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8969次

9人

12個

204個

933人

101部


站長: 饒有武 管理員: 饒曾國 饒國平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微信發言(2)

微信發言(2)
●2016-6-28
偽托!
家譜中的宋、元朝的序,基本上是偽托。
偽托是假借名人之名寫序。就是自己寫好一篇序后,落款用某名人的名字,且落款的時間也用此名人在世的時間。
偽托是想借名人的名氣來提高家族的威望。或借名人之口來提高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就是栽贓名人。
辨別偽托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落款時間。凡宋、元朝的序,就可以判定為仿托了。
還有一個辨別方法,就是看撰寫人,若是名人,基本上可判定為偽托。
偽托也不是一無是處。偽托除了造假外,還能反映了當時修譜者的認知水平。偽托對后人來說,仍有研究價值。
還有一種叫“偽序”。偽序是修改前人的序言,塞進自己的觀點,栽贓古人。
古譜中的偽托和偽序滿天飛!
偽托和偽序,一般人是識別不了的。

作者:饒有武   回復:7   發表時間:2020-06-01 10:33:17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2016-6-29
收編整合,自古至今,從未間斷。
通過幾百年的收編整合,以血緣為特征的家族,早已不復存在了。
并非真正的一脈相承,而是水分大增。
宗支越大,水分越多
現在的宗族,只能看作一個文化符號,您別以為是真的!
我們赤壁附近有一支饒氏,自己不知來路,急于想修譜。2011年我們修譜時,派幾個人去收編。由于派去的人不得力,收編不成功。后來崇陽也派人去收編,結果被他們收去了。要是我們收編成了,他們就是千二公的后代,崇陽收成功了,他們就是五七公的后代。從此以后,他們的祖宗倒底是誰呢?誰還知道?
一般來說,收編是不記載的。不然就漏水了。
收編是弱小依附強大,借助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相對來說,以遷到當地的始祖為族的,較為真實。但還是有水分。
我們赤壁現有饒氏一萬五千來人,全是千二公后代,一統天下,一個別支的都沒有。果真是一脈相承嗎?我算了一下,人口照此速度增長,中國人得99個地球才住得下!只要是稍稍明白一點的人,就會知道其中有水。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0:36:03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2016-6-30
傳統的修譜思想,講究水有源,樹有根。初修譜時,所有的家族都無法找到源頭。于是,就有人開始編了。編出來后,別人就來抄,將自家的世系接在某一房上。這就是所謂的“遠祖世系”的來歷。
遠祖世系全是扯!以遷到當地的第一個先祖為始祖,這世系才基本上是真實的。
多數人懷有樸素的敬祖之情,特別是對于高官厚祿的先祖,趨之若騖。所以造假具有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深遠的社會基礎。他們制造的假貨用不著兜售,自然有人爭相購買。
中國有造假的傳統,自古至今,不乏其人。表現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無所不在。
當前山寨貨鋪天蓋地,充斥市場,吃的、穿的、用的,無所不有。水貨之所以有廣闊的市場,與中國經濟不發達,消費水平低有關。
一件襯衣幾百上千塊,有幾人穿得起?兩三張錢的水貨襯衣,才是最普遍的需求。
因為窮,人們有趨低的消費心理。所以,水貨不但不被抵制,反而大受歡迎。
家譜造假,表現在得姓、祖源、始祖、遠祖世系等方面。消費方面,人們有趨低心理,而家譜方面,人們有“趨官心理”。沒有官就自己造,以滿足大家的趨官心理,構建家族文化自信心。
江西高官如林,進士如毛,還有狀元、榜眼、探花。如羅倫、王安石、歐陽修、章鑒、晏殊、文天祥、嚴嵩、解縉,數不勝數,都是官至極品。高官巨儒,燦若星辰!
相比之下,饒氏簡直就是大森林中的一棵小草,是弱勢群體。不來一個大動作,抬高抬高行嗎?不甘居人之下呀!
所以說,造假是有人文原因的。
由于樸素的“敬祖心理”,和普遍的“趨官心理”,左右了自己的識別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思維難以理性化。你說是假的,他說是真的。明顯的錯誤視而不見,或看得見也不愿意承認。
這是識假、打假的難度所在。打假得先識假。
〇普寧-饒廷斌@饒有武?:下面圖文請教你,源流這樣寫適當嗎?
〇我個人認為寫得不錯。
有關源流的問題,是修譜最頭痛的問題。時過境遷,要搞清來源確實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當然,要亂接也是很容易的。一接了事。
此源流序列舉了老譜上的說法,是文字記錄,和傳說的說法,是口頭流傳。并分析了各自的疑點和不足。
最后說了你個人的見解,或個人傾向性意見。
我認為這樣處理是很恰當的。既有老譜文字記錄,又有口頭傳說,還有個人的判斷。誰是誰非,留給后人去判斷。
實際我們這樣作,也是無奈之舉。實在無法辨別源頭。
我們這一代人無法作出結論的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實際上可能是永遠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您對老譜進行考證,對傳說進行甄別,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態度。我認為您的這種作法是誠實的,處理是科學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者不記,以免貽誤后人。應該是修譜者應取的態度。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0:42:47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2016-07-18
對于源流及遠祖世系來說,古人修譜的原則是“以錯傳錯,以疑傳疑”。古人難道不想搞清來龍去脈嗎?當然想,但的確無法搞清楚。一種態度是實事求是,不知者不記;另一種態度是,為了追根溯源,胡編亂造。
對于遠祖世系,能搞清楚的就搞清楚,實在搞不清楚的,就放棄。
重在當代,不究遠祖。
當代修譜,要打破傳統的修譜思想。
傳統的修譜思想之一,就是要追根溯源。事實上這是辦不到的。
搞一個假的,不如不要
如果想一直追上去,是不可能辦到的。只要稍稍明白一點的人,都會知道這個道理。
傳統的修譜思想之一,就是要做到水有源,樹有根。辦得到嗎?事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神仙也不會知道了。
中國民間修譜的第一次高峰在清朝的“康乾盛世”,好多家族的譜是在這一時期創立的。
平陽本來是郡望,但現在郡望與堂號不分了。
郡望的本意是一個家族發跡的地方,堂號是分支。但現在好多都用“平陽堂”
說了實話,有人不高興。有的人愿聽假話,不愿聽真話。假話聽了舒服,真話聽了難受。
現在姓與氏已經不分了。如填表時,有“姓名”一欄。沒有“氏名”。但姓與氏的不同之處,我們還是應該了解的。
文字的讀音及含義,隨著時代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
有的字在古代的讀音及含義,與當代是不同的。
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體現在各個方面。文字是其中之一。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0:45:34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2016-08-08
將饒氏源頭在饒氏家譜中的種種說法,與能查到的史籍資料相比照,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從能查到的史籍資料來看,饒氏源頭的有關說法有:《姓氏辨證》載“出自贏姓趙氏”,《姓氏辨證》又載“出自姜姓”,《古今姓氏書辯證》也說“出自姜姓”,《姓源》載“出自媯姓”。
還有“出自羋姓”,“出自鮮卑族”等多種說法。
這些說法都是非饒姓人所說,無一被饒姓采納。
“饒本堯后”也好,“出自商均”也好,“出自伯芬”也好,“出自苗姓”也好,都只見于饒氏家譜,任何史籍上都查不到。
這說明當年修譜的賢達們,各自為戰,憑著自己的見識與理解,加上普遍的“趨官心理”,希望自己出身名門,自編自造。才出現這些五花八門的說法。
其實饒姓就是一個小姓,沒有驚天動地、名載史冊的遠祖。
宋朝倒是出過一些名人,但出世太晚了,以宋朝人為始祖不能追溯到幾千年前,還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宋朝名人沒被用作始祖。
從《姓氏辨證》、《姓源》、《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史籍的說法來看,倒是符合多源多祖的規律。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得到大家的承認。或許原來有人承認過,但家譜經過幾百年的整合,若干次的修改,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原來的說法已不見蹤影了,現在幾乎一統天下了。
可以說,家譜修一次改一次,現在的家譜與首修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了。
當今社會,媒介空前發達,各支之譜廣泛傳播,大家都有機會看到別家的譜了。互相對照,大規模修改。表面看來越改越合理了,其實離真實越來越遠了,越來越荒誕了。
這些越來越離譜的杰作,就是歷屆修譜人的成就。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0:51:17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2016-8-26
異體字是一個字另一種寫法,如嶺字,本是左右結構,有人寫成上下結構,上面寫山,下面寫令,這就是異體字。異體字現在視為不規范字。
有的字一個字就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異體字。漢字本來就不好認,要是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就更難認了。
所以解放后政府頒布文字法,廢除了異體字,一個字只保留一種寫法。
過去的爛筆秀才,以認得幾個異體字為驕傲,他們認為這是知識
異體字阻礙了文化的傳播,所以得廢除。現在還寫異體字是不對的。除書法作品外,不得寫異體字。
高考時答題用繁體字或異體字,算錯字,得扣分的。
現在的學生都不會認也不會寫繁體字和異體字。
但大陸上還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有時會寫會出一些繁體字或異體字。他們認為這是有文化,其實正好是沒文化。
要是只會認幾個字,會寫幾個字,就是文化,那文化太不值錢了。
文化人起碼得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
剛才細查了一下,門內寫外的這個字有六種讀音
①閑(休閑)
②間(中間)
③劍(間隔)
④馬(小山莊,如張家ma,李家ma。還表示門外的空地,大街)
⑤細(表示門扇、門外)
⑥關(關系)
這里具體讀什么音,要看當地的讀音。
因為是小溪的名稱,有可能是前三種讀音中的一種。如果是北方,有四、五種讀音的可能。
所以說異體字害死人!給閱讀和理解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嚴重阻礙了文化的傳播,不廢除行嗎?
還有“通假字”也是一樣,讀通假字很容易產生岐義。所以也要堅決廢除。
饒承斌:
饒 通繞
現在要是把饒寫成繞,誰會知道是饒字?
在教學中,老師糾正學生的錯別字是一項常做的工作。過去的“通假字”,就是現在所說的錯別字。
過去叫通假字,現在叫錯別字
過去老師教學可能沒有錯別字的概念,連老師也胡寫
@饒承斌 正是!是為古人遮丑。其實每一個漢字的含義都是確定的,古代就是這樣。是不能用同音字代替的。只是當時教育教學水平低,才出現所謂的“通假字”。
我們前幾天說過的“平寒”一詞,其中的“平”就是通假字,實際應該是“貧寒”。沒有平寒一詞。撰稿人用“平”字這個同音字,來代替“貧”字。@饒承初
我們在閱讀古譜時,會碰到繁體字、通假字、異體字,異體字不好認,通假字不容易看出本字,不好理解,往往容易產生岐義。
我們還會碰到“死字”。死字是古代有,但早就沒人用了字。例如:將化字的人旁換成三點水,這個字就是一個死字。死字一是不容易找到讀音和含義,二是錄入不了,得造字。
最要命的是“自造字”。 自造字,顧名思義,是作者自己造的字。本來字全是造出來的,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但達到一定數量后,已經夠用了,完全滿足我們來表達思想,就不必要再造字了。但有人造字有癮,以造字來顯示自己的水平。例如,門字里面寫一個點字,白字下面寫丌,這些都是自造字,任何字典上都找不到。自造字當然不知道讀音和含義了。含義可以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推測。字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看文章當然得看字了。古譜文獻中有繁體字、異體字、通假字、死字、自造字,這些字給我們閱讀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不說對古文的理解,只說字,就夠我們喝上一壺的。
〇跨越時空的問題,我們難以穿越時空。我個人認為,修譜時以錯傳錯,以疑傳疑,沒必要把精力花在遠祖世系上,重在當代,不究遠祖。把當代的記清楚就行了。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0:58:32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我們還是來說說吹牛的事吧。
自古至今,就有喜歡吹牛的、有不吹牛的兩種人。
吹牛是夸大事實,無中生有。
吹牛的人為什么要吹牛呢?不吹牛會死呀!
吹牛的目的是為了顯示自我,獲得別人的關注,在心理上達到理想自我的境界。
吹牛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借助大話提高自信。
吹牛者借用大話、假話來掩飾自己的虛弱和不足,用虛假的強大來自欺欺人。
動物也是如此。兩只公雞斗架大家都見過吧,公雞斗架時是什么樣子?脖子上的毛立了起來,看起來是巨無霸,其實是裝做強大,以威懾對方。
吹牛是心理不強大的表現。心理強大的,不管處于什么境況,都不會吹牛。
不要以為吹牛是性格使然,其實吹牛是一種心理障礙,甚至是病態。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1:01:14

[回復] 回復微信發言(2)

《微信發言》是本人在微信群的發言,輯錄在一起,有成集的意思。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6-01 11:03:13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