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9392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史記》桓公和管仲的“三子”對話及桓公尸蟲出于戶之說是人為的造假,是謊言。三子即易牙、開方、豎刁。管仲在與桓公的對話中說:因易牙殺子適君,開方倍親適君(背棄親人討好國君),豎刀自宮適君,皆不可為相。比照《左傳》魯僖公十七年所說,《史記》中的桓公多內寵,易牙和豎刀殺群吏立無詭的資料,是抄襲于《左傳》的,字字句句都不差(不含替換字)。不過《左傳》并無三子對話和尸蟲出于戶之說。經檢索,《呂氏春秋》亦有桓公與管仲關于后相事的對話,但不是上面說的三子,而是鮑叔牙和隰(xi)朋。桓公尸蟲出于戶說,是《史記》從《呂氏春秋》販來的:“行私阿所愛,用豎刀而蟲出于戶”。(呂氏春秋孟春紀第一.孟春四.貴公)到了唐朝,顏師古大肆造謠,而有豎刁筑高墻,塞宮門,婦人逾垣,告知桓公飲食不可得,桓公慨嘆絕食而死,而有餓死之說。(《史記》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版豎刀正義)此說漏洞百出,予亦有剖析之文,不予贅述?;腹烙诙拢R的國都在臨淄,在北方,已是天寒地凍,那時要比現在更冷,何來蛆蟲?在《史記》中,管仲之死,所記錄時間也不一致。秦本紀說,管仲死于秦穆(繆)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48年, “齊管仲、隰朋死。”(《史記.秦本紀》);《史記.齊太公世家》則說,“(齊桓公)四十一年,……是歲,管仲,隰朋皆卒”。四十一年為公元前645年。前648年管已死,三年后,至前645年,死前還有和桓公談后相事,豈不荒唐?而據《左傳.僖公十七年》記載,桓公和管仲皆死于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腹烙谑悄甓?,管仲死于秋季。從《呂氏春秋》和《史記》記錄的桓公問管仲后相事擬選人之不同,《史記》記載的管仲死亡時間“兩次”之異,冬十月不可能有蒼蠅活動之常理,而且《左傳》記錄管仲和桓公死于同一年之史料,據此可以得出結論:“三子”之問答,桓公餓死,尸蟲出于戶之說是騙人的謊言,是歷史潑向豎刁的污泥濁水,必須予以蕩滌。他的真實面目應該就是齊桓公的近臣,得到桓公的寵幸;“自宮”無據;從屬于桓公如夫人的黨派;“和易牙因內寵殺群吏立無虧”;因立君事宋國介入,于魯僖公十八年三月前后,即公元前642年被殺。歷史固化了人們的思想,宦豎歷來就被人所不齒,盡管宦豎的產生是皇家的需要,歷史的必然。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宦豎在歷史的長河中是起到積極作用的。在中國,太監現象,隨著封建社會的壽終正寢而斷子絕孫了!從社會人們的心理狀態看,即便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喋喋不休地說,也是無能為力來改變歷史的偏見的!何況我刁氏耳!在此我要為總會點贊,不管怎么說,紀念總會成立的碑文中有“齊有豎刁”!此可視為“立此存照”也!
作者:刁連璧 回復:3 發表時間:2016-05-26 12:53:29
兒子:公子刁。 齊桓公曾過繼給豎刁一子,后改姓為公子刁。豎刁死后其子隱居在齊國。
作者:刁良勛 發表時間:2016-08-28 00:47:19
這么說我們都是皇族,倒是管仲不是啥好東西。
作者:刁良勛 發表時間:2016-08-28 00:48:25
我曾寫一文“齊桓公曾過繼給豎刁一子”為不實之詞...發表在本社區??傻轿业陌l言欄點擊查看。
作者:刁連璧 發表時間:2016-08-28 16:58:1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