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66904次
3人
33個
52個
87人
6部
“者”字地名雜說 鄭祖榮 在云南經常可以見到一些帶“者”字的地名,例如會澤有“者海”,東川有“法者”,楚雄有“者力”,“者地所”,彌勒縣有“者甸”、“者左”,文山有“普者黑”、“者陰山”等。僅以宜良為例,就有:比者、栗者、曲者、尼者等地名。據筆者查閱省內已出版的數十種縣市級地名志,這些帶“者”字的地名,除少部分為傣、壯、拉祜等民族地名外,大都屬于彝族地名。 在這些彝族地名中,對于“者”的釋意也頗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彝族姓氏中有“者”姓住戶而得名,開遠的“米者”、“阿黑者”,則釋為山梁或山坡(其山當含硝也,今之釋者或忽略于此)。姚安縣也是這樣,丘北縣一帶的彝族,“山梁”的彝音讀為“則”,說明也有少部分屬于“者”的地名中,當屬于彝語不同方言區讀音上的差異而出現音近,異寫。可是,也必須著重指出的是,在云南相當數量的彝語“者”字地名中,此“者”字音譯是有其特別的含義的,這就是指的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天然的物質——硝。 彝族世居之地的宜良縣東北九鄉素稱“溶洞之鄉”,有一個闊大空曠面積達10余萬平方米,可以容納萬人的三腳 洞,經考古工作者調查發現,這里是原始時代舊石器晚期的人類生活遺址,在洞內采集到早期人類所制造使用的粗糙石器,在其中發現有大量含硝的巖層和土層,證明當地土著的彝族先民們,曾世代相續地在洞中采硝熬硝,其遺址至今猶存。因地形成一臺地,故名“熬硝臺”。云南彝族先民是不是世界上最先發現硝石并加以使用的民族呢?限于資料,不敢臆斷。然據有關傳說,情形是頗值得深思的。 據現今生活在宜良東境的撒尼人傳說,早在穴居時代,撒尼先民就發現了硝石的存在。據說那時居住在山洞里的人們,在生火取暖的時候,常有一些石塊因燒灼而爆炸,后來,他們終于明白了這類石塊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硝”。硝加上巖層中偶然存在的硫磺,再遇到木柴燃燼所形成的炭,三者合一,就是火藥化學成分的偶然合成,所以才會因生火燃燒而發生爆炸。、 又據劉堯漢教授《彝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文集》記述彝族傳說云:彝族祖先在從事狩獵和放牧的時期,也發現巖羊因為常到有火硝和硫磺的地方打滾、摩擦,而從不患皮膚病,身上也很少生寄生蟲,從而懂得了用硝和硫磺治療家畜的皮膚病和殺滅寄生蟲。后來為了加工提純,在熬煉時無意中混入炭末而發生爆炸,從而掌握了制作火藥的方法。 上述傳說,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和事實依據的。彝族至今存在的地名中仍然保留下來的“者”(意為硝)和以“者”為姓,當即是記述其發現和使用硝而留下的遺跡吧。《云南日報》2006年8月15日第9版《文史哲》
作者:者子楊 回復:1 發表時間:2012-11-12 21:17:47
這篇文章從一定角度說明“者”姓的由來。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關于“者”姓起源的一個最有說服力的資料!——所以說它很重要!關于有“者”字的地名,不僅僅限于云南,還有貴州、廣西也有不少含“者”的地名。大家可以找這兩個省的地圖看,收集更多的“者”地名!!!!!
作者:者子楊 發表時間:2012-11-12 21:25:3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