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466805次
2人
2個
164個
3425人
223部
曾國的來源和遷徙 作者:何光岳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長沙 410003) 鄫國,子爵,為姒姓。約在夏代中葉,始建國于繒丘,在今河南方城縣北。商初,鄫人東遷至河南柘城和安徽毫縣之間,并與商往來密切。約當周滅商時,被移至山東繹縣,春秋時被莒國所滅。周昭王、穆王南征江淮時,曾移封諸姬姓國至漢陽,姬姓曾國當也于這時封于方城的繒丘故地。周幽王末年,曾聯合申侯、犬戎一同滅亡西周,殺死幽王,共立幽王之予太子伯服為王,遷都洛邑,是為東周平王。曾國由于有扶立之功,國勢強盛。到春秋初期,由于楚國興起,北滅申、呂,曾國受到威脅,乃于這時遷到光山縣西南之西陽,對楚表示臣服和忠順。當漢陽諸姬及淮漢間姜、贏、偃姓諸小國陸續被楚吞并時,曾國便淪為楚的附庸。戰國初期,楚滅隨后,曾又被移封至隨國附近的曾家店一帶。后來仍為楚所并。鄫與繒、曾本為一字,古通用。 一、姒姓鄫國的建國和遷徙 鄫國,為姒姓[1]。《世本》謂:“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原來,鄫與曾即一國。《路史·后紀十三下》載:少康“慶得四息伯杼、曲列、龍留、季桿,俱賢逮事”。四息即四媳,意為四個兒子。少康之長子為伯杼,后繼位為帝。曲烈為伯杼之弟。同書又謂帝杼“乃封其仲曲烈于繒,至周為莒所滅。有繒氏、鄫氏、曾氏”。羅蘋注:“是曰繒衍,傳作鄫。’,又《國名紀丁》云:“繒,二,子爵,昭公取鄫也。曲烈國,一曰繒衍,今沂承之縣東八十,非鄭鄫。”曲烈乃少康之仲子,伯杼之弟。其封于鄫,乃是帝杼登位之后,因曲烈輔兄有功而得封。史載少康有九子,則曲烈并非少康之少子。因曲烈之下,尚有龍留、季桿,故以曲烈為少康仲子是對的。姒姓之鄫,又可作繒、曾,且以后分成鄫、曾、繒三姓,是同一祖源的。 《國語·鄭語》韋昭注:“繒,姒姓,申之與國也。”《周語》謂“杞、曾由太姒也”。申在今河南南陽市北,北面方城縣有繒關。江永《春秋地理考實》云:“傳,致方城之外于繒關。杜注:楚地,今按當在南陽府裕州,方城在裕州。見哀四年。”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實》說:“曾初封,似不在琊玡。哀公四年,楚致方城之外于曾關,豈其故墟乎?”,歷代史學家都認為曾關,即姒姓鄫國的故墟,亦即鄫國始封地。《史記·夏本紀》載:“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把鄫與繒、曾等同起來,三字在古代時可通用。初封于繒關之鄫乃為夏禹之后曲烈所建之國無疑。方城之繒關亦有繒丘,這里與夏禹姒姓分布的中心地如陽城、杞、斟尋(在鞏縣)、費(音必,在泌陽)等地相近。 新鄭與密縣之間有潧水。《水經》云:“潧水出鄭縣西北平地,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其縣東,又南,入于洧。”酈道元注:“史伯答桓公臼,君若克虢、鄶,主芣、馬鬼而食潧、洧,修曲刑以守之,可以少固詩所謂潧與洧者也。”潧、洧,今《毛詩》本作溱與洧。丁山認為:“繒關不如潧水名字較古,與其說潧之初封在繒關,不如說在、潧水流域,更為合理。”[2]但潧水乃商代曾人之地,夏代之繒,當在繒關。夏禹南征三苗,以繒人扼守繒關,繒關正是由洛陽、陽城南通南陽及江漢之要道。故夏代之曾當在繒關,到商代才東遷潧水。鄭杰祥亦認為夏代的繒國在今方城的繒關[3]。 商代卜辭有“ 入二、在口”(院、3、D、0060),“口巳, ……”(院、3、D、1875)[4]。 讀為潧,《春秋》所謂“鄫子”,與夫《曾伯雨黍(上下結構)(漆)簋》之曾,都可能為甲翼骨面諸種刻辭所見的 氏之后[5]。于省吾說:“ 即金文曾之初文。《說文》‘曾,詞之舒也。從八從曰聲’。按古文曾字無從田從曰者,許說失之。金文曾字,《曾伯從寵鼎》作 。契文 字與《曾伯從寵鼎》曾字上從 形同,是曾字初文。上兩畫與田形相連讀,孳化離析為二┅┅”契文作 ,金文作 者,古文從口無否每無別…… 亦當為地名。 《中甗》:‘王命中先省南國,貫行王居,在 。’與契文之 ,自系同地。”[6]卜辭中還有許多 字,但皆有贈送義,不是地名和國名。可見商代時,商、曾關系密切。商滅夏后,夏的同姓親族,或被俘虜成為臣仆,或被迫向四方遷徙。唯獨曾人能立足于商朝附近,因他們歷來對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貢。曾字以后便衍化為饋贈和贈送,商以曾人進貢的物品物作祭品,故曾又有祭祀之義。 商末,曾人或又東遷至柘城與安徽毫縣之交的層邱,《水經·陰溝水注》:“濄水東南逕層邱北,邱阜獨秀,巍然介立,故壁壘所在也。濄水又東南逕城父縣故城北,沙水注之。”城父即今亳縣,其北與柘城接界。層邱,《茍子·堯問》作繒邱,云:“繒邱之封人見楚相孫叔敖。”層邱又作繒邱,因曾人東遷至此而得名。《左傳》襄公元年“諸侯之師次子鄫,以待晉師”,即指此。 周武王滅商時,封鄫為子爵,移封鄫于山東臨沂地區蒼山縣西北古鄫城。《左傳》僖公十四年杜預注:“曾國,今瑯琊繒縣。”即指此。《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二兗州府嶧縣云:“鄫城,縣東八十里,春秋時小國也。僖十四年,鄫子來朝。襄六年,莒人滅鄫。昭四年,(魯)取鄫。《史記》夫差七年,敗齊師于艾陵,遂至繒,即此。后為楚地。”漢置繒縣,隋開皇時置鄫城縣,又升為鄫州。鄫由于是小國,常被莒、邾和魯國欺凌。鄫便和魯通婚。《春秋》僖公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來朝”。杜預注:“季姬魯女,鄫夫人也。鄫子本無朝志,為季姬所召而來,故言使鄫子來朝。”又注:“本或作繒。”可見鄫之前本已作繒。《左傳》僖公三十一年:“杞、繒夏后,自當祀相。”席世昌《讀說文記》云:“春秋時魯女多歸鄫,鄫非姬姓可知。傳曰: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則鄫為姒姓無疑。”,僖公十六年,夏四月,鄫季姬卒。十二月,齊會諸侯于淮,因淮夷常侵犯鄫國,欲為鄫筑城,并向東方略地。筑城的勞工疲苦不堪,有人夜登丘阜,大呼曰:齊有亂,使城未筑成而散去[7]。但鄫依賴齊國,《戰國策·魏策》:“繒恃齊而輕越。”僖公十九年夏六月,宋、曹、邾會盟于曹南。鄫子沒有趕到曹南,便到邾去會盟。宋襄公責怪鄫子沒有及時去會盟,便指使邾文公把鄫子抓去充當犧牲,以祭次睢之社[8]。《后漢書·郡國志》謂“臨沂縣有叢亭”。張華《博物志》云:臨沂“縣東界次睢有大叢社,民謂之食人社”。叢亭、大叢社即曾亭、大曾社,因曾、叢音同,亦可通用。可見鄫國衰弱到連國君都保不住,任人宰割,只得更依附魯國以求生存了。《谷梁》宣公十八年經:“朱人戕繒子于繒”,釋文:“繒,一本作鄫。”《左傳》襄公元年“次于鄫,”杜預注:”鄭地,在陳留襄邑縣東南。”江永《春秋地名考實》:“襄邑,今歸德睢州,故鄫城在州南。”即今毫縣西北地。襄公四年,魯國請于霸主的晉國,要求把鄫國作為魯的附屬國,并代魯國負責向盟主國提供一部分貢賦。十月,“邾人、莒人伐鄫,(魯大夫)臧紇救鄫,侵邾,敗于狐駘”。次年,鄫人又在戚參加晉、宋、陳、衛、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的盟會,聯合抗楚[9]。又次年,即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賄賂魯國,成為魯之附庸,恃有魯作靠山而對莒國怠慢。同年秋,莒國趁魯國疏于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亡了鄫國。于是晉國指責魯國沒有保護鄫國,并派兵去討伐魯國[10]。 鄫國亡后,其子孫以鄫、曾、繒為氏。《世本》云:“鄫氏,分封用國為氏,魯有鄫鼓父”。又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子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巫生阜,阜生皙,皙生參,字子輿,父予并仲尼弟子。參生元申。”曾氏郡望出于魯國和廬陵郡。繒氏之后有繒賀,從漢高祖擊項籍有功,封祁谷侯。 《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載:潭州長沙郡四姓有曾氏,《太平寰宇記》則作五姓有曾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載:岐州扶風郡十一姓有曾氏,兗州魯國郡廿姓有曾氏,潭州長沙郡六姓有曾氏。《廣韻》下平聲十七登:曾,“曾參之后,后漢有尚書曾偉”。魯有季孫氏家臣曾夭。曾氏尤以江西南豐、南城為多,人材輩出。 南豐人曾紇,宋文林郎,著《臨漢居士集》。子曾恩,祁陽知縣,著《懷峴居士集》。曾唯,為南宋末年六君予之一。宣和六年進士曾崇,紹興二年進士曾發,明成化貢生曾璋,永樂武平丞曾貫,杭州訓導曾宣,永樂舉人曾貴賓,成化舉人曾鑒。 二、曾的含義曾,歷來字書均釋為虛字,因而衍生為何曾、曾經、曾是、曾幾何時等。又謂“窗曾一聲之轉”[11]。據甲骨文與金文分析,曾實即原始社會末期創造的甑器,即用以蒸飯的飯甑。甑旁之瓦是后來加的,開始皆作曾字。八田(上下結構)象甑內有孔之甑篳,如窗開孔一樣,故窗曾為一聲之轉。用甑蒸食物,故曾、蒸同音亦通義,曾者蒸也。《說文解字》:“甑,甗也,從瓦曾聲。’籀文從 弓鬲弓 ,可見甑系從鬲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起初在鬲器里安下多孔的陶圓板,將食物置于板上,板下盛水,用以蒸熟食物,故叫甑。發明這種甑器的部落便稱作曾,后來發展為國號。 據《字林》云:“甑,炊器也。”蒸米為飯器,先以萆蔽甑底,加米其上,而餴之而餾之[12]。簞即篳,有用竹篾織成七孔的圓篳板,也有用七孔陶圓板做甑篳者。《儀禮·少牢禮》:“廩人概甑甗匕與敦于廩爨。”注:“古文甑為蒸。”是甑與蒸同音義的又一證明。河南鄭州市銘功路發現商代制陶作坊專燒灰質陶,產品以盆甑居多[13]。鄒衡在論述夏文化時指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者均作罐狀,底部多為小圓孔。”[14]這種底部有小圓孔的炊器,無疑是甑。在夏代初期業已流行,而盛行于夏、商兩代。據此可確定曾人在夏初發明甑,夏禹之后曲烈的部落和所建的國家叫曾。
作者:曾立璽 回復:0 發表時間:2014-11-30 11:33:1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