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78969次
9人
12個
204個
933人
101部
城步饒氏家譜序言節錄湖北赤壁饒有武輯錄批注2015-11-4■①鄭方坤荔鄉撰《饒氏族譜序》節錄按譜饒自古為唐堯后,系出山西平陽。一遷于江西而建昌南城,再遷于撫州臨川述陂,三遷于南昌豐城介山,四遷于湖南寶慶城步。只說了遷移路線,沒說到人。無撰序時間,序中說到城步,應該是遷到城步后修譜時寫的序。鄭方坤,字則厚,號荔鄉,閩建長樂人,雍正元年(1723)進士。為清初文士,頗有聲名,著有《蔗尾集》、《本朝名家詩鈔小傳》、《經稗》,輯有《五代詩話》(刪補)、《全閩詩話》等作品傳世。《全閩詩話》薈萃閩人詩話及他詩之有關于閩者。本序開篇曰:余守兗郡金鄉令尹,翼堂饒君譜其族,請序于余。意思是說,我在兗州郡金鄉縣當縣長,饒君在修族譜,請我寫序。落款曰:年家眷弟鄭方坤荔鄉甫。“年家眷弟”一般是用在交情不深的人之間的客套稱呼。兗是我國古代九州之一。漢武帝置十三郡刺史。轄區約相當今山東省西南部,明代為兗州府。金鄉縣在山東濟寧市。鄭方坤是不是當過金鄉縣令,無考。根據鄭方坤是“雍正元年(1723)進士”,此序應該撰寫于進士之后,沒成名是無人請他寫序的。有可能撰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首修。他在山東當官,離城步數千里,城步為什么會有人請他寫序?是不是一篇偽托呢?因此序價值不大,懶得考證。
作者:饒有武 回復:4 發表時間:2020-05-29 20:45:22
■②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城步縣訓導向志謀撰《重修饒氏族譜新序》節錄饒之先本楚大夫伯芬,后至東漢漁陽太守斌,則受姓之始也。斌以功封東平侯,食邑饒陽,因以邑氏。其后則各因所居為始祖。唐天寶時,彥明公居述陂,是為述陂一世祖,其九世孫世顯公居介山,是為介山一世祖。明季嚴公自介山來城步,是為城步一世祖。本序中說到的人物有:伯芬、斌、彥明、世顯、季嚴。看來萬歷年間有過一次跟風,隨即被否認。直至光緒,亮仍未被承認。■③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世孫 義安撰《主修續譜序》節錄我饒氏始祖嚴所公,派出劍江,開基城步,……宣烈公之始城南,彥明公之始述陂,世顯公之始介岡(應是山)。本序中說到的人物有:伯芬、斌、彥明、世顯、季嚴。此修可能是城步二修。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9 20:46:04
■④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合族房長同撰《城步饒氏續修族譜序》節錄我族自乾隆丁卯(1747年)、嘉慶庚辰(1820年),兩次與介山合修,越咸豐庚申(1860),我城步獨修。此序傳遞了與介山合修及城步獨修的時間信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鳳翔撰《續修譜序》至唐太宗朝,命學士纂修國譜一次,降及宋世殿蘇韓范諸大賢繼出,始由國譜一變成族譜,以紀實錄,而譜牒之流傳,遂盛行海內焉。我族自宣烈公于東漢時,以蕩寇功封東平,派衍支蕃,散處不一。前一段話說明了修譜由官修到民修的經過,說明了宋朝是家譜編修的主體變換期。后面說了宣烈,未提及其他人。▲以上各序中全沒說元亮,只有一個模棱兩可的“亮”。■⑤《披閱新譜辨》舊譜自宣烈公傳二十六世而生亮,宣烈東漢時人也,亮仕唐德宗,其間年數約九百有奇,二十六世之說,固是可信。亮之子彥明、彥立,舊譜載彥明之子伯純,傳二十世而生良畏,歷考無錯。今新譜冠元于亮,此一疑也。亮字文熙,娶潘氏;元亮諱素,娶吳氏,二疑也。名字既殊,娶配亦異,而葬地兩譜俱葬載南豐白舍郭家坑,何也?彥明仕唐天寶間,因致士,與弟彥立游學于撫東臨川縣述陂里,遂家焉。彥明之九世孫世顯,遷豐城介山,彥立之十一世孫竦,遷進賢介岡。彥立已為介岡一支矣。何新譜以彥立為彥明之三世祖,而彥明為彥立之九世孫?此必舊本錯簡之誤也。且彥明之父名亮,母潘氏,新譜以彥明之父為司度,字景才,祖珙,字仲溫,珙乃中宋朝皇佑四年進士也,官居朝清大夫,江邑通志已注確實,新譜亦記述詳明。彥明乃唐天寶之進士也,官至左拾遺,新譜皆如是云云。豈孫反仕于前,而祖反仕于后乎?則珙與司度斷不得為彥明之祖也!新譜而必系彥明于司度之后,其訛詒甚!新譜載一世元亮,二世漢寧,三世植,四世懷英,五世信,六世熊,由熊而司度,猶有四世,則我支并不得為熊公支矣。代遠年湮,已無可考。存春秋之義,闕疑可也。新譜從彥明之前插十一世,其三世即植,字彥立,繼而懷英而信,而熊,而熙,而緒,而杰,而珙,而司度。于元亮之后注漢寧,漢寧之子,一名正,一名植。如本支為正公派,何新譜不繼正公敘世次,而只詳植公之后耶?且自彥明起,至良畏止,反續于植公一支之后,愈不可解矣!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9 20:47:28
●這么重要的文獻,卻沒有落款,不知何人何時所寫,真是可惜!●我們現在見到的譜,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每修改一次,就離真實遠了一步。《披閱新譜辨》真實地再現了當年家譜被修改的一幕。●撰寫者提出了如下疑問:今新譜冠元于亮,此一疑也。意思是:新譜在老譜上“亮”的名字前加上了“元”字,使亮變成了元亮。祖宗的名字怎么能說改就改呢?這是第一個疑問。“亮字文熙,娶潘氏;元亮諱素,娶吳氏,二疑也”。意思是:亮字文熙,夫人姓潘,而元亮名字叫素,字元亮,夫人姓吳。一個名字叫亮,字文熙,夫人姓潘;另一個名字叫素,字元亮,夫人姓吳。名、字、夫人全不相同,這兩個人是同一個人嗎?這是第二個疑問。③、“名字既殊,娶配亦異,而葬地兩譜俱葬載南豐白舍郭家坑,何也?”既然名與字不相同,夫人也不相同,為什么埋葬的地方卻相同呢?這不是扯淡嗎?④何新譜以彥立為彥明之三世祖,而彥明為彥立之九世孫?此必舊本錯簡之誤也意思是:為何新譜上彥立是彥明的三世祖,而彥明又是彥立的九世孫?全扯亂了,我們放下彥明、彥立是親兄弟不說,按理說,甲是乙的三世祖,則乙是甲的三世孫才對呀,為什么乙成了甲的九世孫呢?這樣扯淡扯得也太厲害了吧!這一定是搞錯了。⑤、且彥明之父名亮,母潘氏,新譜以彥明之父為司度,字景才,祖珙,字仲溫。本來彥明的父親叫亮,母親姓潘,但新譜上彥明的父親卻變成了司度,字景才,彥明的祖父是珙,字仲溫。彥明的父母變了,變成了別人。⑥、珙乃中宋朝皇佑四年進士也,官居朝清大夫,江邑通志已注確實,新譜亦記述詳明。彥明乃唐天寶之進士也,官至左拾遺,新譜皆如是云云。豈孫反仕于前,而祖反仕于后乎?則珙與司度斷不得為彥明之祖也!新譜而必系彥明于司度之后,其訛詒甚!這段話的意思是:珙是宋朝皇佑進士,官居朝清大夫,在江邑通志上有確實的記載。新譜上也記述詳細明確。彥明是唐朝天寶年間的進士,官至左拾遺,新譜上也是這樣說。如此說來,豈不是孫子當官在前,祖父當官在后?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珙一定不是彥明的祖父,司度一定不是彥明的父親。新譜將彥明排在司度之后,成為司度的兒子,真是天大的笑話,錯得太厲害了!詒在這里是欺詐的意思。“訛詒”是訛詐欺騙的意思,有很強的感情色彩。⑦ “新譜從彥明之前插十一世”。意思是在我支原譜上彥明的前面插進了十一代人。“插進了”,當然是新增加了,這樣彥明的輩分就降低了十一輩。由此想到《北宋墓志銘》中,師旦是元亮的侄子,而現在的譜上師旦卻是元亮的十一世孫。兩個“十一世”竟如此吻合!兩個十一世難道是偶合嗎?看似殊途同歸,卻是如法炮制。⑧、漢寧之子,一名正,一名植。如本支為正公派,何新譜不繼正公敘世次,而只詳植公之后耶?且自彥明起,至良畏止,反續于植公一支之后,愈不可解矣!意思是:漢寧的兒子,一個名叫正,一個名叫植。植字彥立,而彥明、彥立是親兄弟,那么正就應該是彥明了。如果我們一支是正公后裔,為什么新譜不詳細敘述正公以后的世次,而是詳細記載植公以后的世次呢?并且從彥明起,至良畏止,反是接在植公的后面。按理說,我們彥明一支,應該接在正公之后才對呀。這更是不可理解!●這個“亮”在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的譜序中出現過一次,是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譜序中不見了,以后的譜序中再也沒出現過,說明這幾屆修譜者進行了堅決的抵制。何時又一次出現的“亮”并將亮改為“元亮”呢?不得而知。世系是不斷修改的,修改世系我們從現在的譜上根本看不出來,只有當年修的譜中可以看到,但當年修的譜我們很難看到。這篇序文說明當年修譜的先賢對“亮”再一次進行了抵制和排斥。直至民國修的最后一次譜上,我們還是只能見到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亮”,并沒有見到元亮。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9 20:48:31
⑥《證譜考》(待錄)彥明,生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元亮仕唐德宗(在位時間: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26年)。■⑦重大記事乾隆十八年(1753年)城步本支續修宗譜,六世孫夢燕撰序。這是不是城步首修呢?說是首修吧,與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合族房長同撰《城步饒氏續修族譜序》中所說“咸豐庚申(1860),我城步獨修”不相符合。說不是首修吧,序言標題是“城步本支續修宗譜序”,應該是城步修譜的序言。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城步建祠堂,六世孫夢燕撰碑文。咸豐庚申(咸豐10年,1860年)城步修譜未成。未見譜序。光緒丙申(光緒22年,1896年)城步二修譜。序言四篇。民國戊寅(民國27年,1938年)城步三修譜。序言兩篇。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9 20:49:2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