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ANG  

03-09

32783次

2人

2個

11個

84人

4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杭氏宗祠的五百年滄桑


宜興分水杭氏宗祠重修即將竣工,進入寬敞氣派的祠堂,精巧設計、完美布局,令人感嘆!
杭氏祠堂始建于何時?沒有找到文獻記載。《百瀆杭氏宗譜 卷首》有三篇與此祠相關的文字,還有宗譜中按宣統年間建成的宗祠描繪的大宗祠圖,此三文一圖,基本勾劃出我宗祠五百年的風雨滄桑,留下我祖幾百年來的興衰歷史。

明代,名門望族建三進五開宗祠
《敦本堂記》是最早記錄此祠的文章,十四世孫嚴霖于第七次修譜時受族尊之意而寫。嚴霖(1762-1832)三分雙溪公派后人,字傳常,號雨亭。

嚴霖十四歲拜大宗祠。宗祠面對震澤西水道,房屋高大、極有氣派。祠堂的庭院內植有碧綠的梧桐,兩棵古香長得郁郁蔥蔥。中堂大書“敦本”二字。此敦本二字是明代文衡山先生所書。(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擅長詩文書畫,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文征明與我祖澤西、雙溪(杭濟、杭淮)為友,故而能有其為大堂題寫。
由杭濟、杭淮與文征明交往的歷史年代推斷,先生題詞與我杭氏宗祠建成至今,已逾五百年!
較為詳細記錄杭氏宗祠建筑風貌及祭祀盛況的是《杭氏祠堂記》

震澤西北層峰疊嶂,山勢曲折延伸向西為分水鎮,鎮西一地為杭氏祠堂。祠堂面向震澤向西的水道,祠堂右側屏障是蔣灣山。杭氏祠堂檐牙高啄如展翅的鳥翼,似有飛入內庭的感覺。祠堂內植松柏梅竹,堆砌奇異怪石,庭內奇花異卉,蒼翠逼人,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堂下周圍的走廊、廊屋、夾室,屋頂茅葦覆蓋,墻面灰白涂抹。
杭氏祠堂供奉孟和公為始祖,其次列叔政公、商任公、商弼公、商用公,又其次列澤西、雙溪兩公。當年族人祭祀活動,場面熱鬧非凡。彼時,杭氏族人喜喪、育兒、婚娶,必進祠堂行禮叩首!而不守規矩、做事偷懶,要進祠堂受到訓斥。
按丙子年(1936)纂修續譜時記載內容來推斷,《杭氏祠堂記》寫成于甲寅嘉平月,即1794年12月,描繪的是距今約三百年的景象。

清代兵焚,族人三十多年捐資建成
我大宗祠在分水鎮,吳錫潛庵及雨亭公(杭嚴霖,字傳常,號雨亭)都有文,載于舊譜之中。杭氏宗祠自咸豐庚申(1860)兵焚之后,到同治己巳(1869)由人公倡導捐資重建。先建進門的四間,及后面進鄉堂的五間,光緒年間再建造二進,宣統年間繼續建東西兩側的房屋,并且在沿河建照墻。
前后三十多年,歷經幾代人不懈努力,才完成如此氣派、規模宏大的建筑。
此祠還經官府登記入冊,地基壹千六百九十七號,建筑占地八分五厘五毫,場地壹千六百九十五號,面積二分四厘六毫六絲。

又過百年,杭氏宗祠恢復重建
宣統年間建成至今又過一百多年,風霜雨雪、酷暑寒冬,由于祠堂功能變遷,無人居住與管理,破舊加快,祠堂成為無主之物。杭宗有幸,適逢盛世!在首任理事長杭岳忠倡導下,杭氏宗親積極響應,按照宗祠原貌恢復,按修舊如舊原則設計、施工;第二任理事長杭志遠慷慨出資,帶領族人齊心合力完成了宗祠恢復重建。感恩祖輩、造福子孫,杭氏宗祠成為杭氏后人共同的家!杭氏修譜建祠理事會提出宗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杭氏祖先美德,聯絡敦睦宗親情誼。
中國迎來新時代,杭氏宗祠、杭氏后代一定能在新時代作出新成就,綻放新光彩!
杭新宇(百瀆杭氏二十世孫)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于無錫杭家旦


杭氏宗祠中堂內明代文征明書“敦本”二字


四塊破損的磚雕,一段宗祠的歷史

杭氏宗譜修譜辦公室的柜子上有四塊破損的磚雕(下圖),每塊磚大約三十公分見方。重修杭氏祠堂的宗親秋平說,這是在舊祠堂拆到的。





與辦公室的杭信榮、杭英儀等幾個反復琢磨,有了共識。從磚的邊框看,磚雕是橫式排列的,而且“杭”和“秀”應該分別是第一和最后一個字。在《杭氏宗譜》的大宗祠繪圖上,發現了杭氏祠堂門前的照墻上有“杭宗屏翰”四個字(如圖)。
這樣,另外兩個字是否組成“鐘靈毓秀”呢?





杭宗屏翰:寫在祠堂照墻面向河的一側墻面上,意思是“杭氏宗祠的遮蔽保衛”,非常貼切。
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育) 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這四個字寫在照墻面向祠堂大門的一側墻上,與“杭氏宗祠”四個字呼應,意境絕佳!
四塊破損的磚雕,承載著一百多年來杭氏宗祠的歷史。
據杭氏大宗祠記載:吾族大宗祠自咸豐庚申兵焚后,到同治己巳由鑒人公倡導捐資重建。先建進門的四間及后面進鄉堂的五間,光緒年間再建造二進,宣統年間繼續建東西兩側的房屋并且在沿河建照墻。據此,照墻建造于 1910 年前后,距今一百零幾年。
新中國成立后,祠堂功能改變,1950 年杭氏宗祠用做供銷社,1951 年用做分水糧油購銷點,河岸上的祠堂照墻因礙于船上貨物裝卸被拆除。照墻拆下的建筑材料,包括八塊磚雕又成為糧油購銷點的內部建筑的材料,被砌在墻內。解放初期,有誰能想到會有重建祠堂的那一天?有誰知道這些被拆的“建材”再過百年的價值?如今,再次發現這些“建材”,小心翼翼方能得以保留。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祖輩在沒有機械的條件下,靠手工制成這樣的磚雕,今天我們重建祠堂時怎樣復原?留給我們研究思考的同時,也留給祠堂基建組的宗親去探索實踐。
為了再過一百年的價值,四塊破損的磚雕要在我們這代人手里,變成藏寶!
杭新宇 于洛社杭家旦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作者:杭新宇   回復:0   發表時間:2017-12-24 19:45:01

族譜錄紀念網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