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78969次
9人
12個
204個
933人
101部
云南巧家縣饒氏古墓碑文注釋上官人莊饒有武錄入并注釋2017年一、碑文:系江西吉安府(遷)于胡北伍倡府卜吉縣吉陽鄉(xiāng)。三房分枝,落于云南古滇。如我祖父OO所生長子聲玉,配合李、肖氏,所生三子女五人,所生姊妹八人,勤耕苦讀,興家致產(chǎn),吉立(?)墓O是O考生于道光壬辰年二月初五午時,系云南東川府分防巧家管下 上五甲,地名楚勝溝地分之長人氏。享年人間春光五十一歲止,大限亡于光緒壬午年九月二十五日,亡于本處身故。為序。皇清待贈仙逝顯考饒公諱聲玉老大人正魂之志墓位OO孝男長子饒明福 (胡氏 李氏) 女子 四名 明祿 (李氏 身故) 明亮(盧氏 何氏) 孝孫男媳 饒振富(漆氏) 振國(陳氏) 振朝 振堂孝脈侄 饒明禮 明彬 明倫 明恩 明水(?)(侄孫)振剛 振銀(李氏) 振和 振海(黃氏)大清宣統(tǒng)二年歲次庚戌 月建己巳 一十一日 吉立
作者:饒有武 回復:2 發(fā)表時間:2020-06-19 10:55:10
二、幾點注釋:1、云南古滇:兩千多年前,云南滇池東岸有一個古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滇國",國都舊址位于位于今昆明市晉寧區(qū)晉城鎮(zhèn) 。滇國(前278年--115年),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東部地區(qū)。2、東川府: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土歸流仍置東川府;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改屬云南省。府治會澤(在今云南省會澤縣)。清末轄會澤(今云南省會澤縣)1縣;巧家(廳治在今云南省巧家縣)1散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3、分防:公元1728年(雍正六年),會澤縣移東川府附廓,移東川府經(jīng)歷于巧家營分防巧家,移東川營右軍守備分扎。自此始,古堂瑯縣地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從巧家老店鎮(zhèn)一帶的“巧家東米糧壩”轉(zhuǎn)移到今巧家縣白鶴灘一帶。公元1811年(嘉慶十六年),清政府于魯木得(今巧家縣城)置巧家撫彝府,東川府銅礦產(chǎn)區(qū)湯丹一帶的向化里四十九村寨劃歸巧家管轄,從而開啟了巧家百年(1811年-1911年)“京銅”(清朝時從東川府運至北京專供鑄幣所用的銅料)運輸?shù)妮x煌時期。分防:一般設置在因人口不足,或地域不夠而沒有建縣的地方,為廳府的派出管理機構(gòu),負責緝捕匪盜、收繳租稅等。分防,是派出的意思。因此碑為清末立的,當時巧家沒設縣,故由東川府設立一個派出機構(gòu)。騰訊視頻 記錄 分防照磨廳 https://v.qq.com/x/page/u0386yuzl2e.html4、月建:月建紀月又稱地支紀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個月份相配紀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時辰,由子至亥,每月遷移一辰,故稱月建。“月建己巳”是農(nóng)歷四月。
作者:饒有武 發(fā)表時間:2020-06-19 10:55:42
三、碑文重點內(nèi)容:系江西吉安府(遷)于胡北伍倡府卜吉縣吉陽鄉(xiāng)。三房分枝,落于云南古滇。系江西吉安府(遷)于湖北武昌府蒲圻縣吉陽鄉(xiāng)。三房分枝,落于云南古滇。這一句說的是,從江西吉安府,遷到湖北武昌府蒲圻縣吉陽鄉(xiāng)。由于三房分枝,又遷到云南。胡北伍倡卜吉縣,即 湖北武昌蒲圻縣。可能當時沒有文化,只知其音而不會寫,所以出現(xiàn)同音不同字,二是寫碑者用了異體字,所以同音不同字。三是方言所致,造成同音不同字。三房分枝---蒲圻饒氏有三分公祖仁、禮、諒。碑記與蒲圻饒氏情況契合。在另一塊碑記上刻有:蒲圻縣管下地名吉陽鄉(xiāng)望……望……。有兩個“望”字,望字后面是什么字,實在看不清。有可能是“望湖山”。這幾塊墓碑上明確記載了巧家縣饒氏的遷出地是:湖北武昌府蒲圻縣吉陽鄉(xiāng)。巧家縣饒氏是從蒲圻遷出的是確信無疑的。《蒲圻饒氏家譜》八修第四卷記載:仁祖芳,分油鋪門莊(現(xiàn)赤壁市新店鎮(zhèn)望湖山村)。八修譜莊名“老祠邊山腳下”。這與巧家縣古碑文“蒲圻縣管下地名吉陽鄉(xiāng)望……望……”相契合。仁祖長子芳,芳長子碧,碧長子以升,分居老祠邊山腳下。盛乾、盛坤、盛貞遷云南。余皆止。2—1 仁祖長子芳,芳長子碧,碧長子以升支下盛乾、盛坤、盛貞遷居云南。2—2《蒲圻饒氏家譜》上的記載,與巧家縣古墳墓碑上的記載,是完全吻合的。結(jié)論:云南巧家縣饒氏,是從湖北省蒲圻縣(現(xiàn)名赤壁市)新店鎮(zhèn)望湖山村山腳下(自然村)遷出的,在云南的落跡地是“云南東川府分防巧家管下 上五甲,地名楚勝溝”。始遷祖是蒲圻饒氏第十八世饒盛坤,屬蒲圻饒氏仁分。“吉陽鄉(xiāng)”這個地名在好些外遷的祖墳墓碑上都見過。但我沒搞清楚吉陽鄉(xiāng)是在哪兒。遷巫山的祖墳墓碑上也刻有遷出地“湖北省武昌府蒲圻縣吉陽鄉(xiāng)呈恩里官仁莊”,也有“吉陽鄉(xiāng)”,呈恩里應該是茶庵嶺,他們是從茶庵官人莊遷出的;云南巧家縣是從新店山腳底遷出的,也稱“吉陽鄉(xiāng)”遷出。難不成古代的“吉陽鄉(xiāng)”是建國后的趙李橋區(qū)?因為沒找到縣志,吉陽鄉(xiāng)只得存疑。
作者:饒有武 發(fā)表時間:2020-06-19 10:56:23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