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748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明光地區:城鄉葬禮儀式分漢族和回族兩種。建國前,漢族人喪葬比較繁瑣。老人病逝,要經過“訃告報喪”(農村稱“通喪”)“吃齋飯”、“念夜經”、“看富貴”、“挽釘”、“起高”、“五七”等程序。死者在家停靈7天左右。停靈期間,家人為死者籌辦喪葬儀式。搭棚、扎靈幡。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選擇吉地,然后擇期開吊。一般公祭3天,并吹奏喪樂。富有之家搭高臺,到外地請僧侶道士誦經,超度亡靈。來安地區:解放前,來安縣喪葬習俗繁雜,迷信色彩濃厚。解放后,喪葬改革,不少死者送到殯儀館進行火化,喪葬程序簡化。入殮:人亡前夕,親人多侍候其旁,聆聽遺訓,謂之養老送終。亡后,為死者洗抹干凈,穿衣換鞋,移臥至中堂旁草鋪上,名為“下地單”。在死者頭前腳后各擺一盞素油燈、一碗飯,稱作“引路燈”、“倒頭飯”。用紅頭蠅將死者雙腳扎起,口中置一銅錢,稱“含口錢”。當涂地區:舊時,人死前要下掉蚊帳,否則,謂死后難以“投胎”。圓氣(斷氣)之后,在死者臉上蓋一塊白布或黃表紙,胸前豎放一根蘆柴。用一枚方孔明眼錢(即銅錢),穿上紅線,放入死者口內,稱為“含口錢”。入殮:人死后當天或第二天即穿上“老衣”,放入棺材叫“入殮”。用一根紅毛線頂中拉在棺材兩頭,把死者口中的含口錢用線吊在紅頭繩上,讓銅錢對準死者之口,來校正遺體是否放平放正。安徽北部地區:送終:老人病危,家人站立床前,聽候交待后事,老人神情有變,即將咽氣,已出嫁的女兒要回避,兒孫立病榻前,高聲呼喚,直到咽氣,全家人跪在床前嚎啕大哭,此為“送終”,遠方的兒孫須在老人咽氣前趕到家,否則就被認為沒有能為之送終,或者說是沒能盡孝,是一大憾事。報喪:完成送終前后的種種程序后,便向親友報告死訊,此為報喪。休寧縣的報喪者,是執一傘進門,將傘尖向下豎置大門里側。安徽西部地區:當地葬禮的整個過程一般為3天時間,即死者要在家中正廳停放3天。3天里要舉行諸多與死者相關的儀式,“守靈”就是其中的~項。“守靈”即在停放尸體的正廳里要晝夜有人守著。黃山地區:黃山地區傳統喪儀中有三項重要活動:做道場、唱夜歌、燒靈屋。1、做道場 做道場一般在堂屋中或門前的禾場,用松木板、白布扎成靈堂,兩邊貼挽聯,橫匾“當大事”三個字。父母去逝,兒子必須披麻戴孝。如今有些孝子還打赤腳穿草鞋。法事大體安排如下:第一天早晨,道場開始,鼓樂齊鳴,接著清水、請神、祭灶、凈壇。誦《地藏經》、《觀音經》、《金剛經》,蕩穢;晚上做晚課,安圣。第二天早晨,發奏,請圣,懸幡,掛榜,請靈。上午做早課,凈穢,拜十王豐都懺;中午領赦;下午朝六根懺,進喪詞表;晚上謝地,破地獄,安圣,安靈,吉徹。第三天早晨,打開臺,請進佛表、請靈、凈穢;上午拜水懺,下午進十王表,圓懺時外出到河邊或溪邊放生,回壇后得建十王道場,解法,祭東夫,起靈交據,化財,賑孤,告散。2、唱夜歌又稱“孝歌”、“喪歌”。是喪葬活動中的一種儀式歌。荊州黃山地區的夜歌,從內容上看,大都演唱二十四孝,宣揚忠孝觀念,以此來悼念亡靈,教化后人。同時,荊州黃山地區的夜歌彌漫著巫風色彩。道士進門,鬧喪鼓只能放在靈堂的一邊,不能放在正梁下,據說,這是為了避煞。夜歌往往要到半夜開始,如果半夜子時開始,老鼠活動起來,死者怕老鼠,唱夜歌才能壓邪。荊州黃山地區的夜歌演唱的時間和內容安排是這樣的:一更開歌把門進,三更鼓響好道情,三更燒香并祭酒,四更震功五方神,五更辭喪來指路,指條良路與新亡。3、燒靈屋 靈屋是給亡者到明間居住的房屋。據說,道士請起亡靈,子孫跪拜迎請,把靈屋燒化,死者就能受用這些“房屋”。燒靈屋時,還要燒化親戚朋友送來的紙錢,孝子賢孫長跪叩首,不時用竹棍抽打四周以趕跑孤魂野鬼,不能讓其爭搶冥錢。亦不準外人觀看,以免中煞。出殯的日子、時辰由風水先生算定。出殯時,鳴鞭炮,鼓樂齊鳴,扛夫抬柩,同時起肩。柩上有賢孫或孝子騎棺。出殯起步,撒一把米,孝女、孝媳拍棺哭,俗稱“拍壽器蓋”。靈柩前行,孝子賢孫跪拜向前,哪家放鞭炮,便向哪家下跪表示哀謝。靈柩抬至“金井”(墳坑)邊,鼓樂驟然齊止,孝子賢孫一齊下跪哀謝送葬隊伍。接下來是“分針”,即由風水先生按時辰用羅盤安準棺材的朝向、方位,同時擺上三牲酒禮,請東方青帝靈神、南方赤帝靈神、西方白帝靈神、北方黑帝靈神、中央黃帝靈神,以及東皇太一、當坊土地、地脈龍神等地方神,邊唱邊撒覆龍米,唱:“一粒米填一個人了,一粒米填個田莊……”放鞭炮,覆土。墳土須是先前挖出來的,不能有雜物,否則將使子孫后代瞎眼跛腳。覆土,要層層鋪,層層筑緊,筑成半球形墳瑩,墳頭樹墓碑。三日后,親屬要上三朝茶,每年正月初一必須上墳“拜新年”,以后每逢清明、七月半都要上墳燒紙錢、培墳,供奉亡靈。
作者:紀念論壇小編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10-21 15:37:0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