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1142次
0人
2個
23個
763人
51部
追本溯源憶先祖 據史載唐(武后)圣歷二年,翁氏先祖已在現址福清市港頭鎮東翁村建村立族。后在閩龍啟元年(933年)改福唐縣為福清縣崇德鄉化北上里東翁村(分前后村)。翁氏源自福清琴江翁氏分支,是福清市六桂宗親會的一房翁姓宗親。 由于翁氏族譜在文革期間被毀壞,致使宗祠內四個分支的支譜盡失。鑒于此,我五一厝子孫本著榮祖耀宗的初心,努力尋找本支世系史實,幾經艱難,惜只能追溯至二十一世德字輩分的德起公,致從始祖到二十世代先祖的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跡無以契考,從而感到莫大的惋惜與遺憾。 五一公是翁氏五一厝支系的先祖,在五十一歲得子時被譽稱,這是舉族皆知的史實。但究竟五一公是誰?所屬的世代,字號,妻室,子女,葬地,生平事跡,族人至今不盡了然。 憑著族中的傳說,三山鎮埕邊村前的大墓就是五一厝的公祖墓,從而認定二十一世德起公就是五一公;還有一種傳說,五一公傳下承樑和承砥二男,就是大犬和細犬,從而認為他們的父輩克極公就是五一公。到底這些傳說是否合符五一厝家族繁衍的史實呢?至今沒有定論,仍在追溯和探索之中。 不過,面對這些傳說,經過仔細反復地探索之后,認為存在二個誤區:其一,五一厝公祖墓的確是五一厝先祖德起公的墓葬,有墓碑為證,但不能肯定就是五一公的墓葬地;其次,如何取證承砥和承樑就是大犬和細犬?他們倆是否所屬傳說中的輩分?還是屬于不同年代的倆個人?都缺乏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克極公就是五一公。要證實五一公的真正身份,需要具備的核心依據是:世代,姓名,名諱,字輩,妻室,兒女,生卒年月和墓葬地點,否則就無法誠實和清晰地印證五一公生平史實,可見追本溯源所面臨著巨大的責任與艱難。 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艱難。一來年代久遠,二來世系繁多,要想追溯完整,談何容易!然而,作為五一厝子孫要有堅強的信心有擔當,要在重大艱難里追根,在撲朔迷離中溯源,要盡力而為,這也許就是家族留給后代子孫的責任和使命。在此,就本人的一些認知提出以下三點看法,意在拋磚引玉,并呼吁族人積極參與追祖尋宗之列,期盼早日找到可靠有力的答案,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第一點,要以至今保留完整的五一公祖墓為依據。據墓碑記載:此祖墓建造于清嘉慶辛酉年仲月,即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11月,地點在三山鎮埕邊前。大墓的主山是二十一世德起公,立碑人是孝子克極攜孫承樑和承砥。 第二點,要以福鼎翁氏宗親翁武峰(敬字輩)提供的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的古代翁氏宗祠分支的族譜為依據。這個距今117仍然年保留完整的古譜上記載翁氏宗祠從二十世至二十五世代的輩份是:其,德,賢,圣,思,紹,因此,古譜可作為追溯翁氏五一厝先祖世系的指南。 第三點,要以族人口耳相傳的史實為依歸。即五一公在五十一歲時傳下大犬,后又傳下細犬,共二男。其中大犬傳下屬于振字輩的五男。由此推測可知:五一公是應是屬于二十四世紹字輩的父親,是二十五世紹字輩(大犬)的父輩,是二十六世的振字輩的祖父......,這個繁衍的過程既符合年代,又符合輩分,完全符合翁氏五一厝家族的世系。 因此,根據上述的追溯指南,經過不斷慎重的分析和推理,初步得出以下有關五一厝族人從二十一世起始的世代推斷: 1,二十一世德起公,約生于1732年(雍正九年),卒于1801年(嘉慶六年)。享年70歲。根據古代早婚的習慣,以20-23歲結婚來推算(下同),德起公生前已四代同堂。墓葬于三山埕邊前的五一公祖墓(下稱公祖墓)。據墓碑記載:主山德起公配倪氏儒人,傳三子,長男與二男無婚配記錄,三男克極配候氏儒人,傳承樑和承砥二男。承樑配王氏儒人,承砥配陳氏儒人。 如果假設生于1732年(雍正九年)的德起公是五一公的話,那么首先是年代不符,因為德起公與作為五一公的振字孫輩相距六代,約有120余年,明顯在年代和輩分方面都不相符合。其次墓碑記載德起公傳有三男,長次二男因不明原因均無婚配記錄,僅余下三男克極,實際上前后共傳下三個男丁,這樣就與墓碑的記載不相符合。 2,二十二世賢字輩克極 (欠輩份名),約生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在1801年為先父德起公建造大墓時已經43歲,卒年不詳。據墓碑記載立碑人克極公是德起公的三男,配侯氏儒人,傳承樑和承砥二男。 如果假設認為克極是五一公,那么他與五一公的振字孫輩起碼還要跨越第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才能到達第二十六世振字輩,前后要歷經五代,約一百多年之久,比正常多出了二代,與繁衍的年代不符,不但明顯有跨代之嫌。同時也出現斷代的理由無法解釋。 3,二十三世圣字輩是承樑和承砥,據推算約生于 1779(乾隆四十四年)年,卒年不詳。按照福鼎翁氏族譜的記載,應是屬于“圣”字輩。有很大可能是把“承”誤音為”圣“字,這種音誤在古代經常出現的。比如在福清縣志中記載的村名是前后東翁村,但在公祖墓的墓志銘上記載的卻是”東峰“,這個”峰“字到底是何時被改動?因何改動?在福清縣志中卻也找不到記敘。因此認為或許是由石匠造成的字誤,把”承“字當作”圣“字來寫,否則無從解釋。在1801年為祖父母立墓碑時,作為德起公的二個孫輩當時已婚配成家,其中承樑配陳氏,承砥配妻王氏,那么可以認為承樑和承砥的年齡最少是在18---23歲之間。 如果假設圣字輩是五一公,那么到底是承樑還是承砥之中的那一位是五一公?他所傳的子輩又是誰?而他與振字的孫輩也還相差四代,這其中明顯少了一代,所少的這一代是誰?又該是那個輩分?顯然也盡失史據。 4,二十四世思字輩,按照輩分推算約生于1801年(嘉慶年間),卒年不詳,無墓葬地點及其他世傳保留下來。依照原有祖墓的規模和風俗習慣來分析,公祖墓僅容納祖孫三代,是受到墓域面積的限制,因此思字輩的墓葬地不會在埕邊前的公祖墓,估計很大可能性是葬在東揚頭頂的墓山。但在五一厝繁衍史實中也沒有留下任何記錄,且無從追溯。但若從年代推算,思字輩適合五一公的世傳,理由有二:一是輩分符合,是二十圣字輩的兒輩,二是從年齡方面符合,且沒有出現斷代的痕跡,三是五一公傳下大犬與細犬二男,雖然沒有輩名,但可以推斷是屬于紹字輩的,理由是符合輩分,又與繁衍年代銜接。然而五一公的父輩究竟是承樑公還是承砥公呢?還確是一個十分嚴肅而艱巨的難題。原因是世系,世傳的記錄都是空白的,而且無從考證。 5,二十五世紹字輩,約生于1852年(咸豐二年年),應是大犬,細犬二男的輩分,因缺少輩名和字號,曾經被誤為圣字輩,但當作傳說中的五一公所傳的二個兒子,主要根據有二點: 第一是據族人口耳相傳,說五一公在五十一歲時才傳第一個兒子,名大犬,之后又傳下次子名細犬。而大犬傳下5男(振字輩分),細犬傳三男。 第二點是年代符合,與所延續的振字輩分相符合,且年齡吻合,而且沒有出現斷代跡象。 6,二十六世振字輩:約生于1872~1882年間(同治十一年),5個兄弟是 :亞目,亞奴,亞灶,亞鈿和亞金。遺憾的是在光緒年間,第五房頭因疫情而損失,據史載在清光緒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福清曾經發生重大的鼠疫和霍亂。當時第五房在此次疫情中家庭盡失,以致后來家族的房位沒有排列第五房頭,令族人感到悲痛。這個現象符合家族歷史的傳說,是由翁振樂宗親根據其父的訴說。 7,二十七世章字輩,約生于1897----1907年(光緒二十三年),已經到了晚清時代,如按照我的先祖的誕辰是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卒于1944,享年37歲,逝世于新加坡。 8,二十八世程字輩,約生于1922....1927年(民國十一年),如我的先父程沐則生于1927年,卒于1999年,墓葬本地東楊樓頂墓山。 9,二十九世敬字輩,約生于 1945-1950年(介于解放前后),如本人就是1950年生人。 10,三十世守字輩,約生于1974-1979年間, 11,三十一世宗字輩,目前家族已經繁衍到了這一輩人。 從以上的種種追溯看到:由于缺乏重要的五一公的世系史料,僅從上輩人的口耳相傳,導致史實的可靠性難免顯得極為有限的。大犬和細犬的父輩是五一公,可理解為五一公在五一歲時傳下大犬和細犬二男,但仍然缺乏輩名,也沒有墓葬地址,更無生卒年份,以及一切有關的史料來佐證,造成了極大的困惑。 如果要以反向思維的邏輯來推理究竟五一公是誰?則可以作出如下種種的推測: 一,假設二十一德起公是五一公?但曾經傳下三個兒子,不符合繁衍軌跡,尤其在年齡也不符合客觀事實。 二,假設二十二世克極公是五一公?曾經傳下二男,年齡和輩分不符合客觀軌跡。 三,假設二十三世是圣字輩是五一公?但被誤寫是承字,即承與圣的福清話誤音而造成的。據公祖墓的墓碑只記載承樑夫婦承砥夫婦,再沒有其他的記載資料了,因此要假設究竟是承樑還是承砥是作為思字輩的五一公,都缺乏有力的史實而顯得上述推理蒼白無力,也不符合。 四,要推斷五一公是誰,首先必須要符合年代的輩分,其次必須要符合基本的年齡,第三不能出現斷代,這些就是追溯史實的根本底線。因此推斷二十四世思字輩是五一公的事實比較站得住腳的理由。從輩分得知:...思...紹...振...章...程...敬...守...符合輩分,這是符合歷史繁衍的軌跡,所以認定五一公在五十一歲得子后傳下大犬和細犬(紹字輩)是符合有關的史實依據。 五,根據本地有關建造大墓的風俗推理。就是當德起公仙逝之后的近年內就建造的大墓,并不當作公是在1801年(即嘉慶辛酉年仲月)之前逝世的,或者經過好多年后從丁屋移居大墓的假設,如果是這樣的假設,就更加撲朔迷離,更蒙上一層難以推斷的色彩。 六,上述推理是基于把承樑和承砥與大犬和細犬分開,當作不是同一年代的人。前者“圣”字出現音誤為“承”,后者則沒有輩名,就如先祖二十二世克極公,應該是屬于賢字輩的,但墓碑上也是沒有輩分的名字,因此以此思路來理解古代的風俗習慣則比較恰當。 七,上述推理把古人的早婚習俗預計在內,同時允許每一代人有2~10歲的年齡差距空間,尤其是從二十六世開始,繁衍的男丁較多,從長男到第五男的年齡相差,一般在10年之內是合乎客觀事實。同時以大墓為依據的二十一代開始追溯到近代,沒有出現斷代,代與代之間的年齡推理符合現實。當然難免也會有許多錯漏之處,恕不能一一列舉。 八,關于承砥公在嘉慶二十四年即公元1819年修橋鋪路的石碑的分析:根據保存的古跡石碑看到,承砥公曾經修橋鋪路的史實是存在的。承砥公時年約64歲,進入花甲之年。在推斷祖父不可能是五一公的情況下,因此不會出現祖愿孫還,也不會出現父愿子還的情況。那么有一種積極的可能性就是在承砥公所處的年代,家境富裕,并秉承一向樂善好施的家風,看到村民平時因為河路不通,出行艱難而慷慨解囊地樂捐修橋鋪路,從而做了又一件留芳百世的善事。 九,根據現存的五一厝公祖墓看到,清代鄉村的墓葬傳統規模,一般只供容納三代。因此從德起公算來,只到承字孫輩就已經完滿,并無多余的墓地了。因此斷定思字輩的墓葬并不在此公祖墓之內其次,也說明在德起公的年代里,家境不是十分富裕,否則所建造的大墓就不止現存的規模。 十,按照上述推理把五一公定位在思字輩。但作為思字輩的五一公究竟是誰的兒子?是承樑公還是承砥公的?留下這個重大的疑問,以及只知五一公之輩卻不知公祖之名,實在是天大的遺憾。因此要如何追根尋源五一公的真名,恐怕將是一個我輩無法完成的任務。鑒于此,應該如何是好?如其讓子孫永遠不知公祖的名諱,倒不如本著尊祖敬宗,敬送一個雅號給五一公,是否會遠遠勝過留給五一厝后人一個永遠遺憾的迷?這個決定當由族人議論定奪為好。不過,在此有一副存頭對聯如下: 思家思族思五一, 孝天孝地孝公祖。 上聯的意思是: 族人思念家族思念先祖還思念五一公祖, 下聯的意思是: 子孫孝敬上天孝敬大地還孝敬五一公祖。 作為五一公祖,對族人的繁衍歷史來說是功高蓋世,豈能沒有名諱?因此根據上述的二句詩意,我建議就以存頭的字來取名“思孝”,作為五一公的大名,一來子孫追本溯源實是行孝之舉,二來即使認為做法不是十分恰當,可權當是子孫敬祖的一片孝心,以慰先祖,以安族人。從存頭的“思”和“孝”字,以及到句末的五一公祖,認為不是巧合,而是五一厝子孫對先祖的永遠緬懷吧! 附繁衍年代: 德起1732年…克極1758…承砥1779…思(孝)1801…紹1852…振1872…章1897…程1922…敬1945…守1974…宗…功... 翁氏宗祠二十世起翁氏祠堂輩分如下: 其德圣賢思 紹振章程敬守宗功祖訓 恢弘繼述宜遵國典家規 接著的宗譜是: 賢孝為本光前裕厚根源遠 仁義存心經文緯武世澤長 二十九世:敬光(翁惠光) 農歷丙申年孟夏 公元2016年4月于香港
作者:翁惠光 回復:0 發表時間:2016-12-27 09:13:4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