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363470次
1人
1個
165個
5774人
417部
舊日鄉村,男人下廚房遭人恥笑,因此,男人把米麥掙到家,下廚就成了女人的功課。我們家卻不同,因為母親病后,廚房連同家務與生計都承包給了父親。 鄉下人男權思想較重,只有撐得起門,立得住戶,說話辦事叫得響的人,才算得上 “爺們兒”。身為男人,當不得家,做不起主,說話辦事磨磨嘰嘰,就會遭人白眼,甚至要被順口罵一句“像個娘們兒”。父親是一家之主,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與名聲,不僅從不下廚房,而且從不拾掇碗筷。父親經常到各家幫工,吃遍了百家飯,卻只有母親做的飯菜才吃得順口。時下流行一句話:“想留住男人的心,先要留住男人的胃。”母親并不懂這個理兒,父親卻著了母親的道兒。 母親病殘后,我們兄弟姊妹尚年幼,洗洗涮涮,縫縫補補,屋里屋外,一應事宜,都壓在了父親的肩上。他既當爹又當娘,背起了飯鍋,當起了他最不屑一顧的“四方臺主任”,一年到頭圍著“鍋臺轉兒”。這一轉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打從一九七四年冬天上任,就再沒調離過。 那年家里剛拉下饑荒蓋起新房,母親就病倒了,差點喝了麻婆湯。為了給母親治病、將養,家里不得不一回回地舉債。廚房在外間,東西兩口大灶,灶旁是一只風箱。墻上釘一根釘,掛著坎叉和蒸簾。窗臺上放幾只盛油、鹽、醬、醋的瓶子。中柱上釘一根釘,掛著一只綠塑料筷籠,下面是一口水缸。屋角擺著一只雙屜方桌,撩著花布簾,遮擋住油罐和腌罐。灶間沒有吊棚,成年累月的蒸汽和煙火熏黑了梁柱,透出重重的煙火氣。我曾凄惶地問父親:“什么時候能吊個灰棚?”父親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淡淡地回說:“傻孩子,我們吃穿還顧不過來,哪顧得上啊!” 秋末冬初,老柴燒完,新柴青濕,點火做飯很不容易。做晚飯時,盡管我們拼命拉風箱,灶火就是起不來。父親不得不撂了刀勺,蹲在地上,佝僂起高大魁梧的身軀,側著頭,皺著眉,瞇著眼,一口接一口地往灶堂里吹。煙火呼地竄出來,撲在他的臉上,嗆得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連聲咳嗽。有時不小心,還會燎了頭發和眉毛。在嚴冬漆黑的夜晚,沒有暖氣,沒有燈火,只有灶堂里顫動的火光,迸射著灼人的光芒。屋地上,墻壁上,人的身體上,游走的光影,像飛龍草蛇鉆進地縫、墻縫,鉆進人的眼里心里,讓我在日日的冥思苦想中看清了人生的方向。 開始父親切墩的基本功很差,不是把土豆片切厚了,就是把手切破了。這難免讓他發脾氣。看著他那雙粗糙的大手,做起飯來,真比繡花還要笨拙。無奈之下,父親和母親唱起了“雙簧”。 從炸油、放蔥姜蒜、放精鹽和味精,到最后出鍋,完全由母親指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母親的指導下,父親不僅拿起了廚房里的十八般兵刃,做得一手漂亮的家庭小炒,而且還學會了炸野雞脖、醬茄子、燒茄核等一些“油活兒”。逢年過節,也能像模像樣地操辦幾桌活色生香的“家常菜”,讓族中長輩和遠道而來的親友吃得津津有味。 日月更替,風雨侵蝕,老房子的山墻裂了,屋脊塌了,木制的門窗爛了,玻璃一塊一塊往下掉。每次回鄉探親,破敗的房子,衰老的父親,湊成了一幅衰敗的圖景,見了令人心酸。“怎么不修修呢?”我有點嗔怪父親。父親無所畏地說:“房子和人一樣,老了,經不住折騰啦!再說,我都這么一大把年紀了,還搭那錢干啥?”父親的意思是讓他和房子一起“枯萎直至凋零”。“多讓人笑話啊!你這么住著,我們臉上能有光?”父親沉默不語,算是同意了。 在父親的張羅下,我們兄弟姊妹湊錢徹底翻修了老房子,尤其是對廚房進行了精心改造:拆掉了大灶,留下一個小灶曖炕,裝了一只小鍋爐帶土暖氣,調換了自來水的位置,吊了一頂鄉間非常流行的扣板棚。姐姐把自己的炕柜給父親做了煤氣灶架,其實也是個碗櫥。整修后的廚房煥然一新,但記憶里童年的煙火氣,少年的蔥油味,卻怎么也揮之不去,化作一縷香,在我們的心頭纏繞。 父親六十歲以后,逢年過節,從主廚的位置退居二線,但他一刻也舍不得離開與他廝守了一輩子的廚房,忙前忙后地幫我們摘菜,掏魚腸,倒臟水,燒火,并不時指點所找物品的下處。要是沒有父親在,我們會變成一群沒頭的蒼蠅。我們經常向父親灌輸保健養生的知識,希望他健康長壽,但他卻有自己的一定之規,依然一日吃二餐,依然喜歡吃肉,依然把菜和餡搞得油膩膩的。我攪水和餡包的餃子,大家都說不膩,水靈,好吃。父親卻面帶不悅,說吃著不香。母親雖然一向反對父親,但在吃餃子上卻與父親建立了攻守同盟。我們只好妥協,每次包餃子,都要另外和一盆餃餡。 垂垂暮年,父親漸漸喪失了壯年的心勁,開始走下坡路,我不能完全理解他。除夕夜,站在父親的廚房里,檢閱父親用過的家什:白鐵打造的水舀口癟了嘴,油亮的蒸簾磕掉了牙,鐵打的搶刀磨頹了刀板,鋁鑄的炒勺啃得只剩下半個……我用目光撫摸著件件舊物,追憶淡忘的往事,感悟時光的老去。而父親也在歲月的磨礪中磨蝕了魁梧壯健的身材,霜白了烏黑濃密的雙鬢,消瘦的臉上爬滿了細微的皺紋,褐色的老人斑像一顆顆油浸的花椒,蒼耳般粘在面頰上。他老了,已經是一個需要別人精心照料的古稀老人,卻仍堅持侍候臥床的母親,一晃兒就是三十九年。 我現在知道:一種鉆心的疼痛是后悔,一種無言的淚水是慚愧。晚輩們都在屋里看央視春晚,父親獨自從里間出來,到廚房里準備煮年夜餃子。怕父親看見我流淚,趕忙俯下身子裝著幫忙燒火。我使勁填著柴禾,灶堂里的干柴越燒越旺,越燒越紅火……
作者:郭升良 回復:3 發表時間:2018-07-06 11:18:15
1963年10月28日出生于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男,199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點解阿sir系只鬼》,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1995年,出演加入TVB的首部電視劇《壹號皇庭4》。1996年,出演古裝劇《狀王宋世杰》。1998年,在古裝武俠劇《鹿鼎記》中飾演鄭克塽。2001年,在古裝劇《錦繡良緣》中飾演反派長孫文本。2003年,出演TVB警匪劇《智勇新警界》。2004年,出演TVB劇集《棟篤神探》飾演招世勤。2007年,出演TVB警匪劇《通天干探》,之后淡出娛樂圈,并轉至蘇黎世保險公司任職。
作者:183.21.225.* 發表時間:2018-11-22 12:42:33
作者:183.1.67.* 發表時間:2018-11-22 12:42:33
1997年,擔任楊千華演唱的歌曲《再見二丁目》MV的男主角。1998年,在以消防員故事為題材的電視劇《烈火雄心》中飾演葉世輝;同年,獲得港傳媒評選的“十大希望之星”。2000年,與呂方、呂頌賢、宣萱、梅小惠合作主演TVB時裝喜劇《夢想成真》,在劇中飾演風流成性、城府很深的袁缺德。2001年,與陳松伶合作主演電影《生命因愛動聽》,在劇中飾演男主角萬豪,這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2002年,參演陳慧珊主演的電視劇《烈火雄心2》;在黃日華、邵美琪、向海嵐主演的古裝電視劇《蕭十一郎》中飾演連城壁;同年,參演TVB制作的清裝劇《鄭板橋》,飾演周士俊一角。2003年,參演古裝愛情電視劇《金牌冰人》,飾演秦熙的義子秦穆。2004年,在林峰、吳卓羲、李倩主演的古裝武俠《大唐雙龍傳》中飾演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出演時裝警匪電視劇《爭分奪秒》,飾演洪培基;同年,在時裝劇《恐怖天使》中飾演高級督察劉可發。2005年,客串電視劇《御用閑人》;在蒙嘉慧、向海嵐、曹敏莉主演的電視劇《胭脂水粉》中飾演原永華;同年,參演電視劇《布衣神相》,飾演宋晚燈一角。2006年,在歐陽震華、蒙嘉慧、林文龍主演的電視劇《法證先鋒》中飾演羅華健;參演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時裝電視劇《天幕下的戀人》中,飾演羅波;同年,在電視劇《潮爆大狀》中飾演陳偉強。
作者:183.1.67.* 發表時間:2018-11-22 12:48:0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