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9392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2013年06月22日15:23 來源:新民晚報 我們的當代藝術普遍缺乏原創(chuàng)性,許多藝術家為了追趕西方藝術潮流而拷貝西方藝術符號,對其稍加修改,便認為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了。原創(chuàng)性是基于對本國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從而對藝術創(chuàng)作產生影響。當然我們也有許多藝術家積極地發(fā)掘自身文化屬性,力求創(chuàng)作與西方不同的原創(chuàng)作品。然而由于我們的藝術家缺乏用文字語言表述藝術觀念的能力,而我們的批評家文字功底雖深,卻缺乏對藝術深層次的理解,于是,即便我們有新意的藝術作品,也很可能被簡單地扣上了西方藝術派別的帽子,而我們的藝術家對沖破西方藝術派別束縛,尋求自身文化屬性的努力便輕而易舉地被抹殺了。我們的藝術家不該一味地接受批評家的“幫助”,而是要爭取用自己的文字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家不僅要會畫還要會“話”。 藝術史上不乏會畫而且會“話”的藝術家,而這些藝術家們通常對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例如日本“物派”藝術的中心人物韓國畫家李禹煥,他在研習書畫的同時還研究過中國的老莊思想,并在日本修讀過哲學。在日本神戶“第一屆現(xiàn)代雕刻展”上,李禹煥發(fā)現(xiàn)多摩美術大學學生關根伸夫的作品《位相大地》與自己所提倡的藝術觀念相吻合,之后連發(fā)文章通過褒揚關根伸夫的作品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大大地推動了“物派”發(fā)展。可以說,沒有李禹煥,關根伸夫的《位相大地》也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雕塑,成不了“物派”藝術的標志性作品。 文字語言表述藝術觀念的能力對藝術家本身和對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性。如果只有藝術作品,沒有對于作品觀念的正確闡述,藝術不會走到像今天各種風格派別百花齊放;當然如果僅有理論,沒有藝術作品,則是空談而已。現(xiàn)在國內的現(xiàn)狀是大部分藝術家只顧埋頭搞創(chuàng)作,忽略了對自己作品觀念表述的能力,過分依賴著批評家;而批評家未必能對藝術家創(chuàng)作思想有深入理解,僅僅從作品形式和觀感來猜想,找不準精髓。長此以往,我們的藝術何以談進步,何以談?chuàng)碛凶约旱奈幕瘜傩裕浚ㄗ髡邽槿A東師范大學美術學系2010級碩士研究生)
作者:180.125.125.* 回復:0 發(fā)表時間:2013-06-23 09:30:06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