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220137次
4人
5個
100個
1234人
117部
郝運江先生好!
作者:郝宗宇 回復:3 發表時間:2020-02-06 13:34:25
謝謝,客氣了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2:47:32
郝伯泉與萊州府郝氏稍一涉及郝姓家族史,便會驚訝地發現一個十分獨特的人物,他雖然名不見經傳,事不載志,但在千千萬萬的郝姓家族中,其知名度絕不亞于郝晏、郝瑗、郝夔、郝賢諸輩,真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就是為當今郝姓萬派共宗的萊州府郝氏大顯祖郝伯泉。萊州府顯祖伯泉公事跡今天,無論是萊州、登州、青州、濟南、真定、清河各地的郝姓絕大多數都自稱伯泉公的后裔,對于這位共同祖先,也都能略知一、二。然而,關于伯泉公的其人、其事,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首先,關于郝伯泉的名字,便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宋代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王曾撰《郝叔老墓志銘》記載:他名叫郝肹?!洱R河晏城郝氏四修族譜》稱:他名郝臘,字伯泉;《棗強郝氏族譜》作郝膝,字伯全;《臨淄郝氏宗譜》作:郝膝,字伯泉。《萊州府郝氏通譜》記載名:郝伯全,又名肹,字叔向,號陽社;《益都郝氏族譜》記為名:郝伯泉,又名肹,字叔向,號陽社;《即墨郝氏譜》記為名:郝肹,字叔向,又字靜正,號伯泉;《山東博興縣郝氏族譜》記作名:郝涌源,字錫簫,號靜正,又稱肹公。縱觀各家史乘,雖然眾說紛紜,但總的來說是大同小異,即都稱他為郝肹公或郝伯泉公。因此,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他名叫郝肹,字伯泉,又名涌源,字叔向,又字靜正,號陽社。關于郝伯泉公的事跡,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此,所知就有三種說法,這里介紹出來以饗讀者。第一類說法認為:郝伯泉是唐玄宗時人,生于武則天垂拱元年戊子,他是唐代大臣郝處俊的后代,傳遞世系是:郝處俊生子北叟、南容,官中書令、侍中,郝南容生子象賢,官頓丘縣令、秘書郎,(郝北叟,官司議郎)郝象賢生三子,各居一州,散處一州各縣地。其中一子名叫肹,字伯泉。傳說郝肹出生前七日七夜有成千上萬只鸛鳥棲息于安陸桂樹上,群鳥嗚鳴,聲音似吹簫一般,因而取字叫錫簫。郝錫簫是安陸人,官居安陸太守,奎章閣大學士,封甑山王。此說見于山東博興、益都等郝氏族譜。但譜中所記郝處俊生活時代與正史極相似,足以可信。第二類說法見于濟南地區的一些郝氏族譜。如:《齊河晏城郝氏四修族譜》、《棗強郝氏族譜》等書中。這些族譜中記載說:郝伯泉是唐代晚期人,官任濟南太守,他是郝象賢之孫、鄜州刺史郝處傑之兄郝處俊的后裔。父親郝大顯,祖父郝圣慧,曾祖郝復元,但這一說法不見于正史,除族譜外,文獻無徵,且持此一說者不多,殊不可信。第三類說法都認為:郝伯泉是山東掖縣人,是掖縣郝氏早期的一位極重要的尊祖。但關于郝伯泉的時代與家族來源則又各持異說,相互矛盾。益都譜說他是唐代晚期時人,生于唐睿宗文明元年甲申,卒于唐代宗廣德元年癸卯,官贈戶部侍郎。臨淄譜、蓬萊譜都說郝伯泉是從安陸遷徙入齊魯始祖郝象賢的第十二代孫,父親叫郝錫,祖父名郝超,曾祖名郝真。但臨淄譜說他是南宋末元初時人,生于宋光宗紹熙元年庚戌,宋時中進士,官授萊州太守,侍制直學士;而蓬萊譜等則記載郝伯泉的生活時代、事跡幾乎與即墨譜一致,只是出生年代早一、二年而已。河北故城譜、山東武城譜、平原譜又都說郝伯泉是安州遷萊州府始祖郝象賢的第十三代孫,但記載他是北宋前期人,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卒于宋神宗元豐五年,是宋大中祥符元年進士,官任冀州太守,后升為刑部尚書、奎章閣學士。還有一種說法把郝伯泉當作唐代時人,卻又說他出于河北棗強郝氏,是棗強遷齊魯始祖郝舜,字象賢的孫子,官至兵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避開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異辭。根據郝伯泉故地安陸等地方的族譜,再參證其它文獻,便可以得到一個較清晰的伯泉公形象,據文獻記載:郝伯泉歷史上確有其人。據《郝叔向老墓志銘》,他名叫郝肹,是唐代人,他是安陸郝氏始祖郝迴的八代孫,傳遞世系是:郝迴生子破敵,官居江夏太守;郝破敵生子吳伯,官居沔州刺史,郝吳伯生子相貴,官兵部尚書;郝相貴生子處俊,官滁州刺史、甑山縣公;郝處俊生二子:北叟、南容,官居中書令、襲甑山縣公;次子郝南容生子象賢,官任頓丘縣令、秘書郎;郝象賢生三子,其中一子:郝肹,官居太子通事舍人。因此,郝迴原籍今江蘇省潤州丹陽,梁武帝時,他帶領家族赴任江夏太守,自潤州丹陽遷徙入鄂省定居安州安陸。唐武則天時,郝象賢曾徙居河北棗強,子郝肹移居齊河縣三樂口鄉,郝象賢被誅戮后,郝肹公落籍萊州府掖縣北鄉北障疃,成為后世宇內聞名的萊州府郝氏開山鼻祖。傳說郝象賢學問淵博,是當時鄂冀諸省著名的碩學鴻儒,他娶姚氏生三個兒子。他重視子女的教育。傳說他以《詩》、《書》、《春秋》等儒家經典傳授諸子。郝象賢的三個兒子,后來郝象賢被武則天誅戮時,紛紛散居一州各縣,成為各縣地郝氏一派始祖。其中第三個兒子郝叔向,分居萊州掖縣北鄉北障疃,又成為安陸分支萊州府郝氏一派始祖。因此,郝叔向即伯泉,便是千古聞名的郝伯泉公。據安陸譜和大成譜:郝伯泉生于武瞾垂拱元年戊子夏歷四月十五日戌時,卒于唐代宗大歷八年癸丑閏十一月初十日,享年八十八歲。郝伯泉生活時代,正是武則天篡唐稱帝、安祿山、史思明亂唐的時代。傳說郝伯泉是一個勇猛仗義的儒生。當兵荒馬亂之時,他召集族人同鄉,組織起御寇自衛的鄉勇民兵隊伍,保衛了宗族和鄉里的安全。從此聞名當地。萊州刺史判州事聽說了郝伯泉的事,很賞識他的干將之才,便招募他入伍,當了一名小小的千夫長。后郝伯泉因累建軍功,被唐皇朝封為工部侍郎、奎章閣學士、千戶侯。唐肅宗即位元年,郝伯泉年逾六十便請奏解甲歸里,告老還鄉。郝伯泉回到萊州掖縣北障疃后,息武興文,創辦平仲書院,教育族中子弟,勸導里中后人,直至逝世。郝伯泉公在興辦平仲書院時,寫了著名詠景詩。這四首小詩,千余年來,一直在郝姓族人中廣為流傳,至今許多郝氏子孫都能熟誦。茲錄該詩如下,以供郝姓族子傳誦,以睹先人翰墨文采。春:花落斷橋流水,鶯啼深院輕煙;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許龍眼。夏:赤日遠銜葵影,薰風濃帶荷香;案上書添碧色,芭蕉綠映南窗。秋:階下黃葩曉露,庭前丹桂秋風;未忍拋書歆枕,冰輪馭正舟車。冬:煙淡淡迷古樹,月明明浸梅花;昨夜階前積雪,余暉白映窗紗。唐代宗李豫大歷八年閏十一月初十日郝伯泉逝世,葬在萊州府掖縣北鄉北陵疃郝家林祖塋??上Т四箯]毀于“大躍進”年代。假如墓廬仍在的,凡是郝姓子孫回來,都總要到這里來敬香祭祀,頂禮朝拜,以追溯那永遠的血緣之根。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1-01-18 20:22:13
備極蕃昌的郝伯泉家族武瞾垂拱元年四月十五日,一個神異的圣嬰郝伯泉誕生時,他的生父跑到屋門前親手植下一棵小樹,說:“若你長大,則吾宗蕃衍。”幾十年后,這棵樹果然長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極非尋常。而那個圣孩也已長大成長,且娶了三位妻子,生有九子、三十七孫、八孫女、一百七十曾孫,八十曾孫女,創造了一個古今罕見的巨大家族。據多種郝氏族譜記載:掖縣北障郝氏顯祖伯泉公娶了三位才德兼優的夫人,第一夫人彭氏,誥封一品夫人,生于武瞾天授元年庚寅,卒于唐代宗廣德元年癸卯;第二夫人田氏,誥封一品夫人,生于武瞾如意元年壬辰,卒于唐代宗大歷十三年戊午;第三夫人李氏,誥封一品夫人,生于武則天神功元年丁酉,卒于唐德宗興元元年甲子。郝伯泉公與三位夫人共生育了九個優秀兒子,他們個個都功名卓著,成就雯然,而且子孫興旺,后嗣蕃昌。其中,三位夫人各生三子,分別:郝博,字惟棟,號肇基,生于唐玄宗開元三年乙卯,卒于唐德宗貞元十一年乙亥,官任大理寺大理卿,初娶張氏生一子:郝煋;再娶薛氏又生四子:文貴、文茂、文秀、文瑨。郝菑,字惟柱,號臨清,生、卒未記載,官任右驍衛將軍,娶妻汪氏,生五子:德祖、承祖、宣祖、烈祖、元祖。郝錕,字惟松,號道行,生卒未記載,官任都督府別駕佐貳都督,夫人田氏,生三子:耀、輝、皝。以上三人,均為彭夫人所生的。郝益,字惟材,號有恒,唐代宗時進士,中第一百八十名,官至中書舍人,集賢殿書院學士修撰官,娶張、佘二位夫人,共生七子:中鼎、尚訓、獻明、清源、明遠、臣福、承宗。郝強,字惟權,號表正,官任門下省諫議大夫,娶唐、喬二位夫人,生三子:宣卿、正卿、仕舉。郝景,字惟林,號宗禮,官至秘書省秘書丞,娶王氏生二子:圣烈、文強。以上三人,均為田夫人所生的。郝墨,字惟柏,號松年,官至萊州司馬,夫人朱氏,生二子:大成、大忠。郝清,字惟枝,號成通,官至縣令掌判縣事,妻鄭氏,生二子:崇芳、敬芳。郝晏,字惟相,號云君,官至太府寺太府卿,夫人韓、劉二位夫人,共生五子:紹祖、泰祖、贊祖、禮祖、圣祖。以上三人,均為李夫人所生的。關于伯泉公與彭、田、李三位夫人所生九個兒子的排列次序,各譜稍有不同,而九子的名字,更是大有出入。茲介紹幾種不同情況。《齊河三樂口郝氏四修族譜》和《棗強郝氏族譜》所記九子名字依次如下:朝泰、朝祖、朝青、朝揚、朝宗、朝登、朝柱、朝棟、朝樑。而《益都郝氏族譜》、《臨淄郝氏宗譜》所記九子名字則依次如下:朝博、朝菑、朝錕、朝益、朝強、朝景、朝墨、朝清、朝晏。《安陸郝氏通譜》、《即墨郝氏譜》等所記又完全不同,九子依次是:道行、德行、孝行、美行、義行、仁行、禮行、金璞、金榜。關于郝伯泉公九子所生子女人數、名字,各種族譜、家乘所記也很不一樣。安陸譜記載有二十九孫,壽光譜、即墨譜、益都譜、臨淄譜、齊河譜、棗強譜等所記為三十七孫,河北清河譜、故城譜、景縣譜等所記是四十六孫,而河北河間譜、霸州譜等郝氏族譜更明確記載郝伯泉有三十七個孫,八個孫女,一百七十個曾孫、八十個曾孫女。此時的郝氏宗族,人丁興旺,家族繁榮,赫赫如日中。萊州府郝氏大分析俗諺說:“樹大分枝,人大分家。”隨著萊州府郝氏伯泉公家族的飛速發展壯大和人口的急劇繁衍增長,原有大家庭的分析、裂變,已勢必在行。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歲正月初二日,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正洋洋未消。這一天,年已逾八十的萊州府掖縣北障疃郝氏大族祖郝伯泉公忽然置酒備席,廣邀親友,大宴賓客。席間,郝伯泉將九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后當眾宣布了一個驚人的重大決定:將郝家自霍云君以后數千年來所積累的祖產:銅錢四十萬貫,金銀四百余稱,一并均分為九股。合令三妻位下共九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產一份,然后立即離開家鄉,另一立基業,各自自謀發展。后因三位夫人啼泣請求,郝肸遂稍改原來的決定,重新宣布:除彭、田、李三位夫人名下各留幼子一房奉養老母以盡溫情之義以外,其余六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而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郝伯泉卜占離家吉日,并于這一天將新修的《郝氏家譜》九套,分授給九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臨行前,這位偉大的老人又口吟七言古詩一首,與諸兒作別。詩云: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惟愿蒼天垂保佑,三三男兒總熾昌。三位夫人與幼子郝錕也各吟詩兩句,共成一首八句詩相送。詩云:三郎肸老有三妻,彭田李娘三子齊。創業興家離祖地,歸來報命省親闈。吾思日久難相會,宗葉分枝為汝題。若有富貴與貧賤,相逢須念共根蒂。這兩首八句詩,前者叫做外八句,后者叫做內八句。伯泉夫婦囑咐諸子誦念此詩,牢記心中,以為他日子孫認祖相親的憑證。規定以后郝氏子孫相逢,凡能背誦此詩者,即是同宗親派,請升堂入室,不得異視。倘有違吾命者,子孫不昌,福壽不長,汝等各宜牢記在心。就這樣,萊州府掖縣郝氏伯泉公的六房子孫,備好車馬,打點行裝,攜藏譜、詩,告別老父慈母,然后躍馬揚鞭,紛紛踏上了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新征途。很多郝氏家乘譜牒,都詳細地記載了這次萊州府郝氏大分析的情景,并記載了三妻九子的徙居之地。郝伯泉當時曾規定,將九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稱,代替九子之名。現參考多種郝氏族譜,將伯泉公九子所徙居之地開列如下:郝博,徙居青州府博興縣;一說遷臨淄縣齊都。郝菑,徙居青州府臨淄縣皇城營;一說遷益都縣星落村。郝錕,留居萊州府掖縣北障疃侍奉彭夫人,因掖縣北障疃為祖居之地。郝錕因此又作郝祖。郝益,徙居青州府臨朐縣洪山一帶。郝強,徙居真定府冀州棗強縣城;一說徙居定州城。郝景,徙居河間府景州城;一說徙居順天府霸州城。曾留居萊州府掖縣侍奉田夫人。郝墨,徙居萊州府即墨縣;一說徙居兗州府沂州諸城縣。郝清,徙居廣平府清河縣。郝晏,徙居太原府陽曲縣、榆社縣;一說徙居延安府鄜縣。曾留居萊州府掖縣侍奉李夫人。從上表看來,郝伯泉公的九房子孫,仍主要散居在山東各地,另有少數幾子徙居河北、山西等。但湖北地區的許多郝氏族譜如鄂東修譜以及東昌、武定、歸德等譜所記的情況又大不相同。這里也列表如下,以供參考:郝朝泰,徙居江蘇應天府句容縣、淮安府鹽城、蘇州府常州縣。郝朝祖,居山東萊州府、登州府、青州府、濟南府。郝朝青,徙居北直隸順天府霸州、定州、真定府冀州等。郝朝宗,徙居山西太原府、平陽府、潞安府。郝朝陽,徙居湖廣襄陽府、安陸府、德安府。郝朝登,徙居河南彰德府、歸德府、汝寧府。郝朝柱,徙居四川成都府、漢州綿竹縣、德陽縣。郝朝棟,徙居福建興化府,分居浙江嘉興府。郝朝樑,徙居陜西西安府、漢中府、平涼府。上兩表的記載大不相同,我們且不論誰對誰錯,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那就是郝伯泉九子的后裔都極為興旺蕃昌,且不斷裂變出許多新的小家庭小分支。到至今時,伯泉公的裔孫們已廣泛地散布在中國江南大地中。郝伯泉公成為絕大多數郝姓宗族以及大多數山東、河北等郝氏家族的共同始祖。
作者:103.43.192.* 發表時間:2021-01-18 20:32:5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