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644164次
2人
4個
247個
8678人
527部
關于石碏之子石駘仲.很多文獻載石駘仲為石碏之孫,但我家族譜載為次子.載:受姓始祖 碏公???捌刺氏???衛公族大夫食采于石周平王三十八年辛酉歲居公朝能以義方立訓左氏稱為純臣.?? 生子二 厚 駘仲
作者:石巖 回復:1 發表時間:2009-05-01 13:23:13
黃梅石氏家族是明代望族。從有關史料上,看到黃梅《石氏家史》一書,1990年成書。但本人無緣看到此書。希望黃梅的宗親能提供這方面的資料。現將有關資料上引用的片言只語摘錄如下,以窺其一斑也:1、黃梅石姓的開戶祖石仕勝的兒子石福山曾招贅于邢氏。(《黃州宗族與宗族生活》引黃梅《石氏家史》,三壽公傳,1990。)2、黃梅石姓的福三公子孫也久已復姓歸宗。(同上)3、黃州居民大多是宋末以后遷入黃州,“戶”的大規模形成還是始于明初報里甲。如黃梅石姓始遷祖石三壽由宋嘉定年間(1208-1224)由都昌遷入黃梅,也是在明初才出現戶,“至明洪武二年(1369)后人編戶仕勝”。(同上)4、黃梅石仕勝戶的上分(福一公支派)與下分(福五公支派)就為爭奪祖墳山發生多次爭訟。黃梅石姓在蟠龍山葬有仁美公,石姓下分認為下分祖福五生子德玉(字仁美),葬仁美的蟠龍山即為下分“私有”的祖墳山;上分則認為仁美為福一(上分祖)及福五公之父,蟠龍山為上分與下分共有的公山。明正嘉年間,上分石蓮峰官至御史,他在仁美祖墓旁其父親,當時上分勢大,盡管下分有諸生石梁為之力爭,但終不能阻止石蓮峰的行為。直到石梁曾孫石昆玉高中進士,由石昆玉出面,下分才將此事翻案。到清雍正年間,兩分又為石昆玉的墳葬問題再起風波,下分舉人石燦等人將其祖先石昆玉葬于仁美墓側,上分人拼命反對在仁美祖葬石昆玉,兩分對簿公堂。(同書引黃梅《石氏家史》,前塘公傳,祭文(楚陽公撰),敬齋公傳,雍正十二年《縣正堂莊公審語》。)5、從此以后,兩分決裂,雖然兩分承認有共同的開戶祖,并且均以石仕勝戶為宗族戶名,但兩分在血緣譜系上各自獨立,下分“另為序列”,構成各自的宗族系統。(同書黃梅《石氏家史》,三壽公傳)6、黃梅石仕勝戶下分五世祖石銓“家饒于財”,他就主張以禮約束村垸族群,參與制定族規活動。(同書P376引黃梅《石氏家史》,義士公傳)7、黃梅石三峰一生積學未遇,但他熱衷于宗族事務,“鄉黨宗族積弱者咸賴扶持,子弟無良者畏姓名之告,以故強凌弱、眾暴寡、智詐愚之習一時俱泯”。(同書引述黃梅《石氏家史》,三峰公傳)8、黃梅石仕勝戶下分五世祖石銓以財富發家,“家饒于財,好善樂施”,也是以培養子弟科名為急務,其家族功名代代不絕,成為黃梅縣的一大望族。(同書引述黃梅《石氏家史》,義士公傳。)9、太高祖墨莊府君諱礲字純若,廩膳生也。封修職郎武昌學博丞郎中部主事竹坡公曾孫,都御史中丞楚陽公(生于嘉靖戊申八月二十三日,卒崇禎丙子九月葬于大松山,嘉議大夫山西巡撫)之孫。(《墨莊書院簡介》引述《石氏家史》墨莊公傳)10、三壽公,字萬紀,生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戊申寧宗嘉定七年甲戊以教籍於梅(愛屯頭咀)。乃世其家歿后,回葬都昌白水塘之西鑫龜墩,辛向有碑至五百余年,碑識久經風雨早就不清,乾隆孫為喜等選吉日重立。(《墨莊書院簡介》引述《石氏家史》烈祖遷途發跡流考)從以上摘錄的文字可知,明代黃梅石氏家族是當地望族,該族于宋代嘉定七年由江西都昌縣遷往黃梅定居繁衍生息,明代萬歷年間探花石昆玉即出于此家族。黃梅石昆玉一家三代進士,石昆玉為進士,戶部郎中、蘇州知府、大同巡撫,晉秩部督;其子有恒進土、贈太仆寺卿,譜忠烈;其孫確,進士,充丹徙、宜興、洪洞等縣知縣。附:黃梅石昆玉家族世系簡表(根據有關資料繪制)石三壽──仕勝──仁美─┬─崇禮(上分)─○─○─○─○─金(號蓮峰,進士,明監察御史)──溥 ├─崇德 ├─崇義 └─崇純(下分)……銓(見下) 銓……梁──承芳──昆玉─┬─有恒(進士)──確(進士) ├─有定──純若(有八子) └─有信──礪──喬年
作者:石勇 發表時間:2012-04-08 14:05:5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