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431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來源: 廣州市基督教兩會網站 2012年11月30日 09:00 朋友,你可曾聽說“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這句俗語?這句話一度被文人騷客們用來描繪上個世紀初廣州城的人文風情,更成為社會歷史學家們對那個時代老廣州人貫穿東西、兼容并蓄的生活方式最經典、最傳神的概括。或許您也曾像我一樣,肩背行囊、手持相機緩行在新河浦—恤孤院路—廟前西一帶,看著與自己擦肩而過的慈祥老伯,想象當年“東山少爺”的瀟灑模樣;或者在仲夏的傍晚仰望著那一幢幢充滿懷舊氣息的“東山洋樓”,暗自猜想那古老紅墻背后,演繹過怎樣起伏跌宕的家族傳奇。那么,你可曾記得,在那片綠樹紅墻中隱立著一幢莊重而樸實的灰白色教堂?是的,這就是位于東山口寺貝通津西段的廣州基督教東山堂,從1909年5月2日建堂至今,這間廣州目前最大的教堂已有102年的歷史了。今天,就請您跟隨我,一起沿著寺貝通津那紅紅綠綠的方磚小路前往東山堂,一瞻這位期頤老人的世紀風采吧。誕生一百多年前,清末的東山口還只是廣州城外東郊的一片地勢稍高的荒涼山崗。鴉片戰爭后,在不平等條約的保護和西方列強的默許下,原本在華傳教活動屢屢受阻的西方傳教士們得以深入廣州城,購地建房。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美南浸信會羅孝全牧師到穗傳教,次年,叔未士牧師從香港至穗傳教。1870年(同治九年),美國基督教南差會在五仙西購置鋪屋設福音堂,后因信徒增多,無法容納,遂將舊址出售,在今寺貝通津9號購地重建教堂。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新堂奠基,翌年建成。1909年(清宣統元年)5月2日東山浸信會正式成立,余瑞云為牧師。建好的教堂為磚木結構,大門東開,南北長軸,北端有一個鐘塔。那里曾放有一口大鐘,鐘聲可遠至烈士陵園,是東山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從上空鳥瞰,整個禮拜堂好像一個十字架擺在地面,而教堂內部卻是少見的半圓形布局,分上下兩層,堂內窗戶除西面有一個圓形玫瑰花窗外,其余皆為方正的尖拱窗,玻璃色澤樸素。與其他同時期的教堂相比,它顯得低調而敦實。教堂附近有一個水塘,在當時用來為信徒施浸水禮。1923年,因信徒日增,教會將教堂加建一層,改正門南開。教堂兩側原各有一所神學校,西側的稱作“神道學堂”,1914年改稱“兩廣浸信會神道學校”,為男校,始建于19世紀60年代。東側稱作婦孺學校,后改稱“培賢女子神學院”,始辦于1908年。兩所神學院東面即如今的東方紅幼兒園,還曾建有一所慕光瞽目院(即盲人學校)。每當主日禮拜鐘聲敲響時,路人便會看到一百多位剪著短發、穿著淺藍旗袍的盲人姊妹前后手搭著肩整齊列隊進入東山堂參加崇拜。1911年(宣統三年),廣九鐵路通車,僑民和本地富商紛紛在東山一帶擇地而居,以致“地價日增,屋宇日盛”。民國后,一些黨政要員亦相中東山的便利交通和清幽環境,修造了許多西式別墅官邸,使整個東山口似歐陸小鎮般安靜舒適。每當夕陽西下,教堂白色米石外墻縈繞著金色的晚霞,清脆的鐘聲傳遍方圓兩三里,讓人仿佛置身一幅西洋景物油畫中。成長1938年10月21日,日軍入侵廣州。教堂被日本人封鎖,主日學堂被征用作傷兵醫院,信徒不得自由出入,部分教會職員轉入內地,信徒流失不少。據信徒唐啟望回憶:“主堂鐘樓的墻壁已彈痕累累,主日學堂的小課室全部拆通。堂內《圣經》、贊美詩、文書、檔案、長凳、鐘樓的大銅鐘等物多已散失……”但是,留守下來的東山堂教牧同工們仍然堅持工作,其中雷惠芳傳道不僅積極奔走于信徒間探訪慰問,還熱心幫助信徒組織崇拜聚會。她的鋼琴水平并不高,但每次聚會都兼職司琴,從不遲到,深受信徒喜愛。雷傳道直至1958年教會聯合時才退休,成為東山堂工作時間最長的同工。而當信徒要領受圣餐時,便由黃埔穗田堂的唐穗田牧師撐船從黃埔至東山口,為信徒們施餐。抗戰勝利以后,東山堂逐漸恢復了宗教活動,1946年,美南浸信會將教產移交給東山浸信會。自此,教會產權歸于中國教徒手中。但由于戰亂對教堂損毀嚴重,修復工作量巨大,在當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信徒們只得邊聚會邊修復,光是修理門窗,前前后后都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了更好地維系和團結東山堂的信徒,當時的堂主任唐馬太牧師立下心意,把每周的講詞與下周的主日秩序單復印出來,讓信徒回家后也可以繼續閱讀,或者給沒有參加主日崇拜的會友閱讀。這種做法深受歡迎,就一直延續下來直到今天。可以說,在當時十分惡劣的戰爭環境下,廣州信徒們以互助友愛的精神克服了種種艱難,展示出了老一輩廣州基督徒不畏艱難、守望相助、樂觀向上的可貴品質。 1949年5月,新中國成立前夕,恰逢東山堂成立40周年。信徒們節衣縮食,積少成多,歷時四個月,捐資共建了一幢牧師樓。唐馬太牧師是第一位住客。1950年9月23日,新中國剛剛成立不到一年,全國40位華人教會領袖發表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即三自革新宣言),東山堂的信徒也積極簽名表示支持,主張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教務上完全擺脫外國教會的控制,走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道路。當時的東山堂雖然只有四位同工,數百位信徒,但主日崇拜、研經聚會、早禱會仍照常進行。20世紀60年代初,信徒人數逐漸減少,有時甚至只有三四十人。1960年至1966年間,當時廣州市基督教各宗派有聚會活動的共53間教堂,逐步聯合成9間不分宗派的禮拜堂。東山浸信會堂、東石浸信會堂、中華基督教廣東協會光東堂、播道會東川堂、賴神浸信會堂、基督會原道堂等6間堂聯合成“廣州基督教東山堂”,并明確地址為寺貝通津9號。各堂在崗教牧人員均集中到東山堂工作。每周主日崇拜參加信徒只剩下50人左右。十年動亂期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受到破壞,東山堂停止了聚會活動。1979年7月2日,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召開了落實宗教政策大會,宣布恢復全市各愛國宗教組織和活動。同年9月30日,東山堂復堂,成為全國最早恢復崇拜的六間禮拜堂之一。當日,來自廣州、佛山、花都赤坭等地的近千名信徒懷著喜悅的心情參加了復堂暨慶國慶主日崇拜,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熱淚。今天的東山堂,經歷了百年風雨,卻更顯意氣風發。教堂在冊信徒人數上萬,事工團隊從起初幾個發展到現今的幾十個,侍奉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日益變化發展,內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經過不斷的總結,東山堂的管理團隊已形成了堂委會為決策,同工會為核心,執事會為監督,部長會為執行,義工會為參與,辦公室為協助的“五會一室”行政管理框架,有力地支撐起龐大的信徒人群和豐盛的教會事工。近年來,東山堂把眼光投向更新的挑戰——深度牧養。一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信徒設立按齡牧養部,訂制合適的教材進行栽培;二是不定時聘請國內外知名教牧同工授課輔導,提高牧養水平;三是完善各牧養小組內部管理,通過教導、布道、探訪、行政、帶領聚會等環節,加強和鞏固牧養效果,防止“小羊流失”;四是積極發動信徒尋找、關心“軟弱者”,如孤寡老人、病人、孤兒、吸毒者等,提高教會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東山堂作為全市涉亞重點宗教活動場所之一,組織發動上百名信徒投入亞運志愿者工作,并在教會上下全面開展“和諧教會,祝福亞運”的事工,不少工作人員和義工都常常義務加班到深夜,為營造和諧安定的亞運氛圍默默奉獻。在外部環境和設施的改善方面,東山堂也緊跟時代需要,于2005年至2007年,由信徒籌資對整個教堂進行了結構加固和內部整飾。新維修后的教堂可容納1300個座位,并添置了中央空調、燈光、音響、投影等現代化設備。有意思的是,在教堂舞臺正中放置著一個布滿釘痕、又殘又舊的木質十字架,據說這是為了提醒信徒:“勿貪念事物外表的華美,緊緊跟隨耶穌的腳步同奔永生之路。”祈望如今的東山堂,吸引了大批慕道者和游客的目光,成為廣州一道靚麗的風景。流金歲月也許在東山堂這位老人身上留下了斑斑印痕,可他那灼人的生命力卻依然光芒四射。新的歷史時期,這座“神的家園”肩負著與時俱進、獨立自辦的歷史使命。正如市基督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東山堂現任堂主任陳穗生牧師所說: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東山堂福傳工作還將面臨著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和挑戰,每一位教牧同工必須認真思考如何使教會更好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使信徒靈性生命得到健康有益的成長。今后,東山堂將圍繞提高教牧同工整體素質、抓好義工培訓、開展深度牧養等方面繼續努力,增強教會在信徒中的凝聚力和歸宿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東山堂人一定會踏著堅實的步伐,手挽手、肩并肩,風雨兼程,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正如歌中所唱:“廣州好,廣州好,畫眉鳥兒歌聲高。木棉花開紅似火,五羊含穗迎客到……廣州好,廣州好,珠江長流人微笑。教會明天更美好。”(資料提供:基督教東山堂信徒唐啟望先生)
作者:222.184.28.* 回復:0 發表時間:2012-11-30 16:44:4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