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96927次
5人
5個
155個
5731人
258部
現在有人因為史書上有東虢國的事,就以為東虢國的土地占居滎陽市地區的全境了,現查閱了中原古國的一些資料有二個出乎常識的發現,一,東虢國自開國到滅亡始終沒有占領今滎陽地區全境甚至沒有占領氾水鎮(虎牢關)全境。二。有周公姬旦有眾多兒子包括庶子在史書上沒什么功勞卻個個能在周公的封地之外的土地上獲得封爵封國。而同為三公的畢公姬高卻沒有一個兒子能在畢公的封國之外的地方獲封,這違背了周公自己定下的《周禮及宗法制度》,如果有人說周公的這受封的六七個兒子是為周王朝立下功勞的只史書上漏記了,反問之,周公的兒子們個個是龍而召公畢公的兒子們就只能都是蟲嗎?如此不合常理。有人說二次東征后周王朝感到東都地區控制力太弱了,因此不管有無功勞宗室子弟很多都被封爵受國以屏衛周室,反問之,即如此為什么周公有這么多兒子能在姬旦的封地魯國之外受封,為什么召公特別是畢公的兒子一個都沒有些樣的待遇呢?除非一個原因就是武王去世后周公權柄獨撐,確實飛揚撥扈了欺壓逼迫成王給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封地加爵了?現收集史料展現出來,給各位能全面認識西周到戰國時滎陽地區的真實狀況了。從滎陽老城區到黃河邊上就有:索,東毓,雀,河,馮,虎方。等國。滎陽老城區周邊更是有:曼,京,鬟,萊,陬,胥,絫。……等國,一些字打不出來或沒打正確,請體諒。河(一稱何)國在滎陽縣城北部之河陰(江河之陰即黃河南岸)古邳國,故地在今滎陽市黃河南岸氾水鎮一帶商王河亶甲時期,將商都由敖(河南滎陽市北,古滎澤。敖也作囂)一帶。證實滎陽縣城北地區,在商代末期稱“古滎澤”又稱“敖。”。滎陽郡的行政設置雖然在東漢末三國時才設置的,可不代表在此之前滎陽地區就沒有地名,咸陽論派以此故意篡改歷史,把滎陽地區比喻成三國時期之前沒開化之地,實屬荒唐。古羲(義)國,在鞏義和滎陽市境內。商周古曼國,在滎舊氾水鎮,文中并說:“曼水在氾水鎮南,曼國在這一帶,虢在虎牢,南面即是曼伯之地,虢,曼二國連在一起的”。鄭國滅掉東虢同時一舉滅掉曼國,由此可見,東虢國始終都沒有占領導氾水鎮全鏡,何來能代表滎陽全鏡呀?古國虎方,在今滎陽市氾水鎮商周古弊國:在今鄭州和滎陽之間,春秋時被鄭國所滅,因此證明了東虢國根本沒有統一滎陽地區傲(囂)國商周子姓國:在滎陽縣西十五里,敖山之陽敖城。春秋時期成為鄭國的附庸小國,有銅器出土,進一步證明,滎陽地區始終絕非東虢一國所擁有。下面再議一下周文王子孫國度的情況:祭國,祭氏始祖祭伯,祭國原商代古國,周滅商代也被滅,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周公庶子祭伯在此為伯爵小國。地域在鄭州市東郊與中牟縣一部,此地不是周公姬旦魯的受封領地,因此置疑提倡周禮宗法制度者,怎么周公姬旦眾多庶子,都被在周公的封地之外的土地頻頻享受封地封爵的??難不成畢公姬高地位比周公差得太多?或季孫公荀這個畢公嫡子的政治地位連周公的庶子都低都差嗎??西周時期河北省黃河北岸也有一個叫咸(國)的地名`胙國,西周姬姓國,地域在河南衛輝,新鄉,滑縣,原陽,延津,豐丘等縣,國君胙為周公姬旦庶子。而且此地不是周公旦的封地,再次至疑,作為畢公兒子季孫公荀的政治地位連周公庶子都不如嗎??《左傳》稱:“凡-蔣-邢-茅-胙-祭”等國君都是周公的兒子,反問天天叫囂著要尊重《周禮宗法》者,周公姬旦這么多兒子在周公的封地之外的地方“封國”封爵的,而且史書上也沒看見周公的這么多兒子立的哪些大功勞打的哪幾仗因功封爵的。畢公的兒子為什么只有一個兒子“黎”能在畢公封地之外受爵封國??難道畢公比周公地位低得太多,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獄嗎?原國,周代姬姓國,在今河南濟河,《左傳》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親以蕃屏周,因此證明西北犬戎尚未成勢此時重點蕃屏周是防守的洛陽,而不是咸陽。依國:商周古國,在今鄧州市西北角與滎陽交界處。春秋時被鄭國所滅。因此東虢國始終沒有得到這土塊,何來統一滎陽代表滎陽呀?古沈國,(又稱沈子國),周代姬姓國,故城在汝南平興縣和安徽臨泉縣反正故地不在山東,根據西周前中期有《沈子它簋》,又名“它簋”,據傳1931年出土銘文稱沈國國君為“沈子”,銘文:“令乃鸼沈子作裸于周公宗”的記載,是周公姬旦的后代。一些史學家認為沈國是從周公之子的封國魯國中分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從周公之子的封國凡國中分出來的,總之沈國的始封君應是魯國或凡國的一個庶子。又一個周公后代的庶子在周公封地之外受封的例子。有人會說周公的封地很多,不止山東的魯國一塊河南也有,反問之,同為三公的畢公難道政治地位太差沒有這種待遇嗎?《國語》云:已姓,昆吾,蘇,顧,溫,董,等氏國,并沒有寫到“番”。故“番氏”出自“已姓”不可信,站不住腳。關于光緒十年浙江紹興出土建寧元年(公元168年)刻有墓主人名字的墓磚《番延壽墓莂》居查浙江省發布的官方考古報告:原來竟是九兄弟為死去的父親馬衛將(墓主人)券的墳啊。這個人真名叫馬衛將,真正姓“馬”。而不姓“番”。怎么會看走眼了呢?你的“番氏”出自“已姓”難道是原本“馬氏”出自“已姓”,不想漢代一個叫“馬衛將”的人把自己姓名改成了“番延壽”??故此認定“番氏”全都出自已姓了?目前看來當前很多姓氏出自多源頭。雖目前無法證實當今“番氏”出自“姬姓潘氏”。可恰恰說明“番氏”同樣出自多源而不全出自“已姓”。史書廖氏的始祖叔安出自“已姓”。可怎么廖姓另一始祖“召伯廖”是周文王的后代呀??這進一步說明本就“已姓”系不純同源。江蘇潘明山收集整理
作者:潘明山 回復:0 發表時間:2021-07-08 17:45:20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