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0840次
0人
2個
2033個
62人
杭州地區:當病人彌留之際,應力求全家人全體趕齊“送終”,諸如子女、兄弟姐妹遠在異鄉,怕趕不上,家里人總要想方設法,讓病人喝參湯“吊命”。在外的親人聞訊后,心急如火, 日夜兼程,盡可能趕回家“送終”。當病人喘大氣,快要斷氣時,“送終”的親人抓緊為垂死者洗手腳、揩臉面,并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壽衣給他(她)換上。長輩逝世后,即遣族人或近鄰向親友家報喪,杭人俗稱“報死訊”。麗水地區:當稍上年紀的婦女死后,家人要通知其娘家人來吊唁。來人多是其兄或其弟。如果來人是長者,不戴孝帽,如果是死者的弟弟,則穿孝衣。娘家人來時,在村外放鞭炮。這時孝子孝孫們拿香,按長幼依次跑在門外迎接。娘家入第一個過來時,收拿跪者手中的香,第二人將他們扶起來。嘉興地區:死者臨終前,子女近親須隨侍在側,聽取臨終遺囑,斷氣時急速為死者用準備好的“壽衣”更衣,有地位者用禮服,一般百姓也用新制的“壽衣”。死者咽氣后,立即移尸中堂,用衾被遮蓋,設為靈堂,備香燭供品致祭,點“長明燈”。靈床左右置草柵,子女匍匐哭泣致哀,在其地守靈。此時即籌辦葬事,請迷信職業者陰陽先生作“批書”。崇明地區:舊時盛行土葬,葬禮繁縟。人死,須向親族報喪,并為死者揩身、整容、更衣。次日,請僧道立牌位、誦經、送西方、燒床柴,晚輩穿孝服,陪夜守靈。第三日僧道繼續誦經做道場,親友吊唁送喪禮,入殮,化庫。棺材質量視經濟條件而異,貧苦人家只用薄板棺材,官商大戶則備黑漆厚棺。厚棺盛尸后,一般要在家中擱置三年,然后入土。寧波地區:舊時,富家老年人多擇地做壽域,域內放“壽磚”、茶壺、油瓶(稱“壽油”)各二。墓碑“壽域”兩字涂以紅漆,以示空穴,日后進柩則改涂黑漆。做壽域須擇雙日,以初十為吉日,本人不可在場。病人彌留之際,家屬環侍床前目送,小輩要跪在榻前。也有長子扶父趺坐,俗諺“曉得死,爬起坐”,謂坐著死去,死者坐化,靈魂可升夭。玉環地區:病人臨死,家人圍床前焚香跪拜、哭泣、呼叫,守候斷氣,舊俗稱“送終”。人死,將尸體移到中堂,放在門板上,俗稱“板頭”,待入殮。用金屬錢幣向井神“買水”,為死者沐身;于腳頭下由孝子站凳上“當著老天爺的面”,用無錘秤稱壽衣,聲明親人縫制,然后為死者“穿”壽衣。塞銅錢一枚于死者口,稱“含口錢”。并將死者生前被、枕、褥等一應“腳尾貨”搬屋外。紹興地區:長子、幼子分別捧死者頭腳,將遺體移至中堂門板之上,張掛白布孝簾,布置孝堂。外供香燭,內于死者腳下點燃“長明燈”。此時家人皆需身穿孝服——子女披麻戴白帽、孝兜。出家之女尚須向庵堂借來"七星燈"點燃。移尸上堂后,即著人向親友報喪。報喪者不論晴雨,均須右腋倒夾雨傘一把,俗稱“倒夾報死傘”,作為報喪標志。溫州地區:溫州市在歷史上一直盛行土葬。據考古資料證 明,在相當于中原的西周時期,已有石墓石棺出現。這種墓高約一米余,四周有4塊天然大 石塊作支柱,上蓋一塊長方形的巨石。據史載,至遲在2000年前的東甌王騶搖時期就存在土 葬。舊時的溫州西郊甌浦山旁就有東甌王墓。從明清到民國,土葬之,風更盛。
作者:紀念論壇小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10-21 15:25:1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