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62208次
1人
1個
22個
128人
3部
木 木 【拼音】mù ㄇㄨˋ 【筆畫】4 【類型】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樹木形。上為枝葉,下為樹根。 【本義】樹木 【解釋】 ①〈名〉木本植物的通稱【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宋·周敦頤《愛蓮說》 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墨子·公輸》 ②木制品 【例】朽木不可雕也。——《論語》 ③棺材 【例】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④〈形〉質(zhì)樸/呆笨 【例】勃為人木強敦厚。——《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⑤〈形〉感覺不靈敏,失去知覺 【例】賈瑞聽了,身上已木了半邊。——《紅樓夢》 ⑥〈名〉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⑦姓氏 ⑧其他 一指性質(zhì)屬木的事物。《素問·玉機真臟論》:“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二五行之一,指木形。《素問·藏氣法時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三五運之一,指木運。《素問·五常政大論》:“木曰敷和。” 四六氣之一,指厥陰風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 五指代肝臟。《素問·示從容論》:“若夫三臟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編輯本段]木姓 姓氏源流 木姓源出有七: ①出自子姓 為春秋宋國大夫孔金父之后,以祖字為氏。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孫有的以祖字“木”為姓,稱為木氏。 ②出自端木姓 為春秋時衛(wèi)國人端木賜之后,為避仇所改。據(jù)《元和姓纂》上記載,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后代。端木賜字子貢,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財,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壇上,端木賜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歷任魯、衛(wèi)諸國宰相,曾經(jīng)游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端木賜是當時的衛(wèi)國人,根據(jù)史書考證,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端木。其后曾省文為端氏;或避仇改稱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 ③出自唐代百濟國中有木氏 唐高宗時,朝鮮半島百濟國重歸唐,其族人中有木氏。 ④出自回族中有木氏 據(jù)《中國回族大辭典》載,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經(jīng)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后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鎮(zhèn)守云南有功,被皇帝賜姓‘沐’。明亡后,沐氏后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又據(jù)《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diào)查記錄》載,明清時,木姓回族在陜西咸陽還形成了一個聚居點——木家村。該村在50年代時,還立有“國子監(jiān)太學生木際豐(慶生)”的石碑,立碑時間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陜西。 ⑤出自明朝時云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賜姓木 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lián)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后,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么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后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仆、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木氏歸明以后,逐步接受漢文化,并有了漢字之諱。木姓建筑古城時,如果仿照漢城四周高筑墻,則木字就變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愿筑城墻。 ⑥出自南方少數(shù)民族中有木氏。 ⑦白族、蒙古族、東鄉(xiāng)族、傈僳族、景頗族有木氏[編輯本段]偏旁 以“木”為偏旁的漢字一般遵循以下規(guī)律 ①木本植物名 【例】樺 桂 樟 柏 楊 柳 梧 桐 柑 橘 榆 杉 ②木制品 【例】柄 柵 欄 棺 板 棚 椅 杠 柱 桶 梳 樁 ③植株部分 【例】桿 根 枝 ④對植物的形容和描述
作者:木茜 回復:0 發(fā)表時間:2009-05-04 11:19:30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