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553508次
8人
69個
135個
2973人
137部
唐朝校書郎是什么官?它是唐朝基層文官:校書郎、正字、縣尉、參軍、判司、巡官、推官和掌書記等中的一種,主要工作為編著校理典籍、收集整理圖書、外出搜訪圖書,這種單純的工作,很適合剛出來做官的讀書人,可以讓他們在此取得做官經驗,再由此遷轉他官。別看校書郎官職只有九品上,但任官的資歷和學歷要求很高,需要進士或同等條件。有很多士人是進士登第之后又中博學宏詞科、書判等后才能從事校書郎工作。因此校書郎仕宦前景極佳,不少人從校書郎起家的,如張說、張九齡、元稹、李德裕、楊炯、王昌齡、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和韋莊等,且前四位拜過相。 引起我興趣的不是校書郎官職本身,而是我們談氏在唐朝出過校書郎,且有家譜提到過校書郎。談氏在唐朝出過校書郎在唐詩中可以得到驗證:武元衡(758―815)的《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和白居易的(772~846)《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是白居易公元803年至805年當校書郎期間寫的,詩中“漢庭卿相皆知己,不薦揚雄欲薦誰?”說明談校書與白居易應該是同時代的人。再看武元衡的履歷,武元衡在唐順宗登基(公元805年)后罷為右庶子,唐憲宗即位(公元805年)時復前官御史中丞,后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顯然,《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是在武元衡官場失意時寫的,即在公元805年左右。這說明兩首詩中提到的談校書指的是同一人。 談校書是不是丹陽堂中的戩公呢?丹陽譜中明確提到戩公為戭公弟,授校書郎,兄弟并擅詩名,且白居易的詩是獻給戩公的。要弄清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首先我們看出生時間,戭公出生在公元704年,其弟戩公的出生時間不會晚于725年,顯然時間上不吻合;其次,看學歷,戩公不是舉人更不是進士出生(丹陽縣志上查不到),學歷條件還遠不夠校書郎的要求。那么談校書到底是誰呢?我的答案是談元茂,元茂公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劉禹錫(772-842)等同一年進士及第(公元793年),劉禹錫與白居易同年出生,由此可見元茂公與白居易也是同時代的人,那個時代談氏有資格做校書郎的,除了元茂公,還能有誰呢?!
作者:談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4-30 21:08:1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