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010592次
4人
6個
304個
23107人
899部
公元2010年重修《賈鄧楊氏全譜》(卷九)總目錄一、譜首篇賈鄧《楊氏全譜》編委會《楊氏全譜》序凡倒《楊氏全譜》內容概述第一章:楊氏對聯(lián)碑銘和集序二、尋根認祖篇笫二章、楊氏之源第三章、楊氏遷徙和″闕疑"的解決三、親緣備查篇第四章、楊氏各支派宗支圖第五章、之允系世系圖(上)第六章、之允系世系圖(下)第七章、西三支其它世系圖第八章、東三宗支世系圖第九章、異地兄弟宗支世系圖四、承前啟后篇第十章、楊氏前人傳記第十一章、楊氏后人業(yè)績五、素質教育篇第十二章、關于行輩字派的勘定第十三章、楊氏素質分析第十四章、素質和教育第十五章、中國姓氏文化第十六章、楊氏名人的功業(yè)軼事六、譜尾篇第十七章、后記附錄賈鄧《楊氏全譜》卷九,主編:楊振山。
作者:27.221.102.* 回復:8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7:47:18
明末,楊氏由午城后楊家遷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為“楊家”?!百Z鄧”是一個歷史舊跡,“賈鄧社”原是清朝設里甲制的行政單位,清末,以其屬賈鄧社所轄而更名為“賈鄧楊家”的疊加地名。據(jù)考證,刊于661年前《午城楊氏先塋》的一段碑文:“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我村楊姓氏族乃是“屢為東萊郡太守”楊震的后裔,且世居東萊。更重要的是“子孫遂家焉”來肯定午城楊氏來自何方。震公東萊做官,子孫就地安家,我村楊姓氏族就是這一支派弘農楊氏在東萊“遂家焉”的坐地戶。重修族譜1、演變卷序 譜 文 作 者 序 作 者 時間卷一 道光六年歲次丙戌正月二十六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英三毓才序 1826年卷二 大清咸豐十年歲次庚申正月二十四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十四世守文序 1860年卷三 道光三十年歲次庚戌,正月十五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十四世守文序 1850年卷四 咸豐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十三世觀濤擢江同侄守文淳文 十四世守文序 1860年卷五 光緒二年正月十九錫慶錫勤東膠錫麟暨其源澄源鴻昌 十五世錫慶序 1876年卷六 民國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錫,韓暨,鴻昌開昌等 十六世鴻昌序 1924年卷七 民國二十四年仲春上漧祥昌新德壽楨等 十八世振西序 1935年卷八 民國三十九年孟春下澣書年敏德守培等 十八世振西序 1950年卷九 公元二O一O年庚寅孟春下澣振山主編春啟,嘉仁,嘉旭等 十八世振山序 2010年2、組織在1950年第八次重修賈鄧《楊氏族譜(西三支)》和1911年重修賈鄧《楊氏族族譜(東三支)》之后,時隔60年一個甲子的時光,共花費2008至2010年三年時間,楊振山歷盡艱辛,積勞成疾,帶病主持并率春啟、嘉仁、嘉旭等成功完成了第九次大修《賈鄧楊氏族全譜(卷九)》宏大工程,改變了賈鄧楊氏族譜中西三支族譜與東三支族譜分立的局面,首次實現(xiàn)賈鄧楊氏族譜的真正合譜。3、影響對于遍布國內外的賈鄧楊氏族人們來說,《賈鄧楊氏全譜(卷九)》已經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而載入史冊,萊州電視臺于2012年4月新聞中對第九次重修《賈鄧楊氏全譜》情況進行了報道,《煙臺日報》和萊州電視臺也分別對重修《賈鄧楊氏全譜》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我村歷史人物楊景昌文化遺址及文物進行了采訪與報道,《賈鄧楊氏全譜(卷九)》所產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深遠。4、人物皇1世,皇帝。皇20世,周武王:周武王姬發(fā),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他繼承父親遺志,于西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xiàn)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謚號“武”,史稱周武王。皇21世,唐叔虞:周武王姬發(fā)幼子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后,把唐封給了叔虞。先是封在唐地,稱為唐叔虞,國名為唐國。唐叔虞有兩子:長燮,次杼。周武王姬發(fā)是黃帝的20世孫。唐叔虞是我燮父族系、楊杼族系的共同楊氏老祖宗。后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唐叔虞的母親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后世被尊為圣母。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皇22世,燮 父、楊 杼:唐叔虞有兩子:長燮,次杼。燮父,姬姓,晉氏,又名燮,為晉侯,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二任統(tǒng)治者,為晉國始封君唐叔虞之子,繼唐叔虞為君。楊杼,周武王姬發(fā)之孫,唐叔虞之次子,晉侯燮父之弟。南方尊其為楊姓開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時 (均為夏歷,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楊侯,食采于楊國,始以楊為姓。皇32世,尚父:尚父是周武王姬發(fā)第12代嫡孫(黃帝的31世孫)周宣王姬靜的次子。西周的王位由周武王數(shù)傳至周宣王姬靜時,已是西周末年,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周宣王有位小兒子,名姬尚父,因在周宣王時未能獲得封爵,直到周幽王姬宮湦時才被封于楊邑,為侯爵,史稱他為楊侯,后建立了楊國。姬尚父的楊國后為晉國兼并,原楊國侯一族的后裔子孫以先祖故封邑為姓氏,稱楊氏。由此,燮父族系、楊杼族系與尚父族系已構成為中華楊姓的三大族系,即:1、第一支燮父族系:唐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遷都于晉水之旁,將唐改為晉,此國號一直沿用六百余年。《漢書·地理志》記載:“唐有晉水,叔虞子燮為晉侯,是燮以晉水改為晉侯”。2、第二支楊杼族系:作為唐叔虞的次子、燮父的弟弟楊杼,一直尊為南方楊姓的始祖。3、第三支尚父族系:尚父是周武王姬發(fā)第12代嫡孫(黃帝的31世孫)周宣王姬靜的次子,宣王封其子尚父為楊侯。由此可見,中華楊姓已經形成了“燮、杼、尚”三系歸一的格局,即都是與軒轅黃帝的血脈、周武王姬發(fā)的子孫,故有“楊姓者,黃帝子孫也?!?br>皇32世,伯喬楊氏1世,楊伯喬:(公元前704—678年),又名文實,為燮父第11世孫。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勛,仍封伯喬于楊,為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謚賢敬。后世尊伯喬為楊氏始祖。皇57世,伯喬楊氏26世,楊震:(公元59—124年),公元112--114年任東萊郡太守(掖縣)???61年前《午城楊氏先塋》的一段碑文:“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我村楊姓氏族乃是“屢為東萊郡太守”楊震的后裔,且世居東萊。更重要的是“子孫遂家焉”來肯定午城楊氏來自何方。震公東萊做官,子孫就地安家,賈鄧楊姓氏族就是這一支派弘農楊氏在東萊“遂家焉”的坐地戶。皇95世,伯喬楊氏64世,午城楊氏1世,楊忠:(1200—)萊陽縣尹,1225年遷來朱橋午城后楊家安家。皇104世,伯喬楊氏73世,午城楊氏10世,賈鄧楊氏1世,楊宿:(1447—?)約1472年(成化八年)由午城后楊家遷來賈鄧楊家安家。皇113世,伯喬楊氏82世,午城楊氏19世,賈鄧楊氏10世,楊之允:(1676—1749)。之允后代為:之允—立業(yè)—俊—毓琦—崇文—錫予—和昌—敏德—振山—健。皇116世,伯喬楊氏85世,午城楊氏22世,賈鄧楊氏13世,楊毓才:(1761—1836)1826年首修賈鄧《楊氏族譜》,后又率守文等子孫分別于1850年和1860年進行了兩次重修,從而形成了賈鄧《楊代族譜》的一至三卷,為楊代族譜做出了重大貢獻。皇118世,伯喬楊氏87世,午城楊氏24世,賈鄧楊氏15世,楊日章:于1911年(宣統(tǒng)三年)主持完成賈鄧《楊氏族族譜(東三支)》。皇120世,伯喬楊氏89世,午城楊氏26世,賈鄧楊氏17世,楊敏德:(1886—1960),于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主持并與書年、守培、振西等合作完成第八次重修賈鄧《楊氏族族譜(西三支)》。皇121世,伯喬楊氏90世,午城楊氏27世,賈鄧楊氏18世,楊振山:(1935—),在1950年第八次重修賈鄧《楊氏族譜》和1911年重修賈鄧《楊氏族族譜(東三支)》之后,時隔60年一個甲子,共花費2008至2010年三年時間,楊振山歷盡艱辛,積勞成疾,帶病主持并率春啟、嘉仁、嘉旭等成功完成第九次大修《賈鄧楊氏族全譜》工程。5、序言《賈鄧楊氏全譜(卷九)》序家族之有宗譜如同省、地、縣之有志,國之有史也。宗譜記姓氏之淵源,志敘地域之歷史沿革,史載一國之興衰,隆替和禮樂典章。宗譜、方志、國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三大擎天巨柱,是我國文化遺產極其珍貴組成部分。有譜則家族之歷史有所稽察,有志則地之發(fā)展有所憑依,有史則國之興衰存亡有所稽考。故一國不可以無史,一地不可以無志,而一家尤不可以無譜也。誠如一九五四年毛澤東同志在成都會議上曾說過:“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984國家檔案局曾發(fā)文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fā)掘的一部分,有重要價值?!逼渲?,族譜在繼承中華文化遺產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建國迄今已有一個甲子,期間并無續(xù)譜。60個春秋年輪,滄海桑田,斗換星移,吾宗輝煌歷史亟待檢典承載,宗親人際脈絡需要整齊梳理,宗族人心力量需要凝聚。宋代名賢歐陽文忠公曾說:“三十年不修譜,謂之不孝”,難道我輩甘作楊門之不肖子孫耶?族中熱心宗親每每念此也寢食難安,續(xù)修新之宗譜迫在眉睫。受熱心宗親重托,有志者的通力合作,2008年歲末特組成楊氏修擴宗譜編委會,以期完成楊氏全譜任務。此次修譜,工程之浩大、體系之繁雜、歷史之久遠、聯(lián)絡之困難,可謂多也!首當其沖的是尋訪老譜,使新譜能承前啟后。其次是宗族支派龐大,干枝繁茂。寓居遍及神州大地,聯(lián)系殊為不便。三是60年時光山飛海立,一日千里,社會的變革,思想的混亂,族人的新老更替,使信息獲取的及時性、準確性增加了相應的難度。難得的是在尋找原譜過程中,楊氏出現(xiàn)了楊金鐸、楊春啟和楊守川等“護譜英雄”,他們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頂住了壓力,將族譜完整地保存下來,當?shù)弥拮V的消息時,他們就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使編委會掌握了楊氏家族全套的前譜(包括西三支的一到八卷和東三支的前譜)資料。族譜也是一種家族檔案,按照與時俱進的思路將其設計成集工具型、記錄型、激勵型和教育型等多功能型的族譜。所謂工具型,是指楊氏族譜提供尋根認祖(見尋根索源篇)和親緣備查(見親緣備查篇)詳盡文獻的工具,這是作為族譜必不可少的最基本功能,以貫徹中華民族“慎終追遠”和“百善孝為先”的美德?!俺星皢⒑笃敝械牡谑率菞钍锨叭藗饔?,保存(記錄)了“光大前人功績,頌揚先輩美德”的內容?!俺星皢⒑笃敝械牡谑徽率恰皡R集后人業(yè)績,激勵來者奮進”,以激勵楊氏后人奮發(fā)圖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一代更比一代強。素質教育篇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對楊氏的信息進行分析統(tǒng)計(第十三章),其二是對楊氏宗親的素質進行評價,并提出進行家訓教育(第十四章),使其達到“繼承祖宗遺訓”,“傳我楊氏清史”的目的。易曰: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悠悠歲月,宿祖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他的后裔已繁衍至二十二代之多,居住地域已由賈鄧楊家村擴展到海內外。在海外的有美、加、俄、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泰等國家。在國內的有京、滬、魯、川、渝、黑、內、甘、青、湘、桂、臺、港、澳(門)等。為了宿祖子孫不至數(shù)典忘祖,尊卑之序有條不紊,來住之誼不絕,完成這項歷史任務責無旁貸。在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達和信息化深入人心的今天,廣大族眾對修譜工作積極支持,全體編委鼎力合作,使新族譜做到了內涵外延加深拓寬,信息載體多種多樣,實現(xiàn)技術采用高新,利用手段靈活方便。修好族譜,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筆無愧于列祖列宗,有利于今賢英杰,啟迪后人的精神財富。此次修譜,還有幾項重大收獲:開創(chuàng)了東西三支統(tǒng)宗修譜的先例,首次實現(xiàn)了賈鄧楊氏(東西三支和內蒙、高密分支)完整的宗支圖和《賈鄧楊氏全譜》,真正體現(xiàn)了“天下楊姓是一家”的理念。① 突破了女性及家屬不上譜的陳規(guī)舊習,真正體現(xiàn)了男女平等思想。② 利用高科技手段,解決了毓才公在楊氏族譜首卷中就提出的“闕疑”,弄清了賈鄧楊家村的立村時間,始祖宿的遷徙情況和各世祖的年代,也弄清了午城后楊家、午城前楊家、大冢坡、岔里楊家等確定的立村時間存在的問題。所采用的算法對于確定歷史事件的年代問題有一定的通用性。③ 對族譜的深層次地利用、高水平地實現(xiàn)、科學地管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如采用多媒體的信息形式,通訊的網絡化,實現(xiàn)修譜工作的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開放式的族譜管理方式等等,都是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族譜必不可少的。④ 聯(lián)絡遷居異地楊氏宗親,增進了親情。編譜激發(fā)了懷祖之情,為日后各地子孫祭拜祖先提供了條件,使楊氏聲望得以振興播揚。這些都是值得欣慰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新譜終于面世,夙愿得償,重負已釋,心情暢快。惟望吾族子孫妥為珍藏,善加利用,勿忘“四知門第”德教,永葆“清白傳家”遺風。凡我族人,皆應勤學守德,儒雅行商,謙恭避禍,寧靜致遠,以報祖宗高恩厚德。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十八世孫堃齊振山百拜謹序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孟春下澣6、碑銘(1)、定海楊氏先塋碑銘肇慶路總管東萊定海楊侯,有先塋在郡北伍城,碑立石表其以狀來請於雅古。惟我上世,種善植德,百年之澤,惠及我后人,而弗顯於世,幸發(fā)其幽光,賜以銘,庸示悠久,請再三,弗怠,益勤,余辭不獲,遂因其狀而第之。按楊氏本唐叔之后,伯喬自晉歸周,封為楊侯。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曾祖諱忠仕金為萊陽縣尹,有惠政。祖諱貴,為招遠縣尹,兼益都錄事參軍,當金季之亂,聚民為兵,繕保障以御侵掠,鄉(xiāng)里賴之全活者眾。妻孫氏,繼張氏,有子四人,女二人。長子興,為招遠縣尉,孫出也,次曰均、曰福、曰幼齡,女二人,張出也。均有子曰謹,福有子曰壽、曰繼,均與幼齡皆從軍歿于陣。福以壽終??h尉學問多藝,穎悟過人,武善弧矢,孝悌稱聞。興任在招遠,因母太夫人年高,棄職就養(yǎng),辛勤備至,而甘旨無闕,夫人終,服喪哀毀,年尚強,遂不復仕,惟勤以農稼教子弟為事,春秋七十七卒,葬伍城先垅之次。配張氏夙有淑德,子七人,女三人,男孫二十五人,女孫二十五人。長曰松蚤有父風,次曰旺、曰春,肇慶公也,次曰榮、曰茂,嘗為戶部俸吏,次曰芳、曰桂,受承事郎淮東鹽司令,皆稱善士,女適良族,初縣尉之歸養(yǎng)也,七子侍側,食祿者三,諸孫滿前,怡怡愉愉,如金瑜芝蘭,然鄉(xiāng)人榮之,惟侯幼而孝悌,篤信好學,父命求進,但沾微爵,立石級録,關西遺派,修葺太尉祖廟,沒齒無憾。侯居廉守約,經值改吏員一百二十五月出職,未及除授,父亡歸家,追遵遺命,制中予采三品碑石,以待將來顯達。禫畢赴京,慨然以修齊治平為己任,由太府掾三轉,授承事郎廬州路職事,愿棄職就養(yǎng),中書起為左司掾,能名益彰,未幾又辭去,皆以太夫人年高故也,執(zhí)政嘉其孝特以上聞,受同知般陽路萊州事故事,戶籍在州郡者,不得仕其處曰避貫侯之授萊州,蓋近親闈以便其養(yǎng)也。初至家適太夫人病,禱于岳曰:愿減春壽五年,為母三年壽,至誠獲冥報。任滿太夫人體尚康健,親奉甘養(yǎng),年八十九終,廬墓行喪,既服闋猶十年不就選。有司以侯行白於朝,調大都兵馬副指揮,畿甸之間,豪強斂手,剽劫寧謐,獄無怨民。有遠游宦者,屬三女于妻,比歸,妻已構三女於外,而已適人告,既而妻亦逃,去將訪治之,妻乃教其女誣以人理所無者,而已證成之獄,具堂坐京師,凡百有司皆莫能直其冤者。侯辨其詐,吏惶懅怗懦曰,是執(zhí)政意也,失出必得罪,侯曰:罪在我,非若屬事,遂正其獄。然竟以是不調會朝議,求嚴而不虐,宜輯遠人者,眾皆曰,楊春可,遂有肇慶之命,進階中議大夫,以行侯任兵馬指揮。愿以母封讓其祖母,妻封讓其母,有司難其事,命遂寢令秩三品,榮封三代,果如其愿,咸欽命贈祖貴,追封中順大夫,山東東西道宣尉副使,上騎都尉,弘農郡伯,祖母孫氏,封弘農郡尹,父興,追封亞中大夫,般陽路總管,輕車都尉,弘農郡伯,母張氏弘農郡夫人。侯自肇慶任滿,致仕歸來,進賜嘉議大夫,益都路總管,妻趙氏封弘農郡夫人。侯有子三人,女二人,長曰慶祖、次曰慶福、三曰慶先,長子慶祖廕以侯職,初授承事郎同知常寧州事,次受承務郎,大有倉鹽支納三任升奉訓大夫,同知濮州事,配隋氏敕封恭人。次受宣命,嘉封縣尹。其一門集慶,簪纓相繼,不墮其傳,同知奉訓,立志廉慎,奉先思孝,善述前人之事,取曩時預采碑石,刻文銘立於先塋以光其祖宗,誠為嘉矣,嗚呼,經不云乎,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孝之終也,侯之純孝廉介,雖曰天性,亦以先世有以啟迪之也。蓋聞之位不稱其德者,必有后,自招遠而下,皆當有為于世,率不過宰百里,豈非位不稱其德歟。然縣尉諸子克遵世守,厥后蕃衍,侯兄弟異居,不改父風,所置眾皆總門,侯愿為閻王立約,無不咸應,自后時輩皆曰大院楊家。宣賜三品,已建閥閱,高大門閭,心以行之因而應之,以遂平昔之志,至是始驗,楊氏之福,蓋未艾歟何子孫多賢也,是宜銘銘之曰:為善之植,其始則萌,不揠於苗,厥實乃成,猗歟楊氏,兆自招遠,參軍諤諤,不顯尉也克承多藝,而能棄祿就養(yǎng),維學與耕,爰有七子,皆稱善士,季曰郡侯,式成其志,于戲仁孝,其澤不窮,迨彼有年,其獲必豐,先塋有碑,龜蚨螭首,勒名於上,昭示厥后。大元至正十年歲次庚寅八月二十六日嘉議大夫益都路總管嗣孫楊春奉訓大夫前同知濮州事楊慶祖,繼志立石東萊石匠作頭李砂道,梁成,孫仁,梁寬,孫德刊造(2)、皇清敕授修職郎英三楊公墓志歲進士楊公諱毓才字英三號皐泉,東萊掖邑人也,世居城北賈鄧村。曾祖諱之允,曾祖母李氏,祖諱建業(yè),祖母羅氏,父諱僩,例授贈修職郎,母李氏,例贈太孺人,俱葬於官道東葛場子有碑記。先生兄弟五人,行居第四,長兄奠元少亡,二兄受祿,三兄毓元,五弟毓德,俱系太學生,姊二人,長適武生黃世榮,次適武生孫百成。娶生氏,生二子,長邦彥入國學,次守文,邑庠生出繼五弟,女三人,長適張友儼,次適儒童孫可鈞,三適張龍圖,孫男三人。先生幼學入塾,即有穎名,應童子試縣取第二名,府取第一名,院試入郡庠第一名,自是累列前茅,由增廣生補廩膳生,至嘉慶庚辰科成歲進士,又六年就訓導職,未及選用,於道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戌時卒,享壽七十六歲。嗚呼先生之為人也,孝友恭儉,未嘗以言語侮人,其文詞雅正粹美,且循循善于誘人,及門成名者不下數(shù)十人焉。歿后,葬於村北坤山艮向門,弟子從逰最久,知先生家世深悉,爰為之銘曰:天道昭彰,作善降祥,忠厚繼世,家道永昌,仰止猶切,流澤未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3)、皇清敕封孺人楊母生太君墓志楊毓才元配生氏,羅臺儒童諱安公次女也,性情和順,言語惟謹,事翁姑以孝聞。姑亡翁不繼世妯娌四人中,翁特以家事付托,氏乃遜謝不遑,以不勝任為辭,翁強至再三不得已而從之,於是夙興夜寐勤勞罔懈,同居數(shù)十年田畝日增,內外從無間言,且其教子訓女嚴不傷慈,卒使子女名成家立,壼范稱鄉(xiāng)黨焉,當兄弟同居時,有胞侄臨文生五日,其母宿氏卒,氏乃舍其子而哺之,撫養(yǎng)周之逾於已出,臨文之成立實賴氏鞠育之恩也,後晰居數(shù)十年,又益薄於自奉而嚴於治家,孫男曾孫之屬戲嬉滿前,年近九旬尚動履不須扶持,親友義其事,爰為之銘曰:孝行足法,慈德可風,克勤不匱,克儉有功,壼范不湮,子孫豐隆, 孺人之德,永世無窮。7、目錄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7:58:07
當代名人楊振山1935年8月生,男,山東萊州人。上海同濟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計算機應用博士導師、管理學院管理工程博士導師,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3年10月30日22:38因病醫(yī)治無效在上海中山醫(yī)院逝世,享年78歲。12月4日14時在上海市寶山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追悼儀式,生前單位的領導、親朋好友、同事及學生代表參加了追悼儀式。12月6日11:38親屬將骨灰安放于上海嘉定區(qū)某墓園。1960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數(shù)學系計算數(shù)學專業(yè)。從事計算機及應用研究40多年,研究方向為數(shù)據(jù)庫、人工智能專家系統(tǒng)、辦公自動化和管理信息系統(tǒng)。完成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20多個,發(fā)表論文170多篇,出版專著18部。特別在辦公自動化領域中從事理論和應用研究18年,在我國首次提出中國辦公自動化的理論,寫出了論文40多篇,包括分析理論、設計理論、開發(fā)理論和實施理論,形成了一整套中國辦公自動化的理論和設計方法。對于從事辦公自動化研究、開發(fā)、評價和使用的人員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于促進中國辦公自動化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設計和開發(fā)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辦公自動化系列軟件——“雙楊OA中國辦公系列軟件”,在全國范圍內頗具影響,得到廣泛地推廣使用,至今用戶超過1000多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該軟件由中國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推薦為1999年全國優(yōu)秀軟件,并獲得199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97全國PC應用軟件設計大獎賽優(yōu)勝獎,還被上海市科委推薦為上海市優(yōu)秀軟件。所開發(fā)的《電子政務主題詞表編制及應用沒系統(tǒng)》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專家系統(tǒng)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工程建設中智能輔助決策系統(tǒng)的應用”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學分制多媒體智能教務管理系統(tǒng)”獲1999年國家教委優(yōu)秀計算機教學軟件;“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一體化系統(tǒng)”、“環(huán)境噪聲防治模式的研究”、“電腦文書檔案管理系統(tǒng)”均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題詞智能標引和檢索集成化系統(tǒng)”獲國家檔案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書稿檔案管理系統(tǒng)”獲上海市檔案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董h(huán)境噪聲專家系統(tǒng)》1999年國際先進水平;《基于元邏輯的知識處理系統(tǒng)》1991國際先進水平?!稒n案管理與分類號標引》1990年填補國內空白。《新產品開發(fā)決策咨詢專家系統(tǒng)》1993年國內領先水平等。楊嘉本1923年生,2010卒。自幼隨從楊振西學習,其時振西是中共地下黨員,活動于膠東一帶,宣傳、領導抗日活動,1938年他和振西公在本村“南書房”教本族子弟讀書,教室四壁懸掛馬、恩、列、斯、毛、朱的畫像,講解黨的主張,宣傳抗日救國。1938年秋他考入膠東抗日民主政府舉辦的“青年教師培訓班”學習,1939年春結業(yè),曾先后在本縣的后莊頭、孫家、嬰里、羅臺、北障等村莊,冒著日寇追殺,打著游擊教書育人,直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始回家鄉(xiāng),后因母親體弱,祖母又病倒在床,家中田地要人耕種,因此離職務農。楊牧云鵬舉子,中央樂團首席提琴手,國家一級演奏員,教授,退休。1、《穆桂英掛帥》主要創(chuàng)作者之一:被廣東民族樂團多次帶到國外演出的交響詩《穆桂英掛帥》,主要創(chuàng)作者是中提琴樂師鄧宗安、小提琴樂師羅青、楊牧云等。2、做過李自立教授的導師:李自立是我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教育家、小提琴作曲家、社會音樂活動家,現(xiàn)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1962年8月派往中央樂團深造時,曾師從于楊牧云教授。3、和著名的書法家、著名的文藝理論家等共聚: 1988年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英國東方美術家協(xié)會,海峽兩岸書畫家聯(lián)誼會及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趙普先生(左起)與著名音樂家、中央樂團第一小提琴家楊牧云先生,著名書法家、北京文物局首任局長劉子章先生和著名文藝理論家、作家柯文輝先生聚會留影。挽中央樂團楊牧云先生1993年6月流水高山,琴聲杳矣;諷時警世,詩卷傳焉。楊德茂利津縣公安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正處級偵察員。男,漢族,中共黨員。1943年10月28日出生于山東省萊州市平里店鎮(zhèn)楊家村。1966年畢業(yè)于山東省公安學校,分配到利津縣公安局工作。歷任偵查員、公安特派員、副股長等職。1976年4月任利津縣公安局副局長;1986年10月任利津縣公安局局長;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東營市國家安全局副局長兼利津縣公安局局長;1998年3月任東營市公安局正處級偵察員;2001年5月參加公安部警督晉升警監(jiān)培訓班后晉升為三級警監(jiān);2004年1月退休。楊春榮1938年7月25日生,七歲隨父親在青島上學。51年父親病故回鄉(xiāng),52年高小畢業(yè)后考入掖縣第二中學。55年初中畢業(yè)后被北京市工業(yè)管理學校計劃專業(yè)采錄。因父親早逝寡母艱難撫養(yǎng)兄妹六人,家境十分困窘。為家庭生計和弟妹成人,不得不舍棄學業(yè)。在村內擔任民辦教師。歷時三年由于工作突出,59年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并轉為正式公辦教師。60年后曾在平里店鎮(zhèn)等多所中小學任教師、教導主任、聯(lián)中校長。88年調入平里店成人教育中心任校長,成績斐然。88年退休至今。楊振西(1908—1976)字岳華,曾用名楊秀廷、振奇,字云峰,私塾六年,文化功底厚重,聰明好學,思想活躍。1935年七修楊氏族譜時,尚不到30歲的振西就參與修譜,承擔(卷七)撰序和校正工作,1950年又為楊氏族譜(卷八)撰序并參與校正,是楊氏后人中的才子。30年代曾參加革命,當時名字叫楊秀廷。建國初期至文革期間,他承受了政治、家庭及身心上的傷害,大兒子與其斷絕了父子關系,二兒子因其影響終身未娶,1976年振西在平淡中過世,享年68歲。楊秀敏1954年9月掖縣出生,1974月12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政工師,現(xiàn)任滿洲里市政協(xié)副主席、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工作情況,1973年6月高中畢業(yè)下鄉(xiāng)國營二卡農牧場,1975年11月任滿洲里市二卡農牧場黨委副書記,1976年7月至1981年2月,任中共滿洲里市第七屆市委常委,1977年參加全國高考,1979年畢業(yè)在滿洲里市委農牧工作部、紀檢委工作。1982年10月做群團工作,歷任滿洲里市團委副書記,書記,市婦聯(lián)主任;1991年4月做經濟部門工作,歷任滿洲里市物資局黨委書記,市屬企業(yè)工作委員會黨委書記,滿洲里市商貿產權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1998年12月至今做政協(xié)、統(tǒng)戰(zhàn)工作,歷任滿洲里市七屆、八屆、九屆政協(xié)副主席、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兼職情況,現(xiàn)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呼倫貝爾市政協(xié)委員,中共滿洲里市委委員,滿洲里市海外聯(lián)誼會會長,滿洲里市非公經濟發(fā)展領導小組副組長。楊孟壁建國前是地下黨員,由山東掖縣派去東北做地下工作;解放后曾任哈爾濱市副市長,勞動局長,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物資局長等職,后離休。86年去世。楊嘉敏1924年出生于掖縣賈鄧楊家村。1952年考入了當時國家的政務院(現(xiàn)國務院),在外交部做財務工作,繼任財務科長等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起先后在法國、日本大使館任職。1982年回國由于身體原因,即留在國內,任外交部駐外人員辦事處領導,具有高級職稱。1992年7月因患直腸癌去世,時年68歲。楊嘉仁字壽山,別名楊澍,生于1932年,大專學歷。曾先后參加過一〇一廠(哈飛前稱)、武漢重型機床廠建廠和大慶石油會戰(zhàn)。獲石油部頒發(fā)的“大慶石油會戰(zhàn)勞?!豹務?。由技術員晉級工程師。三中全會之后,潛心鉆研技術,應用波-馬定律,研發(fā)出全自動氣壓供水新技術,取代(消)了水塔,屋頂水箱高位供水的古老方法;取得“實用新型”專利兩項;獨資創(chuàng)辦“科興東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本專利產品和轉讓專利技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楊壽山兼總經理。楊 濤1970.1.22生于牡丹江,吉林大學法律本科畢業(yè)。牡丹江博大律師學院院長;市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牡丹江法制》雜志社總編;市政協(xié)委員;市青年聯(lián)合會第七屆常委;2001年榮獲牡丹江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01年被牡丹江市司法局黨委授予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榮獲市十大基礎志愿義務工服務個人;省首屆優(yōu)秀青年衛(wèi)士;省首屆志愿服務貢獻獎等榮譽。2008年獲牡丹江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近代名人楊景昌楊景昌:十六世(楊氏“武”的典范)。景昌公參加過殿試,是清同治帝的門生。他是楊氏十一世立業(yè)祖之玄孫、十五世錫祚之長子,字介福。景公自幼習武,酷愛弓馬,入武庠,擅長刀(1942年前后曾見他家街南溝東的院子里有一柄與人身高等長的鑌鐵大刀,形狀酷似關羽用的大刀重約七八十斤,每逢冬閑族中習武之人揮舉此刀測試臂力)。一八六一年捻軍犯境,萊州大亂,賈鄧楊氏族人被捻軍擄走五十八人(見族譜卷四“同治五年楊錫慶志”之“亂狀”),景昌公卻能憑借一身武功和過人的臂力不僅自己躲過了此劫,還在劫難中扶危濟困救助弱小。鄉(xiāng)里受助者眾,景公之義舉深受鄉(xiāng)人所稱道,至今說起賈鄧楊氏皆詢“武俠”,可見景公之行深入人心。清同治六年(1864年)秋,兵部侍郎閻敬銘受同治帝之委派巡撫山東主持了三年一屆的武舉鄉(xiāng)試,在這次考試中,景昌公名列“同治甲子科第四十九名舉人”,至今景公府二門上仍懸有:欽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省等處閆敬銘為武 魁甲子科武舉楊景昌 立的匾額。翌年,即同治七年(1865年)春,全國各地的新選武舉進京會試,景昌公又取得了乙丑科會試第二十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在會考之后的殿試中,仲三甲第二名賜“乙丑科同進士出身”“欽點御前藍翎帶刀侍衛(wèi)”,至今景公府門上方懸有“進士第”匾額。景昌公雖出身武庠,確系一員儒將,“又四年(即1869年)除授浙江衢州府右營守備。此時的中國南有捻軍起義,北有沙俄釁邊,內憂外患天災不斷,大清帝國風雨飄搖。身處亂世的景昌公,便由身居京師的御前帶刀侍衛(wèi)清閑之職,被改派領兵駐扎閩、浙、贛,扼守國家的南大門,他終于有了用武之地,顯現(xiàn)出了儒將“上馬督三軍,坐帳草檄文”的英雄本色。景昌公到任不久,禍亂平息,黎民得安“實賴守備之力也”。景昌公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十八日卯時,卒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三月初四日,享年六十四歲。配李氏生一女,於京師娶二室,攜赴任上,生一子芳榮,這一支派便落籍浙江。附文:賈鄧楊家村:一門文武兩“狀元”,武魁、進士第兩牌匾同掛一座房山東省萊州市平里店鎮(zhèn)賈鄧楊家村楊守元家的門樓上掛著兩塊寫有武魁、進士第的清朝牌匾,很是壯觀。昨天上午,記者驅車來到賈鄧楊家村,在村支書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這戶人家。剛剛步入臺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紅底用黃字刻著“進士第”三個大字的牌匾掛在這座房子門樓前,旁邊沒有任何備注。接著穿過這座門樓后,步行7、8米,又有一個門樓赫然屹立在記者面前,它的上面也掛著一塊牌匾,匾上寫著“武魁”兩個大字,它的樣式與前面牌匾沒有什么兩樣,只是旁邊標注著一些文字。右邊刻著“欽命兵部侍郞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省等處X敬銘為”左邊刻著“甲子科武舉楊景昌立”。一戶人家同時怎么會有兩塊牌匾呢?據(jù)支部書記鮑耀山講,這戶楊姓人家同一時期出了一文一武兩個“狀元”,牌匾都是那個時期發(fā)給他們的,現(xiàn)在看來已經有二、三百年歷史了。鮑耀山接著說,“武魁”牌匾是哥哥楊景昌得的,“進士第”牌匾則是弟弟楊奎昌得的,兄弟倆一文一武都在浙江一帶當官。據(jù)村里的一位百歲老人楊煦忠說,在明清時期,全國各地習武成風,高手林立,“武魁”不同于文進士,文進士是各考各的,互不影響,最后通過統(tǒng)一評卷排出名次,但是“武魁”不一樣,需要對抗比賽進行淘汰,沒有真功夫是很難中進士的,所以,中“武魁”實際上要比中文進士要難。現(xiàn)年88歲的楊守元的母親張秀芹說,清朝時期,先是哥哥楊景昌中了武狀元,之后,弟弟也中了文狀元,雖然他們在外地當官,但這里才是他們的正式宗祠,所以他們中了狀元以后,仍把清朝發(fā)下來的牌匾都留在了老家。現(xiàn)在,楊氏后人們很珍惜祖輩留下的這兩塊一文一武的牌匾,他們?yōu)樽约旱淖孑呍@樣輝煌過,而感到深深的驕傲和尊重,同時村里也大力保護這兩塊牌匾,今年修路,為了繞開家里的門樓,修在他們家門前的這條路還是在這里打了個彎。村民們說,他們要保護好這兩塊牌匾,這是他們村永遠的驕傲。(摘自萊州人民政府網)楊崇文楊崇文(1786—1826)字升龍,是十七歲即入郡庠的毓琦公之次子,在文之胞弟。崇文公五歲生母杜氏卒,繼母趙氏,視公如己出,自幼呵護,精心教導,以至成人。公天稟聰穎,能語即樂書字,就塾如魚得水,終日手不釋卷。未弱冠文章便小有名氣,縣應童子試取第一,有“掖縣一支筆”之美譽。及府試亦名列前茅。如此良才為窮所困,家貧不欲再考,胞兄在文以父遺命訓導,勸其繼續(xù)進取并給予經濟援助。嘉慶十七年,二十七歲的崇文公參加院試,經宗師張公選拔,取古學第三名因入郡庠,公家雖貧學不輟,刻苦努力學業(yè)大進,翌年參加科試,又取一等第七名的優(yōu)異成績,遂食廩膳(享受國家津貼)補廩生。常言道“家貧出孝子,”公家雖貧卻事母至孝,晨昏定省甘旨無缺,孝母悌兄鄉(xiāng)里盡聞。自補廩生后,“舌耕筆耨”,教書育人,不說桃李滿天下,可謂秀木皆成棟。盡管又曾數(shù)次入試,曾獲一次薦卷,皆因八股取士,矢志難伸,后雖屢考上等,只因家貧,不忍再賴兄長資助,遂不復考,以期將來家道略富“進取未為晚也?!?br>但是人生生死難料,崇文公正當盛年,學業(yè)猛進,科第有望之際,於道光丙戌冬十二月初四日,突染暴疾,抱憾而逝,壽四十歲。惜乎!天妒英才,不佑貧儒,英年早逝,矢志未酬。但是崇文公的事母至孝,敬愛兄長,舌耕育人,矢志向上,奮斗進取,孜孜以求的堅強的意志,是留給后世子孫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被永遠傳頌,懷念,繼承并發(fā)揚光大。崇文公生於清乾隆十年,歲次丙午公歷1786年,卒於道光六年歲次丙戌十二月初四日公歷1826年。妻張氏生三子,長錫介,次錫予,三錫嘏,一女適高姓。楊秉信楊秉信:十五世(楊氏“教”的典范)十五世楊秉信,自光緒初年設館教學,歷時30多年,為數(shù)百多農家子弟走出農村,謀求發(fā)展奠定了文化基石。由于為人豁達和氣,敦厚樸實,深受學生及鄉(xiāng)里稱贊。因排行在二,人們都親切地稱為“二先生”。先生家境一般,卻把全家在溝東最好的三間半瓦房做為學館。學館院子寬敞潔凈。西間窗下有一棵交叉纏繞的老石榴樹,南墻內有一棵合抱粗的無核大棗樹,樹冠罩掩了半個天井。每逢金秋十月,先生常帶領孩子們摘下大紅石榴和“鈴鐺甜棗”,分給孩子們品嘗。孩子們嬉戲在須發(fā)花白的先生周圍,組成一幅鄉(xiāng)村學館童叟樂園畫圖。每年二月初二是孩子們入學時刻。家長們領著孩子,拿著兩串束修,陸續(xù)入學。也有一些家庭貧寒的孩子只能空手赧顏而來。每逢此時,先生總是搖頭嘆氣,揮動大手讓孩子進入學校。他說:“留下孩子吧,孩子總得識字呀!”先生這種“不媚富貴,不嫌貧賤”的義舉,是有教無類的典范。先生教學先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再深些則是“詩書”,“五經”,尤重毛筆字。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又增加了“國文”,“珠算”。這些循序漸進不斷改進,注重實用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足證先生教學思想的樸實性和科學性。先生的學館,雖是私塾,但先生很注意既教書又育人。他十分注意學生的細微言行。據(jù)嘉忠回憶說,他小時候很頑皮,常愛惡作劇,曾因與學長(班長)做對,偷吃了一個石榴,但早被先生發(fā)現(xiàn),除了嚴格的責備外還有許多語重心長的勸說,使嘉忠至今不忘。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先生則要不斷和日本兵周旋。他曾數(shù)次帶領孩子奔跑十多華里,躲避日軍的襲擊。既教書又育人是私塾學館中罕見的。農歷臘月是先生最忙的時刻,一方面要給學生或鄉(xiāng)鄰寫對聯(lián),學生們有的磨墨,有的裁紙,一番濃郁的過年氣氛充滿學館。另一方面先生要不斷接待那些出外經商,回鄉(xiāng)探親的學生的拜訪,常常是收了許多什錦糕點,文房四寶之類的禮品,更多的是學生邀請的報師家宴,真把先生忙得不亦樂乎。這是先生一生致力啟蒙教育的最好回報。這座學館一直辦了三十多年,直到1947年前后,才為新的學校所代替。楊毓才楊毓才賈鄧楊家村楊氏“才” 的典范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與尊敬。主要業(yè)績是:1、皇清敕授職郎英三楊公墓志 先生幼學入塾,即有穎名,應童子試,縣取第二名,府取第一名。院試入郡庠第一名,自是累列前茅,由增廣生補廩膳生。至嘉慶庚辰科成歲進士,又六年就訓導職未及選用,於道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戌時卒享壽七十六歲。先生之為人也孝友恭儉,未嘗以言語侮人,其文詞雅正粹美,且循循善于誘人,及門成名者不下數(shù)十焉。歿后,葬於村北坤山艮向門,弟子從逰最久,知先生家世深悉爰為之銘曰:天道昭彰,作善降祥,忠厚繼世,家道永昌,仰止猶切,流澤未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2、創(chuàng)修族譜 賈鄧社楊氏遷自伍城,當時也曾要帶上族譜,但被“購祭田”“納供品”逢年節(jié)回伍城拜祭祖先的要求所難倒,一個剛外遷立戶安家的人其經濟一定很困難,雖然之后也曾幾次請求立譜(曾在供桌下面偷抄寫祖鬽被驅趕、也曾因納不出供品而被罰)均未成功,無奈之下只好把先塋的碑文抄寫回賈鄧。一直到清朝嘉慶庚辰(1820年)科賈鄧社楊氏仲了一名歲進士才自創(chuàng)新譜。1)先祖創(chuàng)始譜 萊州賈鄧社楊氏初創(chuàng)族譜人是清朝嘉慶庚辰(1820年)科歲進士楊毓才字英三,自乾隆五十年(1786年)至道光十六(1836)年,歷經48年的勞動,創(chuàng)立了始譜,寫成“宗支圖一卷,世系譜一卷,已刻志狀暨諸事實著述一卷”,并附有墓葬位置平面圖三副,在已刻志狀中收有:“大元至正十年歲次庚寅(1350)八月二十日”刻制的“定海楊氏先塋碑銘(在距賈鄧北二十華里處)”。清道光十六年(1836),“皇清道光敕授修職郎應三楊公墓志”及其夫人生太君墓志各一篇(此是后人補錄入該卷中)。乾隆五十年之后,道光十六年之前,在這一期間,毓才公寫的“楊氏族譜序”一篇,族譜凡例一篇和考實一篇。在考實篇中寫道:“相傳自伍城遷居賈鄧社,凡大冢箔、朱橋、曲城、岔里同姓者,俱是一家。之后累世上伍城祖鬽拜節(jié),如何被罰,言之鑿鑿,但以讀書者少;以致輩行支派俱不可考。一云洪武年間,自四川遷掖,其地有鐵兌臼,未知孰是闕疑,以俟知之者”。毓才公留下一則遷之四川的闕疑離開了人世。2)二次修譜 繼毓才公之后的十四世守文公(毓才之次子,出嗣給楊毓德)於“咸豐庚申(1860)年正月廿四日志”的修譜序言中記,“予家自伍城遷來,原無譜系可稽,予祖父行,歷察各家族鬽,多方搜求集一草本,… … 予照原本急為謄寫, … … 歷數(shù)日而成?!笔匚墓涍^與“祖父行”多方搜求,去偽存真,肯定了予家自伍城遷來,去除了自四川遷掖的記載,“既不失前人創(chuàng)造之艱,亦尊祖敬宗之遺意也。” 3)再次謄譜 一八六一年,中國歷史上捻軍的起義隊伍“犯境”,族譜失而復得,十五世錫慶公(字云五,是毓才之嫡孫,其父楊斐文行二,出嗣給楊紹文),又於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一月十七日在繕譜序言中記道:“天下之事,積之甚難,失之則甚易,… …是譜自余祖以暨於余,已歷三世,積之不謂不難矣。咸豐辛酉(1861)南賊犯境,萬戶逃竄,錫麒弟… …將此譜負裹而逃,至路賊眾大至,遂將此譜遺棄於路,寇退后… …得之於小朱村李姓,自是而是譜仍歸余家焉。… …余因念是譜僅此一部,以為失散后不可補思,再寫一部以備觀覽,… …遂照原本,急急寫出后以垂后世,… … ?!卞a慶公怕祖孫三代人的心血寫成的祖譜失傳,又照寫了一部,至此賈鄧社楊氏族譜,有完全相同的兩部始譜存世。 創(chuàng)始族譜卷一、卷二,歷三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四十八年,經四人(毓才、守文、錫慶、錫麒)之手,多方搜求,精心整理成冊。后遇南賊犯境,失而復得??钟钟猩⑹?,又照原本謄寫一部,以垂后世。毓才等四人,功在千秋,不可磨滅,其孜孜以求的認真負責之精神是后輩的楷模。楊 春楊 春:(楊氏“孝”的典范)。賈鄧社楊氏宗祠的楹聯(lián)一直是:侯封楊邑瓜瓞綿綿鄰四知爵賜定海簪纓濟濟慶一門“爵賜定?!笔侵肝槌菞钍隙ê詈?,他雖然官居高位,仍能思孝奉先,這是天性也,與其父興公的身帶言教分不開的。興公“學問多藝,穎悟過人,武善弧矢,孝悌稱聞,興任在招遠,因母太夫人年高,棄職就養(yǎng),辛勤備至,而甘旨無闕,夫人終,服喪哀毀。定海楊侯“幼而孝悌,篤信好學,父命求進,但沾微爵,立石級録”,別忘記給潼關以西(指華陰)老家的太尉(楊震)祖廟加以修繕。楊春追遵遺命,在給他父親守孝期間,予采三品碑石,以待將來顯達,作刻碑銘之用。守孝暨畢,春就進京赴任,先授承事郎廬州職事,不愿干,棄職回家奉養(yǎng)母親,“中書起為左司掾”。由于楊春工作能力強,政績很好,但因牽掛母親年事已高,再不親自奉養(yǎng),以后就沒機會盡孝了,又要辭職不干,“執(zhí)政嘉其孝”就破例(當?shù)厝瞬荒茉诒镜刈龉伲┦谒汴柭罚ê褡筒┑鹊兀┤R州職事就地任職,便于奉養(yǎng)母親,以成全春的孝道。楊春的母親年老患病,春又親自祈禱上蒼為母求壽,“愿減春壽五年,為母三年壽”,“至誠獲冥報”,他母親享壽八十九歲而終。母病逝后,他在其墓旁搭了個草棚,身穿孝服住在里面為母親守孝三年。除孝服后,連續(xù)十年仍不赴任,楊春的孝行感動天地,地方官把春的孝行報告了朝廷,就把他調北京任大都兵馬副指揮,畿甸之間,豪強斂手,剽劫寧謐,獄無怨民,同僚都夸贊楊春的工作能力真行,遂后,當朝又把他調去廣東任肇慶路總管,接著又封兵馬指揮,鑒于他的貢獻,進行封賞,楊春要把他母親的封誥讓給他祖母,把妻子的封誥讓給他母親,春的孝心感動了當朝,就把官誥依次晉升三品,榮封三代。所謂三代是指春公的祖父貴,父親興和春本人,具體封號是:楊 貴:追封為中順大夫(正四品),山東東西道宣尉副使, (正四品), 弘農郡伯, 祖母孫氏封弘農郡尹。楊 興:追封亞中大夫(從三品),般陽路總管, 輕車都尉(從三品),弘農郡。母張氏奉為弘農郡夫人。楊 春:進賜嘉議大夫(正三品),益都路總管。妻趙氏封弘農郡夫人。楊慶組:奉訓大夫(從五品)。楊之允十世祖是最為風光的楊氏族人,只可惜其榮耀是在他逝世后的一百一十六年才享受到。他的玄孫景昌公中了武進士皇家降旨恩榮三代,給其高曾祖之允公,刻制了高約一丈的蟠龍繞頂?shù)臐h白玉石墓碑,其墳墓自然要高過墓碑的,之允公的六個兒子的墓三三對稱燕翅狀排開,分列其父墓左右兩側,高碑大墓蔚為壯觀,每年春掃秋祭,男性族人全部一齊出動,集于墓前拜祭,盛況空前絕后,遠非他族可比。(注:為之允祖刻石立碑的是武魁景昌公)。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惫艜r,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醫(yī)療水平的限制,保健意識的限制,科學水平的限制,使得人們的平均壽命遠遠低于現(xiàn)在的水平。查看我們賈鄧社楊氏的族譜,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族中仍不乏長壽者,其中比較典型的長壽家族就是之允公家族。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8:03:31
楊 震伍城定海楊氏先塋碑銘中記載:“按楊氏本唐叔之后,伯喬自晉歸周,封為楊侯。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br>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郡華陰人,生于公元59年,卒於公元124年,享壽70春秋。關西孔子楊震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楊喜、高祖楊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楊寶通曉《歐陽尚書》,造詣頗深,為一代宗師。楊震為楊姓的36代祖,因是弘農華陰人 (今陜西潼關安樂鄉(xiāng)水峪口村楊坡組),亦有 “弘農楊氏始祖”之稱。為著名漢朝學者。楊震致力教學,因其不諳仕途,以致“數(shù)十年不答州郡禮命”。五十歲為大將軍鄧騭所推薦,歷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之職。楊震曾執(zhí)教于華陰牛心峪、潼關東泉店、靈寶泉里。至今牛心峪有“楊震槐市”,東泉店有漢順帝修建的“育賢宮”,陜西巡撫崔紀忙亂建為“四知書院”,泉里有“三鳣書堂” (靈寶市豫靈泉里村)的名稱和傳說。據(jù)說前后弟子達三千多人。司徒李命曾文立碑以志。楊震教書時以種菜補助生活,他不讓學生幫自己種菜,為的是怕學生耽誤所學的功課。為此他親手把學生替他種的菜拔了,自己重新種。實在是“清德潔白”。后來,有一天,有只冠雀(鸛雀)含了三條魚,飛到他的講壇上。他的學生把魚拿起來說:“老師,蛇一樣的魚,聽說是象征卿大夫的衣服顏色的,三條的數(shù)目,是表示三公的職位,老師自此以后,要高升發(fā)達哩!”楊震聽了,更是勉勵自己,發(fā)奮地用功,在學問上求進步,作為將來做官時候的準備。震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經,靠教書為生達二十多年,長期過著自食其力的清貧生活,他在華陰設三鳣書院講學,門下弟子不下三千,其名聲不下于孔夫子,人稱為“關西孔子”。他除了教授學生以外,還租種了別人的一塊土地,親自耕耘,用來養(yǎng)活年邁的母親,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直到他五十歲的時候,在朋友的勸說下,才接受別人的推薦出來做官。楊震辭金震公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東萊太守、司徒、太尉等職。當他往東萊郡上任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他,到了夜里,王密懷揣十斤金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王密說:“夜里沒有人知道?!睏钫鹫f:“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起金子,羞愧地出去了。自漢至今二千年來,其廉潔奉公的“四知”名言被世人傳為佳話,美譽婦孺皆知,楊氏后裔無不以楊震為榮耀,無不為“四知”而自豪,漢順帝稱贊他為“清白吏”。“四知”乃成為千古美談,其后人以此為堂號。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8:04:51
賈鄧楊家村是當之無愧的長壽之村賈鄧社楊家村遠遠超過長壽縣的標準。僅有821人的賈鄧楊家村,目前百歲老人4人,其所占的人口比重已達到了0.487%,僅從這一數(shù)據(jù)上來看,已遠超同樣位于該市、聞名全國的“長壽村”萊州市鳳毛寨村最高峰時的數(shù)字。賈鄧楊家村為“百歲村”、“長壽村”的稱號,應是當之無愧。村委領導《中國共產黨萊州市農村組織史資料》記載:賈鄧楊家村是1937年5月中共建黨,1939年2月建立中共黨支部,同時建立村政權。擔任過歷任賈鄧楊家村黨政領導的人員如下:村共產黨負責人(黨支部書記): 楊振明 1939年2月至1942年12月 楊乾吉 1942年12月至1943年12月 楊茂臣 1943年12月至1948年4月 楊仁榮 1948年4月至1949年10月 楊崇勛 1949年10月至1955年12月 楊福田 1955年12月至1959年12月 楊仁榮 1959年12月 楊仁榮 1970年1月至1970年12月 楊進義 1970年12月至1971年12月 楊金銘 1971年12月至1983年12月 楊春啟 1983年12月至1985年12月 鮑耀山 1985年12月任職至今村行政負責人(村委主任): 楊敏德 1939年2月至1940年11月 王培欣 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 楊振豐 1941年12月至1942年12月 楊增喜 1942年12月至1943年12月 楊乾吉 1943年12月至1944年12月 楊振鼎 1944年12月至1946年12月. 楊振修 1946年12月至1948年12月 楊崇勛 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 楊開興 1949年10月至1955年12月 楊崇勛 1955年12月至1958年7月 楊福田 1959年12月至1961年12月 楊煥瑞 1961年12月至1962年12月 牛德山 1962年12月至1963年12月 楊書田 1963年12月至1964年11月 楊漢明 1964年11月至1967年10月 楊書田 1967年10月至1968年2月 楊漢明 1968年2月至1970年12月 楊樂山 1970年12月至1973年12月 楊永恩 1973年12月至1975年12月 楊德山 1975年12月至1984年8月 鮑耀山 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 王寬成 1985年12月至1988年1月 王春山 1988年1月至1999年5月 鮑耀山 1999年5月任職.至今.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8:16:58
賈鄧楊家村王氏部分宗祠姓名一世祖::王永清 王振清二世祖: 王安訓 王安義 王安仁三世(曾祖父): 王希海 王希江 王希湖 王希圣 王希福四世(祖父): 王福聚 王福慶 王鑫 王福田 王福茂. 王福財 王福斗 王福臻五世(叔伯): 王春業(yè) 王春盛 王春永王氏家訓一團結宗族,捍衛(wèi)國家,不容有違背渙散之行為。二服從祖訓,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禮之行為。三保護祠產,維護公益,不容有侵蝕欺詐之行為。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為。五注意教養(yǎng),勤求職業(yè),不容有放棄貽誤之行為。六禁食鴉片,嚴禁嫖賭,不容有傷風敗俗之行為。七律己治家,忠信篤敬,不容有卑劣偷惰之行為。八刻苦耐勞,節(jié)儉樸實,不容有奢侈游蕩之行為。九合敬同愛,排難解紛,不容有歧視推諉之行為。十振作精神,見義勇為,不容有廢弛敷衍之行為。 王氏譜序我王氏家族世代耕耘,淳樸至善,祖父福聚勤勞純孝,兒孫滿堂,壽終正寢,王氏家族子孫繁衍,本本分分。晚輩敬老,長輩慈愛,先祖之德,后代子孫發(fā)揚光大。王氏真訓:勤勞致富,尊老敬長,誠信勤儉,有愛兄弟,此乃王氏之訓,后世子孫應以謹記。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8:45:23
關于賈鄧楊氏是否是四川楊氏的后代問題的探討 賈鄧楊氏是由朱橋午城遷來的這是肯定的,那么午城楊姓是否是由四川遷來的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據(jù)萊州市地名網上報道,朱橋鎮(zhèn)共有村莊115個(含午城、前楊家、后楊家、大冢坡、岔里楊家、曲城等與我們同宗的村),明洪武年間由四川遷來立村的共有10個,其中沒有一個是姓楊的。看來,我們的老祖宗不是來自四川的了。 朱橋鎮(zhèn)于明洪武年間由四川遷來立村的有10個,均非楊姓 可門莊頭:明洪武年間,王姓由四川遷此立村,因位于“午城十八村”之南而取名莊頭.因重名,一九八二年,更名莊頭彭家.一九八八年,以其曾屬可門鄉(xiāng)所轄而更名可門莊頭?!颈敬逍帐稀浚号?、王、李、胡、薛、劉、汪、于、趙、張 盛 王:明洪武年間,劉姓由四川遷此立村,取村名為午城劉家村(又稱午城東劉村)。1955年11月,前王村與午城劉家村合并,取名為盛王?!颈敬逍帐稀浚簞?、王、李、張、呂、胡、盛、楊、邵、于、滕、陳、任、尹、彭、孫、禚、萬、徐 招 賢:明洪武二年,陳、文、張諸姓由四川相繼遷此立村。明末,卜姓由(今土山鎮(zhèn)卜家)遷此落戶,此人較有文才,且卜姓為孔子七十二賢徒之一,故得村名招賢?!颈敬逍帐稀浚簭?、高、王、李、劉、卜、陳、文 張 村:明洪武年間,張姓由四川遷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張村。【本村姓氏】:單、楊、蔣、郭、王、張、劉、趙、于、孫、李、陶 小 于 家:明洪武二年,于姓由四川遷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小于家?!颈敬逍帐稀浚豪?、楊、徐、初、張、于、郭、盧、曲黃山郭家:明洪武二年,郭姓由四川遷此立村,因南臨黃山而得村名黃山郭家。【本村姓氏】:郭、宋、張、王、劉、孫、萬、史、宵 梁郭張家:明洪武二年,邱姓由四川成都府鐵碓臼邱家遷此立村,取名邱家;明弘治二年,張姓由院上(今三山島街道河北院上)遷此立村,取名張家;清光緒十五年,邢姓由邢胡(今驛道鎮(zhèn)邢胡)遷此立村,取名邢家.一九三七年,三村合并,定名:張家。因重名,一九八二年,因當時屬梁郭鎮(zhèn)所轄,更名為梁郭張家?!颈敬逍帐稀浚簭垺⑶?、邢、鹿、侯、尹、王 后 郝 家:明洪武二年,郝姓由四川遷此立村,因村南臨郝家(今前郝家)而取名后郝家?!颈敬逍帐稀亢?、彭、劉、田、杜、韓、任 前 郝 家:元大德四年,郝姓由四川遷此立村,以姓氏取名郝家。明初,為區(qū)別于后郝家而更名前郝家。 本村姓氏】:郝、趙、張、王、姜、孫、韓 此前郝家村、后郝家村的郝姓居民并非由四川移民遷徙,而他們的郝姓先祖由明初前后由今平里店鎮(zhèn)北嶺疃(即西北障村)歷史上唐宋元三代郝氏望族分遷梁郭集和柳行、嬰里、麻渠、拓遠市張星、橫掌、南院莊和棲霞市城關村、蓬萊市灣子口村等地。秦 家:明洪武二年,秦文獻由四川遷至現(xiàn)村址前河南嶺上立村,取名秦家。后因用水不便,再遷至此地,遂更名降村秦家。一九四零年,簡稱秦家。【本村姓氏】:秦、許、王、劉、于、匡、宗、鹿、傅、吳、曲、李、綦、高、遲、楊 另外有5個均是由非四川遷入立村的: 南 滕 家:清初,滕姓三兄弟由柳園滕家(今金城鎮(zhèn)滕北村)溝北崖遷至此地立村,因村東有一條小溝而得名小溝滕家。2006年11月,經市政府批準,改名為南滕家?!颈敬逍帐稀浚弘?、王、張、姬 溝 子 楊:清雍正年間,楊姓由招遠市蠶莊鎮(zhèn)曲城遷此立村,因地處山溝而取村名溝子楊?!颈敬逍帐稀浚簵?、王、孫、曲 大 郎 家:明永樂初年,郎姓由濰縣遷此立村,取名大郎家。【本村姓氏】:郎、張、李、耿、陳、寧、劉 昌 邱:明正德五年,馮、綦二姓在此居住,因孤獨而常去靈山前家口子(已注銷)要求搬到一起.明末,于姓遷此定居,故取村名常求于家。清初,演變?yōu)椴裼诩?,簡稱昌邱?!颈敬逍帐稀浚河?、趙、王、李、陶、孫、仲、郎 上 坡:清康熙十七年,張姓兄弟三人為便于耕作,由梁郭集遷此立村,取名上坡?!颈敬逍帐稀浚簭垺⒙?、高、臧 朱橋鎮(zhèn)所轄村名(共115個) 朱橋 朱郭李家 大冢坡 埠上武家 ·西劉 可門高家 ·小王家 可門大王家 午城彭家 可門莊頭 任家 ·大胡家 盛王 東劉 后楊家 ·滕馮 前楊家 河套朱家 后陳 前陳 河套新莊 河南于家 寺莊 寺莊趙家 后趙 大蘭邱家 山上賈家 埠上 招賢 岔里劉家 臥龍 ·岔里楊家 岔里呂家 岔里新莊 ·河東 ·欣木 童家 徐院村 山上楊家 大瑯琊 小瑯琊 南滕家 ·圈子 大戰(zhàn)家 鞠埃張家 小戰(zhàn)家 梁郭集 紫羅姬家 王家莊子 八里埠子 臧家 棗行子 張村 小郎家 孟家 耿家 靈山楊家 小韓家 溝子楊 紫羅綦家 黃家 大郎家 小郭家 ·小于家 昌邱 黃山郭家 黃山郭新村 史家 劉家 梁郭邱家 馬回溝 ·馬家 ·梁郭張家 鹿家 許家 上楊家 上坡 李戶莊 修家溝 埠后李家 ·鄧家 張官劉家 張官李家 后郝家 前郝家 小鹿家 盧家 張官周家 張官王家 秦家 降村河埃 ·西王 東王家 降村譚家 楊家莊子 苗家 辛莊 ·鐔家 桑家 季家 西李 由家 ·大矯家 ·作陽 ·胡雷于家 小張家 后李家 前李家 紫羅劉家 大張 ·趙官莊 保旺秦家 保旺朱家 保旺王家 大尹家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9:43:40
我族祖居現(xiàn)屬萊州平里店鎮(zhèn)管轄的“賈鄧楊家村”明末,楊氏由午(伍)城(今朱橋鎮(zhèn)后楊家)遷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為楊家?!百Z鄧”是一個歷史舊跡,“賈鄧社”原是清朝設里甲制的行政單位,清末,以其屬賈鄧社所轄而更名為“賈鄧楊家”的疊加地名。 據(jù)考證,我族乃是“屢為東萊郡太守”楊震的后裔,且世居東萊???61年前午(伍)城楊氏先塋的一段碑文:“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我族是東萊郡太守楊震的后裔,更重要的是“子孫遂家焉”來肯定午(伍)城楊氏來自何方。震公東萊做官,子孫就地安家,我族就是這一支派弘農楊氏在東萊“遂家焉”的坐地戶。 “東萊”對于我族決非一般意義的地名而已。我族在東萊這塊豐腴的土地上落地扎根,歷時兩千年,繁衍生息,瓜瓞綿綿,“東萊”二字就是一面標示我族生命力極強,萬古不滅,熠熠生輝的金字族徽。賈鄧社楊氏家廟及廟聯(lián)賈鄧社楊氏家廟有兩座,一座在本村的東半部,屬東三支,一座在村的西半部,屬西三支。雖然東、西三支各有家廟,每逢年節(jié)東西三支的族人,仍是互送紙錢和祭拜對方的祖廟,可見族人之和睦、友善。東西家廟的廟聯(lián)均為: 侯封楊邑瓜瓞綿綿鄰四知 爵賜定海簪纓濟濟慶一門 上聯(lián)“侯封楊邑”是懷念我楊氏因封地在楊邑的始祖伯喬。“瓜瓞綿綿鄰四知”是贊頌楊氏族人興盛發(fā)旺,族緣綿延遠長,并且楊震、四知堂遐邇聞名。下聯(lián)“爵賜定海簪纓濟濟慶一門”是贊頌懷念午(伍)城先祖楊春,其子孫眾多,是個官宦之家,“世代簪纓”“一門集慶”。楊氏遷徙路線圖楊氏遷徙路線圖如下: 楊姓的發(fā)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內的古“楊”地,即洪洞縣東南面范村東古城一帶,公元前514年晉國發(fā)生了六卿之亂,楊地被晉頃公另賜他人,楊氏和羊舍氏子孫為避難,便南渡黃河,西出潼關向西發(fā)展繁衍,首先是遷入陜西境,后再遷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縣一帶,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內,成為后世楊姓發(fā)展的主流。 至漢代時,楊姓已廣泛分布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楊姓入川也在此時,多由湖北、陜西省境遷去。春秋戰(zhàn)國之時,已有楊氏族人南遷入江漢地區(qū)(今湖北潛江一帶),后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迫使他們再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的楊氏,便散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晉、唐這一時期,是楊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時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為突出,在此時期,多因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和唐代的"安史之亂"而引發(fā)中原楊氏大舉南遷。至宋代起,楊氏已廣泛分布于江南廣大地區(qū),并以福建為起播遷中心??傊瑮钚兆迦嗽谒逄埔郧?,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陜西三省間地以外,還有以甘肅天水為中心的一線,以湖南、江西為中心的又一線。此后便逐漸向今河北、山東、內蒙、安徽、湖南、浙東、福建、廣東、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發(fā)展,直至編及全國各地。對于研究賈鄧楊氏的歷史來說,除《定海楊氏先塋碑銘》外,楊氏族譜(卷一到卷八)也是最權威的、不可或缺的證明材料。 與賈鄧楊家有關的最后期的兩次遷徙是:第一次:遷徙到朱橋鎮(zhèn)午(伍)城后楊家。 后楊家的村碑碑文和定海楊氏先塋碑銘的時間表有矛盾: 根據(jù)午(伍)城后楊家村碑文中提及,遷此立村的時間是在明洪武年間。明洪武年間是在1368—1398年,取其中值為1383年,可以說遷此立村的時間約在1383年左右。 定海楊氏先塋碑銘上記載,立碑時間是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這樣就形成了(1350年)先立碑,30多年后(1383年)再遷此立村,這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立碑人楊慶祖是午(伍)城楊氏第五世,也就是說,立碑時間和午(伍)城始祖遷午(伍)城時間至少有四個代差(如果立碑時間已是慶祖的中年或老年時代,則可能有5個或6個代差),按一代人是25年計,午(伍)城楊氏始祖遷午(伍)城時間約在立碑時間(1350年)再提早100到150年,也就是說,根據(jù)《定海楊氏先塋碑銘》,午(伍)城后楊家楊氏遷此的時間應該在1250年或1200年以前。明洪武年間,楊姓由四川遷此(午城后楊家)立村的結論是不正確。同樣講遷此立村,一個說是在1383年,一個說是在1250年,兩個年份相差130多年,不可能二者全對。由于《定海楊氏先塋碑銘》是鐵定的權威性的證據(jù),所以遷此立村時間應以《定海楊氏先塋碑銘》為準,絕不是明洪武年間。楊忠遷到午(伍)城后楊家時是成年人,估計在1225年以后,所以說午(伍)城后楊家始祖忠公是在1225年左右遷來的。第二次:遷徙到平里店鎮(zhèn)賈鄧楊家。公元661年前午城后楊村的楊氏先塋的一段碑文:“在漢太尉震世為弘農人屢為東萊太守子孫遂家焉”。我族楊姓是東萊郡太守楊震的后裔,更重要的是“子孫遂家焉”來肯定午城楊氏來自何方。震公東萊做官,子孫就地安家,我族就是這一支派弘農楊氏在東萊“遂家焉”的坐地戶。一世祖楊宿公到賈鄧的年份約在1472年以后。一世祖遷賈鄧時他單身來的機會不大,至少應是成年,甚至已有子女,所以要在二世祖高出生以后,這年份約在1472年以后,即轉化成明朝年代。按此計算,一世祖遷賈鄧應在明成化年間。明朝在位是1368年—1644年,成化年間應是1465年—1487年,1472年是成化八年,所以一世祖是明成化八年以后來賈鄧的。賈鄧楊氏始祖宿公是午(伍)城楊氏的第幾世?宿公出生于1447年, 比午(伍)城后楊家的十世祖小,比十一世大,正常情況下他應該是午(伍)城后楊家的第十世。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9:50:43
賈鄧楊家村的含義甲和社的建制,歷史多有變化,大概最初起于明代,是類似于現(xiàn)在鎮(zhèn)和鄉(xiāng)的基層組織,早期基本是戶籍管理的一種形式,類似于縣**局的外派辦事點?。?**。直到民國年間,此建制一直存在,好像已稱保甲。日本占領期間,日鬼重新設置保甲,性質就變了,主要是限制打擊日鬼的敵對勢力,即抗日力量。鬼子敗后,一般改為區(qū)和鄉(xiāng)。甲是清朝的一種行政單位。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社也是一種劃分單位,類似于現(xiàn)在的“組織”的意思。從萊州歷史與區(qū)劃“清沿明制,康熙五年(1666)設登萊道,治于萊州。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為登萊青道,仍治于萊州。乾隆年間(1736——1795),將掖縣劃分為儲積、龍德、神山、臨過、仙化、進士、八里共七個鄉(xiāng),下轄八十三個社。光緒三十一年(1905),膠州(含高密、即墨)直隸。宣統(tǒng)二年(1910)清廷劃萊州為城區(qū)、沙河區(qū)、儲積區(qū)、龍德區(qū)、福祿區(qū)、神山區(qū)、仙化區(qū)、掖源區(qū)、臨郭區(qū)、淇水區(qū)、朱橋區(qū)、西由區(qū),區(qū)下設社、村?!敝锌梢钥闯觯F(xiàn)在的賈鄧楊家村屬于山東萊州府掖縣下設的賈鄧社管轄,社屬于清朝的組織設置,后來進入民國和解放后,改隸屬于平里店鎮(zhèn)管轄。賈鄧社的組織不存在,但作為遺跡留下來,作為地名存在著即“賈鄧楊家村”。明中期萊州(掖縣)土著人口銳減更凸顯了移民所占比例 在史籍中,有洪武末期萊州府居民被朝廷遷往東昌府(今山東聊城一帶)的記載,原因是因為到了此時萊州府二州五縣人口又相對較多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監(jiān)察御史張式奏徙山東登萊二府貧民無恒產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戶就耕于東昌。”[19](卷216,P3185)三年后,山東布政司向朝廷請求:“青、兗、濟南、登、萊五府,民稠地狹;東昌悅ヘ廣民稀。雖嘗遷閑民以實之,而地之荒閑者尚多。乞令五府之民,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頃、十丁以上田不及二頃、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頃并小民無田耕種者,皆令分丁就東昌開墾閑田,庶國無訛神,地無曠土,而民食可足也?!盵19](卷236,P3451)最后,“上可其奏,命戶部行之?!盵19](卷236,P3451)七月,“山東布政使楊鏞奏:青、兗、登、萊、濟南五府民五丁以上及小民無田可耕者,起赴東昌編籍屯種,凡一千五十一戶,四千六百六十六口?!盵19](卷239,,P3480)這說明一個問題,在洪武末期萊州府的人口與山東西部地區(qū)相弊氀經是“地狹人眾”。顯然,這是由于此前大批四川移民陸續(xù)遷入造成的。盡管有大量移民遷入,但整個明代前ⅱ中期,見于記載的登、萊二府土著人口銳減卻一直是相當明顯的。《掖縣志》載:“憲宗成化六年(1470)大饑;八年(1472)大饑,人相食?!盵1](卷5,P108)弘治年間(1488——1505),登、萊地區(qū)的土地拋荒和人口外流已十分嚴重。南京右御史何瑭描述道:“山東登、萊等處,荒田彌望……久荒之處,人稀地僻,新集之民,既無室廬可居,又無親戚可依,又無農具種子可用……”[25](卷1,P477)至于沿海地帶,時人王世貞在《議防倭上傅中丞》中更指出:“倭誠可憂,憂不在山東也,青、登、萊,沿海也,皆瘠鹵,數(shù)十俚無人煙,不足中倭欲也?!盵26](卷332,P3544)青、登、萊等府沿海人口之稀少已經到了對倭寇沒有吸引力的地步。到了正德、嘉靖年間,“大饑”、“人相食”、“大水”、“大旱”、“地震”的字樣充斥于史志,足見明中期災荒之頻繁。與此同時,“自畿輔迄江、淮、楚、蜀盜賊殺官吏,山東尤甚,至破九十余城,道路梗絕”[13](卷16,P205),其中劉寵、劉宸所部十萬人于正德六年(1511)二月攻破萊州城,殺死萊州衛(wèi)指揮使,加之倭寇的侵擾不止,土著居民遂大規(guī)模外徙。洪武二十四年(1391)萊州府轄區(qū)二州五縣的在籍人口共76萬,登州府轄區(qū)一州七縣的在籍人口共73萬,可到嘉靖五年(1526)100多年間,萊州府的人口僅增加了16%,而登州府的人口反而又減少了39%。[27](卷8,P18)曹樹基先生即指出,這時期登、萊二府人口減少,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土著居民大批越海遷入遼東半島所致。[23](P201)綜上所述,明初政府陸續(xù)平定西南地區(qū)之后,考慮到膠東人口稀少與沿海地區(qū)的倭患,從四川、云南一帶向膠東萊州府一帶新設的衛(wèi)、所遷移軍戶駐防屯種,北方罕見的600多年樹齡的黑彈樹在掖縣的出現(xiàn)就是600多年前四川移民存在的明證。當然,在遷移的時間上,應該是一個連續(xù)的、較長的時間段,從洪武四年之后一直到明中后期,其中幼氃洪武、永樂之際為集中,清一色的“洪武二年”表述并不準確。這些軍籍移民來到后,在當?shù)赝头N,與土著居民雜居、通婚。由于災荒、倭患等原因,土著居民大量渡海移民關外,而軍籍世襲,軍戶后裔不便外移,因此土著人口的下降,恰恰凸現(xiàn)了軍籍移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剩下的土著姓氏,或為尋求宗族保護,加入遷居境內的同姓大族之列,聯(lián)宗修譜,共敘輩分,久而久之,以假亂真;或因“先世失考”,后世道聽途說,人云亦云,訛傳附會,從而造成了掖縣居民中明代四川移民后裔的高比例。金元以來膠東地區(qū)災害頻發(fā),戰(zhàn)亂不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或遷徙。明初為防御倭寇,加強海防,在膠東地區(qū)建立了眾多衛(wèi)、所,陸續(xù)地從剛平定的西南地區(qū)四川一帶遷來大量軍籍移民,與當?shù)鼐用裢ɑ椴⒎毖芟聛?。由于明中期天災不斷,倭患侵擾,大量土著居民渡海移民關外,導致當?shù)赝林丝诒壤陆?。剩下的土著姓氏,或為尋求宗族保護,加入遷居境內的同姓大族之列;或因“先世失考”,后世訛傳附會,從而造成了掖縣(今萊州市)居民中明初四川移民后裔的高比例。 洪武二年在今山東東部的膠東半島一帶縣市區(qū),存在很多明代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建立的村莊,其中幼氃萊州市(明代為掖縣)最為集中。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7-16 19:54:01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