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68393次
5人
5個
20個
95人
8部
戢姓源流與遷徙說起戢姓的來由,首先就要說說戢姓族譜中的世派源流,從簡陽親人上傳的戢氏源流和我所看到的柳溪戢氏源流中,雖然兩篇戢氏源流全文稍有差異,但主體內容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判定兩份戢氏源流在早期應該同出一處。簡陽戢氏源流的來源從其表述中可以看出,在清朝光緒初年,綏定新寧(注:今四川省達州市)的秀才戢瑞林參加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中的鄉試時,在遺才榜(注:文中遺才是指未被發現或未受重視的人才,即遺漏的人才。清朝規定,秀才參加鄉試,先要經過學道的科考錄送,臨時添補核準的,稱為“遺才”)中見到簡州(注:今四川省簡陽市)戢澍銘的名字,戢瑞林非常高興看到同宗親人,于是通過探訪兩人得以見面,在交談中感覺非常親切,于是,相約前往簡州,在簡州的戢三超家留住了月余,在戢瑞林與戢澍銘、戢三超等族人談起綏定戢氏家譜時,認為綏定家譜所載的戢氏源流內容最詳。于是,戢三超戢澍銘等族人囑咐戢瑞林回去后,專抄戢氏源流一份寄簡州。第二年戢瑞林從綏定寄來戢氏源流一紙,簡州戢氏族人如獲至寶,于是重修家譜,將戢氏源流照錄於家譜之首。這就應該是簡陽戢氏源流的來由。而我所見到的柳溪戢氏源流沒有注明其來源,這或許是柳溪戢氏族人一直傳承著戢氏族譜,或一直與周邊戢氏族人相互共享戢氏源流,故沒有在族譜中專門表述戢氏源流的來源。在簡陽與湖北柳溪戢氏家譜相比較,可以看出,簡陽戢氏源流與柳溪戢氏源流中,內容略有差異,如簡陽戢氏源流中 “后世子孫皆曰余戢姓人氏。故有姬戢二姓之說也。”而柳溪戢氏源流表述為“后世子孫皆曰余戢姓人氏故有姬戢二姓萬世難婚之說也”,從中可以看出,簡陽戢氏源流略有遺漏。而簡州戢氏源流中“其饒州西門外永豊二十九都,臨海永泉【此處殘缺數十字無考】族重修宗譜。”內容也有遺失,而柳溪戢氏源流中表述為“其饒州西門外永豐二十九都臨海永泉簡州有諱如止登嘉靖乙丑科進士秩任圻州江防道者俱本長沙之派諸派子孫森森郁郁文盛禮樂傳家詩書奕世子子孫孫代代相繼昭昭穆穆葉葉相承今族重修宗譜”表述的較為完整。另外,簡州戢氏源流中“禮科給事,諱履呈(名諱戢履呈)譜於上,得賜御印。誠三楚之盛族,始平之發派。周氏之遺宗也。”和柳溪戢氏源流中的“禮科給事(注:禮科給事相當于現今國防部副部長外事接待助理之職)諱履呈勒於上得賜御印誠三楚之盛族始平之發脈周室”所表述略有不同,但大意還是一樣的。從以上兩份傳承下來的戢氏源流中不難看出,在歷代戢氏族人編修族譜過程中,由于族譜流傳的時間久遠,難免會出現殘缺遺漏的情況,但總體上的表述內容是不會改變的。這也印證了各地的戢氏宗族傳承戢氏源流的一至性、可靠性和真實性。至于戢氏出自何處,從戢氏源流中也可以得到答案。在戢氏源流中“余戢氏始祖名嵩原姬姓陜西鳳翔岐山人氏乃周文王四世孫衛康叔之孫也食采於戢遂以戢為氏建居始平”,這里所說“食采於戢遂以戢為氏”即為“生活在戢這個地方,故以戢這個地名為姓”至于這個戢地,現在已經無從查考了,但后面一句“建居始平”卻有歷史可考,說起始平,這里就要說起西周早期的畢程之戰,據史料記載,畢程之戰是周人從弱小走向復興的特征標志,也是周人收復失地的第一戰;在畢程之戰之前,即武乙元年,周人被昆夷打敗,被迫退出南周原,遷居到北周原。武乙二十一年,周太王去世。周太王在北周原的21年里,周人一直處于韜光養晦、臥薪嘗膽、發奮圖強的階段,在此期間沒有進行過一場戰爭,所以周太王去世時的周人地盤大不過北周原。但周太王為周人建立了立足之地,并培養出了一代翦商戰神周王季。周王季的練兵之地就是周公廟附近的大營村和邰城西側的大營村,而戢武村就是周王季存放兵器的所在地。周人開拓疆域真正開始于戰神周王季,周王季一生發動的七次戰爭。《紀年》曰:“公季3年,周師伐程(邰城),戰于畢(南周原)。公季9年,周師伐義渠(乾縣)。公季14年,周伐西落鬼戎(鳳翔縣、千陽縣、隴縣)。公季16年,周伐燕京之戎(眉縣)。公季18年,周伐余無之戎(寶雞縣)。公季19年,周作程邑(邰城)。公季21年,周伐始平之戎(興平縣)。公季24年,周伐翳徒(醫土)之戎(秦武功縣)。這些戰爭都發生在咸陽與寶雞之間,周王季去世前為周人奪下了寶雞地區和咸陽的武功、興平、乾縣和周至西部。至于始平這個地名的來由,據記載,在西周時期,并無始平這個地名,至于為何《紀年》表述“公季21年,周伐始平之戎”,是因為當時此地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紀年中記載為“周伐始平之戎”。始平在西周懿王時稱之為“犬丘”;周平王稱之為“廢丘”;直至三國黃初元年,才稱之為始平縣。《紀年》原為《竹書紀年》,簡稱《紀年》,是公元3世紀西晉武帝時在汲郡即今河南汲縣一座戰國墓里出土的竹簡書籍。當時學者進行了整理讀釋,可知是魏國人撰作的通史性史書,其著成年代是戰國晚期的魏襄王時,約公元前298-297年左右。因此,《紀年》記載成“周伐始平之戎”而不是“周伐犬丘(或廢丘)之戎“就順理成章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始平這個地名是到了戰國晚期才出現的。自戰國晚期開始,始平這個地名一直沿用至唐景龍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這是當時中宗李顯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王贊普,送至馬嵬城,設帳于百頃泊餞別,改始平縣為金城縣。后唐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當時兵馬使“李奐”統領興平軍駐扎金城縣,因平“安史之亂”有功,取“興唐平叛”之意,故改金城縣為興平縣。自此興平縣名沿用至今。另外,戢氏源流記載戢氏起始于“始平“,而中國的家譜早期起始于周朝,當時稱之為”家傳“,后來又稱之為”譜牒“,姓是部落的名稱,每個人都用同一個姓,表示每個人都是這家族里的人。后來種族繁衍,人口擴大,家族越分越多,于是出現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朝和漢朝以后,姓、氏合一,同時,門閥制度興起,社會中很講究門第觀念和家族出身,這個時期,人們才考慮用名字來表示行輩。因此,戢氏到了漢初的先祖戢鑒公時期,戢氏族譜才有了明確的行輩字派。從上述兩個原因,這也可以得出結論,戢氏源流至少是到了戰國晚期至唐朝初年才開始對戢姓家族歷史進行較為詳盡的記載。因此,戢氏源流中之所以不說建居“犬丘”或建居“廢丘”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戢氏源流中“建居始平”和“始平之發脈”這兩句也足可以證明,戢姓是起源于“始平”,也就是今天的陜西興平市。至于戢氏后人為什么大多居住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我們先從周朝的發展歷史來看,周人的興起與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尋找立足點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遷都的過程。自武王伐紂后建立西周,定都鎬京(注:今西安市長安區西北,和豐京一起并稱為“豐鎬兩京”,是西周時代的首都,又稱西都、宗周。)以來,周人由西隅小國突然入主人口眾多、繁榮富饒的廣大東方,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據《史記·周本紀》載:“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寐?’王曰:‘告女: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日夜勞來,定我西土,我維顯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縱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虛;偃干戈,振兵釋旅:示天下不復用也。”《史記·周本紀》中的“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意思是“我還未建立起代表天意的國都,如何能睡得著。”文中的“定天保”意即:建立起代表天意的國都;“依天室”意即:在天室宣布符合天意的法令。種種跡向均表明,如何鞏固新王朝的政治統治,加強對廣大殷商舊地的控制,這些都無疑成為了西周王朝必須面對的一個首要問題。因此,在周武王病逝,周成王繼位以后,周人在接近殷商故地的伊洛河谷地區建立了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由此也可以得出,周人都城的遷徙路線大致為自西向東,沿渭河而下,直達黃河之濱的夏、商故地洛邑(今河南洛陽)。從戢氏源流中也不難看出,隨著西周自西向東擴張,戢姓族人在此之后也在一路向東南方向發展。據戢姓源流記載“周時戢汾公戢詹公為衛(注:現今的濮陽)大夫;戢正公為齊(注:現今的湖南或山東)大夫;戢黎公博通經吏,能識兵法,靖亂歸王伐庸有功,楚王悅之,為楚(注:現今的湖北)上大夫;戢鑒公漢初時為湖廣(注:現今的湖南湖北兩地)長沙太守,見長沙山水秀麗人杰地雄,遂擇址而居長沙縣前,厥后(注:從那以后)子孫日繁;漢唐仕宦不替(注:漢唐時期出任官宦的層出不窮)。”這些都足以證明,自西周開始,戢氏先祖逐漸向湖南、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不斷發展。在這其中,尤為漢初戢氏先祖鑒公一族發展為盛。戢氏源流中記載:“元時,兵擾長沙,故我族諸祖散居他州不一。”,也可以看出自宋朝以后,隨著元兵不斷進犯中原,戢姓族人也隨之退隱于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得以休養生息。這也就形成了戢姓現在湖北、湖南、四川和江西等地聚集地的原因之一。至于有些人稱戢姓為少數民族,從中國姓氏起源也不難看出,許多冷僻生疏的姓氏都出自少數民族,由于戢姓在國人眼中也屬于難得一見的冷僻生疏的姓氏,所以有把戢姓說成少數民族也無可厚非。但是,作為戢氏族人應該了解到,“戢”不單純是表示收藏、收斂的意思,戢在西周時期,還代表著收藏兵器的庫府重地,同時戢還是一種類似于戈的兵器。并且,自古以來,戢氏也一直保留著周人存勇尚武的精神和理念,因此,從西周到明清時代,許多戢氏先輩都在當朝官居武官。同時,“戢”這個賦予了深厚的漢文化的文字,在歷史長河中,雖然不為大眾所知,但卻是傳承著周人對兵戈武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字,而絕非外來文字。?
作者:戢猛 回復:0 發表時間:2016-10-29 12:56:1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