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90201次
3人
4個
55個
660人
88部
[u][color=red]尤氏宗譜》殘缺之謎[/u][/color]時間:2011-8-7 10:59:32 作者:尤偉 來源:尤氏家園 查看:292 評論:0- 近十年,我涉獵譜牒文化工作,略略增加了一些知識,也協助纂修了幾部宗譜。但是,遍尋《尤氏宗譜》,都是殘缺不全,簡直百思不得其解。 譜牒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歷史文化,涉及宗族演變,脈絡傳承,可以補正史之不足。毛澤東主席早在1957年就說過:"收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資料。"但在逝去的數十年中,它一直被視作封建糟粕,扔掉、毀掉毫不足惜。我家原來也有一部由尤桐(干臣)纂修的《尤氏統譜》,家父異常珍惜,說是在抗日戰爭前纂修的,共七十七卷。那時,我年幼無知,從未去翻閱過,一直放在"家堂"里。"文革"開始,它被扔進了火堆。 改革開放后,盛世修譜,我被邀去纂修《吳氏大統宗譜》,辦公地點設在無錫圖書館。那時,圖書館里收集到的各姓宗譜堆得滿屋三間,由副研究員周獻智負責整理。我也閑不住手腳,得空便參與其事。尤其注意著《尤氏宗譜》,希望一覽全豹。但是,幾個月下來竟然每部《尤氏宗譜》都是殘缺不全。難道"文革"的破壞會如此嚴重嗎? 以后,我去蘇州、上海、南京的圖書館找,也是殘缺,尤其不見卷首,看不到列祖列宗畫像,實在于心不安。按理說,上海的宗譜最多,當時的圖書館長、文史專家顧廷龍前輩,曾不顧個人安危,挺胸而出,到各廢品倉庫搶救宗譜。因而,"上圖"成了全國藏譜最多的單位,至今藏有1949年前的各姓宗譜11700余種,近10萬冊。我不甘失望,去年又寫信給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原中國家譜資料中心主任李吉先生,申述意圖。不久,他寄來復信,說是雖經努力,并無滿意的結果。 疑團重重,困惑著我。我又通過種種關系,去各個族人家尋找整套《尤氏宗譜》。有一天,江南大學英語教師尤翹楚給我找到一箱宗譜,說是他的叔叔在抗日戰爭前訂購的。我喜出望外,前去翻閱。只見宗譜按次序排列,卻不見卷首。我小心翼翼地全部搬到桌子上,不禁冷了半截:整箱宗譜稱為七十七卷,實際上只有55卷,缺少卷一、卷十七、卷三十到三十九。我問翹楚先生:"這譜有人動過嗎?‘文革'中被抄過嗎"?回答說是"沒有!,也沒有誰去翻動。"這就奇了。 我倆閑談了一會,將譜裝進箱子。突然,我發現了一張顏色發黃了的有光紙印刷紙片。仔細一看,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原來它是印制《尤氏宗譜》的說明書(見附圖)。 紙片說明,《尤氏宗譜》應為100卷,因戰爭時局關系,先裝訂十成之七,為七十七卷,其中尚未印刷完成的,有卷首、卷一、卷十七、卷三十至三十九、卷七十七至一百。以上39卷未完成外,尚有卷十、卷十三、卷二十三也未同時裝訂,而在后來交付的。至此,《尤氏宗譜》殘缺之謎方始解開。 不過,并未見到印刷的原稿,現在不知會不會存在?據了解,重修此譜的尤桐先生原住無錫北門道場巷,其后裔在上海,如能發現原稿或提供信息,倒是一件大好事,可供有關方面研究,我很愿意為之印制,以釋遺憾。 [點擊查看原圖] 標簽:尤氏
作者:尤貴民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9-13 16:07:5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