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79265次
9人
20個
184個
20303人
667部
從泰伯至吳晳遷徙簡介 泰伯兄弟在”荊蠻”(梅里)定居后,,改從越人習俗,發展生產。越人由“義之”,而“歸之”千余家,被擁為君長,又建筑城熟,自號“勾吳”。后國人以吳為姓,尊泰伯為“吳泰伯”1世祖。子孫繼承了泰伯謙讓和開拓精神,披荊斬棘,艱辛開發江南。從商末經西周至春秋末,屈指700余年,泰伯19世孫季札為避王位,由梅里隱居延陵(今江蘇江陰縣西申港鎮)。季札次子吳霽(又名征生)及其后裔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吳后,避禍于齊、魯、晉。至泰伯24孫吳鎬(又名吳申)時,由晉遷楚,曾任楚國大司馬,后辭官隱居九江廬山。吳鎬長子吳芮(又名吳沐),在秦任番陽縣令,頗得民心,百姓稱之為“番君”。秦末,率當越人隊伍反秦有功,被劉邦封為長沙王,遂率全家由九江徙臨湘(長沙)。吳芮長子吳淺(又名吳霍),因父封便候,食邑永興,于是從臨湘遷湖南永興。漢武帝初年實行削藩政策,廢侯國。32世吳永(又名千秋)則從永興遷山西浦(今山西永濟縣)。34世吳封(又名吳全)任汴州太守,由蒲城遷河南汴州(今商丘西南)。35世吳蕓(又名復興),由汴州遷宛(河南南陽)。新莽時,劉秀在宛起兵,宛人吳漢在河北響應,累建奇功,后漢光武,后漢光武封其為廣平侯,遷今河北永年縣。42世吳鑊(又名先承)因其父吳璞(又名勝)創修《吳氏族譜》有功,封吳鑊為奉祀侯,主持吳姓始祖泰伯廟祭祀,遷吳郡(江蘇無錫)。54世吳諤(又名吳戢)正值南朝劉裕宋武帝起兵,其母劉夫人攜諤遷暨陽(今江蘇江陰),因父為劉宋捐軀,南齊時徙漢陽山(今武昌),隱居不仕。60世吳逵(又名吳盾),在南朝梁武帝時任太司馬,陳霸先滅梁時戰死,其家室從暨陽徙江陵。64世吳棞(又名世偉),任大梁(汴州)刺史,封新封侯,其家由江陵徙開封,其后裔又徙荊州。70世吳篪(又名吳常),時任南唐九江德化縣令,其家室從荊州遷九江廬山。吳篪有子10人,名叫彥輝、彥正、彥文、彥山、彥旦、彥炳、彥炎、彥晳、彥煒、彥煥。其中篪公第三子彥文由江西徙江蘇潤州,其后裔從江蘇遷湖南靖州。篪公第8子吳晳任永新主簿,其家室從廬山遷永新,為永新之開基始祖,后裔稱其為1世祖。 彥文、吳盛遷徙簡介 一、彥文、吳盛遷徙簡介 彥文先祖,系江西永新吳氏開基始祖吳晳的三哥,篪公第三子。因任潤州提刑,遂由江西徙江蘇潤州(今江蘇鎮江市),傳至彥祖23世孫永鎮公(剛公子),生明成化14年(1478)。于明代由江蘇常州府無錫鐵鎖橋朱史巷,偕子崇文、崇武、崇煜,落籍湖南靖州南門外新橋街。日久,人煙繁衍,除崇煜公由靖州返回江西奉祖外,子孫分徙太陽坪、黔陽新店、大坡、自社、諸葛城等處開基。25世珂明于嘉靖(1522——1566)時徙四川寧遠府。26世道弘授四川彭縣令,擢知州正堂,升寧遠知府,定居寧遠。道美于明隆慶(1563——1572)時授縣令。28世爾連由靖州徙寧遠奉祖。32世政仁、政佳徙思州(岑鞏)柳陽。爾儀于康熙年間(1662——1722)徙施守鄉,志齊子孫徙扒池凼、榕江縣山腳。政位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龍坡徙下自社、方園團莫家壩,品述后來遷入下自社、方園團。明道徙諸葛橋、靖州姚管、洪江新街。正清后裔徙龍坡等。彥祖后裔居靖州,與遠口近鄰,首次前來參加修〈遠口吳氏通譜〉,骨肉之情團聚,表示熱烈歡迎。 二、吳盛遷入遠口 江西晳祖15世上院槃公娶朱、王二氏,生輝、盛二子。南宋理宗時,我盛公在朝,為權貴所不容,遂與妻子彭婆攜子八郎等舉家西遷,避居今貴州省天柱縣遠口鎮,開基創業,為遠口地區吳氏始祖。為了記敘方便,以下按盛公世系計算,稱為第2代、第3代,以至數十代。2代八郎;3代大制、監正、權縣;4代千一、尚品、吳忠、吳悠、節干;5代道用、訓道、楚秀、吳明、吳亮、吳晝、吳善等7人;6代世瑩、世全、世瑞、世玉、世珠、世環、吳后、世富、世爵、世元、世泰、世昌、世萬、世清、世祿、世德、世銘、世雄等18人;7代尚等75人,比6代要丁增加3倍。因子孫繁衍,煙戶增多,或奉祖把原址,或因當時政治、軍事、經商、避難、逃荒、任職等原因,各戶遷徙民地而居。
作者:吳俊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6-04 19:06:3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