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569589次
8人
69個
135個
2973人
137部
0117 姓氏略考-談姓-姓氏淵源 0117 談[談、郯、譚,讀音作tán(ㄊㄢˊ),商音讀作yuán(ㄩㄢˊ),春秋戰國讀音作táng(ㄊㄤˊ)]←相關的滿文、蒙文顯示不出來者,請安裝《圓點滿文印刷體字庫》和《蒙文標準字庫》。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已姓,出自周武王給古帝少昊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 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領就被封于炎地(今山東臨沭郯城),稱炎國。 少昊,遠古帝王,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 “炎”,古字通“談”,春秋前后,國名多加“邑”偏旁,從而炎國演化為談國,亦稱郯國,國君稱談子,亦稱郯子,子爵,周武王將其歸附于宋國所轄制,成為宋國的附屬國。 近有文獻介紹談國為子姓,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本書考證,談國在西周早期歷史上曾依附于宋國,在國政上受宋國轄制,但并不是子姓之國。談國疆域主體在東海之濱的日照、臨沭一帶地區,后來的談國在臨沭市郯城縣一帶,包括在沂河東岸從李莊到歸昌楊集、曹莊大興,以及贛榆、東海、新浦部分地區。 在春秋早期的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魯桓公姬允十二年,公元前700年),魯桓公聯合了鄭厲公姬突,兩國合兵攻打宋國,談國就在這場戰爭中被魯桓公吞并,變成為魯國的附庸國。 周景王姬貴二十年(魯昭公姬將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談國君主談子覲見魯昭公時,魯昭公曾大擺盛宴款待。席間,魯國大夫叔孫昭子問起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少昊氏以鳥名官之事,郯子數典述祖侃侃而談。 談子說:“少昊是我的祖先,我當然知道其官制由來。我的祖先少昊摯初立位時,恰好有鳳凰飛來,這被當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鳥為師,以鳥名來稱呼各種官職。郯子進一步解釋說:少昊是我們的高祖,我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從前黃帝以云來記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云命名;炎帝以火來記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火命名;共工氏以水記事,他的百官都以水命名;太昊氏以龍記事,他的百官都以龍命名。我的高祖少昊摯即位的時候,恰遇鳳鳥飛來,因此便以鳥記事,他的百官也以鳥命名。如鳳鳥氏掌管歷法。所說鳳鳥氏,就是歷正。鳳凰是吉祥的神鳥,它一出現天下就和平安定,它是知道天時的。歷正是主管歷數正天時的官,故叫鳳鳥氏;玄鳥氏掌管春分、秋分。玄鳥即燕子,它們春分飛來,秋分離去,故名掌管春分和秋分的官為玄鳥氏;伯趙氏掌管夏至、冬至。伯趙就是伯勞鳥,它夏至開始鳴叫,冬至停止,個官職以它命名;青鳥氏掌管立春、立夏。青鳥就是鴿鸕,它在立春開始鳴叫,立夏停止,故這個官職以它命名;丹鳥氏掌管立秋、立冬。丹鳥即雉,它立秋來,立冬離去,故以它命名。以上這四種鳥都是鳳鳥氏的屬官。祝鳩氏就是司徒。祝鳩非常孝順,故以它命名主管教育。從顓頊之后,因為無法記錄遠古時代的事情,就從近古時代開始記錄。作為管理百姓的官職,就只能以百姓的事情來命名,而不像從前那樣以龍、鳥命名了?!?br> 當時,滿座之人無不佩服談子的學識淵博。 孔子當時年僅二十七歲,在魯國做個小官吏乘田,負責管理登記耕地數量。他聽說了談子這番話之后,就前去拜見談子求教,“見于郯子而學之”。這就是韓愈在《師說》中記載的“孔子師郯子”這段歷史的淵源。至今保存在曲阜孔廟內的《圣述圖》中,有一幅插圖叫《學于郯子》,講的就是“孔子師郯子”的故事。孔子“問官”之后,不久就告訴別人說:“我聽說‘天子那里推動了古代官制,但有關古代官制的學問都保存在四方的蠻夷小國’這話很對”。這個與郯國有關的歷史典故,二千五百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珍視,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官制形成和遠古民族演變的重要史料。 談子的仁孝之德,歷來為海內外稱道。在中國歷史上傳頌不衰的“二十四孝”中,談子“鹿乳奉親”的美德一直被視為楷模。在典籍《增訂繪圖孝經白話句解·二十四孝圖》的第五幅中載:“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郯子順承親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以供親。獵者見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br> 后來孔子在周游列國時,曾專程到談國,在城北十里鋪遇到晉國的學者程琰本,“傾蓋而語,終日甚親”,兩人的車蓋都傾斜了,但談論禮樂詩歌難舍難分,一直到桑樹影子移動了位置,最后贈送絹帛表示情誼,皆為離別而悲傷。 談子逝世后,后人建有郯子廟、郯子墓、問官祠聊以憑吊。當時郯子廟中塑有“三圣”、“四賢”像,其中的“三圣”像為孔子、老子、談子。人們對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見。 周簡王姬夷二年(吳王姬壽夢二年,公元前584年),吳王曾一度攻占談國,談國又淪為為吳國的附庸國。 春秋末期的周敬王姬丐三十五年(吳王姬夫差十一年,公元前485年),吳王還曾聯合談國、魯國、邾國一起進攻齊國。 戰國初期的周元王姬仁元年(公元前475年),吳越兩國之間爆發了著名的“姑蘇之戰”,至周元王三年(越王姒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滅了吳國,談國解脫吳國鉗制,轉而依附于楚國。 在許多文獻中記載,談國是被楚國所滅的,完全錯誤!談國依附于楚國是主動的,因此一直受楚國的保護。但在周威烈王姬午十二年(越王姒朱勾三十五年,公元前414年),越王企望恢復越王勾踐時期的聲威,發動了征服滕國、談國的戰役,在這個過程中滅了談國。至此,談國一共傳了三十六代,至談君而亡。 談國滅亡后,其貴族子孫及國民中多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談氏、或郯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談氏正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該支談氏古商音讀作yuán(ㄩㄢˊ),春秋戰國時期讀作táng(ㄊㄤˊ),漢朝以后讀音作tán(ㄊㄢˊ)。 第二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籍談,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姓苑》記載:“談、譚、席,晉大夫籍談之后”。 “籍”,本義是指國政典籍、文獻、史冊等。籍氏,就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專職負責掌管王朝的典籍,除了在周王室有籍氏以外,周王朝亦在各個諸侯國皆有派駐該類官吏,如同現今的中央檔案館館長以及各省派員,時稱“董督”,即諸侯下的大政太史官。 在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伯厴(公孫伯厴、孫伯厴)曾任籍氏之官。姬伯厴就是周王室貴族中派駐晉國的籍氏,他知識淵博,學問很好,受時人尊敬。在他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籍氏、董氏,后來被周景王姬貴斥責為“數典忘祖”的晉國大夫籍談,即是姬伯厴的后代。 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亦多有自設籍氏之官,除了晉國,在齊國、魯國、衛國、秦國、楚國、宋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以及到戰國時期的韓國、魏國、趙國和其他小諸侯國,也都有以籍氏官,該姓之源繁復,不可一論。 在春秋時期的周景王姬貴十四年(晉昭公姬夷元年,公元前531年),晉昭公即位后就派遣大夫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這二人。 在宴席中,大家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周景王于是順便向晉國使臣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為什么獨獨晉國沒有呢?” 籍談當即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應當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但由于我們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王恩根本就無從顧及。而我們又窮于應付戎狄,哪里有什么東西可用來貢獻呢?” 周景王聽了很不高興,于是便逐一細數了從晉國先祖開始,周王室歷來贈予晉國的種種賞賜,然后責問籍談:“你的先人就是專門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為什么你會忘了這些史事呢?” 籍談聽了以后,滿臉通紅,無話可說。 待荀躒與籍談離開后,周景王評論籍談說道:“我看像籍談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么出息吧!他竟然會列舉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 后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專門用來比喻一個人忘本。 至秦朝末期,籍氏族人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籍鑲,他在西楚霸王屬下為大將,為了避項籍(字羽,史書多稱項羽)的名諱,便改姓氏為席氏,其后傳下席氏一族;亦有籍氏族人避諱以先祖籍談之名改姓談氏、以及諧音字譚氏者。 后來項羽戰敗自殺于烏江,籍氏族人不用避諱什么了,于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籍氏,但有很多人依然敬重西楚霸王,仍沿襲了談氏、譚氏、席氏等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談氏正確讀音作yuán(ㄩㄢˊ),今音讀作tán(ㄊㄢˊ)亦可。 第三個淵源:源于蒙古族,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阿爾談鄂謨克氏,亦稱阿勒坦鄂謨克氏,蒙語為 ,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所冠漢姓中即有談氏。 蒙古族談氏讀音皆作tán(ㄊㄢˊ)。 第四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惠和氏,亦稱輝和氏,源初金國時期女真回特部,以部為氏,滿語為Hunhe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富爾堅城(今遼寧西豐小清河一帶)、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談氏、何氏、惠氏等。 該支談氏鼻祖為惠和·談臺,為清朝初期滿洲正紅旗人,世居富爾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畔富爾堅城故址),他以七品官職從征吳三桂,戰功卓著,敘功被授世襲騎都尉。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漢化為姓氏者,稱談氏,世代相傳至今。 滿族談氏讀音皆作tán(ㄊㄢˊ)。 得姓始祖:談子(郯子)、姬伯厴(公孫伯厴、孫伯厴)、籍談、籍鑲、惠和·談臺。
作者:談勇 回復:1 發表時間:2012-11-02 12:33:53
資料來源于:‘有琴名樂’的百度空間
作者:談勇 發表時間:2012-11-02 12:37:3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