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18302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主樓] 小興州—歷史上的移民圣地

小興州—歷史上的移民圣地
來源:新華網?
????中國歷代移民和姓氏遷徙,大都發生于社會激烈動蕩的歷史時期,因而呈現出時間相對集中,數量相當巨大,流向較為明確,地域相對固定等明顯特征.尤其是明清以來,由于版圖擴大,幅員增加,以及戰爭頻繁等多種原因,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發地和集散點,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報本溯源的朝宗圣地,河北小興州就是其中之一。
????河北小興州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官方組織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遁,元朝滅亡。元朝殘余勢力雖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當的軍事實力對明王朝北邊構成很大的威脅。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長城以外,東起遼東,西至山西北部,內蒙古西部,東西兩千余里,南北數百里的廣大地區,屯兵衛戍。同時,為恢復和發展北平地區因戰亂遭受破壞的社會經濟多次從燕山以北廣大地區(俗稱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及至永樂皇帝登基,為進一步鞏固、發展北平地區社會經濟,確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調長城以北27個衛所的將士圴5萬人,在北京附近屯邊戍守。同時,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于良鄉、順義、平谷、大興、宛平、通州、薊縣、寶坻、香河、遵化、盧龍、武清、豐潤、清苑、容城、新城、安國、徐水、任丘、淶水、霸州、定興等地區和河北各縣,移民總數達數十萬之多。涉及到張、王、李、劉、梁、孫、崔、鄧、杜、魏、邢、徐等數十個姓氏。
????由于小興州是長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鎮,位于遼東、內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沖,因而也就成為歷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歷次移民后裔,難以確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遷徙的集散之地視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東、東北一帶現存的眾多族譜家乘中,追溯家世淵源時,多稱其“先世自小興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興州成為河北、內蒙古、山東、東北等地眾多姓氏尋根問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關外的小興州,南至廣東的珠璣巷,東起山東棗林莊,西至湖北孝感鄉,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漢族活動的主要區域,反映了姓氏遷徙的大致脈絡,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尋根溯源的重要依據,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謁祖的人文景點。 (原文載:《尋根認祖叢書·姓氏總論》)
?????? 行吟路上不該忘掉小興州 ????????
????《遷民的前路》4月26日刊發后,有別于山西洪洞,一個跟遷民有關的叫小興州的地名異常突出地出現在我們視野之內。這中間,讀者吳麗平的信最早引發了我們的關注:"我的家鄉在保定市安國縣南離縣城20里地大沙河北岸邊一個叫東吳莊村的地方,小時候聽奶奶講我們村與我們村北邊里河村的祖先是親哥倆一起從山西搬來的……父親告訴我說,我們村前些年有人到過我們祖先老家--- 山西老鴰窩村--- 確實有這么個村子,我們對祖先是從山西遷來的就更確信無疑了??墒侨ツ晡覀兇逶诓鸪覀冃W校過程中,拆出了很多石碑,這些石碑據說是破四舊時從墳地里搬來的,它們有的墊了臺階,有的墊了地基,其中一石碑寫著我祖于永樂年間,從小興州遷于此"。
????小興州不在山西,山西洪洞亦沒有小興州。然而,在河北,"原來我們祖先來自遙遠的關外并非山西,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們村的鄉親,他們還有點不相信"--- 這樣的事情絕非在吳麗平一個人身上發生過;"小興州的真實地理位置鮮為人知,可能是洪洞移民廣為流傳,小興州后人也覺得自己祖先也來自山西"--- 這樣的困惑和尷尬亦絕非一個人獨有。
????尋根者為什么不知道小興州在河北,小興州之本來面目為什么為另一個在地理上毫不相關的地方遮掩了呢?
????1、興洲村在灤平縣城東北10公里,金元時期宜興州之治所,其遺址之大部,即覆蓋于民房之下。除殘存的城墻之外,在這里尚有一座我不知道是否能和遷民聯系到一起的興州行宮觀音寺。如今村名寫作興洲而非興州,村里的居民亦非當年州城內原住民后裔,雍正年間,繼由山東遷來的黃氏三兄弟之后,又有于姓等人家落戶,這里漸成村落。
????向村里人打問不出小興州的故事,這里沒有更早和更豐富的民間記憶,小興州于他們亦只是口口傳說。但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州城址卻非傳說,真實地出現在他們和我們面前,亦說明這片土地過去之歷史非同尋常。
????遙遠而模糊的小興州會由此不再遙遠而模糊嗎?
????而追蹤小興州,還要從追蹤興州開始。遼之北安州,金改興州,元仍其舊,俗謂之大興州,今天位于隆化縣的土城子城址,據說即其治所所在地。小興州之地,金初屬興化縣,泰和三年即公元1203年始屬興州轄下之宜興縣,元宜興縣升為宜興州,"以舊有興州,故俗稱此為小興州"。
????興州以及小興州進入綿綿不絕的民間記憶,開始于明朝初年。
????2、?明朝初年,基于現實安全,朱元璋對王朝組織結構進行改革和調整,邊地防御體系建設被提到非常重要和緊要地位。衛所的設置在此情勢之下大規模展開。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小興州設宜興守御千戶所。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興州改衛,設左、右、中、前、后五衛。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5600人為衛,1120人為千戶所。所設兩個總旗,10個小旗,"大小聯比以成軍",其構成"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者,諸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僭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
????同時朱元璋又采取"寓兵于農"政策,實施由州府領導的民屯和由衛所負責的軍屯。"移民就寬鄉,或召募或罪徙者為民屯";軍屯分兩種,邊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種",營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設置衛所地區,軍事第一,其所有行政工作都圍繞軍事這個中心,興州和小興州處于邊地,首當其沖,大量衛軍移入的同時,境內居民被遷往燕山以南地區。文獻載,公元1371年,明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戶,散處諸府衛,籍為軍者給衣糧,民給田;又以沙漠移民32800余戶屯田北平,置屯254,開地1343頃……太祖時徙民最多,其間有以罪徙者,這其中有多少徙民是來自興州和小興州呢?
????遷徙是政府不得不承受的重,何嘗不是遷徙者不得不承受的重?各有各的難處,各自言說不盡的難處于是銘于各自特有的記憶深處。
????3、?小興州因遷民被銘記,被遷民后裔銘記。"予家原口外小興州人,國初,以州常被寇患,盡徙民入內地,遠祖之在小興州者不可考,祖楊百源徙保定府容城縣,入樂安里籍,居城東北河照村,世業耕讀……"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名臣楊繼盛臨刑之前自著年譜,其中對家世的記述,亦是今天我們發現的個體關于小興州遷民的最早記述。
????散存于民間的譜牒和碑石墓志,亦多有關于小興州遷民的記述,成為珍貴的小興州遷民實物證據。
????據明朝萬歷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柱峰劉公墓志銘,其先興州人,五世祖劉興徙任丘,依金沙嶺而居。
????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仲春,歲貢吳士洪等人立世系略記碑說:世遠人違,詳不及考,竊聞父老為余言,吾宗本小興州人,明永樂年間遺臣族實畿內,始祖諱興來,居于祁之里河村,后另置一莊,名曰吳家莊,累世相承,……恐久而不彰,無以啟我后人,特為勒石并敘家譜,使后世子孫尋宗者得以稍識其略……
????據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87年初修、嘉慶和光緒年間兩次續修的任丘陳王莊李氏族譜,其始祖李伯誠,明洪武四年,奉詔遷古北口外山后居民實內地,遂自小興州移居任丘縣城西金沙嶺陳王莊,并有"至今訪興州舊族人,咸稱西紅門"之記。
????4、??跟興州和小興州有關的遷民,自洪武年間一直持續到永樂年間。
????明成祖宗朱棣結束靖難,于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即位,同年2月,一場更大規模的向內的遷徙活動隨即開始。此次內遷關系兀良哈。兀良哈又名烏梁海,靖難過程中,"從征有功,盡官其長",朱棣甫一登基,又割大寧地畀之,以此種方式對出過大力的兀良哈予以獎賞。興州和小興州均在大寧都司轄下,亦均在內遷之列。"以大寧地畀兀良哈,失計甚矣",后人如何議論,均無補于業已發生的事情。
????興州五衛內遷,其中一衛遷于今天的廊坊,即后屯衛"徙治三河縣";三衛遷于今天的唐山,即左屯衛"徙治玉田縣",右屯衛"徙治遷安縣",前屯衛"徙治豐潤縣"。
????此次內遷的痕跡今天在唐山依然能夠發現。明朝以前唐山建村的村莊僅占9%,大部分村莊是明朝初年所建,約占70%左右。明初遷民中,除江南富戶外,亦有一般貧民和遣發罪囚,以及眾多的屯田軍戶,后者亦正是唐山地名中出現營、寨、堡、驛的原因。
????在豐潤,在發現的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谷嶠墓志銘中,我們亦讀到這樣的文字:先世為河南之光州息縣人,一世祖谷裕,洪武初以先鋒昭信校尉從征,乃徙居北平,有開國功。至三世祖谷亮,有破敵功,"武績尤懋",擢興州前屯衛指揮,遂占籍豐潤……
????5、興州和小興州遷民,為史書所證明,亦為譜牒和碑石墓志此類民間記憶所證明。但今天,在一些地方,一些遷民后裔對原本清晰的根脈卻發生疑問了。
????不僅僅在今天,其實值得懷疑的地方早就出現了。清乾隆年間,有關小興州的文字已出現不可解之處,甚至出在同一人筆下,如任丘著名學者邊連寶當時在許氏族譜敘中說,"許氏者,原籍晉省之小興州,以故,明中葉遷于保定之安肅……更遷河間之束城鎮家焉";在"征士李對鏡公家傳"中說,其"先世居古北口外之小興州,明洪武初遷任丘"。小興州在前文中劃入"晉省",后文中又歸于古北口外,不自相矛盾嗎?
????任丘的劉崇猷和安國的吳占樓懷有相似的疑問,他們同歲,都是1938年生人,屬虎。吳占樓的疑問起于他抄錄下來的透露家族信息的碑文,劉崇猷的疑問起于他保存的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重修劉氏家譜,該譜序上說:我劉氏,厥初居北地邊陲小興州,永樂靖難,二世祖兄弟奉始祖母而南也,擇居王約村,厥后椒蕃瓞茂……另一本,民國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重修的劉氏家譜為什么又說"永樂二年,由山西洪洞縣古大槐樹移居來此"呢?
????據說任丘的畢村、陳村和老各莊等5個村莊都是小興州遷民建的呢,據說小興州在山西洪洞是子虛烏有呢,據說小興州就在今天的承德灤平呢。
????他們素不相識,他們說不該忘掉根,他們有一個久違的叫小興州的故鄉。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明史張廷玉等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唐山市地名志唐山市地名辦公室編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灤平縣志灤平縣志編委會編著遼海出版社1997年版〗(來源:燕趙都市報)
興州衛士兵祖籍
據玉田縣珠樹塢《董太宜人戴氏墓志銘》:太宜人姓戴氏,諱妙貴,其先應天上元人。祖旺與山東昌邑人董公儀并從軍于興州左屯衛,并家玉田。及太宜人父通再世鄰好,故太宜人歸董氏。是為處士諱勝之冢婦,封中書舍人贈戸部員外郎諱雄之嫡室,今湖廣按察副使銳之母。莊重寡言笑,平居無厲聲遽色,而家人子弟軰望之凜然不敢犯。與員外君相對如嚴賔,事后姑及從姑孝養備至,處妯娌與宗族曲盡恩意,而尤以勤儉持其家,以學業勵諸子。副使君甫冠即與員外謀,遣游邑庠,所以訓飭之甚至,故君克早有成立,登甲科,官禁從,敭歴中外,懋著聲績,太宜人之教居多焉。員外君倜儻好義,與從父兄弟同居數十年,及分產,惟其欲與之,不較,助邊有冠服推以與從弟,不居,皆太宜人之贊決也。故玉田人稱內助之賢者,必曰戴氏云。始以副使君初命封孺人,再進今號。副使在中書戸部時,皆迎至官邸享有祿養。叅議河南時,兩以公事得便道過家,縉紳皆賦詩為壽,鄉里榮之。正徳甲戌夏,忽不樂,語婦子曰:吾將逝矣,惜不得銳兒見之。殮殯之具皆手自撿視,無不如禮,六月二日竟卒。其靜治於死生之際又如此。太宜人生正統甲子九月四日,及是,得年七十一。初養一子曰鎬,既乃生副使及鏈與鑄,視之若一。孫男二曰瀾曰潤,女五俱在室,以卒之明年三月望日,塟縣之■〈艸屬〉秫務之原員外君之兆。員外之塟,副使同年友徐太史舜和為之銘,至是以例請,誼弗可以辭也,乃為銘曰:維戴之先,自吳而燕,望彼玉田,惟同袍之賢,以女于廣川,以啟其后人,以大其先,既壽而全,帝寵亦蕃,以賁其丘原,尚百千年,過者式旃,曰此賢母之阡。
另見明萬歷年間興州左屯衛指揮使楊永康檔案,知其祖籍臨淮縣人,祖先在明初即為軍籍,永樂七年調任玉田興州左屯衛。興州左屯衛原在山后興州,永樂元年移徙玉田縣。戴氏之祖與其夫祖并從軍在玉田之興州左屯衛,其祖籍來自山東昌邑和應天上元兩地,楊永康祖上為臨淮縣,亦因罪調戍玉田興州左屯衛,可見興州衛兵源來自全國各地抽調。永樂元年前在山后興州時的兵源多屬山西籍,保定師專魏雋如曾考證。安國大文沈氏來自湖州,陳氏來自無錫,均系軍籍后裔,或曰從常遇春軍北征而因故著籍者,或是宜興州守御千戶所之兵人之后。安國氏族多來自山西,如謝氏、刁氏、呂氏等等,均為宜興守御千戶所軍人后裔,祖籍山西,后從軍到大同衛,洪武晚期建興州五衛,調戍至山后興州,永樂元年內遷至玉田、遷安、三河、香河、良鄉,其中宜興州守御千戶所軍人裁撤至保定府個州縣。
?保定明代“小興州”移民之謎
作者:王少堂??來源:燕趙都市網
  受東方文化影響,國人有著很深的故鄉情結。由于明朝初年,大量的移民遷徙保定,于是尋根也便成為數百年來沉積于民眾之中的一種深沉懷念。無論是家族譜諜,還是碑銘墓志,更有祖輩口耳相傳,保定地區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某村某姓,祖上來自山西小興州。對此,近年來不少人提出質疑:認為小興州實在今河北省灤平縣,而所謂“山西小興州”有誤。這一說法無論是對于民眾的傳統觀念,還是保定乃至河北的移民史,都是一種新的挑戰。有先生撰文反駁,更多的是不以為然。然而,上升的學術的層面,這其中確實有許多東西很值得認真探討。
  (一)明初山西并無“興州”移民
??? 受元朝末年及明初“靖難”之役戰亂的影響,中原地區人口銳減。而此時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區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旱蟲災,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同鄰省相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再加鄰省難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甚是稠密。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卻達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總和。于是,洪武初年和永樂年間,在朝廷的統一組織下,從山西大量地移民到河北、北京一帶。這也是為什么民間盛傳許多舊家多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的緣由。然而,查尋史料,盡管確有大量山西移民遷徙河北,但卻無山西“興州”移民的半點記載。
??? 《明史》卷七十七記載:“明初,當徙蘇、松、嘉、湖、杭民之無田者四千馀戶,往耕臨濠,給牛、種、車、糧,以資遣之,三年不征其稅。徐達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萬五千八百馀戶,散處諸府衛,籍為軍者給衣糧,民給田。又以沙漠遺民三萬二千八百馀戶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開地千三百四十三頃。復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戶部郎中劉九皋言:‘古狹鄉之民,聽遷之寬鄉,欲地無遺利,人無失業也?!娌善渥h,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眾屢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又徙登、萊、青民於東昌、兗州。又徙直隸、浙江民二萬戶於京師,充倉腳夫。太祖時徙民最多,其間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處之。成祖核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鮮矣?!睋陨嫌涊d,明洪武年和永樂年間,確曾大規模地從山西的部分地區移民至河北、北京一帶。遷徙的地區共有七個州:太原、平陽(今臨汾市)、澤州(今晉城市的高平)、潞州(今長治市)、遼州(今晉中市的左權縣)、沁州(今長治市的沁縣)、汾州(今呂梁市的汾陽和晉中市的介休市一帶)。從以上州縣可以看出,移民地點為晉中、南地區,是經濟富饒,民居稠密的地方,亦即《明史》所言“狹鄉之民”遷至河北、北京地多人少的“寬鄉”。
??? 我們看到,以上七州,并無“興州”。那么,所謂的山西“興州”是否也有移民的可能呢?抑或,《明史》對此有所遺漏呢?通過對“興州”歷史沿革和其歷史地理環境的分析,結論應該是否定的。
  山西興州,即今興縣。據《山西通志》記載:“興州:(唐、宋名合河縣)金升興州,隸太原路。元仍為興州,隸太原路。縣志:中統二年改為合河縣,三年復舊。明名為興縣,隸太原府岢嵐州?!薄芭d縣,明初改興州為縣。”《山西日報》刊載的馬曉東先生的文章“興縣——新興故郡毓興州”對此說的更為具體:“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改興州為興縣。改名之由除了當時革故鼎新的大氣候因素外,更主要原因是,興縣已失去了邊防軍事重地和交通要道的地位,而且經過元末戰亂,興縣人口僅有7806人,田賦來源還不及一個小縣,其降州為縣也就勢在必然了。”由此可見,興州是金、元時期的建制,明朝山西并無興州名稱,已經降州為縣,改名為興縣,直至今日。同時,在歷朝歷代,興縣也從沒有“小興州”的稱謂??梢?,有些移民稱先祖來自山西小興州只是誤傳。興縣除史籍無任何移民史記載以外,從其歷史地理環境分析,也無規模性移民的可能。興縣今屬呂梁市,地處山西西北部,與陜西、內蒙接壤,歷史上屬荒遠之地。也正因其人少地辟,明初才被“降州為縣”。而當時明朝廷移民的原則是“古狹鄉之民,聽遷之寬鄉,欲地無遺利,人無失業也。”因此,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來自山西的興縣。而且,在當代有關山西移民史的研究中,至今并未發現興縣移民的任何記載。
  (二)所謂“興州”移民應來自北口外“小興州”
??? 既然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來自山西的興縣,那么民間盛傳的“根源”小興州又在哪里呢?許多史料證明,“小興州”確有其地,然不在山西,而在今河北省承德市的灤平縣?!稓J定熱河志》卷九十七載:“宜興故城在灤平縣西北七十五里。金初為興華縣之白檀鎮,泰和三年置宜興縣,屬興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為宜興州,以舊有興州,故俗稱小興州。明初改置宜興守御千戶所。永樂初廢。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稱為興州河,迤南三里為小城子,蓋宜興故城址也?!?康熙朝《畿輔通志》卷二十一載:“灤河……東南流古北口邊外小興州?!?《方輿紀要》載:“城西為新營,口外三十五里為青沙嶺,又五十四里即小興州,其東即古北口?!薄稘撉駝懹洝肪砣d:“古北口外舊有小興州、大興州、宜興、鳳州等處。宋蘇轍《古北道中》詩:‘亂山環合疑無路,小徑縈回常傍溪。仿佛夢中尋蜀道,興州古谷鳳州西?!鞒蹼`版圖,永樂中棄大寧,淪沙漠矣。”
??? 十分巧合的是,這里不僅有名副其實的“小興州”,而且明初小興州軍民還“傾巢而出”地遷徙到了保定一帶。與山西移民不同的是,小興州移民是屬于“衛所”移民的范疇。據《明史兵志》記載:在古北口外 設大寧都司,轄大寧前、后、左、右、中五衛及會州衛、營州中護衛 、興州中護衛。當時的小興州在大寧都司的管轄范圍。《明史》卷六載:(永樂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寧地畀烏梁海?!?《明史》卷九十載:“永樂元年,罷北平都司,設留守行后軍都督府,遷大寧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載:“北平行都指揮使司 本大寧都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寧衛。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領衛十。永樂元年三月復故名,僑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虛?!碑敃r的衛所遷移是軍民一起悉數遷移的,以致“其地遂虛”。大寧都司內遷之后約五十年,這里仍是一片荒原,無人居住。景泰四年(1453)“三衛乞居大廢城,不許。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明史》卷四十)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明成祖朱棣要放棄大寧衛所,將口外廣袤的土地留給韃靼、瓦剌呢?對此,史學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傳統的說法是由于外圍據點遠離內地,無民人居住,一旦蒙古入侵,難以固守,故而退據長城為守。還有史家認為,朱棣為報答爭奪皇位有功而將大寧都司的土地給兀良哈三衛。復旦大學史地所鄒逸麟教授則認為:“15世紀初諸衛內遷的根本原因是北邊地區氣候轉寒、環境惡化造成的?!?鄒逸麟《明清時期北部農牧過渡帶的推移和氣候寒暖變化》)但無論是什么原因使大寧都司內遷,其遷移保定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小興州的百姓也隨同衛所的遷移而移徙到保定附近的各個縣鄉。清同治十二年《清苑縣志》也明確地記載了這一事件:“明永樂初,遷大寧等衛軍實內地,故舊家多自北口外小興州而來我?!?br>  明清時期許多名人的文集、碑記對此也有許多記述。明楊繼盛《楊忠愍集》卷三《自著年譜》稱:“予家原口外小興州人,國初被寇患,徙入內地,遠祖之在小興州者不可考。祖楊百源徙保定府容城縣。”明盧象升撰《鹿善繼傳》載:“公諱善繼,字伯順,人稱之為乾岳先生。永樂初自小興州徙于定興。”明朝湯斌撰《樊夢斗傳》載:“樊夢斗,字北一,號文成。崇禎壬午鄉貢廷試第二人……其先小興州人。明成祖時奉詔遷文安,遂為文安人。”明孫承宗撰《陜西按察使邢公墓志》載:“公邢姓,諱云路,字士登,號澤宇,世為安肅龍山里人,其自小興州來者。”清康熙朝大學士魏裔介撰《斗山高先生傳》載:“高三位,保定之新安人也。其先自小興州徙畿內者諱鵬舉?!鼻蹇滴醭髮W士陳廷敬撰《通議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加詹事府詹事定齋崔公墓碑》載:“公諱蔚林,學者稱為定齋先生,其上世小興州人,明初徙保定之新安。”以上史料撰書者及所涉人物,均為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名流,比之民間傳說與清末民初纂修的族譜更為真實可靠。
  (三)結語
  由于山西移民影響的廣泛深入,難免傳聞與史實混雜乃至相悖。明初遷徙到保定一帶的移民應該不少,但至今能見到的有價值的史料不多。對保定移民史的研究畢竟不能憑借感情與傳聞。如果我們說,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來自北口外,可能仍缺乏證據。然而據以上史料分析,民間傳聞或族譜、碑銘記載的所謂“山西小興州”移民只能是兩種情況:其一,本是山西移民,而其“興州”有誤。其二,本是口外小興州移民,而其山西有誤。當然,如果能確定是來自小興州移民的,那么其“根”就應該是今河北省的灤平縣了。

保定祖籍河北灤平“小興州”的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

《欽定熱河志》卷九十七載:“宜興故城在灤平縣西北七十五里。金初為興華縣之白檀鎮,泰和三年置宜興縣,屬興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為宜興州,以舊有興州,故俗稱小興州。明初改置宜興守御千戶所。永樂初廢。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稱為興州河,迤南三里為小城子,蓋宜興故城址也?!?康熙朝《畿輔通志》卷二十一載:“灤河……東南流古北口邊外小興州。” 《方輿紀要》載:“城西為新營,口外三十五里為青沙嶺,又五十四里即小興州,其東即古北口?!薄稘撉駝懹洝肪砣d:“古北口外舊有小興州、大興州、宜興、鳳州等處。宋蘇轍《古北道中》詩:‘亂山環合疑無路,小徑縈回常傍溪。仿佛夢中尋蜀道,興州古谷鳳州西?!鞒蹼`版圖,永樂中棄大寧,淪沙漠矣?!笔妨纤d“古北口外小興州”,就是現在的河北灤平大屯鄉興洲村。
據《明史兵志》記載:在古北口外 設大寧都司,轄大寧前、后、左、右、中五衛及會州衛、營州中護衛 、興州中護衛。當時的小興州在大寧都司的管轄范圍?!睹魇贰肪砹d:(永樂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寧地畀烏梁海?!?《明史》卷九十載:“永樂元年,罷北平都司,設留守行后軍都督府,遷大寧都司于保定?!?《明史》卷四十載:“北平行都指揮使司 本大寧都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寧衛。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領衛十。永樂元年三月復故名,僑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虛?!碑敃r的衛所遷移是軍民一起悉數遷移的,以致“其地遂虛”。明朝建立后,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長城以外,東起遼東,西至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的廣大地區屯兵,并多次從燕山以北地區向北平一帶移民,發展生活,充實邊防。永樂皇帝登基后,又抽調長城以北各衛所15萬將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時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圍和河北各州縣。古北口外小興州遂成為山西洪洞齊名的中國八大移民基地之一。
現將祖籍河北灤平小興州的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資料整理如下,一方面為灤平興州朝宗圣地祖源文化豐富資料,另一方面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報本溯源提供信息。

作者:114.238.249.*   回復:3   發表時間:2018-06-18 10:18:05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小興州—歷史上的移民圣地

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之一——博野徐氏家族
博野徐氏祖籍古北口外小興州(今河北承德灤平大屯興洲村),世居博野縣程委鎮南林里村,徐氏四世祖徐恭因因拾金不昧留下千秋美名,至今仍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傳頌。
據《博野縣志》卷五《鄉賢》編中記載:明代“貤(音義)贈河南左布政使徐公,諱恭,淋漓村人。灌園道左,有大戶攜銀袋置樹下,飲水,遺之。既覺,從故路號泣奔尋,語以失銀三百兩。公即出而還之。大戶拜謝,愿留其半,公固辭不受。其人祝曰:‘愿徐氏子孫昌盛’。后人即其地豎碑,題曰‘還金井’,遺跡猶存?!睆钠溆H自在路旁澆地的情況來看,徐恭當時只是一位普通農民。至于所謂“貤贈河南左布政使”的顯赫頭銜,乃是幾十年之后的封典?!犊h志》卷七《藝文》編中有一篇《徐處士還金井碑記》,撰者是明代翰林院侍講、徐恭玄孫徐聯芳之友馮琦。《碑記》對此所述稍詳,文中說:徐恭“嘗自灌園,遇客負囊庇于園樹之蔭,亟索泉水飲之,遺其囊去。去二十里,號而返曰:‘吾囊中所輸,官金三百也,不意亡去,即捐軀鬻(音玉,賣)妻子,未能償茲負也!’處士盡出其金還之??痛笙策^望,割其半以謝,處士辭不受??驮侔?,吁祝曰:‘愿徐氏世有賢子孫’。”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碑記》中還記述了徐恭另一件拾金不昧的故事,說是徐恭有一次到縣城,在客店里拾到了客商丟失的銀兩,他就在原地等候失主,但沒有等到。當第二天徐恭又到那家客店去等候失主時,店主人卻因失主所告已被官府抓去了。徐恭立即趕到縣衙,向失主還金,救出了店主人。店主叩頭拜謝說:“不是您,我就死無其所了!”
還金井遺址位于南林里村東南隅。井口直徑0.7米,井深約4.5米,井壁由青磚砌成.明代萬歷年間因村民徐恭澆園拾金不昧而得名.井前有石碑, 碑高3.6米,寬0.99米,厚0.26米,青石質。明代翰林院侍講馮琦撰文并書丹,碑文633個字,除碑題“明處士徐公歸金記”為篆書,正文及落款均為楷書,字跡清秀,筆力遒勁。記載了徐恭還金的經過。1987年10月被列為博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鸞,徐恭之孫,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同科中舉,官任趙府長史。
徐鳳,與兄徐鸞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同科中舉,官任靈丘知縣。
徐廷璋,徐恭之孫,徐行之父,因子而貴,被贈河南左布政使。
徐行,徐恭曾孫。博野程委鎮南林里村人,徐恭曾孫明嘉靖葵丑年(1553年)進士,十九歲授山東濟南府司理,審判定案,執法嚴明。一次審理兇殺案,徐行尋蹤覓跡,在柴堆里發現了死者尸體,使冤案昭雪。徐行為官至四川廉察使,始終兩袖清風,對賄賂正色拒之。做河南左布政使時,掌管全省錢糧,一毫不染。五十歲時,因病退歸故里。徐行即徐方伯墓在今程委鎮南林里村北。
徐連芳,徐恭的玄孫,二十來歲時中隆慶丁丑科(1577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即太史公。
徐宏,徐恭仍孫(八世孫)崇禎庚午科(1630年)中舉,任山東嶧縣知縣。?
徐名鏞,徐恭云孫(九世孫),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恩貢,以“先賢”的后裔被特許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
徐景濤,徐名鏞之子,康熙癸酉科(1693年)中舉。
徐曰模,徐名鏞之侄孫,二十九歲時康熙甲午科(1714年)中舉,后在博蠡之間設學施教,造就不少人才,其中成進士者三人,舉人五人。
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之二——任丘高氏家族
任丘高氏家族為明清任丘八大家之一,祖籍古北口外小興州(今承德灤平縣大屯鄉興洲村),明永樂二年遷至任丘縣梁召村。始祖名諱不詳,族譜只記載為“肇遷公”,其子玉(任丘高氏家族二世)。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勤奮耕作,逐漸成為梁周村一帶“持家有序、知書達禮”的大戶名家。
至四世,高道、高逮雙雙科第入仕。高道為太學生,歷官鴻臚寺序班,滎陽知縣。高逮先入縣學,為優庠生,后入太學,官至南城兵馬司副指揮。此后,從五世至九世,高氏族人獲秀才、舉人功名進太學讀書或出仕為官者約數十人,成為“書香門第、仕宦人家”。
九世高寅,字敬一,順治十六年(1659年)中進士,后授官建德知縣。他到任懲盜賊、息訴訟、修學堂、繕城池、撫流亡、墾荒土,多有善政,士民“德之”。惜英年早逝,“未竟其用”。
十世高成齡,官至山西布政司,曾署理總督(三品),成為任丘高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高成齡(公元1668—1748年),字笙三,號古愚。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7年)中舉人,后開館課授徒,維持家計。歷任永平知縣、瑞州知府、山西按察使、巡撫等職。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9年),授官云南永平縣令。到任后,他嚴格約束吏員差役,妥善處理訟案,減輕百姓課稅,嚴禁財政開支。不到一年百廢俱興,政績“甲于滇省”。不久,因政績突出,升任江西贛州府同知。在任五年中,他舉發奸匿,認真處理積案、疑案,“明斷服人”。
康熙末年高成齡升任瑞州知府,改變了當地不少惡習,“士民悅服”。人們在府衙前樹起兩面大旗,上書“三邑福星”,“萬家生佛”,一時傳為佳話。當時,高安(瑞州府治所在地)人朱軾正在巡撫兩浙,雖然與高成齡沒見過面,但瑞州是他的家鄉,所以對高成齡的政績很清楚。于是上疏朝廷,稱高成齡“天下治行第一”。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接受了朱軾的奏薦,越級提升高成齡為山西按察使(公元1723年)。高成齡從瑞州離任后,朱軾親筆寫了《高公去思碑》。
在山西按察使任上,每到庭審時,高成齡總是親自提審案犯,詳加訊問,細審情節,總計平反案獄四十余件。為了振興久已廢弛的吏治,征得巡撫諾珉的同意,提出六條禁令:一、禁止人命株連;二、嚴禁拷問過于苛刻;三、取締聚眾要挾官府的不良風氣;四、禁止賄取仵作之弊(假證);五、禁止包攬訟詞,挑唆罪犯;六、清查田土卷契。積弊很快清除,全省吏治一新。大學士朱軾,兵部尚書盧洵、巡撫諾珉交相上疏薦舉。朝廷下旨,召高成齡進京陛見。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見三次,高成齡對奏很多建議,全部受到贊許或采納,并賞賜了很多物品,回來后,高成齡升任山西布政使。
在布政使任上,高成齡突出的政績是首創了“養廉銀”制度。以前,上級官衙的日常消費取自下司。下司取自隨課稅征收的“羨余”(即“火耗銀”),而火耗銀又沒有限額,多的竟達正稅的一半,少的也不下十之二三,“民甚苦之”。高成齡提議,把火耗銀定為正稅的十分之一,提取后全部上交布政司,再由布政司分派給各府縣,做為“養廉銀”,諾珉把這一建議上奏給朝廷。因事關重大,朝廷建議再三,沒有定論。高成齡再次上疏,“排眾議而伸己見”。最后,雍正皇帝裁斷“期于必行”。初在山西試行,很有成效,遂推廣到其他省,“均感到公私兩便”,于是“養廉銀”之法成為制度,堅持下去。
高成齡在山西布政使任上呆了五年,其間代理總督一次,代理巡撫四次,山西“一切陋例裁汰殆盡”,而他自己,除薪俸養廉之外“毫無所染”。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因受諾珉庫銀虧空案牽連丟官,在山西“羈居”八年。乾隆元年(公元1738年)遇赦歸里,十二年(公元1748年)無病而終,壽80歲。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2年)平反昭雪,復原官,誥贈通奉大夫。高成齡著作有《澄懷堂文集》4卷。
高成齡以后直至清末(十五世),任丘梁召高氏家族入闈或出仕為官者,世代不乏。
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之三——任丘劉氏家族
任丘市青塔鄉陳王莊劉氏家族,祖籍古北口外小興州(今承德灤平大屯鄉興洲村),其先人劉興于明永樂中遷任丘陳王莊居住,后被劉氏稱為始祖。
陳王莊劉氏家族第三代劉賦,授官揚州巡檢。
劉賦之孫、五代劉蓁,因孫元震、元霖貴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書、通議大夫、禮部左寺郎,正三品。劉蓁,字士美,精通經史,但不求功名,寬忍好隱,樂善好施,有求必應,而對家人則嚴持勤儉之風,從不浪費一文錢一粒米,故被鄉人稱為 “天鄉公”。
劉蓁次子、六代劉勃(1522—1603),字仲安,號柱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官江西新建知縣、戶部主事、河南按察司僉事。因子元震、元霖貴贈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太子太保。
劉勃生子元震、元霖、元霈(早卒)。后長子元震位少宰,次子元霖位中丞。由于元震、元霖兄弟在京城為官多年,名聲顯赫,加之明清兩朝劉氏家族中又有多人在朝為官,故被世人稱之為“任丘八大家”之一。
劉元霖(公元1555—1614年),字元澤,號用齋。陳王莊劉氏家族七代。劉勃次子。元霖幼年瑞敏,稍長有偉度,善文詞。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八年(公元1580年)兩科進士,初授安陽令。當地民俗野蠻好斗,不易治理。元霖到任后,施政簡易平恕,乃大治。期滿晉升為吏部銓選曹官。上任后,他虛心納言,不恥下問,“澄綱清紀”,明斷是非,潔身自持。所選用的官員,多為當時在德才方面深負名望者,“紳士翕然歸之”。在任八年后升清卿,督“四夷館”。不久,晉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受命巡撫浙江。浙江嚴重的災害是海汛,而兵餉及課賦,織造之役更甚。劉元霖尚未到任,歷年積累的難題和奸狡蛀蟲早在那里“凜凜待命”了。
他到任后,“持大體不責纖細”,抓住肅吏治振頹風為要政,使吏民有所感動而發奮。初見成效又出現兵餉供應不足的問題,劉元霖感嘆道:“民如空虛之鍋,兵若挑吃揀喝的驕貴之子。怎么能以空鍋養驕子呢!”于是淘汰冗兵,核實名額,取消虛報冒領之弊,使兵餉減額十萬五千多兩,減輕了百姓的負擔,軍餉也不再虧空,又在沿海一帶加強軍務,以防東倭侵擾。他說:“不備不虞不可以為帥,戰備不加強我不能一日安寢食也。”兵部發來部隊將帥調防的公文,以天津將調浙江,以浙將調薊。劉元霖認為:“將不習兵,功于何有?”于是上請兵部,指出兩次追趕倭寇轉徙逃亡,都是浙將統兵以赴。接著他又提出“倭變修兵務六事”,并繪制沿海城垣木寨官兵閉守圖,提交兵部參考,兵部接受了他的建議。
他任浙江巡撫八年,“上籌國計,下恤民生”,節省費用百余萬兩。父亡,元霖“持服歸哀毀骨”,以未得見父面含恨不已,立志侍奉老母,不想進京赴職,在母兄竭力勸說催促之下才進京上任。任職后即掌管部務,不久,晉升工部尚書。在任時,他裁汰奸黨“益額靡料”的不良風氣,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萬歷皇帝第三子朱常洵晉封福王,在洛陽大修官邸,派人到川、湖、貴等省采購木料,大事鋪張。經劉元霖固執奏請,皇帝出面阻攔才作罷。
劉元霖為官清正,從政節儉,居官三十年,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6年)因病卒于官,年59歲。朝廷贈太子太保,賜祭葬。劉元霖著有《撫浙奏疏》6卷。
劉元震 (1541—1621),字元東,號復齋。陳王莊劉氏家族七代。劉勃長子。隆慶五年(1571)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神宗時歷國子監祭酒,累遷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在父母年逾八旬之際,元震為孝敬雙親,曾十余次上奏,請求回家方允。侍奉雙親,鄉居二十年,終年年八十一歲。劉元震與劉楚先合著有《新刻乙未科翰林館課東觀弘文》10卷。
陳王莊劉氏家族十二世劉牧(1740年前后在世),為清經學家。雍正七年副榜。十歲能屬文,授禮記。與紀曉嵐、邊繼祖、戈岱、李中簡、邊連寶、戈濤并稱為“瀛州七子。一生作學問,臨終前說,我生平心事如是,言畢而逝,年68。著有《大學石經古本解略》1卷、《詩經朱傳補義廣或說》4卷。
名門望族與文化世家之X——XXX氏家族正在編寫中,歡迎祖籍古北口外小興州的朋友提供相關資料。
聯系人:鄧秀軍13932401839 袁舒森1383165288 QQ:596499383

作者:114.238.249.*   發表時間:2018-06-18 10:19:06

[回復] 回復小興州—歷史上的移民圣地

追尋“小興州”作者:徐水信息網 李新鎖 馬曉增/文 在保定的廣大地區,一些民眾對于“小興洲”這個地域名稱,應該說是一種有關祖宗和家園的歷史記憶。隨著社會進步、和諧與穩定,人們日益關注自己祖先、家族的尋根探源的文化現象悄然興起,著書記述、修續譜牒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小興洲,這個跟人們關聯已久的地方究竟在那里,當時的人們為什么要遷移,什么時候遷移的,都去了哪些地方?現在看來,無疑是個很重要也是非常有趣的話題。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修竣的新城縣龍堂村李氏族譜記載:遠祖思明公,在明朝永樂年間,從北直小興州遷至保定府新城縣白溝河東十八里龍堂村…… 類似的記載,曾經散見于鄉村家族譜牒和墓志碑刻,由于對小興洲的隸屬(例如“北直”)不是很清楚,又由于這些資料的散佚和湮沒,使得人們對于小興洲的地理記憶產生了茫然甚至偏差,有的則把小興洲指向了山西洪洞。比如一位先生在致信山西洪洞某機構時稱:“我老家是河北蠡縣鮑墟公社榆林村,與本省的同口村是從山西洪洞小興洲遷來的?!边€有人稱:“原籍河北省保定地區清苑縣良寨村,本村姓張的占半數,是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老鸛村小興州遷來,張家祠堂原有石碑三塊,有兩塊記有移民情況?!毙焖h政府網竟也有類似的記述: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洲移民遷此定居,因舊城五(當為“無”字)民戶,又建村落后,取名“空城”至今?!?基于這種關乎祖先的模糊狀況,本文就我們手頭掌握的一些資料,跟大家做一些簡要的也是必要的探討,希望能夠澄清一些原委,對當事者有所幫助,也希望方家指正。 *關于小興洲的地理歷史方位 興洲位于灤平縣城北偏東十公里處,地處興洲河西岸。春秋時為東胡地,戰國時為燕國地。秦屬漁陽郡。西漢為漁陽郡白檀縣,北魏屬安州廣陽郡廣興縣,西境為御夷鎮地;后并入厙莫奚。隋唐因之,屬饒樂都督府轄。遼為中京道北安州興化縣地,西境為奚王府地。金為北京路興州興化縣、宜興縣地。據《欽定熱河志》載:“宜興故城,在灤平縣(今承德市灤河鎮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為興化縣白檀鎮,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興縣,屬興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為宜興州,以舊有興州,故俗稱此為小興州?!毙滦蕖稙雌娇h志》載:中統四年(公元1370年)將興洲劃歸中書省上都路(今內蒙古多倫境),領屬興安縣(至元二年改興化縣為興安縣)、宜興縣。據天歷年間(公元1328~1329年)在灤平縣建的太平王德勝碑文載:“天下既定,奉升縣為洲”,即至和元年(1328年)8月升宜興縣為州,史稱宜興洲,俗稱小興洲,治所在今灤平縣興洲鄉小城子村。又載:明初,沿元時州縣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古北口外興洲隸京師永平府,三年三月隸于北平府,四年罷興洲。洪武二年(1369年)在興洲兼置宜興衛,(三年)六月改宜興衛為宜興守衛千戶所;永樂元年(公元1457年),廢所。 據《明史》:永樂元年三月,改北平行都司(府)為大寧都司,移治保定。 查《中國歷史地圖集》,在現在的承德市西南位置,灤河中上游,元明時期有個地方叫做“興州五衛”,地名稱哈喇河套。在興州五衛的西北處,即宜興所,地名為小興州。此一地理名稱,只存在于金元時期,明初以后,再沒有出現過;同時,中國其他地方再沒有第二處。(金、元時所說的興州,即后來的興洲?!爸荨弊盅莼癁椤爸蕖弊郑?。 解讀以上資料,我們會很容易弄清這樣幾個問題: 小興洲做為一方古地,位于今灤平縣境內,別無歧義;小興洲地理位置重要,得以由縣升州,可以折射出居民的輻輳心理與強化其地理記憶;幾經沿革,終廢于明永樂元年,小興洲的上屬北平府改行都司再改大寧都司,稍后移治保定府。 *小興洲移民 位于河北北部的小興洲古地,是長城古北外第一重鎮,也是歷史上和山西洪洞齊名的八大移民基地之一。金遼以前,由于征戰、擄掠和逃荒等諸多原因,山后(由于小興洲所處位于太行、燕山、尤其軍都山以北,金元時期將這一廣大地區特稱為“山后”)的多民族融合就已經開始,河北、遼東乃至山東等地的漢民族軍民人口,已經初步融入了山后諸部族群體。明朝建立后,為防止元遺存勢力和其他部族入侵,曾在長城以外的廣大地區屯兵,還多次從燕山以北地區向北平一帶移民,將口外(長城古北口外,與“山后”概念同)所謂降民編入當地社籍,充實人口,增強內線守衛。永樂皇帝登基后,又抽調長城以北各衛所15萬將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時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隨軍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圍和河北各州縣。這些移民來自河北北部、內蒙古、遼東、山東等地的多個民族,總人數超過十萬之多。另外,屯守的將士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于河北保定地區落地生根,這些人通常也稱自己是小興洲地方遷移而來。 最后一次移民當在永樂元年,屬于背井離鄉、拔鍋卷席的一次大規模內遷。從此,小興洲便在地圖上消失,成為了記憶。 考其此次移民原因,最主要的也是相互關聯的當有三點:一是當時朝廷為酬謝“靖難”有功的兀良哈三衛,割大寧地與兀良哈做游牧之所;二是以保護“邊民”為借口將口外眾多治下百姓遷往內地,分散后便于同化和治理;三是充實腹地人口,使因戰亂而荒蕪的土地得以盡量多的耕種、恢復生產。 *小興洲記憶的尷尬 前面我們提到,關于小興洲的記憶很長時間以來就已經出現了許多偏差。 新城縣龍堂村李氏族譜關于北直小興洲的記載,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小興洲當時屬于北平府管轄地,當時人們或許習慣于這樣稱呼。同為清朝光緒年間形成的家譜,博野南桃墟村馬家卻將小興洲記載為“山西大槐樹鎮附近”。 從明永樂元年到現在,已經550年了。期間,社會變遷、家族興衰、自然災害、戰爭動亂,使得民間的大量相關的文字資料丟失。新中國成立后的六十年代,在破舊立新的狂熱中,存量已經不多的資料甚至碑刻又一次被損毀殆盡。關于小興洲在普通老百姓中的記憶,剩下的幾乎只有口傳的零星信息了。 又由于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存在,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移民集散地——洪洞的宣傳影響持續而深遠,客觀上主導了移民后代已經茫然了的記憶指向。而小興洲古地名已不存,現轄區地方缺乏相關的某種意識,只是近些年來才逐漸地關注起這種尋根問祖現象,其知名影響也便無從談起。 另外,也有專家撰文認為,所謂山后移民是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被遷往保定府的,且洪武二十六年(1393)之前由政府組織的遷民均獲得當地戶籍,永樂年間又重新編審過社屯,洪武移民可能已編人了土著民社,故在以后的自然村中很難看到當時山后移民包括小興洲人的痕跡。即便有記載者,也多為大寧都司內撤保定時隨遷的小興洲軍籍人口?!肚逶房h志》(清同治12年版)所記載似乎與此吻合:“明永樂初,遷大寧等衛軍實內地,故舊家多自北口外來我?!?無論什么原因,將自己祖先源頭來龍的方位弄錯,也是一種尷尬。 據悉,承德灤平有關部門正在中國歷史上八大移民基地之一的小興洲古地,開發和建設以尋根問祖為主題的旅游觀光景區及設施,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去探訪個究竟了。 (承德灤平縣的胡廷榮先生,曾來信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在此致謝。)

作者:114.238.249.*   發表時間:2018-06-18 10:22:59

[回復] 回復小興州—歷史上的移民圣地

史上八大移民出發地和集散地
中國歷代移民和姓氏遷徙,大都發生于社會激烈動蕩的歷史時期,因而呈現出時間相對集中,數量相當巨大,流向較為明確,地域相對固定等明顯特征.尤其是明清以來,由于版圖擴大,幅員增加,以及戰爭頻繁等多種原因,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發地和集散點,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報本溯源的朝宗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樹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一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極其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樹,在我國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黃子孫對洪洞大槐樹的眷戀之情。
  據史、志、族譜等文獻記載和眾多的專家學者調查考證,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有組織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時期(公元1736~1795),歷經金、元明、清四個朝代,時間跨度達六百余年。移民次數在20次以上,有確鑿文獻記載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間移民次數最多(10次),規模最大,移民量達80萬以上。移民姓氏,幾乎涵括了北方常見的一百多個姓氏。
  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官方組織的強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發給川資、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據人口,發給土地、種子、耕牛、農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錢、糧稅收,是歷代移民中最為成功的范例。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來自太原、平陽、澤、潞、遼、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縣。移民流向主要是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蘇、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而后輾轉遷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樹成為中國歷史上移民次數最陽為眷戀的尋根問祖的朝宗圣地。
   2、蘇州閶門
  蘇州閶門是蘇北民眾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據史籍、方志和族譜記載,蘇州閶門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當時群雄并起,割據稱王,張士誠據蘇州與朱元璋爭衡天下。及張士誠兵敗被俘,朱元璋遂 “驅逐蘇民實淮陽二州”。蘇州閶門遂成了移民的出發、集散之地。于是揚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陽、高郵、寶應、鹽城、阜寧、東海以至于連云港等地,都有了蘇州閶門移民的后裔。如寶應縣之劉氏、喬氏、王氏,興化市之顧氏、張氏、朱氏、周氏、姚氏、楊氏,泰和縣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來自蘇州。
  3、江西瓦屑壩
  江西瓦屑壩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當今安徽安慶一帶眾多姓氏所公認的始遷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連天,地處南北要沖的安慶府即成為群雄逐鹿的必爭之地。徐壽輝、陳友諒、朱元璋你來我往,征伐攻殺,致使安慶一帶戰亂不已,屢次易幟,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相形之下,江西饒州路之鄱陽、萬年、樂平、景德鎮則較少受戰亂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為鼓勵向人口稀少的地區移民,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政策,饒州路貧民紛紛北遷到安慶所屬各縣,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此次移民,雖然史無明文記載,但在方志族譜中卻有大量資料足以證明。如安慶市圖書館所藏36種族譜中,遷自瓦屑壩和鄱陽縣的姓氏即達18個,遷自饒州和江西的達26 個,占72%以上。因此,安慶民眾多把江西瓦屑壩視為自己的始遷祖地。由于歷史的變遷,江西瓦屑壩的確切地址已難以確考。據移民史專家葛劍雄等調查考證,今江西鄱陽縣之瓦燮嶺即為當年瓦屑壩故地。
  4、湖北麻城孝感鄉
  “湖廣填四川”是流傳于四川民間認祖尋根的俗語,意即四川民眾來源于湖廣?!昂V”一詞為明代“湖廣布政使司(即行?。钡暮喎Q。大致相當于今湖南、湖北兩省行政區域。但元末明初遷入四川的移民多來自湖廣北部,即今湖北。
  元末之際,湖廣一帶是反元義軍徐壽輝、彭瑩玉等紅巾軍活動的主要區域。元至正十七年(1937)徐壽輝部將隨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繼攻占重慶、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壽輝為陳友諒所殺,明玉珍遂據蜀稱王,國號為夏。明玉珍所部多為湖北人士,徐壽輝被殺后,其舊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權。明氏政權在四川輕徭薄賦,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眾入川。
  及至朱元璋攻滅陳友諒之后,縱兵燒殺,四川更成為湖北百姓避難的樂土。明洪武四年(1317),明將湯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滅明氏政權,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繼入川,遍布四川各地。
  明清之際,四川再次遭受嚴重破壞,人口銳減。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陸續入川。其中大部分來自湖廣,形成了“湖廣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于湖北麻城孝感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眾多把麻城孝感視作尋根問祖的朝宗圣地。而當年的麻城孝感今屬何地,尚無定論,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證說是在今湖北紅安縣城關鎮一帶。' S. h;
  5、山東棗林莊
  山東棗林莊是中國移民史專家葛劍雄、曹樹基先生近年來實地調查考證中新發現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當今山東兗州縣城北七里之遙的安邱王府村,據明代石碑所載,該村原名棗林莊,明魯王裔孫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稱安邱王府莊。
  該村位于兗州東部丘陵山區,地處兗州府城郊,正當濟南各州縣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戰亂波及,人口較為稠密,具備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雖然在官方文獻中未曾發現有關移民的記述,但在安徽濉溪縣志中卻發現了在明洪武年間和清初由山東遷民本縣的記載,并標明占本縣人口80%以上的“周、吳、鄭、王、李、丁、梁七姓”均為山東移民。筆者近年來在從事姓氏、族譜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遼寧、吉林等地民眾的咨詢電、函,稱其祖籍原系山東棗林莊,清初移民加強邊疆,遷居關外,要求幫助查證山東棗林莊的確切位置和遷徙史實。這也可作為山東棗林莊為明清移民點的旁證。
  6、廣東南雄珠璣巷
  廣東南雄珠璣巷是宋元時期北方移民遷徙嶺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眾多姓氏念念不忘的發祥祖地。在眾多的族譜資料和民間傳說中,都大同小異地反映了南雄珠璣巷移民的歷史事實。
  據說,珠璣巷原為北宋京城開封府的一條巷名。當宋室南渡時,南遷臣民落足南雄之后,為表達對故都的懷念,將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璣巷。這是效法東晉以來,偏安江南的歷代王朝,僑置郡縣的傳統作法。
  當然,珠璣巷作為幅員有限的彈丸之地,不可能會有大量人口以供遷移,但其地處南下嶺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會成為嶺南移民最為眷戀,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據曾昭璇、魯憲珊兩位先生對家譜、方志等有關資料的統計和實地考察,列出珠璣巷移民家族多達797支。因而珠璣巷也就成為無數嶺南人精神上的故鄉,成為維系他們桑梓之情、宗族之誼的根之所在。
  7、福建寧化石壁村
  寧化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個自然村組成。它位于武夷山脈東麓,福建省西隅,北連江、浙,南接粵、桂,四周山環水繞,中間是開闊的平原盆地,物產富饒,環境幽雅,堪稱世外桃源,是歷代南遷士民避亂求生、繁衍棲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漢之際,就有中原士民避亂遷徙于此。此后,在西晉永嘉之亂、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際,每當中原動蕩,社會激烈巨變之時,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入石壁,繁衍棲息,并由此而分遷閩南、閩西、粵東、臺灣,及湘、桂、川、黔等地。據史、志和族譜記載,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先后曾有106個姓氏在此生存棲息,并由此播向東南沿海,繁衍海外。
  由于寧化石壁獨特的地理位置,在社會歷史激烈變動的唐末五代,各割據勢力均鞭長莫及,成為較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眾多的北方移民。據史書統計,寧化在唐末人口僅萬余人,到南宋時已達11萬之多,其中土著僅5000余人。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戰亂頻繁中斷了與中原的聯系,在封閉的世界里,他們以自己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語言、習俗,與當地土著的民風習俗混合在一起,漸漸產生出一種新的、獨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遺風,又有區別和創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時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隨著子孫后裔的播遷繁衍,灑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譜記載姓氏源流時,大多把從寧化石壁外遷的第一祖先尊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寧化石壁被譽為客家文化的搖籃,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8、河北小興州
  河北小興州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官方組織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遁,元朝滅亡。元朝殘余勢力雖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當的軍事實力對明王朝北邊構成很大的威脅。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長城以外,東起遼東,西至山西北部,內蒙古西部,東西兩千余里,南北數百里的廣大地區,屯兵衛戍。同時,為恢復和發展北平地區因戰亂遭受破壞的社會經濟多次從燕山以北廣大地區(俗稱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3 J% _"?
  及至永樂皇帝登基,為進一步鞏固、發展北平地區社會經濟,確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調長城以北27個衛所的將士圴5萬人,在北京附近屯邊戍守。同時,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于良鄉、順義、平谷、大興、宛平、通州、薊縣、寶坻、香河、遵化、盧龍、武清、豐潤、清苑、容城、新城、安國、徐水、任丘、淶水、霸州、定興等地區和河北各縣,移民總數達數十萬之多。涉及到張、王、李、劉、梁、孫、崔、鄧、杜、魏、邢、徐等數十個姓氏。
  由于小興州是長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鎮,位于遼東、內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沖,因而也就成為歷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歷次移民后裔,難以確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遷徙的集散之地視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東、東北一帶現存的眾多族譜家乘中,追溯家世淵源時,多稱其“先世自小興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興州成為河北、內蒙古、山東、東北等地眾多姓氏尋根問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關外的小興州,南至廣東的珠璣巷,東起山東棗林莊,西至湖北孝感鄉,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漢族活動的主要區域,反映了姓氏遷徙的大致脈絡,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尋根溯源的重要依據,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謁祖的人文景點。

作者:114.238.249.*   發表時間:2018-06-18 10:23:59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