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553456次
8人
69個
135個
2973人
137部
淺談家譜之一——復雜的承繼兼祧等 許多人對自己的家譜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說看過很多的家譜了,而要循規蹈矩的去修家譜的則更少了。修一部好家譜很難,要修一部沒有錯誤的則就更難了。 去年年底因為一些族事,便數次查閱家譜,發現2003版倪氏家譜還有很多弄錯的地方。比如:倪毓成對我說他父親叫如錦,而我糾正他說你父親叫如鑫。他說他父親生前用的名字確實是如錦,而家譜上怎么變成了如鑫,他也不知道。正月初三毓成來到我家,他說初二他去了他大姐家,他大姐告訴他,他們小時候是烈屬家庭。我說烈屬的話說明她父親是死掉的,那她應該是參加新四軍,戰死的如錦的孩子了。毓成又說戰死的是如鑫。我說如鑫的妻子就是你的母親,他戰死的話又如何生你們兄弟四個出來。他說他也一直奇怪,經過問他大姐和舅舅家他現在才搞清楚,原來他大姐是他叔叔如鑫和他母親的小孩,后來如鑫戰死,他父親的原配又沒有生育,便在解放后和他叔叔的遺孀結婚,生了他們兄弟四人。一切就都清楚了,原來如錦和如鑫的遺孀結婚生了4個兒子,如鑫就只有一個女兒。 我又對毓成說你的嫡親曾祖父叫建喜,建喜只有一個兒子就是你祖父國雍,但是你們這支人丁不旺,建喜有5個堂兄弟沒有小孩,你祖父又兼祧了5戶人家,也就是又有5個名義上的爹,分別是建福、建祿、建壽、建魁、建唐。這就是老家譜上你祖父名字反復出現的原因。2003年修家譜時按照你父親2兄弟進行了分祧,如錦兼祧建福、建祿、建壽;如鑫除承擔本支建喜外,又兼祧建魁、建唐。由于2003年以為如錦沒有后裔了,所以建福、建祿、建壽的世系就到如錦為止。而建喜、建魁、建唐的后裔又傳到了你的子侄輩。由于該支早遷居到了外地,2003年修譜時對如錦和如鑫到底是哪個自己也不能確認,因此2003年家譜就接錯了,這一錯,又帶來一個新問題,就是下次修譜不能單純把他們4兄弟接到如錦后面,這樣一換,他們的嫡親曾祖父建喜就變成沒有后裔了,所以又要回祧一個,把他嫡親曾祖父傳承下去。 家譜的錯綜復雜非一朝一夕所能夠了解,我看孟氏譜上有一子兼祧九家的,祧來祧去,尤其還要分祧、回祧,到后來哪個是嫡親、哪個是承繼都搞不清楚了,而且承繼有應繼和愛繼之分,家產多的,應繼者又多的,有時候一人有6個繼子。也有開始沒有孩子,承繼后又有老來得子的,但也有本身有好幾個兒子,卻又有承繼兒子的,反正很復雜,也很有講究,有的甚至承繼的事情要皇帝恩準,比如清代富陽出了一個宰相(大學士)董誥,他的直系后裔無傳的時候就用同姓承繼,其承繼之事就得到了嘉慶皇帝的批準。像孔氏北宗的承繼也屬應繼,不過皇帝可以奪爵,奪爵后還是按照應繼來推選。但是我們家的家譜在清代以前的世系圖上對承繼之事是沒有記載的,所以有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兼祧),有同一個人,下面有不同的兒子(分祧),假如對家譜不熟悉,研究不透徹,也根本理解不了類似很多很多稀奇百怪的奧妙。 淺談家譜之二——“兒子”比“父親”大10歲的奧秘 去年博客上有個朋友寫來了一封長長的信,并寄來了他編寫的一套家譜,他說他百思不解的是他的15代祖和16代祖年齡只相差3歲,15代祖活了32歲,16代祖活了44歲,去世年份相差15年。而之前和之后的世系都沒有問題,也沒有承繼的記載,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這15代祖不可能是16代祖的父親,所以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產生問題的原因,而且他們的家譜上這樣的蹊蹺事情還不止一處,問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就告訴他了我們2003年修譜過程中的一件事:毓河和秉長是同年佬,而且是好朋友,毓河有2個女人,早已出嫁,一個兒子在7歲就去世了,秉長則有3個兒子,沒有女兒,秉長的二兒子比毓河的兒子大10歲,按輩分叫毓河阿公,毓河一個人獨居一套房子,而秉長則住房緊張,毓河來問我,說他有心把秉長的二兒子當孫子來看待,能否在家譜上做上去,我說可以,族規對承繼的規定是同姓必須倫序相當,沒有年齡限制,因此雖然你去世的兒子比你侄孫子小十歲,但宗法體系有:搖籃里的阿太,白胡子的孫子的話,作為愛繼,年齡不是問題。因此在家譜上毓河的兒子是秉云,秉云的嗣子是鴻鐘,也就產生了“兒子”比“父親”大10歲的現象。 父子之間出現不合常理現象,多由于承繼緣故,倪氏家譜上這種事例有10來處。2003年續修家譜時發生了2次不合常理記載,另外一事是毓松的長子秉新給毓松的小叔叔如美做孫子,如美的兒子毓祥(殤)和承繼的嗣孫秉新只差一歲,世系圖是如美——毓祥——秉新。 一般家族對異姓入繼控制很嚴,對同姓入繼比較寬松,而且不注明的情況很普遍,我看北方的很多家譜,縱然是民國年間的譜,對應繼情況下的承繼,很多都不注明,我看我們的譜,對清代以前的出入繼承沒有注明,清代開始有記載了,有個人父子之間相差110余歲,我查家譜是那人的繼父在清道光年間外出,一直未歸,外出那人母親遺言其長門長子的份額和遺產必須由族里代管,待他回家,直至民國33年,連同咸豐同治年間一同被擄的人的遺產和繼承之事族里就統一進行了處理,族里專門寫了立繼文書,為他們這些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的人立繼,上面還特地補充一點:一旦這些人或后裔歸宗,其祭祀和房屋土地依然須歸還他們或他們嫡裔。 家譜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促使改接世系,那就是犯案,像什么錢糧案、人命案、欺君犯上、聚眾造反等等,為避免牽連,其五服兄弟紛紛按照倫序,接到另外支派上去,在古代,接到另外支派,認他人為父后,可以免受處罰。當然不能是大案要案。欽命大案,家譜也來不及修改的。 我自1984年第一次修譜,到現在已經28年,28年來修過、看過很多家譜包括倪氏和非倪氏的,對家譜上某些事情的移花接木深有感觸,當然知道了其中的來龍去脈,也會恍然大悟。 淺談家譜之三——無法回避的水分 說到家譜,就不能回避家譜里的水分,只有正視家譜當中的水分才能夠認識家譜、利用家譜,兼容各地家譜,有的人以為只有自己的家譜才是唯一正確的,只有自己家譜上的記載才是可靠的,不肯吸收兼容各地家譜的優點,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小的諸如非親生子寫成親生子、隨便冒接古人、虛造官銜之類就不說了。 第一大問題就是偽造世系。 偽造世系分2部分,一部分屬于明顯造假的,那些平均代齡不到10歲,平均代齡超過50歲的,都屬于明顯造假,但一個世系里面的連續幾代平均不到18歲和超過50歲的情況現實當中并非罕見,因此要從整體分析,不能夠以偏概全,輕易否決。為什么呢?因為造的世系里面很多人也是曾經真實存在的,甚至有連續幾代是真的,錯就錯在先后次序、兄弟排列、憑空捏造上,如宋人排在唐人之前,朝代不同的人變成了兄弟等等。 另一部分就是看起來非常完美的世系,其祖宗名諱都文縐縐,夫妻出生也相距只有3.5歲,輩分體系整齊劃一,問題就出在整齊劃一上,要知道很早以前并不講究這個,就像漢朝沒有凳子,網上說值價2.2億的漢朝玉凳顯然是贗品,但很多人相信,否決這樣的世系很頭疼,往往招來辱罵。看這類世系要辯證的看,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要分析產生的原因,肯定其相對正確的部分。 第二大問題是真假摻和在一起的世系 現在好像沒有人自稱是秦檜的幾十世孫,但岳飛的后裔就很多很多,這部分人中有真的,有假的,也有掛靠在岳飛名下的,而且有人也自己心中有數,他們是掛靠的,但剔除這部分人也行不通,剔除了他們,讓他們歸宗到哪里呢。當然不包括孔氏里的內孔和外孔,外孔害死孔氏正宗,臭名昭著。 第三大問題是世系代數是真的,部分名諱是后加的。 一般來說繁衍成族的家族對從哪里來,始祖是誰都是有人記牢的,傳了幾代、輩分高低也是知道的,但由于經濟條件等原因,家譜往往不是不修,就是過了很多代才修,因此很多資料都缺失了,為了世系圖的完整,就會按照行派對部分祖先加名諱。這樣的家譜最大的毛病就是各支與各支之間不能一一對應,遷居外地的人也找不到在老家家譜上祖先的名字。比如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其外遷支派很多,但各地家譜比對的話,大方向一致,細節不一致,這就是由于家譜是過了很多代之后才按照記憶、傳說、部分零碎資料修的,所以不能完全對號入座。 修撰家譜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遇到了很多錯綜復雜、真真假假的問題,排憂解難、理清脈絡、去偽存真尤顯重要,也正因為能夠看到家譜中真實的一面和虛無的一面,才能夠去認識理解家譜、運用家譜,為需要的人服務。 淺談家譜之四——令人驚嘆的家譜 有的所謂非常嚴謹的科學家,他們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更是否定中國絕大部分家譜的真實性,因為他們非常聰明的腦袋看到了家譜里的水分,再無限制放大,就是家譜是假的了,再發表什么長篇大論,以此聳人聽聞,博點虛名,其實我的考古腦袋也好使的,家譜的細枝末節我也知道,家譜內容很多是傳說,錯一點很正常,但以此斷然否決家譜,既吃不開,也行不通。 話說在浙江紹興市郊,有一個家族四千多年來一直以活化石的姿態頑強地證明著大禹存在的真實性。他們的職業是為大禹守陵。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一直守到今天。戰爭、瘟疫、自然災害曾給他們帶來滅族之災,最凄涼的時候闔族只剩下父子三人。至今這個家族在全世界也只有不過千人。他們延續了一個古老家族悲壯的史詩。 據《姒氏族譜》記載,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他從舜帝那里繼承王位后第十年,他也象虞舜那樣從都城平陽出發向東南狩獵巡視。他來到了妻子女嬌的故鄉茅山,這里是古越人一個重要的活動場所。隨從們按照他的要求在山上給他造了一個極其簡陋的行宮,即一座草房,院子的正中樹了一桿巨大的龍旗,龍旗之下,插著一柄象征王權的玉鉞。他就在這樣的行宮里住了下來,并傳令四方諸侯,務必在次年的春天來到茅山,他要考核大家的政績。春天到了,禹在茅山上大會各路諸侯,對政績突出的進行封賞,同時也殺了一個不守政令的防風氏。為了紀念這次成功的“干部考核”,禹將茅山改為會稽山,會稽即會計,即考核功績的意思。 秋天到了,這位白發蒼蒼的八旬老人對臣下說到:“我恐怕要死在妻子的家鄉了。把我葬在這會稽山上,用蘆葦做槨,桐木做棺就可以了。墓穴不要挖得太深,下面不要觸及泉水。不要為了埋我而勞役這里的人民,更不要因為我的墓在這里就不讓民眾耕種這塊田地。這樣我才安樂。”大禹病故后,人們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在會稽山的北麓。 禹的兒子啟繼位后,在禹陵的北面立了宗廟,春秋兩次祭祀。禹的六世孫少康繼位后,為使祭禹的活動延續下去,就封他的庶子姒無余為越王,命他率家人在會稽為禹守陵,并主持春秋兩度的祭祀。所賜田地可以不向國家繳稅,而全部用在守陵的日常開支和祭祀上面。這樣,姒無余就成了姒家第一個為禹守陵的人。在緊靠禹廟的西北側,姒無余和他的家人住了下來,漸漸地就成了一個禹陵村,村民從古至今全部為姒姓。 《姒氏族譜》寫到姒氏第十二世時,筆調忽然黯淡了下來----“十二世祖越王婁……傳立商世,徒有空名,而無權位,不能自立。”也就是說到了商朝的時候,姒氏家族不再有人做越王,而且王位一丟就是27世。然而,姒氏家族沒有離開禹陵村,依據在那里守著禹陵。這種狀況貫穿了整個商代、西周和多半個東周。這個家族在這1000多年的時間里究竟怎么了,為什么商代君王們如此壓迫他們呢?為什么西周的歷代君王也不聞不問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呢?然而,家譜里卻沒有留下任何明確交代,成了千古之謎。 大約是到了春秋末年,為了復興祭禹,這個家族創造了一個美麗的神話-----“有一只神鳥飛到了會稽山,它口里的一粒種子落在了田里,于是長出了水稻,我們姒家的人就用新長出的水稻祭祀我們的禹王,我們家族有個小孩,剛一出生就會說話,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鳥禽來了,鳥禽來了。他還指著蒼天對禹陵說,我是無余君的后代,快快恢復對禹的祭祀呀。我們也好為百姓到上天那里去請命,到鬼神那里去通融。”這個說法傳到了中原,周王室竟沒有表示什么異議。于是,姒氏家族大喜,趁勢在嫡系長房里選出一個名叫姒無壬的,大家推舉他做了新的越王,此人是禹的第40代孫。從此,祭禹又恢復了。傳到第43代,就是滅掉吳國成就了霸業的勾踐,當他接受周元王無可奈何的封賞時,他是何等的神氣飛揚啊。他不僅僅是雪恥了吳國帶給他的恥辱,他的倚天長劍斬去的是家族一千多年的郁悶。他是姒氏家族自夏亡以后,第一個到中原瀟灑走一回的人。勾踐在禹陵旁修了一個氣勢雄偉的禹廟,姒氏家族再度興旺起來,祭禹也隨之走入正常化。 家族在一次次衰敗中苦苦掙扎,滅族之災頻頻襲來,最凄涼的一次全族只剩父子三人,姒氏依舊堅守禹陵巋然不動。為使家族興旺起來,姒氏的族長終于做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決定,這就是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守陵外,其他族人可以到外地謀求發展。這樣,從18世紀到20世紀的二百年間,姒氏有很多人走出山村去經商、做工、求學,這使不斷衰敗的家族獲得了興旺的機會。上個世紀40年代,日軍攻陷紹興,姒氏家族生靈涂炭,幾乎后繼無人。抗戰勝利后,又不斷有家族的人從外面回來,肩負起守陵祭禹的重任。 如今,除了村里有429個姒氏后裔外,各地(包括海外)還有500多人,這在姒家的歷史上算是興旺的了。而這是與18世紀那個英明的決定是有直接關系的。 如今,大禹的子孫已經到了143代左右,平均代齡約28.5歲。 大禹還有一支后裔就是杭氏,杭氏有封地,歷史也非常悠久。比起大禹后裔夏氏來說,姒氏、杭氏鮮為人知,姒氏的姒字,在老的新華字典上都被博學多才的專家們給拿掉了。 歷史就是歷史,你不相信沒關系。周朝的國姓是姬,他們作為黃帝的長門,繼承了黃帝的姬姓,周天子的同姓諸侯國雖然屬于姬姓,卻只能稱氏,姓是總的,氏就是分的。姓氏就是這樣一世世的傳承了下來,家譜也是這樣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 再去看看各姓各氏的家譜,你會驚嘆其中豐富的歷史、豐富的內涵,不會為一點點的水分而迷眼。 淺談家譜之五——看家譜后才會明白什么叫流芳百世 生老病死,很多人在世上走了一朝,什么都沒有留下就匆匆走了,就如天空的白云。看大大小小的一部部家譜,我明白,只有家譜才能夠留住曾經的往事,過去的祖宗,哪怕他是一個一生默默無聞的平常百姓,但都會被后世子孫寫在莊嚴的家譜里、供奉在神圣的祠堂里。 家譜上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個個祖宗的名諱,一張張祖宗的畫像、一個個感人的修譜故事,一樁樁捐款捐物修譜立祠的記錄,而沒有誰誰臨終留給子孫多少銀子的記載,也沒有誰誰寵待兒女的記載。 家譜誠然不能當飯吃,留給子孫一點銀子和一部家譜,其現實意義當然有區別,一些人寧愿選擇不修家譜,把銀子留給子孫,可是子孫把你的錢一會兒就花完了,花完之后還看不起那點兒小錢,至于父祖的忌日很多很多人根本就記不得了,更不會記得祖父傳給父親多少銀子、父親傳給你多少銀子了。 修一部家譜則不然,不但你延續了列祖列宗的血脈,而且把一代代的親戚、一代代的發展都保存了下來,縱然千百年之后,子孫還會紀念家族的列祖列宗,你看有家譜的家族是否是這樣,而沒有家譜的家庭,則什么也不記得了,人死則如燈滅,什么都煙飛灰滅。 祖上也許曾經有家譜,文革中毀了家譜,毀了或許遺失了家譜,那是大時代造成的,我們也不必怨天尤人,多少的家族都曾經因戰亂、動蕩遺失了家譜,但還是堅忍不拔的補起來了,也還有家族意外的保留了珍貴的家族資料,因為很多是甲地遺失了家譜、但乙地還保留了家譜,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就是這樣保存了下來的。 如今也是歷史上難得的好時代,我們更應該重修家譜、你主持重修了家譜,那你就是家族歷史上流芳百世者之一了,留給子孫一套家譜與留給子孫一萬元錢,什么有意義,什么沒有意義,我想應該很分明的。 修家譜就是流芳百世的積德善舉!
作者:談成 回復:1 發表時間:2015-04-21 20:52:00
淺談家譜之六——查家譜 昨天晚上我剛上樓,就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平時打給我的陌生電話很多的,有咨詢修家譜的,有查詢倪氏歷史的、有直接讓我回答問題的等等。 那人說他是嵊州姓倪的,祖宗叫應期,是浦江前倪人,家中有一本支譜為清朝同治年間所修,問我他們的祖先到底是哪里,我聽了名字,判斷肯定是龍池倪氏的,但龍池光前倪支派現在有3000多人,古代人也很多,到底在哪里須查家譜。 看他急迫的心情,我便馬上下樓再次打開電腦,查詢龍池譜,我初步判斷應該在21卷里,可是21卷里很多很多的人,與他說的老祖應期,同音的有應起、應奇等,就是沒有發現應期,嵊州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的來,我是從21卷查到22卷、查到23卷,23卷有400來張,我再從18卷開始查到19卷,還是沒有發現,時間過去了2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查到。 夜已經很深,后來我終于查到應期為朝鳳的兒子,生于明朝崇禎年間,其子遷居新昌、其孫遷居嵊州長安莊,家譜記載到清朝咸豐年間后就戛然而止了。這樣與他們支譜相關聯的記載就對上了,原來他們就是嵊州長安莊人。 龍池譜有個不好查的問題,比如一個人他的父親在18卷上,他的兒子有可能在25卷上,在他父親名下沒有寫下見25卷第幾頁,在50卷上查首行第一個人,也沒有上接幾卷第幾頁的記載,因此上下關聯不好查。 天下倪氏網留言版留言和有些人打電話給我的時候也是沒頭沒腦的問問題,比如最多的是我是什么村的,我們的祖先是哪里來的?還有諸如我們是江蘇的,請問江蘇倪氏輩分是什么,從哪里來?等等。 我不是神仙,雖然對全國大部分倪氏有所了解,但不具體到省市區,單憑小的自然村,我不清楚。還有江蘇倪氏人很多,怎么能夠問這么籠統的問題,縱然在一個縣,甚至一個村有很多的來源也不一致,何況全省。 我修過、看過的家譜有的活在世上的人就有14萬多人,同名同姓也很多,今人與古人重名也很多,用腦子想一下,一戶人家難道還要用身份證嗎,正因為全國人口很多,才要有身份證,身份證編號才很長。所以提供信息完整,我才好查詢。 我們修家譜也一樣,人很多,家譜要分成一卷卷;人與人之間輩分有可能不一樣,所以要制定一代一個輩分,以示區分輩分高低;同輩人,出生有先后,所以要排行號,以區分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同一輩有親生的、承繼的、領養的等也要用不同寫法區分。老婆很多的,也要分原配、繼配、側室、妾等等。 查家譜,首先得知道家譜怎么編寫的,知道了怎么編寫,查起來就很方便,我看到過各式各樣家譜,所以查詢起來相對快捷,有的人到上圖查自家的家譜,好幾天還查不到自家的記載在哪里,就是由于對家譜不了解的緣故。 比如應期,那么他是龍池倪氏25世孫,就得在龍池25世里找,把同音的人都找出來(家譜中很多名字和現實當中同音不同字),進行比對,看哪個人是。 比如允仁,他的行號是恭1438,也就是他有1437個哥哥,在行傳的話直接找到恭1438,可以查到他出生在清朝咸豐幾年幾月幾日幾時,娶誰,生了誰等等就在內了。再看恭7875,他是文革結束的1976年所生。恭1和恭7875,兩個同一輩分的人相差在250歲上下。 假如不知道行號,可以按照出生日期反查,但要記住以前包括現在我們修的正規家譜民國時候用的是民國年號,封建社會用皇帝年號,解放后才用公元紀年。 如何查行號,很多人只知道名字,行號并不知道,那么就要到屬于某房某派的世系圖上去查,查到了名字,就知道了行號,具體行傳就在里面了。 家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方方面面的講究很多,能夠得心應手編家譜的人,查家譜也熟練。 淺談家譜之七——祖像 簡而言之,去世的父母、祖父母及列祖列宗的遺像、畫像、塑像都叫祖像,上至黃帝、炎帝、各姓氏的開氏始祖。 佛教有佛像、道教有神像、天主教,基督教有圣像、儒教有孔子像等等,像作為人或神的象征,具有文字所無法表現的意義,已經銘刻在人們的腦海里了。 以前在春節里,很多家族祖堂都懸掛祖像,祖堂正中還有木制的專門掛祖像的畫托,很多家譜也繪有祖像,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有紙質的、有綾質的等等,經歷文革浩劫,很多祖像被燒毀,現在人們又紛紛按照回憶,請畫師重繪祖像,以便張掛在祠堂里、載入在家譜里。 家譜上說:昔人因思慕之誠,慨音容莫接,于是繪圖。儀像雖神形相隔,而俯仰之間,儼然如在。至繪圖于譜牒,殊非古制,然時俗所尚,亦孝子仁孫之至意耳。俾后之子孫,觀其像,讀其贊,慨然生孝敬之心,雖百世之遠猶晤對一堂也。 我們到黃帝陵祭拜的時候能看到的黃帝像,我們到孔廟參觀能看到孔子像,圓譜大典的時候張掛祖宗像,像給人的感覺是更生動、親切、有形。 那為什么有的家譜沒有祖像呢?有家譜的祖像,祖像數量也不多呢?那是因為古代畫祖像的畫師工資較高,畫好的祖像載入家譜的話還要先刻成雕版,彩色的話每張祖像都要用人工填充天然顏料,因此畫祖像的家譜制作成本較高,所以祖像要載入家譜的話,其后裔必須捐一大筆錢,而且還要給譜師紅包。這樣才造成有的家譜沒有繪祖像,祖像數量也不多,彩色祖像更少。 現在修譜雖然今非昔比,但繪制、裝裱高檔祖像、上全家福等依然須按家族、家庭經濟實力、捐款大小來。 祖像作為后世子孫對祖先的一種懷念,紀念,更直觀的給人一種感覺,有著文字家譜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在現在依然為人所重視,并像祠堂、家譜一樣,正逐步的走近世人。 淺淺談家譜之八——休妻、再嫁等如何表述 在古代原配沒有兒子、寡婦再嫁、休妻等等都是有的,但家譜上這樣的記載幾乎是沒有的,可是你對家譜研究到一定層次,你就會明白家譜上這樣的記載很多。 有的人也看過一些家譜,紙上談兵是可以的,但真正的要修一部好家譜出來,則是很難的,因為現實當中很多事情要避諱,體現在傳世的家譜當中更是如此,而且很多譜例都規定了很多條條框框。 比如原配沒有兒子,由側室、小妾生的長子就會直接記在原配名下當兒子,這是通行做法;原配沒有兒子,按照應繼、愛繼立的繼子,記載在譜上,等于也有了兒子;真正沒有兒子情況很少的,一般都生過兒子,可是從小就死了,那么譜上就寫:生一子,殤或生幾子,俱殤。 被休,七出最主要一條是無出,因此寫無出的,一般就是被休的。生過小孩,因另外原因被休的,其小孩歸到繼配者名下。 很多家譜都有這樣的記載:配某氏,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卒失。這種很多都是改嫁的。也有的改嫁后,老了再回到兒子這邊,但家譜上依然不準記載的。娘家的家譜上女子只準寫一個女婿,改嫁情況不準寫的,稱“再蘸者不書” 妾的娘家情況是不準寫的,一般就寫:妾某氏。一些大家族也有一些人窮苦人貪圖錢財,把小孩給人家當小老婆,這樣的情況一般就是“直削不書”轎夫、和尚、尼姑之類也是如此。除了不準寫,祠堂里還會開祠堂門進行懲罰,一般是鞭打、罰跪或罰錢等,當轎夫之類基本都開除宗籍。 未婚先孕怎么寫呢,一般結婚不到7個月出生的小孩都算來歷不明,宗法森嚴的家族,又嚴禁異姓入繼的,則絕對禁止入譜,前幾年有些家族修譜,接納了一些人進譜,他們祖上就屬于這類原先不準進譜的。也有允許入譜,但名字里有雷、桃等字,表明他們是結婚幾個月出生的(五月桃、五月雷),還有直接注明:來歷不明等等,并且祠堂里對當事人要進行懲罰。 家譜里立傳的都是好人好事,家規祖制規定的都是立世存身的條條框框,中國古代家庭、家族的恒定不變就是靠這樣條條框框在維系,有的人斥責古代的做法,其實縱然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修譜可以寫一些新東西,但坐牢、槍斃等有損家族顏面的還是不寫的,寫了遺臭萬年。 淺談家譜之九——正視問題才能修好家譜 說實在的,每個家族都有很多家譜,各譜的基礎懸殊很大,例如脈絡交叉、世次錯位、名祖串道、增減字派等等都是存在的,若只續宗譜,不修統系,家族內都不吻合,還堅持己見,那么,這樣的宗譜只能是自我欣賞,自欺欺人了。 總認為“我家的家譜最好”,不正視例如:有所謂一世祖是親兄弟,老二比老大長100歲,多傳上五代人的兄弟;有親兄弟數人之后裔,在一個時段中都是100歲左右生子的;有同一祖之裔,世次祖公名諱不同或缺失的;有名人的名諱到處借用的;有自加列祖列宗生卒年份而鬧笑話的;有干支與某朝某帝時間不合的;有明朝人用唐朝官名的;更嚴重的是同一個得姓來源演變為不同版本說法,即如倪氏認曹叔為祖等等,都摻與了纂修者的個人觀點,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修家譜者必須知道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只有去理順家族的縱橫脈絡,族史才能與國史相吻合即“脈絡不交叉,始祖不移位;既有歷史源流,又有當今現狀,所修譜才是萬世之譜”。 修一次譜其實就是一次大的文化融合過程,即文化的認同,只有正視原有家譜的局限性,才能修出好譜,才能說話不離譜,也才能達到敦親睦族,啟迪后昆的作用。 當今時代是歷史上難得的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經濟發展,人們交往也日趨頻繁,世界變小了,每個家族的源流部分都有人在整理、比對,現在部分則自己都清楚,只要你能夠虛心學習別人長處,借鑒人家好的經驗,方法,妥善處理斷代缺失部分,就一定能夠實現編纂一部好家譜的愿望!
作者:談成 發表時間:2015-04-21 20:52:1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