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9392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山東即墨敦睦堂老二支六世祖刁一山,定居登州府萊陽縣。配劉氏。子一:為善。《敦睦堂刁氏世譜》記載一山公子失諱,葬失考。最新發現其后裔十三世刁忠魁、刁忠發、刁忠有兄弟仨于清朝末年闖關東,先到遼寧莊河青堆子大孤山落腳,又遷居安東(今丹東)沙河鎮。兄弟仨每年結伙到吉林輯安(今集安)挖山參伐木材。從鴨綠江水放木排運往安東,野山參帶到營口出售以為生計。相傳兄弟仨在集安撿到一把寶劍,獻給縣令吳太爺,吳太爺回贈一個玉石拐杖和40畝平地。從此兄弟仨定居輯安丸都山城外三道河北側。不久輯安官府發布“跑馬占山”政令,家族又得到丸都山城前西大坡和點將臺里的一條溝(即今刁家溝)。家大業大,人口眾多。老二忠發、老三忠有仍住三道河老宅,老大忠魁遷居點將臺一條溝。1932年日寇實行歸屯三光政策,兩處住房被放火燒毀。從此兄弟仨的后裔各尋生路,散居輯安各地。這期間,相繼來集安的還有刁忠增住在山城子,刁忠寬住在城后山頭水塘邊,刁忠盛、刁忠信、刁忠文、刁忠財四兄弟住在集安縣城。20世紀四十年代,16世孫刁慶治、刁慶民、刁慶善、刁慶滿、刁慶國五兄弟完善了一山公以下的分支族譜。文革期間,刁慶治令其子刁云星秘密謄抄保存了一山公分支譜。2013年7月17世孫刁俊德、刁俊范參加世界刁氏宗親總會成立大會。發現本支是即墨敦睦堂始祖刁鳳的直系后裔。同年秋天,刁俊德、刁俊范、刁云家、刁鳳君一行四人沿先祖遷徙路線重返山東認祖歸宗。回到集安后由刁云星主編完成2015年版吉林集安《刁氏族譜》。修譜時擬定一山公在集安后裔自19世起啟用下列字輩:建元大殿,久傳瑋冠,群義振魁,靖晨國威,敬嗣詰愛,云之昱胤,琪琳連嘉,尉軍則勇,俊鳳禎彥。刁慶治(1911——1979) ,吉林省集安縣人。山東即墨敦睦堂鳳公支系16世孫。解放前名望較高,1946年國民黨軍隊占領集安的兩個月被任命為輯安鎮第八保(今黎明街)保長。時為大戶,全家15口人。國民黨逃跑時令其趕馬車拉軍晌到沈陽。后來又被抓了壯丁。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在本溪投誠回到解放區。經過三周教育后釋放回到輯安。20世紀四十年代,刁慶治和刁慶民、刁慶善、刁慶滿、刁慶國五兄弟完善了一山公以下的分支族譜。文革期間,令其子刁云星秘密謄抄保存了一份一山公分支譜。其子刁云星,1934年12月23日生于輯安城后村。1954年秋考取中央地質部地質學校,因身體不合格退學回家后從教42年。1957年11月因寫了幾張大字報,畫了幾幅漫畫,說了幾句真話,被打成“右派分子”,發配到榆林思想改造。1960年11月19日摘右,1979年4月5日才完全平反昭雪。1982年6月函授畢業于通化師范學院中文系。2015年主修集安《刁氏族譜》。 刁慶民(1902——1960) ,吉林省集安縣人。山東即墨敦睦堂鳳公支系16世孫。幼時好學,成年后任輯安縣國民政府文書。1948年初任安東省保安團一營文書。同年11月在本溪歪頭山隨全營集體投誠后因病返鄉定居集安縣溝鄉。一生中致力于尋根溯源,參與完善一山公分支譜。和親睦鄰,每年臘月廿三以后主動為親朋好友街坊鄰居書寫對聯。重視教育,對三子一女嚴格管教。長子刁俊毅(1929——2011),1945年在輯安國民高等學校學習。1950年在輯安縣銀行參加工作。歷任農貸組辦事員,會計組科員,業務股股長,會計股股長,信貸股股長,計劃股股長。1981年任集安縣人民銀行副行長,1986年任集安縣工商銀行行長。1990年5月退休。三子刁俊范,生于1951年4月8日。小學畢業后回鄉務農。1967年投身建筑業當瓦工。1981年經自學取得相關資質,先后擔任施工員、技術員、項目經理、建筑工程師。1993年任集安工業建筑公司副經理,1999年轉至集安市仁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任職。2011年退休。熱心族事,2000年與刁俊德共同籌辦集安刁氏家族大會。2013年赴廣東增城參加世界刁氏宗親總會成立暨第一屆代表大會。2015年任集安《刁氏族譜》編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刁慶連(1911——1984) ,吉林省集安縣人。山東即墨敦睦堂鳳公支系16世孫。1944年更名刁儒林參加八路軍,曾任四野某部協理員。參加過遼沈戰役,在解放錦州、義縣和四保臨江戰役中多次立功受獎。在保衛通化紅十字醫院期間,日本戰俘舉行暴動,刁慶連奮不顧身抱起一挺重機槍橫掃戰俘,立功受獎。1949年復員回到灣溝臨江松樹鎮工作。曾竭盡全力撫養三個孤兒長大成人,在當地傳為美談。刁慶祥(1933.9.19——2011.8.8) ,吉林省集安縣人。山東即墨敦睦堂鳳公支系16世孫。高小文化。中共黨員。1949年參加革命,任集安縣人民法院書記員。后調到公安局工作。1958年下放到集安縣財源公社信用社工作。1982年任財源公社公安特派員,不久出任財源公安派出所所長。帶領財源公安派出所成為通化地區公安系統的一面旗幟,很多工作方法在吉林省公安系統加以推廣。長子刁云家,生于1969年11月11日。本科學歷。1989年參加工作。先后在集安市公安局巡警隊、刑警隊、看守所、掃黃辦、輯毒大隊、團結派出所、計財科、黎明派出所、治安科、文物保護派出所、國內安全保衛大隊、指揮中心任職。2014年10月隨刁俊范、刁俊德、刁鳳君一行四人去山東溯源尋根。2015年任集安《刁氏族譜》編委會副秘書長。刁俊德,生于1959年3月18日,吉林省集安市麻線鄉通溝村人。山東即墨敦睦堂鳳公支系17世孫。集安市養雞協會會長,集安市德宏養殖有限公司經理,集安市第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1989年他用僅有的一點積蓄,又向親戚朋友借錢買了兩臺舊壓瓦機,改裝成榨油機,辦起榨油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開始了他事業的起點。靠著勤奮、節儉,刁俊德當年就還清了債務,而且有了1萬多元的收入。1994年他淘汰六臺舊機器,從哈爾濱購進九臺新型榨油機,年收入達10萬元。1996年春,他租用麻線一所舊軍營,投資75萬元,改建成2000平方米的雞舍,當年9月,第一批雞產蛋,年底雞存欄達3萬只。1998年又擴建兩棟雞舍,建起一棟豬舍,雞存欄達4.2萬只,養豬20頭,累計投資100萬元。2003年底,他經過對全市生豬需求量調查,決定擴大養殖項目,引進優良品種種豬200頭,繁育商品豬2005 年自繁自養出欄5000余頭。從2006年起,他開始進軍其它領域,多產業齊頭并進,新上糧食加工項目,年加工玉米5000噸,以自用為主;新上中草藥種植項目,發展五味子50畝;在花甸鎮又投資100萬元建了一座人參加工廠。他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向養雞戶賒飼料、雞雛和養雞設備及雞病防疫,共扶持貧困戶幾十戶,輻射九個鄉鎮,并先后多次負責帶領養雞典型戶到外地參觀學習,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麻線鄉敬老院,老人多,洗澡難。刁俊德拿出5000元錢為敬老院買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得知敬老院資金不足,他把自家10頭小豬送給敬老院,并每年免費為院里供應雞和雞蛋。他資助貧困學生朱造軍宋文完成學業,慷慨解囊提供集安市科技館舉辦青少年科技活動和科技大賽經費,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要求加入政府實施“幫貧扶學”工程。在致富路上,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價值。2013年7月當選為世界刁氏宗親總會副會長。2015年任集安《刁氏族譜》編委會主任。夫人崔洪珍。兒子刁龍,生于1988年8月14日。先后就讀于集安市第三小學,集安市第七中學,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2007-2012年就讀于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被評為“吉林大學優秀學生”、”吉林大學優秀學生干部“、“|吉林大學2012屆優秀畢業生”、“2012年度沈陽軍區優秀國防生”。本科畢業后就讀于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15年隨父參與集安《刁氏族譜》的編纂工作。刁建升,吉林省集安市人。2006年、2010年、2013年先后獲第四軍醫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題為《HDAC參與瘢痕疙瘩形成的作用及機制研究》。就職于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整形外科研究所。2010年在國外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文章,其影響因子高達50.017。2013年與馬顯杰和郭樹忠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尋求治療頸部瘢痕攣縮畸形的一種新修復方法。研究指出,頸肩跨區供血島狀皮瓣血供豐富,此瓣是修復頸部瘢痕攣縮畸形的一種新方法。該文章發表在2011 年17卷01期《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上。刁俊成,生于1975年6月,吉林省集安市人。1997年專科畢業于通化師范學院,2002年函授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律學院。199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集安市廣播電視大學教師,教育局招生辦科員,市委機要保密局科員,市委辦公室秘書科科長,大路鎮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作者:刁品安 回復:0 發表時間:2015-06-28 06:38:0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