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6672次
5人
16個
364個
4632人
424部
第二章 春秋時代的姬姓譚國 夾縫與平衡中求生存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東都洛陽始春秋,這一時期,諸候割據,連年戰(zhàn)事不休,一些較大的諸候國已無視周王朝的號令,各自為政,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實亡,“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為各大國爭霸所代替。天下刀兵迭起,為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候的支配權,大國諸候發(fā)動的兼并戰(zhàn)爭不斷升級,周王室的統治和一些小諸候國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值此之際,譚國國君譚子率先提出“尊王抑霸”的口號。這種口號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和東方小國的積極回應,同時也觸怒了東方諸候大國--齊國。齊桓公二年春,齊國發(fā)動了兼并魯國的戰(zhàn)爭,即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長勺之戰(zhàn)。譚齊邊境的長白山之陽則成了齊國西侵的必經之路。齊派鮑叔牙率軍攻魯,魯用曹劌,當齊軍進入長勺時,魯軍反攻,齊軍大敗而逃。這次戰(zhàn)爭使齊桓公執(zhí)政以來的霸主之夢第一次受到嚴重打擊。擴張圖謀未能立即實現。同年五月,齊又挾宋,兩軍聯合攻魯,宋泯公很不情愿,齊軍進至郎,魯公子偃偵知宋軍戰(zhàn)斗力較差,且無征戰(zhàn)之心,建議先攻宋軍。莊公不許,公子偃即私自率魯軍出南門進攻宋軍,莊公得知,怕偃軍失利,亦率魯軍隨后,魯宋兩軍在乘丘交戰(zhàn),宋軍敗退,齊軍見宋軍敗,不戰(zhàn)而退。 齊國百姓因為齊桓公的兩次戰(zhàn)敗,開始對政府失去了信任感,國內有些騷亂,對開展經濟改革不利。管仲因此要“以小喚大”,用小小的勝利挽救百姓對政府絕望的心,喚起國民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度。因為他深知:國民的信任也是霸業(yè)征程的基礎。所以,要找一個小國打一場勝仗。戰(zhàn)爭要打得名正言順,才能夠讓天下的百姓不反感,不憤慨,順民心就是順天意。打誰呢?譚國。理由有三:1、譚國軍事位置重要,處于戰(zhàn)略要沖之地。2、譚國國小兵微,勝券在握。3、譚國對齊國“無禮”,可以師出有名。《左傳》莊公十年傳:“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于是公元前684年冬,發(fā)動了針對譚國的侵略戰(zhàn)爭。譚子嘆曰“吾尊王抑霸,抑曲扶直,齊欺吾國小兵微,吾焉能屈膝強人之勢,安得降齊耶”,“小白雖與吾親緣,手足尚且不顧,何況親乎”。兵敗無耐,譚子只好暫時避難莒國。“力不勝而去奔”在當時可算得上是科學決策。周主感其正而不去其爵。并薦譚公子“仲”為君。同時還揚言將動用聯軍將齊師趕出譚國。《國語?齊語》是這樣說的:“桓公知天下諸候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為之動者為之動,可為謀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諸候稱寬焉”。這雖然是齊國的自我標謗,但亦說明譚并沒有亡國,又見《管子?小匡》:“伐譚、萊而不有也,諸候稱仁焉。”二者皆言齊伐譚事,即齊桓公二年伐譚“而不有”的證明,譚未亡國。《說苑?正諫》:“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而不與者,仁也。”亦說明譚并沒有被滅亡。關於《齊語》軍譚、遂、萊而不有,實為阿諛乖諱之辭,齊國陳兵于譚,遭到了譚國軍民的強烈抵抗。說“軍譚、遂而不有”,則譚國必得以復國而無疑。公元前681年3月,齊又增兵壓譚,齊軍圍譚叁年,桓公不止一次親自去說譚,譚子仍不與盟會。公子“伯”引大批譚人奔周,齊見譚國大勢已去,在周王壓力下,擁立公子“仲”為譚君,逐撤軍。譚國復見于史,此后亦有案可查。《周語》:“十八年,王出狄后,狄人來誅殺譚伯。”周襄王十八年,應為齊桓公伐譚后五十六年。襄王娶狄女,因與王子帶(襄王之弟)私通,故出之。時譚伯(譚子之裔)為周大夫,可見譚子在齊撤軍之后不僅得以復國,而且公子伯還在周王室擔任要職。今齊國故城臨淄出土的早期貨幣有“譚幫之法化”,這種貨幣應是在齊師伐譚之后,譚國流通的貨幣。幣稱“譚幫”,而不稱“譚之法化”或“譚邑之法化”,這說明了譚國自齊桓公二年遭到進攻后,便處于即非完全獨立的國家而又非齊的屬邑的特殊地位。至春秋末期,譚的地位急聚下降。譚國在遭到齊國強權進攻后的毀滅性破壞和擄奪。國民經濟已無法再恢復到原來的程度,譚人大批量的逃散而使譚城人口明顯減少,從而使譚國逐漸變?yōu)辇R國的附屬國,再后來則逐漸變成了齊國事實上的屬邑。《戰(zhàn)國策?齊策》中記:“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逐於齊而復返,譚拾子迎之於境。”《風俗通義?窮通》亦說:“孟嘗君逐於齊而復返,譚子迎於澅”(前298年)。澅、指澅邑,是齊國京西首邑。在今臨淄西二里,本春秋時棘邑,旁有澅水。西北流入泗水,故又云澅邑。《方輿紀要》作澅水。譚子即譚拾子,當時的譚國國君。
作者:譚霖 回復:0 發(fā)表時間:2015-01-07 12:32:18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fā)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