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51454次
2人
2個
43個
122人
1部
Chinesemahan上海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邵炳軍博士曾撰寫過一篇題為《老子先祖宋戴公暨老子宋相人說發微》的長文,載《諸子學刊第一輯》(http://www.byscrj.cn/jmm/FangYong/Journal01.article03.htm)。文中有提及春秋宋國老桃和老丘當為老氏之采邑,現轉載該部份供大家參考。文章稱:宋邑有老桃,見隱十年《左傳》:「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杜《注》:「老桃,宋地。」《戰國策》高《注》:「任城有桃聚?!诡櫁澑摺洞呵锎笫卤怼肪砥咧骸附裆綎|省濟寧州城北有桃鄉城?!箘t《春秋大事表》據《戰國策》高《注》認為「老桃」即「桃聚」,其地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北桃聚鄉之桃鄉故城,而其地在魯、齊境上,恐非。今考:隱十年《經》:「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埂蹲髠鳌肺耐?。據經、傳文意,鄭取而歸魯菅、郜、防三邑均為宋邑,其中,菅,疑當在今山東省單縣之北;郜,在今山東省成武縣東南十八里;防,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南六十里;則老桃當為與宋之菅、郜、防三邑相鄰。為鄭、宋、魯三國邊境宋之邊邑,地在今山東省單縣北,位于老聃故里鹿邑之相邑東北約150里。既然在宋殤公七年(前713年)時,即上距老佐卒年(前573年)140年之前宋早已有「老桃」之邑了(隱十年《左傳》)。宋邑以老為名者還另有一老丘,見定十五年《左傳》:「鄭罕達敗宋師于老丘。」杜《注》:「老丘,宋地?!诡櫁澑摺洞呵锎笫卤怼肪砥咧骸附耖_封府陳留縣東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箘t老丘為鄭、宋二國邊境宋之邊邑,其地當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陳留鎮東北四十五里,位于老桃之西約二百里,位于老聃故里鹿邑之相西北約200里。按照春秋時期以采邑為氏之慣例,老佐之族則當以食采于老桃而別為老氏;按照春秋時期三代別族為氏之慣例,而老佐又為宋戴公五世孫(成十五年《左傳》杜《注》),則戴族別封為老族當在宋戴公之孫、老佐曾祖父一輩(即華父督之子世子家),則老氏以老桃為采邑別族為老氏起碼在百年以前。這樣,就與前所論產生了兩個矛盾:一是既然老佐為以其祖父季老之名或字別族為老氏,其自然非以邑為老氏者;既然老佐以邑為老氏,其自然非以祖父季老之名或字別族為老氏者;二是既然宋自老佐起始別族為老氏,肯定非自老佐曾祖父世子家時別族為老氏;既然老氏在比老佐早百年之曾祖父世子家時既已別族為老氏,老佐氏老為從其先祖之氏而非別族為老氏。我們解決這兩個矛盾的初步答案為:西周、春秋時期既有以邑別族為氏者,即以邑名命氏者;亦有以氏命邑者,如召公奭于西周初年始封于召(地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其后世召公隨平王東遷以后陟封之食邑仍以其故名曰召邑(即今山西省垣曲縣東之邵亭)。仿此,則老桃當為老佐采邑而以其氏名曰老桃。所以,盡管《左氏春秋》為陸續增益所成,但其最終匯集成書當在春秋晚期,書作者自然會有可能以后起之名來記一百多年前之地名了?!咐锨稹挂嗯c「老桃」一樣為以氏命邑為「老」者。因為,宋景公二十二年(前495年)時宋之「老丘」,雖然下距老佐卒年(前573年)八十八年,其自然當召公奭后裔將陟封之食邑仍以其故名曰召邑一樣,為老佐后裔別封所居之邑。老氏初封地「老桃」與別封地老丘均為鄭、宋、魯三國邊境之宋邊邑,可以看出宋別封老氏之族的政治目的是為了鞏固邊疆。那么,老聃故里為相,則又為老氏之族別封所居之邑。
作者:203.185.35.*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6-21 19:39:4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