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74783次
4人
8個
27個
155人
14部
矯姓淺考記我是矯姓子孫。1938年出生于遼南矯姓聚居的農村(今瓦房店市),21歲從學校到貴州省氣象局工作。退休后收到族親寄來的《矯姓家族譜書》,述“老祖宗生息在云南,大明王朝初年,我祖奉詔從云南烏撒衛遷入山東墨邑東門外矯家村。”引起我的興趣——烏撒衛就在現在的貴州威寧。明初建衛不久,貴州建省劃歸貴州管轄,隸貴州都司,相當于現在的軍分區。對此,我想試著考查。2003年盛夏,開始查閱史料,2005年初寫出《矯姓淺考》,印發遼南族親。其后,邊查閱史料邊實地走訪方式繼續考查,今將情況向族親匯報。拋磚引玉,誠懇族親共同考查,弘揚祖譽。《矯姓淺考》摘要在查閱《姓氏典故》、《百家姓溯源》等典籍中,知矯姓源遠流長,早在東漢《風俗通姓氏篇》所收500姓氏中就有矯姓,即春秋晉國大夫姬矯父的后代,以祖字“矯”為姓,系黃帝子孫。東漢有隱士矯慎。又據明《萬歷統譜》,明朝蘇州的矯姓家族有幾百人。全國人口普查抽樣統計資料顯示出的1436個姓氏中,矯姓出現頻率占0.00544%,按降頻排列第400位。據此估算,我國現今矯姓人口有7萬多。《矯姓淺考》的重點內容是:通過查閱《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志》、《云南省志軍事志》、《貴州省志軍事志》、《貴州古代史》、《貴州民族史》等典籍,知道了明初從云南烏撒衛遷入山東即墨的矯姓是明初征戰云貴的明軍。朱元璋在南京坐皇帝后,為了平息云南的反叛勢力,于洪武十四年(1381),命傅友德大將從江淮等中原數省集結29.8萬大軍向云貴進發,史稱“調北征南”。其中,明軍在烏撒戰役中打了大勝仗,殲敵3萬,彝人首領歸順明朝。洪武十五年正月(1382),置烏撒衛指揮使司,簡稱“烏撒衛”。明軍在烏撒筑城,設立“前、后、中、左、右”5個衛所,48個屯,開始“軍屯”,明軍及家眷開荒種地。由于明初山東沿海地帶倭寇活動猖獗,朝廷從烏撒衛抽調明軍到山東即墨修筑“鰲山衛”,奉詔遷入山東即墨東門外矯家村的矯姓人就是明初從中原集結跟隨傅友德大將征戰烏撒的明軍。訪蘇州矯姓2009年4月,我來到了蘇州靠近無錫的矯埂村,會見了矯向紅一家,這里是朝廷賜給矯順的封地,但今只有十來戶矯順后代,向紅說有些住在城里。他告訴我,蘇州滄浪亭公園中的蘇州五百名賢祠有矯順牌位,正在我去滄浪亭瞻仰蘇州五百名賢后離開蘇州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位名叫矯向前的族親手機電話,這一定是向紅告訴他的。向前開車來到約定地點把我接到賓館住下盛情招待,并把他的叔叔矯正、矯健及其他們的子女約到他的公司暢談。矯向前是蘇州一個自我奮斗做大做強的實業家,地方政協委員;矯正是高級醫生,蘇州地方志《滸墅關志》編委。矯正一見面就把事先復印好的資料交給我,讓我了解到:矯順(約1344-1415),原籍陜西關中人,流寓蘇州滸墅。他以書生從軍,朱元璋平定張士誠時,授矯順為行省參政,治平江(蘇州)。其對血戰平江后,“人群亡散,矯順披荊棘立軍府,招集撫恤流移群民,以勞卒于官”,朝廷為建“瑩”地、“矯阿公堂”、“矯舍橋”、“滄浪五百名賢祠有祀,贊其‘韋白是師’。矯埂是矯氏后代封地”。“矯氏子孫除散居當地外,尚流寓北京、天津、武漢、上海、香港、成都等地”。2011年春,矯正獲取現今蘇州矯姓人口共238人,男115人,女123人。其中,市區內195人,郊縣市43人。矯向前每年春節都舉辦蘇州矯姓族親團拜會。訪矯姓郡望地矯姓得姓在歷史上形成的郡望是扶風,今陜西關中興平一帶。東漢著名隱士矯慎是扶風茂陵人。2011年秋,我去興平尋訪。首先來到興平東北的茂陵博物館,登上了霍去病墓頂亭樓,遠望四周扶風大地關中平野,猜尋哪里是矯姓居地。博物館資深解說員說:“漢武帝遷三百豪強居茂陵”。在博物館購了《漢武帝與茂陵》一書,有漢武帝親政以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國家統治,打擊和削弱地方諸侯勢力,于元朔二年(前127),“徙郡國豪杰及奴婢數十萬于茂陵”,太史一年(前96)“再次動遷各郡國豪杰于茂陵”。據此,我在思考:晉國卿大夫姬矯父,其子征南軍師矯智的子孫,應是地方豪杰,有可能被遷居茂陵。東漢茂陵隱士矯慎應是遷居茂陵矯姓豪杰的后代。但是,我到了興平市公安局戶籍科和市統計局,以及在興平街上的訪問,均未找到一個矯姓人。有一個人說某某人姓矯,我跑了很長的路找到,人家說他姓“焦”。對此,我也在思考,此矯姓郡望地的眾多矯姓人,可能是在天災人禍兵荒馬亂的歷史時刻舉族流散,甚至認為矯順可能就是從郡望地流散出的,烏撒衛矯姓明軍,也有可能是從郡望地向外流散中充軍。因為元末農民起義軍遍布中原,傅友德也在“調北征南”前轉戰關中招兵買馬。《矯姓淺考》中,述我矯姓祖先在山東入伍,是因為史料和碑文均示山東有矯姓。訪屯堡文化 觀大明遺風在今天的貴州安順,方圓百里聚居著一支獨特的群體,看似少數民族,實則是漢族,稱謂“老漢族”,有20多萬人。他們的語言、服飾、建筑、娛樂等都沿襲著明代江淮一帶的文化習俗,演義著一幕幕明代歷史活化石。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近些年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游客來這里觀光。我已兩次來這里觀訪。這里的“老漢族”正是600年前朱元璋“調北征南”明軍的后代,他們大都是江淮人,有的說他的祖先在南京,有的說在安徽鳳陽。是朱元璋為了“永固江山”,將在云貴的29.8萬明軍除了有7萬調防到沿海抗倭,其余大部分留守云貴,采取“屯田戍邊”政策,建立“衛所制度”,廣設“屯堡”,屯墾駐防,即“軍屯”,軍人是世襲“軍戶”,家眷為“軍余”。在此錄上安順天龍屯堡大門對聯兩幅:九千里征程西來云貴成就江山一統,六百年屯堡東望江淮傳承史冊千秋;應天(指南京)策馬馳黔中戍邊息戈重商農,烽煙遠逝屯堡韻千載猶存大明風。訪烏撒衛軍后如今威寧數十萬漢族人大部分是1381年征戰烏撒建衛屯田的明軍后代。2009年隆冬,我來到海拔2200米以上的威寧,游訪了彝族和回族兩個鄉鎮民族風情活動之后,到縣公安局戶籍科詢問6000多平方公里的威寧全縣是否有“矯”姓人,戶籍民警立即打開電腦掃描普查,結果一個也沒有,接著到縣史志辦,工作人員較詳細地介紹了威寧一些史況,遺憾地說,烏撒衛城墻早已拆了。他們送我一部民國時期1924年出版的《威寧縣志》重印本,內容豐富,特別是明初傅友德征戰烏撒筑城軍屯內容最詳細。其中,卷十一屯墾志列出四十八屯。其中,“南屯”在今縣城南(9公里),是個“百戶所”。我來到南屯,訪問了幾戶后,去了人口最多的周家,老少三代十幾口,他們的祖地是南京,說這一方有6000多人都是烏撒衛明軍的后代。走訪威寧烏撒衛軍后之后,我總的感想是烏撒衛軍后在威寧600年的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中,始終起到領先領跑作用,特別是對彝、回、苗等少數民族的進步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我矯姓明軍從中原出發云貴征戰烏撒系軍事移民,軍隊行軍打仗,也要帶上農具和種子,家眷隨行,奉詔從烏撒衛調防山東即墨,也是軍事移民。不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地方移民。另外,綜觀明初云貴地方實情,駐防烏撒的矯姓明軍,與當地彝人通婚的可能性極小,電視劇《奢香夫人》反映了當時的局勢。烏撒衛矯姓明軍征戰烏撒,為明朝江山統一和貴州建省做出了貢獻,調防鰲山衛,世襲軍戶,保衛海疆,興農創業做出了貢獻。天下矯姓系一家。為了考查起見,我把山東和東北等地的矯姓明軍后代稱謂“北方矯姓”,蘇州矯姓高度分散于海內外,但中心還在蘇州,稱謂“南方矯姓”。“北方矯姓”在山東和東北是“大分散、小聚居”,也分散于海內外。矯春甫2013年1月于貴陽
作者:矯玉萱 回復:3 發表時間:2013-10-08 16:50:54
好,我是吉林省通化市人
作者:矯恒利 發表時間:2013-10-13 21:35:51
你好,我是青島市城陽區后海西社區的人。矯姓!矯姓在我們社區(村),基本都姓矯!極少極少有別姓。我們有鄰村,名為前海西社區,前海西比后海西,面積人口都大。但主姓,不光有矯,還有毛姓,藺姓,為大姓。我名字中有輩分字,為:立。在我們這,輩分高低,前五位分別為,福·法·恒·本·立等。不知天下矯姓是否都如此。記得小時候村前有村碑,碑后刻寫著本村矯姓的遷徙由來,我記得很清楚的內容有,明朝云貴地區。因為時間,其他內容模糊了。現在因為諸多事宜,不知此碑是否仍唄社區保存......
作者:矯立剛 發表時間:2013-11-10 23:51:22
在 2011年1月28日下午4:41,風過留聲 <709731462@qq.com>寫道:矯氏姓氏由來:矯——矯姓出自姬姓,起源于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矯父,本姓姬,字矯 父,其后以父字為姓,乃成矯姓。風俗通義:矯氏,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 矯慈慶:源于對宗族的崇敬,作為矯氏傳人,本人也是很關注矯氏的宗譜溯源,甚至幾年前就想組織一次修訂族譜的活動,應該在不久的將來,財力精力俱妥時肯定辦成。記得初中時和同學矯學松去過即墨新華書店查過一本中華姓氏大字典(準確名稱淡忘了,類似一些版本的千家姓氏字典),上述:矯氏,春秋晉大夫姬矯父???全國范圍內人數較少,但分布極廣,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居住。本人生于青島市城陽區的后海西村。現居后海西社區、前海西社區的姓矯的人口總數大約為萬余人,矯氏家人基本分為三支:三甲人、五甲人、八甲人,本人屬五甲人這支,本人至今從未見過家譜,據本人所知我們地區矯氏排輩為:五甲人:???業,玉,德,學,慶,克???,其中學為本人父輩;三甲人:???明,扶,法,恒,本,立,田,???(排輩同輩份為矯克X同矯立X、矯X慶同叫X本、矯學X同矯恒X、矯X德同矯X法,以此類推,本人聽父親講本人屬第19世矯氏子孫。)另外據本人所知惜福鎮楊家村社區也有矯氏族人,據說是以前居嶗山水庫原楊家村處與楊氏共同建村,矯楊兩家淵源頗深。現居嶗山水庫北岸山色【[山色](念shui,音同“水”)之一字,在小開的漢語字典里都查不到,乃沿襲祖上叫法。據傳,明朝永樂年間孫、楊、胡、矯等姓自云南遷來時,見此地四面環山.溝谷縱橫、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故生造一字【山色】】峪附近有矯家社區,煙臺觀水鎮、平度的矯戈莊均已知有矯氏族人居住、本人也見過萊西往招遠方向路標一名為矯戈莊的,之前遇見過莒南的姓矯的本家在城陽區青大工業園區干建筑的,說他們村子里有十幾家矯氏人家,他本人是21世,但他報的輩分也是之前沒聽說的;有說是膠南地區也有姓矯的居民等。經本人搜羅網上信息,今在東北遼寧、大連、長春、佳木斯等,在山東煙臺、乳山、文登、德州等,西寧、蘇州和臺灣、香港等地均有本家居住。 發文: 矯慈慶QQ709731462[山色](念shui,音同“水”)之一字,在小開的漢語字典里都查不到,乃沿襲祖上叫法。據傳,明朝永樂年間孫、楊、胡、矯等姓自云南遷來時,見此地四面環山.溝谷縱橫、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故生造一字【山色】。 現就幾點情況溝通一下我所知道的概況。 可能因青島地區城陽區前后海西社區(原屬嶗山縣前、后海西村)矯氏族人數眾,七十年代以前兩個行政自然村的居民基本全是矯氏子民,加之文化大革命中查抄燒毀家譜運動的劫數,就我輩所知的宗族歷史多為老輩的口傳,現在兩個社區的矯氏總人口萬人以上,所留的家譜三五八甲人家的譜書中指導的后輩姓名輩份已經幾近末尾,所以族人也是在醞釀修家譜,據我所知但尚未有實際行動。 本人矯氏五甲人,家父在“學”字輩,我等在“慶”字輩,這些我在之前的“萬家姓討論”留言矯氏一文中有敘述。我屬家譜中排輩的第十九世子弟。我們社區的先人在明洪武年間自云南烏撒奉召遷移到即墨城東門外立村,村以人名,后遷源頭,復遷海西---傳為明永樂年間矯氏自即墨遷來馮戈莊,后在清康熙年間一支矯氏在馮戈莊村后立村(村北),村名為海西村,后矯氏改馮戈莊為前海西村,后面的后海西村;后源頭分遷立村為兩個矯家聚居村,現在城陽區的矯氏居地還有兩處,均是先人有源頭遷移:一是嶗山水庫東北角的矯家,一是即墨市東南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的矯家村。惜福鎮矯家村原屬自然村落矯家村,由矯姓和楊姓立村,現已在前幾年拆遷入惜福鎮街道為社區。另外即墨城的歷史為原即墨古城原址應在現今的即墨市向平度市方向(即東北向)的平度古峴鎮附近。這點是否與“古即墨邑東門外”相印證呢?下面是聽家父和家伯說的一些以前村里的矯氏族人典故( 父親和伯父都現年逾七旬),過去的老人講:當年立村后,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村子都得派族人去東山里的矯家宗祠拜祭先人,但是矯家村的族人就難為海西村的,去的早了不開門挨凍,去的晚了得挨扁擔敲。后來海西的族人就派出有文化的精干,按次序強背記憶家譜回來修好家譜和宗祠。現在海西的矯氏宗祠還在,是本人小學的教師辦公室,前后三殿兩個大院,但因十幾年前校舍搬遷后無人修葺而今斷壁殘垣幾近傾塌,唯門前的鼓狀漢白玉石獅被村委會搬走擱置。還有一說是 早年的海西族人經交涉,討來了一些先人的物件和宗譜后修祠建造了海西的宗祠,并且在修譜過程中東邊山里的矯氏一個族人在修譜完成返回矯家村是在海西村東的 “東河”(即現在的墨水河)溺水身亡,當時在河邊留有村里人稱為“東墳”,這應該是民國時期的事。在青島海西長支五甲一支有九世祖(海西二世祖深祖以下九世矯國禎,賜名矯有才,譜書記載有誥命三軸篇)曾經被誥命父祖三輩賜封為昭勇將軍,誥封前吏屬是浙江都司僉書管紹興紹協左營中軍參將事,被封昭勇將軍按清朝吏制當屬三品武官,都司相當于軍區司令員。另外,村子里的老人還流傳著“都司老爺”的傳說,說是原來村西的祠堂里供奉著都司老爺的戰靴,戰靴的大小能夠讓村里的頑童在捉迷藏時可以擋住人呢;還有,都司老爺相傳是和“皇上”一起征戰過的,被“皇娘”收為干兒子的,并且留有“誥”書三封在祠堂里供奉,村子南面是海灘,在某年的冬天在南海灘發現了一具“路倒”,村子里就上報給了縣老爺,縣官大人帶領一干人馬來驗尸了,驗尸完畢村子里的人就把縣官老爺引到祠堂奉茶招待一番,可縣官大老爺一見堂中供奉的“誥”,慌忙叩拜不一,告辭而去。當然了,這幾個典故到現在只是傳說了(比如這里所謂的皇上和皇娘是否是王爺或封王的誤傳呢?此都司老爺傳說和矯有才將軍是否屬于同一個人的演義版?當然,能否佐證點什么還需親人們相互匯總線索。)本家在來信中談到的“嬌”字做姓,我們也是常常遇到大家不知有“矯”,給寫錯姓的多了,以至于我在電話里和人家解釋我們的姓時常常說:“請讓我給你矯正一下,我是姓矯正的矯,身手矯健的矯,知識的知去掉口字,大橋的橋去掉木字,組合起來就是矯了???”呵呵,所以我個人認為你提到的嬌字姓,若在青島在山東肯定是有些人(他姓人)的筆誤了,系被搞錯姓氏用字了。 城陽區后海社區矯慈慶成稿于2011年
作者:矯慈慶 發表時間:2015-07-30 16:13:53
我也是矯氏族人,現居地山東省煙臺市,我們這邊矯氏好幾個村落,我爺爺是曰字輩,家父吉字輩,我是慶字輩的,在我媽們這邊好幾個村子都是這個姓,山東省煙臺市觀水鎮,埠西頭,矯家村,前垂柳,后垂柳,上垛玉夼村,下垛玉夼村,還有威海市,乳山市,崖子鎮 矯家泊 都是矯氏的村落
作者:矯健清 發表時間:2020-10-06 14:18:1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