怎么在你的氏族志中沒有啊。
作者:鄧順橋 發表時間:2015-07-24 23:25:1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