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0840次
0人
2個
2033個
62人
南京地區:招魂幅。以極稀的絲娟一方,藏于死者胸際,殮后取出懸于靈幡,說是可招魂歸來。擇七單。以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時及絕氣時間,命星相術士推算入殮的吉時和避沖犯的方法,說是偶一不慎,便會犯“重喪惡煞”,最為不詳。 入殮。屆時親人均需環送,將死者抬入棺。棺內放置黃土、石灰、炭屑、雄黃、衾、褥被、雞鳴枕、腳炭、紙卷等物;另外尚有兜巾、暖肩、分金、收釘、上凳安位、叫好、正薦魂幡等禮節。成服。死者死后三日或五日,全家易兇服,所有親戚均于是日吊唁。富家則鋪張揚厲,懸掛燈彩,奏樂致哀。作七。死者死后每隔七日(至“七七”止),設盛饌以祭。如有女已嫁,必于“六七”日致祭,民俗說是“六七”日不食自家飯。富家則延請僧道禮懺念經,以示冥福。常州地區:常州已全面實行火葬,早已不用陪葬品,入殮也逐漸簡化,但“梳頭”和《梳頭經》的習俗有時在民間葬禮中還有所見聞。特別是在民間文學三套集成采編工作中,武進縣的新橋鄉、無錫市等地均搜集到類似的《梳頭經》。另外,舊時喪葬儀禮中有一項重要的儀式——吊孝。親戚朋友前往死者靈堂吊孝時,習慣要帶一把篦箕。揚州地區:在古禮中又叫“卒”,揚州民間俗語中又叫“挺尸”、“停尸”。汪曾祺在散文《我的家》中云:“一是要在正堂屋停靈,也只好同意了”。又如《廣陵潮》第六十四回中云:“先生挺尸在床,少不得夜間還要延僧放瑜伽焰口。”當家中有人病危時,揚州人家就開始準備喪事,如把室內外打掃干凈,準備賓客前來吊唁的用具,為病危的人準備“壽衣”等。當病人已經處于彌留之際時,有人家在病人鼻子下方的上嘴唇上,放一點新絲棉,用以測試病人是否還在呼吸。徐州地區:死者彌留時,便應為其穿戴壽衣。壽衣的顏色為紅、青、藍等,忌用黑色。待彌留者氣絕后,死者是男子,把靈床停于正寢;是女子則把靈床停于內寢(即室內沖門或偏右之地)。靈前燃香燭及一個小油燈(照尸燈),另放一個瓶子,內裝米飯,米飯上面蓋面餅,用紅布扎上瓶口,插新紅筷子一雙,名為“陰陽瓶”。地上放一個瓦盆,盆底居中鉆孔,死者有幾個兒子就穿幾個孔。在盆內燒箔,稱為“牢盆”。停靈后,家人環在周圍哭泣,并立即派人送“傳事稟”遍告親友。家人此時遵禮成服,喪服分“斬衰”、“齊衰”(即期服),“大功服”、“小功服”、“緦服”等五服。蘇州地區:蘇州人對葬禮十分看重,老人逝世,葬禮尤為隆重。老人死后,由小輩或雇請“土作”為其“揩身”,穿戴壽衣、鞋帽,轉放于客堂中門板上,頭南腳北,用單被或白布履蓋全身,頭前置油燈,晝夜不息,稱“長明燈”。靈堂前掛帳幔,貼特大“奠”字,兩旁掛挽聯,焚香點燭,燒化紙錢,煙霧繚繞。并延請僧侶誦經,超度亡靈。死者親屬穿白衣、系白腰帶、穿白鞋,后來又改為戴黑紗臂章,稱為“戴孝”。兒子、媳婦及女兒、女婿將白布帶中間挽圈套在頭上,拖到腳部,俗稱“拖白布”。兒子、媳婦還要頭戴“麻袋”,稱為“披麻戴孝”。家屬親友分批輪流日夜守靈,女人在遺體旁拖腔帶調地啼哭,一邊訴說死者生前的好處、恩怨,俗稱“哭親人”。至親好友要送奠儀,舊時俱用“牽襄”,最重麻布,棉布次之,或一丈,或七尺,或五尺。淮安地區:據《 西后城風俗志》 載:“諸子、諸婦及昆弟之子,夜居柩左右,婦女夜五哭,逢更則哭,俗名:‘啼更’”。孝堂又稱“靈堂”、“靈棚”、“祭堂”,是停放靈柩、祭奠死者靈魂的場所。棺柩停在主屋里,前屋外的院子里搭起寬闊的“靈棚”。正面擺著祭桌,桌后掛關竹簾,簾上糊著一個大大的“奠”字或“靈”字。兩旁的門上各有一個小豎匾,匾文十分考究,如喪家死的是父親,則橫匾上寫:“陟岵興悲”。如喪家死的是母親,則橫匾上寫:“陟屺興悲”。兩旁有挽聯,也稱“靈棚對子”,其內容要求點出死者與喪主的關系、死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對國家、民族、家庭的貢獻,要求對仗工整,情感真摯,令人讀而生悲。無論是棚里棚外的挽聯,不拘字數多少,可隨意而作。
作者:紀念論壇小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10-18 20:40:5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