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0137次

4人

5個

100個

1234人

117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郝氏郡望堂號

郝氏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zhàn)國秦莊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時相當(dāng)今山西五臺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qū)。北魏復(fù)為郡,相當(dāng)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qū)。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為三輔。治所在長安,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qū),在今天陜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qū)。金元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zé)o關(guān)。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2、堂號
曬書堂:晉朝時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陽下曬,以防發(fā)霉或蟲蛀。郝隆為桓溫南蠻參軍,他脫了衣服,跑到太陽下摩著肚皮曬太陽。人家問他干什么,他說:“曬書啊!--我的書都在肚子里。”
豐文堂:源出郝經(jīng),字伯常,元代陵川(今山西省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詢問經(jīng)國安民之道,他條陳數(shù)十事,世祖大悅。即位后,任其為翰林侍讀學(xué)士。曾充國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歸。留宋期間,著述甚多,其文豐蔚豪宕。故其族人以“豐文”為堂名,此即郝姓“豐文堂”之由來。
此外,郝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太原堂”、“三余堂”等。
于郝姓的“堂號”,據(jù)我所知,江蘇沛縣郝姓有“遠(yuǎn)志堂”之稱。源于《世說新語》--見《諸子集成》上海書局版八冊211頁講了郝隆除了“曬書”外的另一個故事:說有人向桓公獻(xiàn)了一種中藥草,桓公問謝公,為什么它有兩個名字:既叫“遠(yuǎn)志”又叫“小草”。謝公未答上來。郝隆說“此甚易解,處則為遠(yuǎn)志,出則為小草”。據(jù)廣西民族出版社九六年版《原注世說新語》解譯:“隱于山中時叫遠(yuǎn)志,出山以后,叫小草”(該書第449頁)。郝氏又稱“遠(yuǎn)志堂”,即源于此說。
 “堂號”也叫“郡號”,郡是行政區(qū)域的建置,也是一個姓氏發(fā)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遠(yuǎn)流長,懼有所失,因此立“堂號”而為信。“堂號”究竟有多少,已難確知,依據(jù)中華文化復(fù)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專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點如下:

  01、濟(jì)陽堂: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后漢設(shè)濟(jì)陰國,晉改濟(jì)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綏遠(yuǎn)鄂爾多斯地方,即山西離石縣。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04、東魯堂:孔。孔子生于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05、雁門堂:文、田、童、農(nóng)。戰(zhàn)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dāng)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06、隴西堂: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dāng)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莊、趙、嚴(yán)、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陽堂:仇、汪、巫、來、常、鳳、管、衛(wèi)、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09、吳興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12、南陽堂: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13、京兆堂: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14、渤海堂: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lǐng)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lán)。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穎州府。
  16、武陵堂: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17、上黨堂:樊、包、尚、連、鮑。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18、陳留堂: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后移至開封。
  19、上谷堂: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國堂:朱。漢時設(shè)郡,后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21、晉陽堂: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23、武威堂: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24、樂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東廣饒縣。
  25、馮翊堂: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陜西大荔縣地。
  26、中山堂: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27、西平堂: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jīng)觥⒐淘苤菥场?br>  29、東海堂: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dāng)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30、河?xùn)|堂: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31、下邳堂:闕。后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32、延陵堂: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將蘇武進(jìn)縣地。
  33、廬江堂:河。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34、北海堂: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lǐng)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35、平陵堂: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36、彭城堂: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37、清河堂: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dāng)河北清河、故城、棗強(qiáng)、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38、東平堂: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39、博陵堂:邵。晉國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40、山陽堂: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xiàn)帝為山陽公。
  41、滎陽堂:昌、潘、鄭。戰(zhàn)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42、臨海堂: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臺州。
  43、范陽堂:鄒、簡、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44、齊郡堂: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后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45、高陽堂:紀(jì)、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46、敦煌堂: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47、魏郡堂: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48、扶風(fēng)堂: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風(fēng)、鳳翔一帶。
  49、千乘堂: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50、會稽堂:夏。秦郡名,地當(dāng)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51、河內(nèi)堂:荀、司馬。漢郡名,地當(dāng)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52、廣陵堂:貢、盛。漢國名,后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53、薛郡堂: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54、河間堂:凌章詹。漢國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獻(xiàn)縣及河間一帶。
  55、南昌堂:涂。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57、穎川堂: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穎水流域。
  58、護(hù)國堂: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復(fù)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60、汾陽堂:郭。漢地名,唐并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于此,因而名傳。
  61、瑯瑜堂:符、云、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后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62、廣平堂:游、賀、談。漢郡名,后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63、江夏堂:費、黃。漢郡名,在湖北云夢境。
  64、遼西堂: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65、平原堂: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jì)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66、頓邱堂:葛、司空。春秋衛(wèi)邑,在河南省浚縣。
  67、弘農(nóng)堂:楊。漢時郡名,在濟(jì)南省靈寶縣境。
  68、百濟(jì)堂: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69、內(nèi)黃堂: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巨鹿、寧晉一帶。
  72、蘭陵堂: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73、解梁堂:關(guān)。春秋時晉邑,地領(lǐng)山西解縣、臨晉、虞鄉(xiāng)諸地,后漢關(guān)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lǐng)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75、武功堂:蘇。漢郡名,在陜西郿縣境,今設(shè)武功縣。
  76、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77、梁國堂:墨、橋。漢時梁國,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78、濟(jì)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79、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80、曬書堂、郡望堂:郝。始于商末的郝姓,傳了一千多年,至漢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帶為其繁衍地區(qū)。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雖說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區(qū),但主要還是以中原地區(qū)為其繁衍的中心地帶。至于郝姓南遷,也是比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現(xiàn)了郝姓人家。這也是導(dǎo)致明、清兩代,郝姓仍以我國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總之,歷史上郝姓著實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


作者:郝運江   回復(fù):1   發(fā)表時間:2014-02-11 17:41:50

族譜錄紀(jì)念網(wǎng)
[回復(fù)] 回復(fù)郝氏郡望堂號

 一、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zhàn)國秦莊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時相當(dāng)今山西五臺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qū)。北魏復(fù)為郡,相當(dāng)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qū)。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為三輔。治所在長安,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qū),在今天陜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qū)。金元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zé)o關(guān)。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2、堂號
  曬書堂:晉朝時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陽下曬,以防發(fā)霉或蟲蛀。郝隆為桓溫南蠻參軍,他脫了衣服,跑到太陽下摩著肚皮曬太陽。人家問他干什么,他說:“曬書啊!--我的書都在肚子里。”
  豐文堂:源出郝經(jīng),字伯常,元代陵川(今山西省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詢問經(jīng)國安民之道,他條陳數(shù)十事,世祖大悅。即位后,任其為翰林侍讀學(xué)士。曾充國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歸。留宋期間,著述甚多,其文豐蔚豪宕。故其族人以“豐文”為堂名,此即郝姓“豐文堂”之由來。
  此外,郝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太原堂”、“三余堂”等。
  二、宗族特征
  1、郝姓多文人雅士,仕宦者亦多文官。
  2、郝姓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北,作為一個得姓三千余年的姓氏,歷經(jīng)如此長時間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仍立足北方,誠為罕見。堂號含意雋永,意味深長。如曬書堂出自郝隆曬腹的典故,寓意學(xué)問精深,滿腹經(jīng)倫。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jù)民國殘本《郝氏家譜》,河北藁城郝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從文鳴連,正玉思清。” 山東省肥城市郝家村郝姓一支行派語為:“世大文宏先,京振傳廣遠(yuǎn)。”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12 13:12:58

[回復(fù)] 回復(fù)郝氏郡望堂號

姓氏略考-郝姓-家譜文獻(xiàn)
六.家譜文獻(xiàn):

  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臨河郝氏族譜,(清)郝植恭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山東滕縣郝氏族譜,(清)郝澍敏纂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北京懷柔琉璃廟郝氏族譜,(清)郝澍敏纂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山東棲霞郝氏曬書堂支譜一卷,(清)郝聯(lián)蓀、郝聯(lián)芬等纂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湖南郝氏族譜,(清)郝光月等纂修,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注:先祖為[明]郝文鍾、郝瑚、郝恕。

  河北定州郝氏族譜一卷,(清)郝秀峰等修,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江西淮山郝氏族譜五卷,首一卷,(清)郝嵩云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江蘇淮安山陽郝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清)郝嵩云等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注:始祖為[明]郝貴四,先祖為[明]郝綱。

  湖南常德郝氏族譜七卷,首一卷,(清)郝德隆、郝宏澤續(xù)修,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江蘇沛邑郝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河北三河、臨河郝氏貽芬錄,(民國)郝鵬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鉛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山西代縣郝氏族譜四卷,(民國)郝慶鏞、郝晉碂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德義齋石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河北蒿城郝氏族譜四卷,(民國)彭樹樟等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鉛印本四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郝氏歷代家譜一卷,(民國)郝國俊修,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郝氏家乘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年間北京厚記石印局石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河南博愛義溝郝氏家譜一卷,(現(xiàn)代)郝樹勛、郝維經(jīng)總編,1997年鉛印本。原稿現(xiàn)被收藏在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

七.字輩排行:

  山東煙臺郝氏字輩:“國久承光萬代永興允希廣士坯庭言忠允篤有維元丕廷寶嘉緒立昌”。

  山東牟平郝氏字輩:“生允篤有維元丕廷寶嘉緒立昌”。

  山東棲霞郝氏字輩:“聯(lián)樹庭竹忠厚”。

  山東滕州郝氏字輩:“金玉明清元紅亮百事大吉祥”。

  山東萊州郝氏字輩:“綱墨吉繡仁升玉長成洪”。

  山東萊西郝氏字輩:“志凌先代宗守冠芳倫經(jīng)既正福澤延長”。

  山東濟(jì)寧郝氏字輩:“鳳玉秀燕佳”。

  山東壽光郝氏字輩:“俊敦佩清增樹”。

  山東菏澤郝氏字輩:“金廣明德朝建”。

  山西盂縣郝氏字輩:“德培清長世恩榮國泰安”。

  山西新絳郝氏字輩:“綱墨吉繡仁升玉長成洪”。

  山西呂梁郝氏字輩:“士成恩忠玉善”。

  山西太原郝氏字輩:“時保大選應(yīng)明起玉永全連富耀(曜)林勇江宏晉慶高浩安團(tuán)吉旺潤國志春曉澤家興百利培槐文有守壯坤洪廣依瑜衛(wèi)康登相”。

  江蘇如皋郝氏字輩:“榮昌傳家……”

  江蘇濱海郝氏字輩:“玉九錫遐齡”。

  江蘇徐州郝氏字輩:“龍鳳繼士興”。

  江蘇沛縣郝氏字輩:“常海慎重時維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忠心允敬大本克噸世承先訓(xùn)記作思存昭良其續(xù)傳后延恒”。

  河北藁城郝氏字輩:“從文鳴連正玉思清”。

  河北隆化郝氏字輩:“天廣春景宏恩延獻(xiàn)穎德吉守”。

  河北石家莊、正定郝氏字輩:“永隆正定士(世)兆祺祥衛(wèi)國之征余祖有光”。

  遼寧遼陽郝氏字輩:“文萬庭玉廣春景慶西成殿云富久貴忠永譜占魁”。

  遼寧阜新郝氏字輩:“振殿國瑞……”

  遼寧綏中郝氏字輩:“潤福德連云啟”。

  重慶南彭郝氏字輩:“邦啟登風(fēng)世大文聯(lián)如懷祖德永遠(yuǎn)光先”。

  重慶云陽、四川夔州郝氏字輩:“光耀祖先德文章繼世昌傳家維孝友富貴永連芳”。

  河南唐河郝氏字輩:“本立而道生修身以齊家有容德乃大”。

  陜西商州郝氏字輩:“邦光士雨逢廣應(yīng)景朝有忠臣家多孝子”。

  內(nèi)蒙古通遼郝氏字輩:“長伯維景林克明震西風(fēng)”。

  郝氏一支字輩:“時保大選應(yīng)明起玉永全連富耀(曜)林勇江宏晉慶高浩安團(tuán)吉旺潤國志春曉澤家興百利培槐文有守壯坤洪廣依瑜衛(wèi)康登相”。

  郝氏一支字輩:“學(xué)廷計得永萬”。

  郝氏一支字輩:“本清繼源詩書洪祥仁義發(fā)家安邦興國”。

重慶市秀山縣郝氏字輩
仲、友、志、文、天、希、國、裕、士、朝十字15代,現(xiàn)在用的字輩是昌、其、五、福、永、承、學(xué)、大、才、全、必、登、良、善、宗、先、世、守、家、邦、萬、代、長、興。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12 13:26:27

[回復(fù)] 回復(fù)郝氏郡望堂號

我們這支是 明生堂,河南林州(縣)

作者:110.253.216.*   發(fā)表時間:2015-07-23 13:35:45

[回復(fù)] 回復(fù)郝氏郡望堂號

?第一頁??
序? ?夫人立身在世,姓望為先,若不知之,? ?豈為人子?雖即博學(xué),姓望殊乖,晚長后生,? ?切須披覽,但看注腳,姓望分明,? ?謹(jǐn)錄元出州郡,
分為十道如右: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 ?
兗州太山郡,出四姓:鮑、羊、胡、斛

第一關(guān)內(nèi)道八郡
雍州京兆郡,出四十姓:車、杜、段、嚴(yán)、黎、宋、秦、鐘、雍、韋、田、粟、於、米、冷、支、員、舒、扈、皮、昆、申屠、廖、別、夫蒙、郜、豐、杼、史、倫、邢、
金、成公、第五、宋、宜、狄、粟、計。
雍州始平郡,出四姓:馮、龐、宣、陰。
雍州武功郡,出四姓:蘇、韓、是、殳。
歧州扶風(fēng)郡,出十一姓:竇、馬、曾、魯、萬、寇、井、蘇、惠、班、輔。
邠州新平郡,出四姓:古、異、附、虢。
涇州安定郡,出八姓:梁、皇甫、席、伍、胡、安、蒙、程。
同州馮翊郡,出八姓:魚、吉、凳、雷、印、合、力、寇。
同州郃陽郡,出四姓:支、奉、公丸,骨。

第二隴右道四郡
涼州西平郡,出三姓:申屠、段、池。
涼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賈、安、廖、陰。
渭州隴西郡,出十三姓:李、牛、時、辛、董、艾、彭、關(guān)、騫、閔、萬、氾、邊。
秦州天水郡,出二十姓:趙、姜、尹、別、嚴(yán)、龍、權(quán)、秦、上官、荔、桂、莊、那、皮、雙、智、咼、琴、蓼、玠。

第三山南道五郡
襄州襄陽郡,出五姓:荔非、蒯、輔、騫、蹇。
鄧州南陽郡,出十七姓:白、韓、勝、樂、鄧、宗、葉、穰、岑、翟、矌、井、趙、姬、仇、鹿。
荊州江陵郡,出五姓:熊、縣、仵、戎、酒。
朗州武陵郡,出五姓:伍、龔、卜、冉、華。
第二頁
鄂州江夏郡,出七姓:李、黃、程、費、任、衛(wèi)、喻。

第四河?xùn)|道十郡
蒲州河?xùn)|郡,出十五姓:裴、柳、薛、儲、蒲、衛(wèi)、聶、應(yīng)、廉、麥、扈、郝、昏、滿、朗、賈。
汾州西河郡,出十姓:撕、卜、宋、林、植、相里、任、臨、欒、通。
晉州平陽郡,出十二姓:汪、雋、余、乘、平、柴、圣、景、句、賈、晉、風(fēng)。
澤州高平郡,出五姓:范、巴、翟、過、獨孤。
澤州晉昌郡,出五姓:唐、杜、乜、爨、炅
潞州上黨郡,出六姓:鮑、包、陳、樊、苞、尚。
并州太原郡,出二十七姓:弘、王、郭、郝、溫,尉遲、祁、令狐、武、閻、宮、鄔、孫、伏、咎、霍、問、弓、師、義、招、酉、廖、易、龍、韶、光。
岱(代)州雁門郡,出五姓:續(xù)、解、田、文、狄。
虢州弘農(nóng)郡,出七姓:楊、譚、強(qiáng)、晉、虢、裘。

第五河北(道)十七郡
冀州渤海郡,出二十八姓:高、吳、歐陽、赫連、詹、喻、李、施、區(qū)、金、卿、甘、訾、覃、封、刁、紇干、童、扇、冀、徐、衡、居、倉、關(guān)、風(fēng)、郯。
冀州中山郡,出六姓:甄、焦、藺、仲、郎、官。
冀州高陽郡,出五姓:許、耿、紀(jì)、公孫、郝。
洺州廣平郡,出八姓:游、程、宋、談、藉、噪、理、焦。
幽州范陽郡,出九姓:盧、湯、祖、郢、范、簡、張、厲、童。
易州上谷郡,出六姓:侯、榮、麻、燕、寇、谷。
定州博陵郡,出五姓;崔、頤、壽、幸、濮陽。
瀛州河間郡,出八姓:刑(邢)、俞、家、玄、堯、鄧、詹、祝。
相州內(nèi)黃[郡],出四姓:路、駱、扈、庫。
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張、房、崔、戴、靳、聶、孟、傅、蓋、卓、隋、尚、汲、楞、且、貴、革、舒、路。
第三頁
邢州鉅鏕郡,出六姓:魏、耿、特、莫、時、邰。
德州平原郡,出七姓:莘、徐、孟、常、東方、師、內(nèi)、義。
趙州趙郡,出六姓:李、司徒、朗、乜、問、閔。
魏州魏郡,出六姓:申、暴、栢、爍、頓、萇。
衛(wèi)州黎陽郡出四姓:琚、桑、衛(wèi)、桴。
懷州河內(nèi)郡,出十七姓:司馬、尚、甲、向、賀、王、車、舍、宋、文、淳于、懷、茹、古、枝、屈、容。

第六淮南道四郡
揚州廣陵郡,出十姓:高、支、錢、盛、慶、于、立、戴、辨、貢、莉。
楚州山陽郡,出六姓:曲、楚、鞏、念、郝、蹇。
廬州廬江郡,出四姓:何、況、門、俞。
舒州同安郡,出二姓:舒、仆固。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
洛州河南郡,出二十三姓:褚、穆、獨孤、丘、祝、元、聞、人、賀蘭、慕容、商、南宮、古、山、方、藺、慶、閭丘、
利、芮、侯、奠、陳、房、膚、宇文。
許州穎川郡,出十一姓:陳、荀、庾、庫、鐘、栢、許、韓、豆盧、鮮于、焉。
鄭州滎陽郡,出六姓,鄭、潘、毛、陽、牟、郟。
滑州白馬郡,出三姓:成公、費、上官。
汴州陳留郡,出十五姓:阮、何、謝、衛(wèi)、殷、郎、蔡、典、虞、邊、申屠、伊、智、曲、全。
宋州梁國郡,出四姓:商、宋、葛、賓。
亳州譙郡,出十姓:曹、丁、婁、戴、夏侯、嵇、奚、桓、薄、汝。
豫州汝南郡,出二十六姓:周、殷、荊、項、盛、和、宜、南、蔡、梅、袁、爨、貝、應(yīng)、磨、汝、矣、言、昌、藍(lán)、肚、沙、滿、構(gòu)、宇、仲。
曹州濟(jì)陽郡,出八姓:丁、卞、江、左、蔡、單、曹、郁。
第四頁
濮州濮陽郡,出六姓:吳、文、扶、黃、慶、濮
兗州魯國郡,出二十姓:唐、呂、孔、齊、俞、曲、再、萬、宰、曾、鄒、夏、車、顏、栗、仙、濮、韶、巢。
兗州太山郡,出四姓:鮑、羊、胡、斛。
兗州平昌郡,出四姓:管、蓋、牟、孟。
鄆州東平郡,出六姓:魏、呂、萬、平、戢
青州北海郡,出二十六姓:史、成、盛、倪、蓋、譚、郵、晏、查、莫、柯、凡、盡、花、左、寧、終、庾、然、范、娥、開、營、彭、鞠、徐。
青州樂安郡,出十二四姓:孫、任、陶、國、長孫、薛、蔣、種、公孫、供、閻、房、賀、曹。
齊州濟(jì)陰郡,出四姓;卞、單、東門、信都。
徐州彭城郡,出十二姓:劉、朱、到、徐、莊、宛、支、宋、政、龔、巢、幸、郝、魄
徐州蘭陵郡? ?出四姓:蕭、繆、萬俟、端
泗州下邳郡,出八姓:關(guān)、余、沈、邳、谷、國、皮、滑
沂州瑯琊郡,出十二姓:王、顏、諸葛、繆、胥、葛、艾、千、惠、暢、苻
海州東海郡,出十姓:徐、匡、戚、竹、喻、關(guān)、基毋、麇、楚、茅。

第八江東(南)道二十郡
潤州丹陽郡,出八姓:甘、紀(jì)、那、洪、左、洗、鄢、廣、郝。
宣州宣城郡,出四姓:曠、賁、、聚。
蘇州吳郡,出五姓:朱、張、顧、陸、暨
杭州錢塘郡,出七姓:范、岑、褚、盛、仰
杭州鹽官郡,出五姓:翁、戚、束、闞、忽延
杭州余杭郡,出四姓:暨、隗、戢、監(jiān)
湖州吳興郡,出十六姓:沈、錢、姚、吳、清、丘、施、宣、萌、金、銀、陰、洗、鈕、木、丘明
常州晉陵郡,出四姓:蔣、苻、莫、周。
越州會嵇郡,出十四姓:夏侯、賀、康、孔、虞、
盛、資、鐘、離、駱、茲、俞、榮、沉
第五頁
處州松陽郡,出五姓:勞、賴、葉、瞿、曇
臺州臨海郡,出六姓:屈、冷、靖、譚、弋,葉
婺州東陽郡,出七姓:薊、習(xí)、苗、姚、泉、難
歙州歙郡,出五姓,叔、孫、方、諫、授、汪
洪州豫章郡,出八姓:羅、雷、熊、除、琚、諶、洪
饒州鄱陽郡,出四姓:饒、芮、鐸、甓。
江州潯陽郡,出六姓:陶、翟、淳、瞿、騫、步。
素(袁)州宜春郡,出四姓:袁、彭、易、徐。
譚州長沙郡,出六姓:曾、吳、羅、彭、茹、秦
虔州南康郡,[出四姓]:賴、葉、銀、尋。
泉州南安郡,出四姓:林、仇、弘、單。

第九劍南道二郡
益州蜀郡,出五姓:郄、文、費、任、郗
梓州梓潼郡,出四姓:綿、景、文、麋。

第十嶺南道五府邕容桂廣安南等都管七十州并下出人姓望。

【原文上傳不了】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8-05-21 15:39:59

 
發(fā)表回復(fù):
標(biāo)題:
 
內(nèi)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yán)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dān)。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