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49131次
0人
2個
2033個
62人
中國夢·趕考行—詩文有獎征集>>作品展示>>我的童年時代我的童年時代2014-06-24 09:15:39 來源:河北新聞網 我有三本厚厚的相冊,大部分是我當兵時和愛人、孩子的照片。可父親的照片卻少之又少,有三、五張照片也是父親晚年時照的。父親去世后我才幡然醒悟,后悔沒有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多拍一些照片,以作紀念。但是有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卻讓我看到了父親年輕時的摸樣。我把這張照片放這相冊的扉頁,每每翻看相冊,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父親那清新、純樸、和藹、可親的普通勞動人民的形象。據我估計,這張照片是父親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照片,父親那時也許是40多歲的樣子。在我的記憶深處,父親那時的樣子就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與記憶里。細心端詳父親的照片,那是父親惟一一張年輕時留下的照片,所以,他在我心里顯得特別彌足珍貴。細心看著這張照片,只見父親頭戴一頂勞動布帽子,內穿著一件白襯衫、一件黑布棉襖、外套一件勞動布褂子,顯得普普通通、落落大方。由于父親長年累月穿戴這一身衣服和帽子,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洗滌,往日藍格領領的勞動布也漸漸泛白了。但無論是藍還是白,這在那個年代來說是最好的流行色。在我的記憶里,勞動布衣服只有工人才有,父親當時在懷安縣太平莊公社育種站工作,這勞動布衣服可能就是父親當時的工作服吧?每當看見父親的這張照片,兒時那辛酸與美好的回憶猶如電影畫面一幀幀、一幅幅又一次展現在我的眼前……往事如煙,人生如夢。回憶,往往是人們為了更好的記憶。上個世紀的1974年4月,我的母親因病撒手人寰,那年我才七、八歲。沒有母親的孩子,那是世上最大的不幸與悲哀;沒有了母親,孩子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無依無靠、孤苦伶仃、隨風四處游蕩。那時的父親在離家一公里外的北九場(現在改成太平莊)公社育種站工作,為了和父親在一起,我常常離開南九場的家,翻山越嶺去找父親。 父親所在的單位位于懷安縣太平莊村附近的洋河支流洪塘河上,每當洪塘河的河水淺的時候,我就踩著河中的石頭過河;河水漲了的時候,我就越過水庫大壩去找父親。什么山高水深也阻擋不了我去找父親的決心。說起我的家鄉南 九場 ,這里還一段趣事呢。據史料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唐王朝在今懷安城置懷安縣,屬河北道新州(治今涿鹿)管轄”。唐代的繁榮昌盛,豐衣足食,促使了天下糧倉的興建。當時從中央到縣均建官倉,新置的懷安縣也不例外。據懷安張效廉介紹,當時懷安縣的執政者,站在城頭,在晚霞的照耀下,一眼就看中了城東北十五里的一個地方,南北各有一個小土山,中間低凹,形成了一個“U”形,恰似一個元寶。于是決定在這里建官倉,同時在洪塘河北岸二里許的地方也建一座官倉。因中國人從漢代起就推崇數字“九”,所以把糧倉冠名為“九倉”,南邊的叫“南九倉”,北邊的叫“北九倉”。公元907年唐王朝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公元938年,后唐節度使石敬瑭乞求遼國出兵幫他滅唐(后唐),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從此,懷安縣成為契丹族的管轄地,以后又為金、元版圖。上下400多年,懷安縣一直為北方契丹、女真、蒙古游牧民族政權管轄,因此南、北九倉不再是倉廒,而成為放牧的馬場了,名稱由原來的北、南九倉也改稱“北、南九場”。 至今村外,還有北方游牧民族圈馬的遺跡,群眾叫“大圐圙”。南九場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北九場直到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時才改為太平莊。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那時侯我家里很是貧窮,孩提時的我無憂無慮、信馬由韁。有時想父親了,抑或玩耍的感到饑腸轆轆時,我就一溜煙兒跑到父親的身邊要吃的。還是人小腿快,二里地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記得每次去父親那里,一進門我就首先扎到火炕上喂牲口的飼料槽里吃煮熟的飼料。那時的牲口比人都吃的好。飼料里有玉米、高粱、黑小豆,黑小豆比玉米、高粱好吃,因此,我就專門撿黑小豆充饑。每次吃完飼料,我就弄得滿嘴烏青,父親給我又是洗又是擦,滿臉的心痛與愛憐。畢竟是一個孩子,初來乍到,我又稀罕的開始玩耍別的東西了。在我童年的記憶里,育種站除了父親外,還有老崔、小石。在我看來,老崔大爺性格穩重、善良可親,非常受人尊敬。小石30來歲,長得像麻桿,全身瘦不啦幾,可他乃一站之長。每次看見我,他就拿我開玩笑,由此我是從來不待見他的。每當中午時分,父親和他的工友們準備開始做飯了,事先放在鍋里的山藥(土豆)塊被煮沸騰了的時候,父親從老崔、小石的小米袋子各稱出一勺子米倒入鍋內,然后又從自己的小米袋子里稱出一勺半小米下了鍋。我看得出,那半勺米是父親給我下的,我人小還吃不了一勺子米的飯。如今想起來,我和父親他們在一起吃飯,那是真叫一個香。每個人盛滿滿的一碗,細嚼慢咽,生怕一不小心吃完了似的。吃完飯的人都搶著洗鍋,因為鍋里還有鍋巴。山藥燜粥的鍋巴很好吃,脆生生的,味道好極了。至今令我回味猶長。在父親那里一天或者半天,我就玩耍膩了,不想在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回家。記得每次回家的時候,父親就會領著我上街買一些好吃的東西。譬如:水果糖、大紅棗、柿餅子等等,尤其遇上三、六、九趕大集,父親就會買更多的東西讓我背回家,如西紅柿、香瓜等。那時家里貧窮,生活不富裕,這些東西都是我特別愛吃的。父親那時除了掙工分外,每個月還有玖元伍角錢的生活補帖,錢雖然不多,但是用處不小,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有一樣能離得開父親這點微薄的工資。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我再也吃不到小的時候那純凈自然、味道誘人的西紅柿、香瓜了;那條我曾經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嬉戲打鬧、下河摸魚、或齊腰或沒膝的洪塘河支流,如今,因為水資源的嚴重缺乏也已經干涸而不復存在了。啊,親愛的父親,我真的很想你,我真的很想回到從前,我真的很想回到你的身邊……【責任編輯:劉彤】 http://zhuanti.hebnews.cn/2013/2014-06/24/content_4002410.htm 我的童年時代 2014-06-24 09:15:39
作者:張全海 回復:1 發表時間:2014-06-24 21:29:12
向偉大的父親致敬。
作者:張全海 發表時間:2014-08-03 08:07:2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