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363475次
1人
1個
165個
5774人
417部
我是南京句容~舒城(舒城郭氏)
作者:郭昌義 回復:2 發表時間:2016-04-29 12:07:09
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在今中街西端人武部位置,為革命烈士郭綱琳家族宅第,據《郭氏宗譜》記載:這支郭氏居句容已有七、八百年,洪武元年(1368),家族九世祖來公,分祠建西分支,并續有家譜。 經幾百年繁衍生息,居留句容的為二房、七房為主體,其他分布于京、滬、蘇、魯、冀、云、貴、湘、晉、川、臺、港等十一個省市,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都有郭氏族人身影。 太平天國戰亂,郭姓族人逃至宿遷、興化、泰州、揚州、鹽城等地避亂,亂前28戶業字輩,亂后只剩10戶,光緒時期7戶返回。另3戶在逐居于淮陰漁港鎮及興化。 戰亂之初,族人郭世信攜家譜,流落至鹽城,1837年,其妻駱氏將譜帶回,族人得以重續紫照堂《郭氏宗譜》。 郭家大院為晚清郭業庸所建,業庸字培中(1885-1932),年幼即學習做生意,肩杠擔挑,走村串戶,販賣布匹,日積月累,財富日豐,開“泰和生”商行,由是縣境聞名,鄉鄰信賴。 郭家大院共七進,第一進門面房,二進客廳為平房,三進對廳,四進大廳,東有宅院,西大伙房。五進平房,六進樓房,最后一進樓房,已到今新世紀廣場位置。第一、二進在抗戰時期焚毀,其余房屋于1949年后被征用。 郭氏宗祠在大院的斜對面,今西大街人民醫院南,“紫照堂”牌匾為康有為手書,祠后有小竹園。解放后大院宗祠相繼拆除,今已無舊址痕跡。 郭氏在民國曾顯赫一時,郭綱琳的嫂子名翟其英,為天王人,民國句容縣第一任婦女部長。綱琳堂妹嫁于馬銘山,馬銘山句容人,為黃埔軍校16期學員,畢業從文,抗戰爆發,馬銘山棄筆與二兄參軍,二兄與日軍交戰中犧牲,馬銘山曾任大卓云塘學校校長。
作者:郭昌義 發表時間:2016-04-29 18:14:3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