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62014次
2人
3個
83個
5088人
184部
源流?派語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長沙)《星沙廖氏續修支譜》"序"稱始遷祖惟章(字承楚)、惟顏(字承弼)、惟烈(字承恩)三公原籍江西南昌府瓦子街,明萬歷年間相率南來,落業湖廣長沙廖家渡、廖家灣、烏龜山。 (派序)惟時士學之宗文 華國光先德永興 景運宏開傳貴嗣 恒修裕懋振家聲。 清同治十一年(1872)(寧鄉)《溈寧廖氏重修族譜》"序"稱遷湘始祖淇惠公,原籍江西太和,宋端平年以從戎克敵有功,鎮潭州,遂隸于斯。三傳城景(字慶云),元延祐間自長沙徙居寧鄉之橫田,生五子,其四子萬熙(號壽四),嗣業橫田,為寧鄉始遷祖。生宗盛宗德二子,宗盛生瀚清、瀚澄、瀚洧,分居山底、廖家山、橫田。宗德生福華,遷四都九區翰湖塘下廖家灣、潭府嶺。 (派詞,自第二十派起)錦章新燦 基鎮湘東 炳垂錫澤 采照培鐘 洵楚光瑞 銓治業勛 持鈞衍懋 煥在銘洪 集烜增鉅 溥植煇生 鏡涵和熙 遠鑒知榮。 1938年(瀏陽)《廖氏族譜》"序"稱始遷祖萬一,世居浙江金華縣八詠門外,明初占籍瀏邑,卜宅濠溪上邊沙洲上,今其地有廖家洲。 (原派行)一成明必 宣宗崇習 德然清之 其承世序 允懋家猷 大美元集 嘉士于生 宏文式錫 景登俊良 邦顯祚昌 秉中履和 希榮益光 啟龍肇麟 云從定祥 振敏張先 以斯盛長 守善論道 永弘述作 孫謀廣延 傳禮肄樂 尚象惟宜 方正平博 英毓芳開 茂才繼學 (清道光己亥譜改訂)一成明必宣 宗崇習德然 清之其承世 序允懋家傳 才能光上國 功業振高賢 盛代宏文化 登庭大學聯。 清道光十一年(1831)(湘鄉)《青陂廖氏四修族譜》"序"稱一世祖庸,字淇惠,宋端平間以軍功鎮守潭州,至四世祖城景,字惟鑒,元時徙家寧鄉。有五子,長子萬戶徙居湘鄉潭溪,三子萬儀徙居安化玉漁溪;四子萬熙襲處溈寧;五子萬垠徙居益陽十三里古塘基;次子萬重由寧鄉山底遷湘鄉平溪,其長子添慶再徙上湘青陂,為青陂始遷祖,開青甫、銘甫兩房。 (康熙五十四年寧鄉益陽安化湘鄉四邑合修老譜班派)錦章新燦 圭瓚清香 炎堂錫澤 秉燿凌岡(編者注:與"寧鄉譜"有出入)。 1928年《衡山廖氏七修族譜》"源流匯考"云:廖氏出周初伯廖之后,子孫以祖字為姓。或曰廖國,名以國為姓。始祖爽公,南陽人,唐進士,昭宗時知虔州,后以時亂隱衡山,遂家焉。生十子,匡圖、匡凝、匡齊、匡晏、匡定、匡輔、匡榮、匡佐、匡明、匡泰。匡晏之后曰融曰濟曰剛,皆顯于衡。匡圖子三,曰偃曰邈曰郭。偃子一曰雯,雯生偁、俁、倚三子。偁,宋元豐進士,家于衡山。其子瑞,由明經宦吳,因官占籍而僑居泰和。七傳至全,字文義,生思興、思顯、思政。思政字魁三,明洪武二年(1369)由江西吉安府太和縣圳上復回衡山,溯先故址,卜居龍溪一都,為龍溪第一代祖。子孫丁口繁盛,派衍湖湘,亦有遠徙四川、湖北、廣東、廣西等省。 (班行詩)思法 景茂榮廷士大昌 邦家定國永安康 紹修先哲文章煥 克篤前功繼序良。 1914年(安化)《廖氏五修族譜》"廖氏源流序"曰:始祖應彰公生宋末,由吳遷楚,為安化開基祖。生日明,日明生添寶、添序、添福。今寶房子孫居光騰灣、青煙垅、張家灣、藍田市、梅子坳等處;序房裔居藍田、張家灣、山龍坳;福房裔居溫田沖、烏龜壩、光祿沖、油榨塘等。三房裔孫有分析寧鄉、益陽等縣者。"序"稱"益陽廖氏譜"所說萬凝(儀)公為遷安化始祖,其不無疑竇,族舊譜有誤,今仍尊應彰公為安化始遷祖。"派語序"曰:自康熙乙未與遠族合譜,派語更改頻繁,混雜紛繁,后人無以適從。 (康熙前老派)應日添元志 宗文立大昌 榮華興富貴 永遠德賢良 (權依道光譜,"永"字下移接"錦"字)錦章新燦 基鎮資深 勛封錫澤 彩烈儲金 (道光譜新增)湘楚炳瑞 鐘漸來鴻 持鈞淑懋 煥起銘洪。 按:《廣韻?宥》:"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后漢有廖湛。"《通志?二六?以國為氏》:"廖氏,亦作飂,并'力救切'。今呼為'料'。《風俗通》云:'古有廖叔安。《左傳》作飂,蓋其后也。'漢有廖顗,為鉅鹿太守。今衡山、劍南多廖氏。或言周文王子伯廖之后。" 少數民族姓。廖姓為湘西苗族大姓之一;土家族、瑤族也有廖姓。 郡望?堂號 汝南郡、鉅鹿郡、武威郡等。 武威堂:典自唐廖崇德事。廖崇德,浙江松陽人。唐貞觀年間以明經授虔化(今江西寧都)縣令,著政績,為民擁戴,任滿欲歸,受民挽留,遂家于虔化。其父輩任武威、清河、太原三郡太守;其子蘭芝、蘭階、蘭得,又分別職掌武威、清河、太郡三州州事。其后裔以"武威"為堂號。 世綵堂:出自北宋廖剛的故事。廖剛,衡山人,先世籍南劍州順昌(今屬福建),字用忠,號高峰。少從陳瓘、楊時學。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至監察御史,論奏不避權幸。家人皆長壽,累世以華發奉養。剛事親至孝,故用"老萊子綵衣娛親"之典,名其堂曰"世綵堂"。當朝明僚酬唱世綵堂的詩作很多,輯為《世綵集》,后呈宋高宗御覽,覽后曰:"觀《世綵堂集》,誠人間美事也。"于是《御覽世綵集》成了廖姓的榮光,其廖姓裔孫多用"世綵堂"作為堂號。 還有汝南堂等。 堂聯 三州世澤(廖子璋家族);萬石家聲(廖剛及四子)。 武威傳相績(廖崇德);世彩著家聲(廖剛)。 肇侯封于德慶(廖永忠);倡節義于南宮(廖莊)。 武諱文經紹北郭(廖扶);威高望重振西歧(伯廖)。 武著瞿塘,功揚玉冊(廖永忠); 威寒司馬,戰奪金盔(廖化)。 惠正弘布西安,忤歸田里(廖正右); 文教尊稱北郭,胸富詩書(廖扶)。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謨昭百代; 肇冠堂興南宋,家聲世彩振千秋。 堯時著姓,周代分支,念先人志勵雄師,樹侯封于德慶,疏陳大本,倡忠義于公庭,駿聲囗播而駿業開,早負千秋才望; 籍隸湘江,宦游資水,喜此地瑞云毓秀,紹世彩之名堂,紫桂飄香,薦宗功之廟食,燕翼貽謀則燕毛聚,聿成萬古家風。(廖氏祠聯) 歷代名人 臨沅(今常德)人廖立,劉備為漢中王時之侍中,遷長沙校尉,因持才自負,受諸葛亮彈劾,削職為民;衡山籍人廖匡圖,馬楚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名列第八;其弟廖匡齊,馬楚之決勝指揮使;弟廖匡凝,南唐時任連州刺史,升江都團練副使,終老衡山;廖匡圖之子廖偃,事馬楚,自秘書郎遷衡山指揮使;廖偁,宋天禧二年(1018)進士,以文章、德行聞于鄉里;廖正一,宋元豐二年(1079)進士,累官端明殿學士;廖剛,宋崇寧五年(1106)進士,官監察御史、刑部侍郎,出知潭州,至工部尚書,以不附秦檜致仕;衡陽人廖行之,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留心經濟之學,著《省齋集》;廖珊,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官行人司正;茶陵州(今茶陵)人廖希顏,明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官山西提學、浙江按察使;藍山人廖希元,明隆慶五年(1371)進士,累官至貴州按察副使;隆回人廖晟,明末擁桂王抗清;長沙人廖國遴,明崇禎十年(1637)進士,官戶科給事中,受誣陷下獄;廖元度,宅第雪蕉堂被毀,寄居僧舍8年,后筑息機園,輯清初楚人詩詞《楚風紀》;衡陽人廖聯翼,清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以功升內閣中書;永興人廖應召,清順治十六年進士,為官有政績;寧鄉人廖儼,清康熙時拔貢,被聘為岳麓書院山長;廖宗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入湘軍,以軍功授紹興知府;廖樹衡,歷任湖南礦務局提調、總辦;其子廖基植,佐其父治水口山礦務,1903年接辦,注意用西法冶煉;次子廖基棫,輯《溈山詩選》120卷,有功于保存湖南文獻;安化人廖湘蕓,歷任廣東軍政府參軍,虎門要塞司令等職;長沙人廖訓渠,森林生理學家;永興人廖書倉,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發起人之一,并任執行主席,后以教書為生,工書畫,尤擅長畫梅;湘潭人廖仲頤,中醫專家;衡陽(今衡南)人廖煥星,中共中央高級馬列學院研究員;長沙人廖家惠,湘繡專家;邵陽(今新邵)人廖耀湘,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益陽人高文華,原名廖劍凡,輕工業部、水產部副部長;長沙人廖沫沙,作家,政協北京市副主席;酃縣(今炎陵)人廖海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桑植人廖漢生,土家族,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七屆副委員長;常寧人廖士范,礦物學家;衡山人廖山濤,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藍山人廖民歡,采礦專家;益陽人廖克,地圖學家;邵陽(今隆回)人廖初江,全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江永人廖素萍,女子舉重運動員;等。
作者:廖廷弼 回復:0 發表時間:2015-10-27 15:49:5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