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220137次
4人
5個
100個
1234人
117部
加吉魚 清代郝懿行《記海錯》“嘉鲯魚”:“登萊海中有魚,厥體豐碩,鱗鰭赪紫,尾盡赤色(《詩》言魴魚赪尾,此近似之)。啖之肥美,其頭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率以三四月間至,經(jīng)宿味輒敗。京師人將冰船貨致都下,因其形象謂之大頭魚,亦曰海鯽魚。土人謂之嘉鲯魚。案許氏《說文》:‘ 鲯魚出東萊’,《廣韻》云:‘ 鲯魚,鳊魚也’,謂之鳊魚,亦因其形似耳。其鱗色赤黑者,謂之海味不及嘉鲯。許云出東萊者,今茲魚獨登萊有之(舊唯出登州,故海人言嘉鲯不過三山,今亦過萊而西矣)。是 鲯即嘉鲯,蓋一物二種或古今異名也。又《水經(jīng)·江水注》云:‘江之左岸有巴鄉(xiāng),邨人善釀酒,邨側(cè)溪中有魚,其頭似羊,豐肉少骨,美于余魚?!嘀^今嘉鲯魚頭骨,童兒掇拾插點為羊,其首顱乃偪肖,又多肉少骨,美于余魚,酈注所稱,疑為一物,唯生于江海為異耳。亦猶魚枕象丁而魚尾象丙之類矣。因感《爾雅》之文而辨證于此。”這是古代文獻中關(guān)于嘉鲯魚最詳盡真切的記錄。郝氏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將《說文》中的“鲯”釋為兩種魚,“”即海,“鲯”則為嘉鲯魚。根據(jù)他的描述,嘉鲯魚即為真鯛無疑,真鯛屬鱸形目鯛科,鯛科魚類分為鯛、真鯛兩屬,鯛屬包括平鯛和黑鯛,真鯛屬則只有真鯛一種魚類。至于此魚在京師大盛的原因,據(jù)說是根據(jù)民間說法,食用此魚可官進一級,因而稱其加級魚或加吉魚。黃縣(今龍口)民間至今相傳,食用此魚后,巧手者可將魚骨叉成一人形,名“加吉孩”,可佩于身邊。此說與郝氏所說相近,唯“掇拾插點為羊”略異。 真鯛還有一個俗名叫“家雞魚”,乾隆元年(1736)《山東通志》 卷二十四《物產(chǎn)志》釋曰:“俗作家雞魚,以肉潔白似雞?!倍呷赓|(zhì)相似,讀音相近,故以“家雞魚”命名。還有另一種解釋,即在平常百姓家,因該魚貴重,故宴席上有此魚即可抵家雞(因要討“大吉大利”的口彩,過去講究點的酒席都要有一道雞的)。黃縣康熙、乾隆縣志皆稱其為家雞魚,同治縣志始改稱嘉鲯魚。黃縣民間現(xiàn)多稱為“加加魚”。郝氏所說“?!?,黃縣話稱為“海鮒”,同治十一年(1872)《黃縣志》卷三《食貨志》載:“嘉鲯魚(《說文》:‘ 鲯魚出東萊’,疑即此魚)一名達頭魚,海魚之最味美者,長尺余,闊四寸許。曰海鮒魚,大于嘉鲯魚而鱗黑?!焙uV即鯛屬的黑鯛,為了區(qū)分二者,黃縣人將真鯛稱為“紅鱗加加”,黑鯛稱為“黑鱗加加”。 真鯛為近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其體長形,近卵圓。體色鮮紅,體側(cè)有稀疏藍綠色斑點。中國人尚紅,紅色是喜慶的顏色,所以在賣相上真鯛先討了個好彩頭。真鯛頭較大,上頜有犬牙,下頜有顆粒狀臼齒,主要以底棲甲殼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小魚及蝦蟹類為食。因其頭大身圓,游速不快,所以黃縣民間有“緊拉魚,慢拉蝦,不緊不慢拉加加”之說。真鯛肉質(zhì)潔白,味道鮮美,素有“海雞”之稱,真鯛魚頭最為有名,正如郝氏所說,“其頭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黃縣民間至今有“加加魚頭鲅魚尾”的說法。 真鯛冬季在濟州島海域越冬,春季到海州灣、萊州灣產(chǎn)卵,秋季返回。山東沿海以海州灣、萊州灣、石島3個漁場為主要漁區(qū)。魚汛在五六月份和九十月份。清代郭麟《濰縣竹枝詞》:“梨花才放兩三枝,名蟹佳蝦上市時。但看椿芽長一寸,爭分垛子賣嘉鲯?!弊宰ⅲ骸八字^驢上負曰垛子。濰諺:椿芽一寸,嘉鲯一坌?!秉S縣的版本是“樗芽一寸,加吉一噴?!遍L島民諺云:“園里椿頭發(fā),海里見加加。”講的都是真鯛的春汛。黃縣還有句俗諺云:“四月八,加吉倆。”意思是四月初加吉下來了,做女婿的要買兩條加吉魚給老丈人送去。 山東海域是真鯛的主產(chǎn)區(qū),上世紀初年產(chǎn)量兩千噸左右,占全國產(chǎn)量的一半。在日本,真鯛因體色微微泛紅,體態(tài)有武將之風(fēng),且日語發(fā)音與“可喜”相近,故被喻為幸福吉祥的魚,是節(jié)日慶賀時不可或缺的魚種。所以從一戰(zhàn)期間,日本人即進入黃渤海侵漁,抗日戰(zhàn)爭期間尤甚,1945年秋日本漁船才退出山東近岸漁場。日本人有汽船拖網(wǎng),捕撈技術(shù)比我們先進,直到黃縣人發(fā)明了延繩釣法,情況才有所改觀,1923年《山東勸業(yè)匯刊》對此有詳盡的說明:“查山東黃縣沿海所產(chǎn)加級魚有兩種,體紅者為紅加級魚,體黑者為黑加級魚。黃縣沿海居民所使用漁具及捕撈方法一如故舊,不求改良,以致日人評我幼稚拙劣,久思染指。自歐戰(zhàn)興起,日人籍端強占我膠州灣,營山東漁業(yè),不遺余力。近來,黃縣重要漁場皆以延繩釣經(jīng)營加級漁業(yè),獲利豐厚,日進無已,反客為主,曷勝浩漢?!?br> 黑鯛與真鯛同屬鯛科,體形也很近似,只是顏色有紅、黑之分。黑鯛屬海洋暖溫性底棲魚類,喜歡棲息在巖礁或者沙泥底質(zhì)的海區(qū),以小型魚類、蝦類、貝類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為食餌。一般不作長距離洄游,所以黃縣海域黑鯛遠比真鯛要常見。有意思的是,黃縣人把小黑鯛稱為“海鮒”,把長大后的黑鯛稱為“黑鱗加加”,并且很多人認為這是兩種魚。究其原因,是黑鯛年幼時體側(cè)常有數(shù)條黑色橫帶,及至長成就消失不見了,看來不光有女大十八變,魚大也有十八變?!磅V”在古代指鯽魚,《莊子·外物》里有則“涸轍之鮒”的寓言,比喻處在困難中急待援助的人。因為黑鯛的體形比較像鯽魚,又生活在海里,所以古人稱之為“海鮒”。郝文中所說京師人把嘉鯕魚稱為海鯽魚也是這個原因,其實真正的海鯽魚別是一科。還有一種非洲引進的羅非魚,幼魚體側(cè)有數(shù)條黑色橫帶,成魚減褪不顯,和黑鯛的成長變化差不多,體形也極為相似,羅非魚俗名叫作“非洲鯽魚”。 郝氏認為海鮒“味不及嘉鯕”,其實可能是印象病,清初詩人宋琬在品嘗海鮒之后,認為味屬上乘,他在《海鮒》詩序中說:“海中之鯽也,巨口大眼,魚目之美無逾此者,土人呼為佳季,不知何指?其來以三月上旬,諺云:椿牙一寸,佳季一陣。惟登州四時有之。蓬萊閣下多怪石,漁人垂綸其上,一掣而得之。千尋巨浪之中,好事者掬海底之水就烹之,不加鹽豉,其味愈鮮好?!痹娙耸侨R陽人,搞不懂蓬黃一帶人口中的海鮒與加吉的關(guān)系,但從他的品嘗體驗看,黑鯛味道并不輸真鯛。 登萊一帶食用真鯛和黑鯛的歷史非常悠久,煙臺白石村新石器文化遺址就出土有黑鯛和真鯛的魚骨。尤其是到了清代,真鯛因其體征(紅色)、肉質(zhì)(白嫩)、名稱(加吉、加級)等方面原因,遂成為海魚中最名貴者,其地位正如香港人口中的石斑魚。過去黃縣擺酒席不講究海參、鮑魚之類,吃酒回來,別人但問上加加了沒有,如果上了,說明這酒席檔次可以。我小時候過年及參加婚宴,經(jīng)??梢猿缘郊蛹郁~,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紅鱗加加基本就絕跡了,海鮒倒是不少,每年春秋兩季釣魚的時候能釣上來不少,但長大后的黑鱗加加并不多見,我曾在港欒碼頭上看到一艘回港的漁船,捕到一只活蹦亂跳的黑鱗加加,足有三四斤重,船老大興奮地將魚拋到岸上,引得不少人圍觀。一大群人圍著一條黑鱗加加看稀奇,這要擱過去,老黃縣人一準會嗤之以鼻。
作者:27.221.102.* 回復(fù):1 發(fā)表時間:2018-08-05 15:44:10
關(guān)于魯迅抄本《郝氏遺書》三種《魯迅輯校古籍手稿》第六函第五冊中包括三部手抄稿:《蜂衙小記》、《燕子春秋》、《記海錯》,都抄自《郝氏遺書》,前兩部抄錄于“庚戌十一月”,第三部抄錄于“庚戌十二月”,即1910年底至1911年初。 《郝氏遺書》的作者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長期在 北京當(dāng)小京官,潛心治學(xué),窮愁著書,是清朝著名的經(jīng)學(xué)家之一。所著有《山海經(jīng)箋疏》、《爾雅義疏》、《春秋說略》、《易說》等,又有《曬書堂詩鈔》、《曬書堂文集》,此外尚有零星多種,統(tǒng)編入《郝氏遺書》(有同治四年重刻本,凡三十種,其中有少數(shù)幾種是郝懿行的父親、妻子的著作)中。郝氏的學(xué)術(shù)著作中以《爾雅義疏》最為著名,代表了清代漢學(xué)家在《爾雅》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他的《山海經(jīng)》研究帶有某種總結(jié)性,也很為學(xué)術(shù)界所稱道。 《爾雅》的一大重點在于名物訓(xùn)詁,郝氏的研究除了通盤地研究文獻之外,也很重視直接的觀察,反對從書本到書本,他曾在一封致友人的書信中感慨地說過:“嘗論孔門多識之學(xué)殆成絕響,唯陸元恪之《毛詩疏》剖析精微,可謂空前絕后。蓋以訓(xùn)詁之倫無難鉤稽搜討,乃至蟲魚之注,非夫耳聞目驗,未容置喙其間,牛頭馬髀,強相附會,作者之體又宜舍諸。少愛山澤,流觀魚鳥,旁涉夭條,莫不覃研鉆極,積歲經(jīng)年,故嘗自謂《爾雅》下卷之疏,幾欲追蹤元恪,陸師農(nóng)之《埤雅》、羅端良之《翼雅》,蓋不足言”(《與孫淵如觀察書》,《曬書堂文集》卷二)。他這種自我感覺,應(yīng)當(dāng)說是有根據(jù)的?!岸勀框灐笔撬慕?jīng)驗之談,這就使得他的研究雖然還走不出經(jīng)學(xué)的牢籠,但實際上合于近代的科學(xué)精神。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xué),特別是天文歷算和生物學(xué),恰恰就在這樣的背景之前慢慢地向前發(fā)展。 郝懿行的這三本小書都是講動物的,可以說都是他從事《爾雅》的余脈?!队浐ee》一書專記海產(chǎn),正文之前有郝氏小引云: 海錯者《禹貢》圖中物也,故書雅記,厥類實繁。古人言矣而不必見,今人見矣而不能言。余家近海,習(xí)于海久,所見海族,亦孔之多。游子思鄉(xiāng),興言記之。所見不具錄,錄其資考證者,庶補《禹貢疏》之闕略焉。嘉慶丁卯戊辰書。 可知他還是站在為經(jīng)書作注疏的角度來從事著述的,但能依據(jù)親眼所見來立言,表現(xiàn)出乾嘉樸學(xué)注重觀察的科學(xué)精神。郝氏生于山東海邊,談海產(chǎn)確能頭頭是道,親切有味。此書書前有王善寶序,稱—— 農(nóng)部郝君恂九,自幼窮經(jīng),老而益篤,日屈身于打頭小屋,孜孜不輟,有余閑記海錯一冊,舉鄉(xiāng)里之稱名,證以古書而得其貫通,刻畫其形亦畢肖也。吾將持此冊以語東海波臣,意必有揚鰭鼓鬣喜其征實不誣者乎!第恐枯魚過河而泣,曰“寧與若相忘于江湖也”。甲戌臘日王善寶題于湖南官署。 這里對郝懿行皓首窮經(jīng)、窮愁著書的風(fēng)貌有著很好的勾勒,同時對他以今之所見證以古書而得其貫通的研究路徑也作了簡明的提示。 《蜂衙小記》與《燕子春秋》也有同樣的特色,前者凡十五則,分別為“識君臣”、“坐衙”、“分族”、“課蜜”、“試花”、“割蜜”、“相陰陽”、“知天時”、“擇地利”、“惡螫人”、“祝子”、“逐婦”、“野蜂”、“草蜂”、“雜蜂”諸目,分別描述蜜蜂的各個方面,觀察細致,往往以親自所見與《爾雅》互相印證,顯示出他治學(xué)的一貫風(fēng)格;偶有議論,往往過多地以人類社會為比,不免迂遠,但亦有可觀者,如“野蜂”一則云: 蜂有野處者,或居古木及石壁中,亦作蜜,與常蜂等,而性野喜螫,不及居人家者馴良也。余謂此種無官衙,止是山寨大王耳。 于博物記事中不無風(fēng)趣,大大增加了此書的可讀性。《蜂衙小記》后有牟廷相跋,寫得簡潔有味,全文如下: 昔人云“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余謂磊落人定不能注蟲魚,浩浩落落,不辨馬牛,那有此靜中妙悟耶?故愿與天下學(xué)靜,不愿學(xué)磊落,如有解者,示以《蜂衙小記》十五則。 這可算一則很好的小品,有助于人們了解郝懿行的學(xué)術(shù)風(fēng)格。 《燕子春秋》記載燕子一年當(dāng)中的生活規(guī)律,從正月“蟄起”寫到十二月“蟄之終十旬,既望乃興”。郝懿行對燕子的生活習(xí)性觀察得很仔細,文筆簡明輕快,同他那些解經(jīng)的大著有所不同,而實事求是之意則貫徹始終,所以才能大得魯迅的欣賞。周作人也很欣賞郝氏這些小書,曾專門寫文章談到,詳見《風(fēng)雨談·〈記海錯〉》、《書房一角·〈爾雅義疏〉》二文。
作者:27.221.102.* 發(fā)表時間:2018-08-05 15:49:28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dān)。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