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82802次
9人
12個
204個
934人
101部
孝感饒氏始祖友禮公的來歷上官人莊饒有武撰十三世颙所撰《孝感饒氏源考》節選:■“吾饒氏一宗,自江右始遷之祖,或曰子華,或曰祖八。而考江右譜所載,子華公未嘗移居,祖八公又無其名。但載友仁、友禮,出居湖廣德安郡孝昌邑,或曰祖八即友禮之行稱也。實無的處?!?br>翻譯:從江西遷來的祖宗,可能叫子華,也可能叫祖八。但是江西譜上的記載,子華沒有遷出來,而又找不到祖八,江西譜上沒有祖八的名字。有友仁、有禮遷到湖廣德安郡孝昌邑的記載,可能祖八就是友禮的另一個名字。實在是找不到確切可靠的資料。解說:孝感在沒有與江西聯系前,世代相傳始祖是“祖八”。若干年后,去查江西的譜,想與江西譜聯起來,但發現對不上。江西譜上沒有“祖八”這一個人,只有一個“子華”, 但子華卻沒有遷出來,世居江西。因祖八與子華諧音,猜祖八就是子華。當然這是胡猜!江西譜上有友禮遷到孝感的記錄,但孝感從來沒聽說過友禮的名字。于是猜想,祖八可能是友禮的另一個名字。這也是胡猜。于是,就把原來老譜上的祖八改為友禮。這就是友禮的來歷!
作者:饒有武 回復:5 發表時間:2020-05-30 09:08:47
■“明萬歷四十六年,臨川饒繼范來宰孝邑,聞口南有饒氏,召見與敘,謂同出一宗。故爾時吾宗遠祖輩,皆以繼字為派。但彼時既不詢其始祖何人,遷居孝邑者何名,而后人又安得有確處乎?故今譜果出江右異林公之傳否,遷居之祖不知果系友禮否,又不知祖八即友禮否;而祖八之子或曰妙清,或曰政,或曰仲信,或曰仲信即政字,而妙清其法名也。俱不可知?!?br>翻譯:明朝萬歷四十六年,臨川饒繼范來到孝感,與口南饒氏在一起交談,他說我們孝感饒氏與他們是同宗。于是,當年孝感饒氏就接上了他們的世系。但當時既沒有問他們的始祖是誰,又沒有問是誰遷到了孝感,這樣稀里糊涂接上世系,后人哪能搞得清楚呢?所以,我們是不是真的是異林公的后人,我們的始遷祖是不是真的是友禮公,祖八是不是就是友禮,祖八之子是不是叫妙清,或叫政,或叫仲信,或者仲信字政,法名妙清,這些全搞不明白,全是糊涂的。解說:修譜講究“有根有源”,不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要找到根源,談何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F在正好有一個收族的來了,磕睡來了,正好遇上枕頭,哪管真假,接上就皆大歡喜了。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30 09:09:38
■擴展:〇1、孝感譜友禮公立柱載:行二,字子華,郡廩生,敕贈文林郎。原籍江西饒州府鄱陽湖吳家集,大明洪武三年遷湖廣德安郡孝邑文家垸而居焉。妣蔡氏,繼胡氏,與公合葬〇之陽。生子一欽(此字不清)。〇2、介岡譜友禮公立柱載:父居實??秃V德安府應城縣。〇3、介岡譜子華公立柱載:父延清。字德華,行念四。子念十、三元。(沒說子華外遷)從介岡譜看,友禮與子華是不同的兩人,子華是第三世,友禮是第七世,硬是把相隔四代的兩個人揉合在一起,合二為一,立為始祖。為什么要用上友禮的名字呢?是因為介岡譜上有“客湖廣德安府應城縣”。為什么要用子華的名字呢?是因為子華與世代相傳的始祖“祖八”諧音,將友禮加上“字子華”,則與真祖宗祖八有了一定的聯系,以示立了新祖,不忘根本。可見世代相傳的祖宗“祖八”,在當年修譜的先賢們頭腦中印象深刻。可最終還是被取而代之了。●饒繼范就是來孝感收編的。●歷屆修譜的先賢們有馬虎的,有認真的。馬虎者饑不擇食,亂接世系胡定祖宗;認真者反復研讀,發現問題全面質疑。能發現問題,并非一般人所能為?!对纯肌纷髡唢J公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古譜錯誤知多少!本源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普遍現象,并非一姓一族。孝感饒氏支系繁多,由不同年代不同地方遷到孝感各地。譜載主要由洪武年間遷入,主要支系有孝南區友禮公世系,孝昌縣衛店永忠公世系,云夢、漢川震龍公世系,應城斌帝公世系,還有其他幾支系世系不明。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30 09:11:01
是澴南
作者:饒世觀 發表時間:2020-07-22 18:31:11
聞口南有饒氏,應為澴南
作者:饒世觀 發表時間:2020-07-22 18:34:0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