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433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這棵600多歲的小葉樸仍枝繁葉茂,很是罕見。吳德富 攝古樹上有紅布“掛紅”,村民們禁止往樹干上釘釘子等任何破壞古樹的行為。 智曼卿 攝 旅順口區老鐵山最南端有個叫“南山里”的地方,這里有個“刁家村”。村里有一株樹齡650年左右的小葉樸,整個村莊繞樹而建。從明朝洪武年間刁氏的先輩落戶于此地開始,刁氏一族已繁衍了15代。古樹至今枝繁葉茂,形如華蓋,虬枝蜿蜒,人未進村就先看到這棵參天大樹。 在旅順口數百年的滄桑巨變中,這株屬遼南地區珍貴樹種的古樹仍然完好無損、枝繁葉茂,不僅是刁家村的重要標志之一,也已成為刁氏后人精神家園的象征。 600多年前 遷到旅順的刁氏一族 據刁氏后人刁成明等人介紹,明朝洪武年間,刁氏家族五世先祖刁文光兄弟四人,從河北省仁邱長途跋涉歷經艱辛移居山東省。兄弟四人分家后,分別在文登、蓬萊、黑縣定居。1376年,刁文光又從山東蓬萊渡海遷至北長山島,于當年再次乘船移民到旅順口老鐵山南山里牧羊城,在這里選擇兀壑狹窄的山溝落腳,并建立獨姓獨戶的刁家村。 目前全村有110多戶人家,90%以上姓“刁”。各家都是女大當嫁,男孩只留一兩個在家,其余都要十四五歲離鄉外出謀生。人與人之間都以輩分相稱,各戶之間保持知仁善鄰的和諧關系。 刁文光在一無所有的困難情況下,率領孩子們白手起家就地取材,筑成三間茅草房,有了刁家村第一戶建筑。“老房”便因此而得名,也成為了刁家村的標志和歷史的見證。如今,與刁家村同齡的“老房”已有636年歷史,經過多次擴建,已經舊貌換新顏。 “老房”建成后不久,刁文光乘帆船回山東索取分家文契,途中不幸遇難葬身大海。家人按當地風俗以衣冠冢土葬于老房子西側50米處,并在墳地旁邊栽植一棵小樹即現在的“老嘎叭樹”(學名小葉樸)以作紀念,也有刁氏后人說刁文光舉家遷至此地時便已經有了這株樹。其妻史氏逝后與之合葬。愛哄孩子的老嘎叭樹 刁氏后人習慣稱古樹為“嘎叭樹”,是因為這株古樹秋季碩果累累,吃起來“嘎叭脆”。古樹雖然如此高齡,但渾身依然散發著蓬勃的生機。粗壯的樹干四個人不能合攏。繁茂的枝葉既向四周拓展,又直伸藍天。春夏時節小花開放,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樹上有喜鵲搭筑的鵲巢,鳥叫聲不斷。 記者在古樹下,看到刁氏后人為保護古樹及樹下祖墳修建的整齊的水泥圍欄。樹下整潔干凈,周圍鋪有方磚。樹上有紅布“掛紅”,村民們禁止往樹干上釘釘子等任何破壞古樹的行為。刁氏后人介紹,每逢節慶等重要的日子,村民們都會自發來到樹下拜拜祖先和古樹。采訪中,很多村民還希望園林部門每年能定期為這株古樹進行“體檢”。 根據旅順口區園林管理處工作人員測定,這棵古樹高40米、冠幅30米、樹干胸徑1.6米左右。據介紹該樹別名小葉牛筋,屬榆樹科,根皮、樹皮、葉子均可入藥,主要生長在華南、華東地區,在遼南地區數量較少,屬于珍貴樹種。而這棵600多歲的小葉樸仍枝繁葉茂,更是罕見。 回憶起印象中的“嘎叭樹”,今年67歲的刁成翔和74歲的刁成來說,他們小時候整天在樹下玩耍,孩子們像猴子一樣在粗壯的樹枝上跑跳瘋鬧,有的人還在樹上拴個秋千,但從來沒聽說哪個孩子從樹上摔下來。因此,老人們都說:“這樹有靈氣。小孩子欺負‘老太爺’,在樹上‘作’,‘老太太’專門哄孩子,絕對不會讓子孫們受傷的。” 古樹伴著村莊繁衍生息 刁家村原本是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的小山村。解放前,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統治,漁業生產逐年萎縮,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村中有漁船的人家已經沒有了。改革開放后,開展多種經營。推廣科學種田,由過去缺糧村變成余糧村。多余的糧食加工飼料喂豬、養雞等增加收入,使過去凡是帶毛的家畜一律不能養的困境成為歷史。2002年開始種植的大櫻桃,現已成為該村一個重要收入來源。2003年,中斷半個多世紀的漁業生產重新恢復。生活的改變就更大了,家家都住上了新瓦房,柏油公路直通旅順、大連…… 1995年,刁氏后人籌資重修祖墳、保護古樹,并書寫“墓志銘”,記錄刁家村的歷史繁衍。2007年,刁成明等人將刁家村的歷史進行細致地整理與收集,印制了一本《家史》。全市約有5000株古樹名木 旅順最多 雖然大連建市僅100余年,但根植在這里的樹木“年歲”卻不小。位于營城子街道的銀杏已有1200多歲“高齡”、旅順口區刁家村的小葉樸也有600多歲了……這些古樹與人們一起“目睹”了這片土地上的滄桑變化,維護著一方生態和諧。據2003年的數據,全市約有古樹名木5000株左右。 據旅順口區園林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古樹名木是旅順的“活古董”,現在共有21科38個樹種1358株古樹名木,樹齡絕大多數在百年左右,數量在全市范圍是最多的。 據介紹,我市將古樹名木的標準確定為樹齡在60年以上的稀有、名貴樹種和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昨日,市城建局綠化處相關人員表示,2011年我市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普查,重點對約2000株古樹名木采取扶壯、打支架、砌樹池、掛牌等措施進行保護,在古樹的標志牌上還印有編號、科和種名。文/吳德富 記者 智曼卿來源: 大連日報 2012年10月17日 08:43:04
作者:222.184.28.*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10-25 00:15:5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