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0139次

4人

5個

100個

1234人

117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來 源:《煙臺日報》 他曾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戶,5年來,為編撰家譜,他行程上萬公里,訪問數千人次,整理了100萬字的文稿,花光了全部積蓄……請看——— 他曾是十里八村遠近有名的富裕戶,為了編撰《棲霞郝氏總譜》,他拋家舍業,花光了所有積蓄,一貧如洗卻矢志不渝;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為了編撰《棲霞郝氏總譜》,他翻爛了三本字典、一本詞典,在五年的時間里編撰、整理了100萬字的文稿;他身體瘦弱,但為了編撰《棲霞郝氏總譜》,他硬是靠兩只腳和一輛摩托車,跑遍了全市的好多地方,訪問了數千人,行程上萬公里。 他就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經學家、藏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的第五代孫、棲霞市城關村農民郝慶光。 陋室立宏愿 一走進他的院內,只見四間簡陋的平房已顯得有些破舊,他的辦公室便安設在僅有十幾平方米的南廳里。在他那簡陋的辦公桌上,并排擺放著各種資料以及撰寫的手稿,正中墻上掛著兩副對聯,一副是“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另一副是:“譯史撰譜思在古昔,登高望遠顯于今時”。郝慶光告訴我們說,第一副是他的高祖父———清朝著名訓詁學家郝懿行的手跡,第二副則是市內一位叫林書華的好友贈送的。他解釋說,看了這副對聯,你們就知道我為什么要修這個家譜了。原來,郝姓是從明洪武三年由萊州府徙居棲霞的,已有635年的歷史。其間出過許多名人,除了郝懿行外,還有郝懿行的高祖父明兼理兵部尚書的郝晉等等。郝慶光現在居住的地方就是當年郝懿行的書齋———“雙蓮書屋”。郝氏家族作為棲霞四大望族之一,635年來,流傳下來的只有幾本支譜,卻始終沒有一本總譜。眾所周知,中國的家譜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國民族歷史學的三大支柱,對于傳承文化、凝聚親情、教育后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2月7日,國家文化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要求各地給予支持。今年8月27日郝慶光在《中國文化報》上發表了《別因噎廢食》一文,表明了他對編撰家譜的獨到見解。 現年46歲的郝慶光,先后搞過交通運輸、食品加工等,家里也逐漸殷實起來,成了遠近有名的富裕戶。2000年秋天,正當郝慶光生意興隆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放棄了年收入數萬元的生意,傾心編撰《棲霞郝氏總譜》。他的行為讓許多人都不理解。有的說,郝慶光憑著好日子不過,偏去修什么家譜,真是不務正業。還有的說,他肯定是想通過這種手段撈錢!面對別人的種種議論和譏諷,郝慶光卻義無返顧。他先從家里找出了父親留下來的一本光緒十一年的木刻版《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精心研究,反復推敲,開始續修他這一族的支譜,由于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編撰完成,從而進一步增強了他編撰《棲霞郝氏總譜》的信心。 2001年春天,郝慶光向全市首發《棲霞郝氏總譜》倡議書,開始了長達五年的修譜生涯。 修譜不怕難 修家譜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郝慶光讀書時,正趕上“文革”,雖然讀過高中,但也只有初中水平,而且已有20多年沒舞文弄墨了。要完成這樣一部長達百萬字的鴻篇巨制,對他來說決非易事。為此,他從社會上聘請了兩名學識淵博、有撰譜經驗的老人做顧問,妻子也主動做他的助手,幫他抄寫和打印文稿。 棲霞境內有郝氏家族居住的村莊就達50多個,涉及到古今著名人物就有數百位。為了調查和搜集有關資料,他靠著一輛摩托車跑遍了所有村莊,發出征集資料信函達500多封。這其間,郝慶光吃盡了各種苦頭。2003年的一個冬天,天格外地冷,氣溫達到零下10度,郝慶光和七旬的退休教師郝照華去桃村一帶調查資料時,突遇大雪。返回時,他又到亭口和臧家莊調查,由于不通車,郝慶光便踏著埋腳深的大雪,步行30多里地,硬是從亭口走到了臧家莊,等他返回家時已是半夜。 郝慶光做事非常認真。在編撰家譜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的舊支譜記載郝氏一世祖明遠公徙居棲霞的時間為明洪武初年,但具體時間不詳。前年,市里有關單位在進行建筑施工時,需要搬遷郝氏祖墳。郝慶光在對挖掘現場進行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數塊墓志銘,于是他連夜帶著妻子,一起來到凌亂的墓地,伏下身子,跪在地上,一片片地摹制。回家以后,連夜進行研究,根據文字記載,終于第一次考證出郝氏一世祖明遠公徙居棲霞的時間是明洪武三年。 全家總動員 五年來,郝慶光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家譜上。搞運輸的車也不跑了,做食品的店也不開了。眼看著過去的儲蓄在一天天減少,為了補貼家用,他便試著搞一些牽扯精力少的養殖業。2002年,他花一萬多元,買了一條良種犬喂養,結果生了小狗卻沒人收;后來,他又投資3萬多元,買了11頭肉牛,雇人放養,可是由于飼養技術不到位,再加上市場不好,結果又賠了兩萬多元。五年下來,過去幾年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積蓄全部花光了。今年秋天,女兒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可是家里卻怎么也拿不出那一萬多元的學雜費,只得東奔西跑向親戚朋友去借。由于雇不起打字員打印文稿,族里近七旬的退休教師郝國英老人便義務來打印文稿。他不忍心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長時間伏案工作,又讓女兒幫助打印,女兒開學了,他便讓妻子學習打字。郝慶光就是這樣,調動了全家人的力量共同完成修譜這一重任。現在,走進郝慶光的家,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和電器,有時全家一個月還花不上100元錢。吃的菜是妻子開荒種的,燒的柴是妻子上山拾的,九歲的小兒子上三年級了,卻從不舍得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幾年前的舊衣服。 雖說心里一直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孩子,可是郝慶光一投入到家譜中去,就達到了忘我的境地。如今100多萬字的初稿已經完成,今冬明春再作進一步的補充校對,在活動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全稿有望于2006年上半年完成,年底印刷出版。雖說數萬元的印刷費用還沒有著落,可是郝慶光卻非常樂觀,他說:辦法總會是有的。為了這本家譜,我什么都能豁得上,能為挖掘整理祖國的文化遺產做點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


作者:郝運江   回復:0   發表時間:2014-02-09 15:10:34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在棲霞,提起郝慶光,很多人都搖頭表示不理解。曾經首屈一指的富裕戶卻停下了所有的買賣,癡心一片投入到家譜的編纂中。


  郝慶光家住棲霞市翠屏街道辦事處,這是一個簡陋的四合院,除了一間自己居住和樓上一間辦公室外,其余的全都租給了別人。
  現年46歲的郝慶光,是清代著名的經學家、藏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的第五代孫。在二十世紀末期,他搞過交通運輸、食品加工等生意,幾年時間就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戶。然而,正當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2000年秋天,他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放棄所有的生意,編纂一本《棲霞郝氏總譜》。
  當時很多人對郝慶光的行為不理解,放棄這么好的生意不做,去編纂什么家譜,這不是傻嗎?但郝慶光有他的想法。原來,郝姓是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萊州府徙居棲霞的,已有630多年的歷史。其間出過許多名人。郝氏家族作為棲霞四大望族之一,630多年來,流傳下來的只有幾本支譜,卻始終沒有一本總譜。郝慶光從家里找出了父親留下來的一本光緒十一年的木刻版《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精心研究,反復推敲,續修他這一族的支譜。經過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本族支譜就整理完成。
  棲霞境內有郝氏家族居住的村莊就達50多個,涉及到數萬人,可以料想,要編纂這樣一本家譜何其艱難。為了調查和搜集有關資料,郝慶光愣是靠著一輛摩托車跑遍了所有村莊。每到一個村莊,他都要認真尋訪每戶郝姓人家,上至去世的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孩子,一個都不漏掉。2003年的一個冬天,氣溫達到零下10度,郝慶光去桃村一帶調查資料時,突遇大雪,由于沒有公交車,郝慶光步行30多里地,硬是從亭口鎮走到臧家莊鎮才搭上了車,等他返回家時全身已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
  6年來,郝慶光停了所有的生意,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修家譜上。去年秋天,女兒考上了大學,可是家里卻怎么也拿不出那1萬多元的學雜費,只得東奔西跑向親戚朋友去借。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郝慶光的妻子牟翠玲仍無怨無悔地支持他。6年來,牟翠玲也積極參與到郝氏家譜的修訂中,在已經完成的初稿中,大部分都是牟翠玲校對的。
  如今經過6次反復修改,3次打印,100多萬字的文稿已經完成。(劉雪霞)
  郝懿行簡介:郝懿行(一七五七年至一八二五年),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著名學者。郝懿行一生治學,計有三十余種著作,均收在《郝氏遺書》里流行于世。其代表作《爾雅義疏》,是其用盡畢生的經歷,直至臨終前才完成的巨著。《春秋戰略》也很著名,曾被當時著名學者、四庫書館總纂管紀昀評價為“劃盡千秋藤葛”,可見功力之深。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14-02-10 13:50:38

[回復] 回復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家譜牽著尋根人—— 郝慶光

近讀某報刊發的彭友茂先生《“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感慨頗多。文中指出,近兩年家族“出譜”風盛行,致使一些人借此聚斂錢財,中飽私囊,鋪張浪費等問題。文中所指斥的問題的確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們必須正視它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積極的一面。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舊中國的那種“三綱五常”關系盡管早已作古,但我們決不能否定親情,那種數典忘祖的事我們決不能做,尤其是在人情關系日益淡薄的今天。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絕不過時,家譜則記錄著生命的傳承,標識了社會的變遷,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學的三大支柱,家譜中的家訓和學校教育如一只船上的雙槳,缺一不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指出,“《族譜》記述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運用。”二○○一年國家文化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對大陸地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提出具體要求。一九九六年,上海圖書館建成之際,就開始了搶救中國家譜工程,這一些舉措引領了各地修譜工作的展開,據新華網上海頻道,二○○四年四月一日來自《解放日報》的文章《尋找我們“根”的印記》和《人民日報》二○○五年二 月十八 日的文章《古舊家譜發心聲》等給各地修譜工作以道義上的支持,使我們對修譜工作更加充滿了信心。作為炎黃子孫,很多人都想為《中國家譜總目》的編纂做一點貢獻。近五年來,為了編寫《棲霞郝氏總譜》,我嘔心瀝血,焚膏繼晷,自費編纂,出資數萬元,原計劃在《中國家譜總目》出版前,向上海圖書館捐獻《曬書堂支譜》一本、《曬書堂續修本(即清代郝懿行家譜)》一本,《棲霞郝氏總譜》一套。然而,《棲霞郝氏總譜》即將問世之際,《“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無疑給修譜者潑了一瓢冷水,彭先生將修譜者看成是為了顯示“個人的歸屬感、自豪感、成就感”實在是不應該的。本來,在文革期間家譜被看成是“封資修”的東西,而此文的刊登更讓人心有余悸。中國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在二十世紀初曾指出:“我們史學領域有尚未開發的二個‘大金礦’,即地方志和家譜,它一向為治史者所忽視,實則其中蘊藏無盡有價值的史料,為正史所難於悉紀而不為人所知者。”這可以說為修譜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所披露的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一些地區出現的不正之風就以偏概全,將修譜工作加以否定。我所主修的《棲霞郝氏總譜》是六百三十五年來的第一部,文字工程浩大,十六開本,近兩千頁,用的是五年前積攢的血汗錢,既未擺酒席,又未唱大戲,為修譜幾乎傾其所有,若先生如是說,則不免有失公正。《冷思考》一文的刊出使我《棲霞郝氏總譜》石沉大海自然不足掛齒,真擔心會因此而曲解了《中國家譜總目》編纂的初衷!何況,炎黃子孫同根同源,分散在世界各地,當前海外游子尋根風漸濃,葉落歸根,祖國和平統一指日可待,家族修譜為一些尋根者認祖歸宗提供了捷徑,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何樂而不為!

         二○○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書于清.郝懿行曬書堂 雙蓮書屋
                 
           通信地址:山東省棲霞市翠屏街道城關古城南街一號
              電  話:0535——5208888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14-02-10 13:51:40

[回復] 回復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郝慶光:蕩盡家產修家譜


在棲霞,提起郝慶光,很多人都搖頭表示不理解。曾經首屈一指的富裕戶卻停下了所有的買賣,癡心一片投入到家譜的編纂中。
郝慶光家住棲霞市翠屏街道辦事處,這是一個簡陋的四合院,除了一間自己居住和樓上一間辦公室外,其余的全都租給了別人。
&nbs

p;現年46歲的郝慶光,是清代著名的經學家、藏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的第五代孫。在二十世紀末期,他搞過交通運輸、食品加工等生意,幾年時間就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戶。然而,正當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2000年秋天,他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放棄所有的生意,編纂一本《棲霞郝氏總譜》。
當時很多人對郝慶光的行為不理解,放棄這么好的生意不做,去編纂什么家譜,這不是傻嗎?但郝慶光有他的想法。原來,郝姓是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萊州府徙居棲霞的,已有630多年的歷史。其間出過許多名人。郝氏家族作為棲霞四大望族之一,630多年來,流傳下來的只有幾本支譜,卻始終沒有一本總譜。郝慶光從家里找出了父親留下來的一本光緒十一年的木刻版《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精心研究,反復推敲,續修他這一族的支譜。經過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本族支譜就整理完成。
棲霞境內有郝氏家族居住的村莊就達50多個,涉及到數萬人,可以料想,要編纂這樣一本家譜何其艱難。為了調查和搜集有關資料,郝慶光愣是靠著一輛摩托車跑遍了所有村莊。每到一個村莊,他都要認真尋訪每戶郝姓人家,上至去世的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孩子,一個都不漏掉。2003年的一個冬天,氣溫達到零下10度,郝慶光去桃村一帶調查資料時,突遇大雪,由于沒有公交車,郝慶光步行30多里地,硬是從亭口鎮走到臧家莊鎮才搭上了車,等他返回家時全身已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
6年來,郝慶光停了所有的生意,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修家譜上。去年秋天,女兒考上了大學,可是家里卻怎么也拿不出那1萬多元的學雜費,只得東奔西跑向親戚朋友去借。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郝慶光的妻子牟翠玲仍無怨無悔地支持他。6年來,牟翠玲也積極參與到郝氏家譜的修訂中,在已經完成的初稿中,大部分都是牟翠玲校對的。
如今經過6次反復修改,3次打印,100多萬字的文稿已經完成。
本報記者劉雪霞
郝懿行簡介:郝懿行(一七五七年至一八二五年),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著名學者。郝懿行一生治學,計有三十余種著作,均收在《郝氏遺書》里流行于世。其代表作《爾雅義疏》,是其用盡畢生的經歷,直至臨終前才完成的巨著。《春秋戰略》也很著名,曾被當時著名學者、四庫書館總纂管紀昀評價為“劃盡千秋藤葛”,可見功力之深。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14-02-10 13:52:58

[回復] 回復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別因噎廢食——郝慶光

摘自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中國文化報》二版二條  
近讀某報刊發的彭友茂寫的《‘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感慨頗多。文中指出,近兩年家族‘出譜’風盛行,致使一些人借此聚斂錢財,中飽私囊,鋪張浪費,也有人借此強化家族勢力,張揚大戶威嚴等等。文中所指斥的問題的確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們必須正視它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積極的一面。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舊中國的那種‘三綱五常’關系早已作古,但我們決不能否定親情。家譜記錄著生命的傳承,標識了社會的變遷,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學的三大支柱。家譜中的家訓和學校教育如一只船上的雙槳,缺一不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曾說:“族譜記述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運用。”二○○一年,文化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提出具體要求。一九六五年,上海圖書館建成之際,開始了搶救中國家譜工程,這些舉措引領了各地修譜工作的展開。作為炎黃子孫,很多人都想為《中國家譜總目》的編纂作一點貢獻。彭先生將修譜者看成是為了顯示‘個人的歸屬感、自豪感、成就感’,實在是不應該的。中國史學大師顧頡剛在二十世紀初曾指出:“我們史學領域有尚未開發的兩個‘大金礦’,即地方志和家譜,它一向為治史者所忽視,實則其中蘊藏無盡有價值的史料,為正史所難于悉紀而不為人所知者。”這可以說為修譜工作作了一個很好的詮釋。
《‘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所披露的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一些地區出現的不正之風就以偏概全。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14-02-10 13:53:42

[回復] 回復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后代、棲霞農民郝慶光:癡心一片寫家譜

家譜牽著尋根人—— 郝慶光

近讀某報刊發的彭友茂先生《“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感慨頗多。文中指出,近兩年家族“出譜”風盛行,致使一些人借此聚斂錢財,中飽私囊,鋪張浪費等問題。文中所指斥的問題的確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們必須正視它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積極的一面。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舊中國的那種“三綱五常”關系盡管早已作古,但我們決不能否定親情,那種數典忘祖的事我們決不能做,尤其是在人情關系日益淡薄的今天。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絕不過時,家譜則記錄著生命的傳承,標識了社會的變遷,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學的三大支柱,家譜中的家訓和學校教育如一只船上的雙槳,缺一不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指出,“《族譜》記述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運用。”二○○一年國家文化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對大陸地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提出具體要求。一九九六年,上海圖書館建成之際,就開始了搶救中國家譜工程,這一些舉措引領了各地修譜工作的展開,據新華網上海頻道,二○○四年四月一日來自《解放日報》的文章《尋找我們“根”的印記》和《人民日報》二○○五年二 月十八 日的文章《古舊家譜發心聲》等給各地修譜工作以道義上的支持,使我們對修譜工作更加充滿了信心。作為炎黃子孫,很多人都想為《中國家譜總目》的編纂做一點貢獻。近五年來,為了編寫《棲霞郝氏總譜》,我嘔心瀝血,焚膏繼晷,自費編纂,出資數萬元,原計劃在《中國家譜總目》出版前,向上海圖書館捐獻《曬書堂支譜》一本、《曬書堂續修本(即清代郝懿行家譜)》一本,《棲霞郝氏總譜》一套。然而,《棲霞郝氏總譜》即將問世之際,《“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無疑給修譜者潑了一瓢冷水,彭先生將修譜者看成是為了顯示“個人的歸屬感、自豪感、成就感”實在是不應該的。本來,在文革期間家譜被看成是“封資修”的東西,而此文的刊登更讓人心有余悸。中國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在二十世紀初曾指出:“我們史學領域有尚未開發的二個‘大金礦’,即地方志和家譜,它一向為治史者所忽視,實則其中蘊藏無盡有價值的史料,為正史所難於悉紀而不為人所知者。”這可以說為修譜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家譜熱”的冷思考》一文所披露的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一些地區出現的不正之風就以偏概全,將修譜工作加以否定。我所主修的《棲霞郝氏總譜》是六百三十五年來的第一部,文字工程浩大,十六開本,近兩千頁,用的是五年前積攢的血汗錢,既未擺酒席,又未唱大戲,為修譜幾乎傾其所有,若先生如是說,則不免有失公正。《冷思考》一文的刊出使我《棲霞郝氏總譜》石沉大海自然不足掛齒,真擔心會因此而曲解了《中國家譜總目》編纂的初衷!何況,炎黃子孫同根同源,分散在世界各地,當前海外游子尋根風漸濃,葉落歸根,祖國和平統一指日可待,家族修譜為一些尋根者認祖歸宗提供了捷徑,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何樂而不為!

         二○○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書于清.郝懿行曬書堂 雙蓮書屋
                 
           通信地址:山東省棲霞市翠屏街道城關古城南街一號
              電  話:0535——5208888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14-02-10 13:54:21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