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0759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1946年,刁景鄂投資、興寧人經營的寧昌飯店在城隍廟前、惠愛路忠佑大街開張。由于是興寧人,所以千里迢迢離鄉背井出到省城開家飯店時,也起個名字叫寧昌,以祝愿興寧繁榮昌盛。你說這飯店飽含多濃多重多深的故鄉情?客家菜的崛起有人不以為然,以為這老板不過是多個心眼,故意以鄉情吸引客家籍食客,以帶旺生意而已。別忘了這飯店原來是茶樓,名字叫“云來閣”,本希望客似云來但卻終于做不下去,要轉讓給別人。新老板腦瓜子一轉便改了個名字叫“寧昌”,以煽情招客。要知道廣州有俗語說“客家占地主”,意即客家人數量眾多,足有反客為主之勢,那么只要吸引到客家籍食客,哪愁生意不旺?親不親,故鄉人喲?不幫襯幫襯啊?多煽情!其實這一切都是靠估(猜測)。因為關于店名含義老板并沒做廣告解釋。但望文生義店名也是好名字。安寧昌盛得人中意。但更得人中意的是客家菜,什么梅菜扣肉啦、八寶釀豆腐啦、紅糟泡雙月玄啦、大圓蹄啦、咸菜肚片啦,令食客食指大動。人們這才知道這寧昌是家客家菜館,才知道客家菜這么有味道,然后就有客家老板這么有故鄉情的說法。寧昌名聲不脛而走,非客籍食客也被吸引來了,而且食過返尋味,特別要尋的是那只“鹽焗雞”。說起寧昌“鹽焗雞”的返尋味,就不得不講起一個故事,又正是這故事,引起鹽焗雞制法的改革,而成為寧昌飯店的秘制名菜。水浸制法的故事寧昌鹽焗雞傳統制法是將光雞用紙包起,埋到炒熱的粗鹽里慢慢焗(燜)至熟透。這種鹽焗雞,雞味濃郁回香回甘,連骨也有滋味。但由于焗的時間太久,以至雞身失水老而不滑。正是這費時制法幾乎累到飯店失事。話說一警界權勢人士嗜食寧昌鹽焗雞,常訂此菜,但時有爽約,造成飯店損失。一日,此人又訂了一只鹽焗雞,眼看收市也不見他來,飯店以為他又爽約便將雞賣出。誰知那么巧,正要收市時那人卻匆匆趕到。老板頗覺歉意,又怕得罪,急命廚師趕制。自己先陪著客人飲茶說話。廚師頓時傻了眼,這一時三刻怎焗得熟整只雞?他急中生智,唯有將雞三下五落二以上湯焯熟,然后拆骨起肉以沙姜、淮鹽、味料充分拌勻上桌。老板陪著客人說話,見不多時廚師捧上雞來,才松了口氣。廚師卻緊張得只盯著客人說不出話來。這位素來大聲夾惡的官老爺把雞肉吃進口中后卻一聲不哼,瞇起眼睛仔細品嘗良久,令廚師的心幾乎跳出口來。猛聽得老爺一拍桌子,大叫一聲:“正!”這“正”一聲正是粵語贊好之意。老爺又問:今晚的鹽焗雞何以皮爽肉嫩,遠勝往昔一籌?“挑通眼眉”(機靈鬼)的老板連忙說:“這是新創制法,免費請你品嘗。”官老爺說:以后我只食此制法的鹽焗雞。老板福至心靈,此后大膽向其他食客推介,結果風靡一時,成為寧昌名菜,寧昌也因此成為名店。誰說口味較咸的客家菜在以清淡為主的粵菜中心區域難占一席之地?寧昌不就名聞遐邇了么?以后客家菜也在廣州大行其道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公私合營后,“寧昌”改名“東江飯店”,遷址到忠佑大街斜對面的中山四路南邊鋪位,1962年作為特色店開始接待外賓,東江鹽焗雞與八寶窩全鴨被譽為“東江雙絕”。客家菜更為知名!有詩為證:興寧游子誓榮歸,巧創寧昌鹽焗雞;系出東江成一派,客家名菜與時威。(本文來源:羊城晚報 )
作者:刁品安 回復:0 發表時間:2009-05-16 21:11:0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