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96942次
5人
5個
155個
5731人
258部
◆潘尼列傳(并評) □潘承祥 潘卡惠子 撰文 夫潘尼,字正叔,滎陽中牟人,西晉文學家,季孫潘氏51世裔也。生于魏齊王芳嘉平二年(250),卒于永嘉五年(311),享年六十有一。祖潘勖,尚書左丞,漢東海相,以文章顯,其《冊魏公九錫文》為一時文章經典。父潘滿,平原內史,以學行稱。潘岳為其叔父,有叔侄之親,雖輩分有殊,然年齒相若,庶幾親如兄弟而并時相伴以長,或師或友,互為砥礪文學之術。尼少有清才,名噪遐邇,時人嘉之。成與叔潘岳俱以文章知名,世稱“兩潘”。鐘嶸《詩品》評潘岳“潘才如江”。故當世推重曰“儒宦世家”,洵文章顯赫之望族也。 貌端,性靜,溫雅,行正。晉武帝泰始四年(268),初應州辟,始入仕途之路。后以父老,辭職事親,以盡孝道故也。居家10余年,父終,晚乃出仕。晉武帝太康六年(285),舉秀才,任太常博士。八年任高陸令,隔年轉淮南王司馬允鎮東參軍。晉惠帝元康二年(292),遷太子舍人,外調宛(南陽)令,有惠政。元康八年,升尚書郎,二年后轉著作郎(編修國史)。西晉八王之亂之一者趙王司馬倫(?-301.4.13),篡位,奸臣孫秀(?-301)專權,大開殺戒,誅滅異己,罷官無數,殺害朝望之臣張華、解系、解結、裴頠等。忠臣皆憚畏而避之,潘尼借病乞假,歸鄉掃墓,遁禍而已。 方其時也!趙王司馬倫從孫秀計,廢弒愍懷太子司馬遹,嫁禍皇后賈南風。又趁機起兵伐賈后并毒死之,并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一依宣、文輔魏故事”。惠帝永寧元年(301.1),逼晉惠帝司馬衷讓位與己,登基改元建始,以孫秀為侍中,獨攬朝政,大肆封官,以收取人心。俄而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討之。司馬倫屢戰屢敗,遭擒,不得已復位于晉惠帝,后被賜死,三子俱遭誅。 且夫孫秀,字俊忠,瑯琊人,西晉大奸臣也。少為司馬倫小吏,善諂媚,作書疏得倫意,因而得寵。為司馬倫謀劃,以離間計廢太子,殺賈后,登帝位。玩弄權術,貪殘污穢,睚眥必報,斬潘岳、石崇、歐陽健,滅其三族。司馬冏、司馬颙、司馬穎等三王起兵反司馬倫、孫秀,后廣陵王司馬漼、左衛將軍王輿,勒兵入宮,擒倫黨孫秀、孫會、許超、士猗、駱休等,皆斬之。 時三王戰爭,朝綱敗壞,皇家多變故,潘尼或進或退,時有依違。雖職居顯要,從容斡旋其間,但憂虞忡忡,備嘗艱難焉。潘尼潘岳,“坐則接茵,行則攜手。義惟諸父,好同朋友”,關系甚密,常以詩文互贈答。當孫秀權柄正熾之時,叔潘岳全家被斬,尼本憤然退隱。聞齊王司馬冏起兵伐趙王,至許昌,尼奔歸,冏引為參軍,兼掌書記,與謀時務,深得信任。趙王司馬倫之亂靖后,封安昌公。 惠帝太安元年(302)潘尼任黃門侍郎。后累遷,歷任散騎常侍、侍中、秘書監。永興末,為中書令(準丞相)。晉懷帝永嘉三年(309),轉太常卿(主祭祀大典)。永嘉五年,劉聰作亂,危及洛陽,潘尼攜眷東歸原籍中牟,行至成皋,為亂軍所阻,病死于塢壁。雖壽甲子,畢竟善終也!較之潘岳慘局,則屬不幸中之萬幸矣。嗚呼,此其潘尼能深諳“無為”之玄理,善察時局之變化,任運以隨化,適變以通融,柔沖以練達之故使然也! 世代儒宦,文章世家,滎陽望族。東漢末至晉初重要士族一覽表中,中牟潘氏朗然在籍:第一代:潘乾,溧陽長。第二代:潘瑾,安平太守。第三代:潘勖,尚書左丞,東海相。潘芘,瑯邪內史。第四代:潘滿,平原太守。潘釋,侍御史。潘岳,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潘豹,燕令。潘據,司徒掾。潘詵,(無考)。第五代:潘尼,太常卿,中書令。潘滔:河南尹。云云。 察夫潘尼公,亦儒亦道亦玄之人也。既崇德,又講乎安身,崇天下之大德,存國祚之大義,圖存進而圖國治,安身其后以求邦興。雖生“政失準的,士無特操”之動蕩年代,然能以退為進,化險為夷,從容而待變,處變而不驚,適變而安身,且能位列公卿,官居顯位。交游廣,多同僚,其中不乏文學才德之人。如:“太康之英”——陸機、陸云,“潘才如江”——潘岳。“辭藻壯麗”——左思。云云。 為人中和雅正,一如其文章風格——文如其人也。頗具儒家君子風骨,任自然而不越名教,沉靜不茍求,入世不消極,以天下道義為務,以君臣綱常為則,雖從容于亂世,卻不失彬彬大雅之君子人格與風范!故潘尼公,不惟系西晉太康文壇之一顆璀璨明星,抑亦吾中華歷史官場中之一正人君子也!歷代史書,評價毋低,可謂流芳于百世之后,必矣! 生性穩靜恬淡,不與人爭利,安心研讀,“惟以勤學著述為務”。今存文章20余篇,惜多有殘損,以《安身論》《釋奠頌》《乘輿箴》等最為知名,《晉書·潘尼傳》錄焉。另有《懷退賦》《逸民吟》《后園頌》《苦雨賦》《火賦》《東武館賦》《惡道賦》,名氣稍次之。而抒情小賦《釣賦》《桑樹賦》《石榴賦》《玻璃碗賦》《秋菊賦》等,亦不乏精品。其與諸文士交游中之贈答詩、銘、碑、序等,亦屬菁華焉。 吾先祖潘尼公作品,可謂洋洋大觀,可謂汗牛充棟,惜佚者眾而存世者寡!其涉及范疇廣泛,包括論、頌、箴、銘、碑、賦、序、詩等文體,形式多樣,題材寛曠,蘊含豐富,包羅萬象。茲就其思想內容、藝術特色、歷代典藏及學人點評等,予以概析,以俟夫真君子鑒焉: 其一也!詩文緣情而發,內容豐富多彩。包括: 1、建功明志之作。譬如:《安身論》《懷退賦》《逸民吟》等。故徐公持在《魏晉文學史》中評價曰:“(潘尼)其行止自異于貴游豪戚及浮競之徒,在當時文士中,獨標清德”。 2、勸諍頌德之作。譬如:《乘輿箴》《釋奠頌》等。其目的則為,規勸帝王,應用任賢臣,廣開圣聽。且“博我以文,弘我以道”,而使“化若偃草”、“永世昌阜”也。 3、詠物抒懷之作。譬如:抒情小賦《釣賦》《桑樹賦》《石榴賦》等。嫻熟之筆法,精致之修辭,生動之細膩,哲理之蘊涵,堪稱文學技巧之重視與提升。 4、觸感時傷之作。譬如:《惡道賦》《迎大駕》等。西晉“八王之亂”后,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詩人憂國憂民,有感而發,感傷之情,溢于言表。 5、酬唱贈答之作。譬如:潘岳與潘尼之間唱和。潘尼與陸機、陸云之間互贈。潘尼與其他士人之間酬答。將人生中之離別、之思鄉、之友情、之命運、之勸慰、之愿望、之勉勵、與憂思,予以反復吟唱。云云。 其二也!文采高雅清麗,技藝嫻美成熟。包括: 1、詞采琳瑯,流韻綺靡。譬如:《玻璃碗賦》《東武館賦》等。曹丕曰:“詩賦欲麗”。故潘尼于創作中,亦追求藝術形式之美,在辭藻上力求“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從而形成“結藻清英,流韻綺靡”。 2、鋪陳用典,聲韻和諧。譬如:《贈司空掾安仁詩》《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贈河陽》《長至詩》等,均追求詞采之鋪設、典故之化用、對偶之精排、聲律之準布。 3、寫景細膩,狀物生動。譬如:《苦雨賦》《鱉賦》等,可以彰顯出潘尼“賦體物而瀏亮”之特點,觀察細膩,描繪生動,美不勝收。 4、感物抒情,自然真切。譬如:《懷退賦》《石榴賦》等,頗具自我意識,主觀色彩,詩緣情而觸發,于是自然真切之審美效果,抒情性之感性純文學,文學自覺之體現,則躍然紙上。 其三也!著述宏富鉅衍,歷代競相典藏。潘尼,終生著述豐厚,著作與其身儔焉。《晉書·潘尼傳》云:“性靜退不競,唯以勤學著述為事”。茲考敘在次,包括: 1、《隋書·經籍志》四著錄:“晉太常卿《潘尼集》10卷”。 2、《舊唐書·經籍志》著錄:“《潘尼集》10卷”。 3、《新唐書·文藝志》著錄:“《潘尼集》10卷”。 4、《宋史·文藝志》,未見著錄,蓋宋以后,《潘尼集》已佚。 5、梁蕭統《昭明文選》,錄其詩4首。 6、唐歐陽詢《文藝類聚》,錄其詩15首,文20篇。 7、明張燮輯《潘太常集》2卷,附錄1卷,并收入《七十二家集》。 8、明張溥輯有《潘太常集》1卷,見《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9、清桐城派殿軍吳汝綸編錄《潘太常集選》1卷,并入《百三家集選》。 10、清嚴可均纂《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94-95,收其文26篇。 11、丁福保《全晉詩》卷4,收其詩24首。 12、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8,錄其詩30首。 13、另有唐房玄齡等《晉書·潘岳傳副潘尼傳》列傳25,亦重點輯錄主要大文,唐徐堅《初學記》、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唐許敬宗《文館詞林》等古書,亦收錄其一部焉。 ……云云。其他典籍,或可載錄,筆者未之見焉。 其四也!才性才華并茂,名家高評紛呈。雖歷朝歷代,關于潘尼作品,重視程度不足,然關乎其才情才性才華之評價,卻不并鮮見也。褒貶之中,自見潘正叔于中國文學史所占一席之地,詎可忽焉。譬如: 1、《三國志注·魏書·潘勖傳》卷21備注:尼嘗贈陸機詩,機答之,其四句曰:“猗歟潘生,世篤其藻,仰儀前文,丕隆祖考”。 2、《三國志注·魏書·潘岳傳》卷21備注曰:“為黃門侍郎,為孫秀所殺。尼、岳文翰,并見重于世”。 3、西晉·鐘會論“才性四本”之說有“同,合”與“離、異”之別,潘尼當歸入才性“合”一類。 4、《晉書·潘尼傳》云:“(尼)性靜退不競”,故有《安身》《懷退》之文,實可謂文如其人。 5、《晉書·潘尼傳》史臣曰:“正叔含咀藝文,履危居正,安其身而后動,契其心而后言,著論究人道之綱,裁箴懸乘輿之鑒,可謂玉質而金相者矣”。又贊曰:“尼標雅性,夙聞詞令”。 6、西晉·陸云《與兄平原書》陸云評論陸機《答少明詩》中:“一日見正叔(潘尼)與兄讀古五言詩,此生嘆息欲得之”。 7、梁·鐘嶸《詩品·序》:“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復興,踵武前王,風流未沫,亦文章之中興也”。 8、梁·鐘嶸《詩品》卷中將西晉中書令潘尼,與何晏、孫楚、王贊、張翰并列,定為中品,評說“季鷹‘黃華’之唱,正叔‘綠蘩’之章,雖不具美,而文采高麗,并得虬龍片甲,鳳皇一毛”。 9、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猶知管時任。貴勝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共言詠。有署閣柱曰:“閣東有大牛,和嶠鞅,裴楷秋,王濟剔嬲不得休”。或云潘尼作之。 10、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至于潘勖《符節》,要而失淺;溫嶠《侍臣》,博而患繁;王濟《國子》,引多而事寡;潘尼《乘輿》,義正體蕪:凡斯繼作,鮮有克衷”。 11、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晉世群才,稍入輕綺。張、潘、左、陸,比肩詩衢。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木片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12、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文部15·品量文章》卷599載:歐陽生曰:“張茂先、潘正叔、潘安仁文遠過二陸”。又曰:“張、潘與二陸為比,不徒驟步之間也”。亦曰:“二陸文詞,源流不出俗檢”。 13、明·張溥《潘太常集題辭》曰史稱潘正叔:“著論究人道之綱,裁箴懸乘輿之鑒”,此二文者,非徒龍甲鳳毛,亦其平生所以自立也。元康薦亂,八王斗爭,從父安仁,一門罹禍,正叔知幾,歸掃墳墓,后得封公顯職,壽終塢壁。當安仁初任河陽,贈詩祖道,美其天姿。刑僇之后,樹碑紀事,增慟覆醢。其于叔父情篤,猶中郎也。存沒異路,榮辱天壤,逃死須臾之間,垂聲三王之際,至今誦《閑居》者,笑黃門之乾沒,讀《安身》者,重太常之居正,人物短長,亦懸禍福,泉下嘿嘿,烏誰雌雄。即有不平,能更收召魂魄,抗眉爭列哉。傅長虞會定九品,正叔作詩規之,其為人也,無詭隨,其為文也,無戲謔,大致類然。若琴有八分之書,賦著玻璃之碗,適文人之余韻也。 14、明·謝榛《四溟詩話》卷3曰阮籍《詠懷詩》“雖云君子賢,明日安可能”……潘尼贈王元貺“膏蘭孰為錯,濟治由賢能”。 15、清·吳蔚文編《古學記問錄·文章》卷13曰:“晉時如茂先、太沖、二陸、三張、兩潘、景純、束皙,雖稱巨擘,然不免以博溺心,以文減質,惟淵明之《歸去來辭》,氣體瀟灑,千古不刊”。 16、清·王夫之《古詩評選》曰:“……(潘)尼、(孫)楚、(傅)咸、(成公)綏之陋,既皆黃茅白葦,棘目煩心,(潘)安仁為其領袖,差有津欣之致,顧如《河陽》《懷縣》《悼亡》諸作,世所推獎,……亦翁嫗攤絮之談”。 17、姜亮夫《陸平原年譜》:“則正叔之傾慕已久,故有此贈,正叔為人,勝安仁多矣,以此見士衡交友之慎”。又云:“……可見,后人對于潘尼其人其文,評價甚高”。 18、徐公持《魏晉文學史》曰:潘尼與潘岳,本有從父子之分,曾謂己與岳“義唯諸親,好同朋友”;尼又交好于陸機,今存贈答詩。潘、陸皆入賈謐“二十四友”之中,潘岳且為首領之一,而尼竟不預其列,示其行止自異于“貴游豪戚及浮競之徒”,在當時文士中獨標清德。 19、陳延杰《詩品注》中潘尼《迎大駕》詩:“青松蔭修嶺,綠蘩被廣隰。故云此詩思世故未平,頗具非戰思想”。 20、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潘尼的辭賦,以寫物為主,其《火賦》《鱉賦》《釣賦》新穎獨出。其寫物的特色是“感時而騁思”,“道有隱而應期”的哲理,由石榴“華實并麗”而體會到觀物“可以樂志,可以充虛”的情趣。 21、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太康之世,號為天下無窮人,蓋久亂思治,勢有固然。……所謂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均在此時嶄露頭角,聲名籍甚,彬彬然稱文壇祭酒焉”。 22、錢鐘書《談藝錄》中論“文如其人”,有筆性之說:“‘心聲心畫’,本為成事之說,實鮮先見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飾偽:臣奸為憂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調,則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風,不能盡變為澄淡,豪邁人之筆性,不能盡變為謹聲。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是為傳! 2016年6月28日世界潘姓聯盟主席、中國文都桐城木山潘氏研究會會長、木山潘氏18世孫賦帝潘承祥并秘書長19世孫賦姑潘卡惠子聯袂作也。
作者:潘卡惠子 回復:0 發表時間:2016-07-09 11:36:1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