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73281次
5人
36個
130個
702人
59部
舊傳譜云本始南京應天府豐城縣載籍因官于云南仕后即遷本省遷于北山之下至今其墓尚存其籍可考祖有二子次公客寓蒙自族繁人眾選科甲陰貢稟生監代有其人唯我長公遷居河邑白石之鄉盤根永固今于七世矣五代之間其稍甚登科第者代難其人今世過處湮恐后代子孫跡成無聞物勒石以垂永久愿吾族枝繁葉茂春秋之季失藻這薦黍稷之馨亦為忘發源之自有也以是為序
作者:220.165.99.* 回復:9 發表時間:2009-08-01 19:54:27
元元帥旃檀后裔旃姓和官姓,賽典赤贍思丁之長子納數魯后裔納姓,次子哈刺后裔合姓,第五子馬速忽后裔馬姓,元元統間任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兵備道公孫溥的后裔公孫氏,元末任臨安元江諸路都總管卒於河西的李妥英后裔李氏,曲陀關宣慰使同知蘇那懷后裔蘇姓等流寓通海,皆成為元代通海歷史名城的旁證。
作者:220.165.99.* 發表時間:2009-08-01 20:02:54
有種說法是徐撰后人,改姓官。
作者:官家好 發表時間:2009-08-02 11:09:19
官家好家門你好,請你留下的你的聯系方式好嗎。
作者:121.61.34.* 發表時間:2009-08-15 10:08:07
請問云南紅河官姓為徐輝祖后裔,請問和他們有聯系沒有!
作者:121.61.28.* 發表時間:2009-08-31 10:15:35
準確傳說是徐撰后人,徐輝祖二子,但明史上徐輝祖長子徐欽沒有離開過南京,所以2人來昆明是不確的,如果來的話,推年齡是10歲左右,當時的條件,來云南可能性不大。到是4街有常氏后人,臨安和4街地理上不是相鄰,建水在明稱臨安。我沒看過紅河的史料,如何考證。
作者:220.165.99.* 發表時間:2009-09-05 22:02:23
河西縣志是乾隆五十三年周天任纂修通海自漢田勾町縣 治于此后,唐南詔立都督府,宋大理國中置通海節度。到元·憲宗四年(公元1254年),忽必烈率元軍攻克大理,留兀良合臺追大理國末王段興智至鄯闡(今昆明),虜興智而得云南五城、八府、三十七部。削段氏帝號,賜以虎符,令其總管大理等處。安撫已附之民,招集未降之國。忽必烈北返后,留大將兀良合臺率軍攻克未降之國,在攻克乾德哥城(今澄江)時,兀因病而委軍事于子阿術,阿術率軍繼續攻打有兵四萬的阿伯國(通海),攻入城而阿伯國舉國降,在通海置南路總管府領通海以南地。 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云南爆發了眾三十萬的舍利畏起義,八年(公元1271年)又發生了都元帥寶合丁與行六部尚書闊闊帶合謀殺害云南王忽哥赤(忽必烈第五子)之內訌。忽必烈深感云南必須有個勤政謹厚的人管理才能使之長治久安,因此挑選了跟隨蒙古兩朝皇帝屢立戰功、又有政績的回回賽典赤 贍思丁,到云南建立行省,行前忽必烈親自對賽典赤說:“云南朕嘗親臨,比因委任失宜,使遠人不安,欲選謹厚者撫治之,無如卿者”。 賽典赤到云南后,沒有辜負忽必烈的重托,竭盡全力處理好與宗王脫忽魯的關系,先使政局穩定,再置宣慰司兼行元帥府事并聽行省節制(即軍管),又奏改元初實行的萬戶千戶百戶管轄各部為路府州縣令管制,將原治所置于通海的云南南路引用忽必烈諭旨中的臨安兩字命名,從此,臨安之名成為除南宋小朝廷京城臨安(杭州)及杭州西、漢臨安縣的又一個臨安地名。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賽典赤在云南建立行省及府州縣時,將云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移到中慶(今昆明),臨安路更靠近行省,其在行省中的地位更高,從而出現了在通海北五十里河西北三十里的曲陀關立都元帥府,屯兵駐守行省的南大門,看守早已形成的云南南北交通線通海城路,曲陀關修新公路出土的鐵心銅劍及古銅印、古銅馬可以證明,還有因此而產生的至今云南唯一的一個蒙古族聚居地興蒙蒙古族鄉。 也正因為元代通海(包括原河西)所處的政治地位,至今境內還留下眾多的元人遺跡,除上述的曲陀關元帥府正如明天啟《滇志》記述的:“元帥府,在縣(河西)北三十里,夷名曲陀關,又曰萬松營,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皇慶、延祐間,(公元1312—1321年)人物繁盛,市肆輻輳。泰定乙丑(公元1325年),建學立師。至正壬午(公元1342年),述律元帥立臥龍祠、武安王廟”并遺存(元)中書省郎李泰撰的《都元帥府修文廟碑》于曲陀關元帥府故址,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盧漢新篡云南通志調查時還在曲陀關屹立,至今,秀山普光寺元宣光七年丁巳仲秋望日立的“智照蘭若記碑”猶存。曲陀關“都元帥府修文廟碑”現雖不見但其碑文尚存于歷代《河西縣志》中。另有跟曲陀關互為犄角,可以煙火互通訊息的元軍木城山遺址;白塔山元人墓址;白塔營(又稱韃子營)遺存;元代駐屯寸白軍之地寸村遺名;元山元人軍堡遺跡;白塔心元人墓葬與通海城附近秀山之麓挖掘出土的大量元人遺物;從這些遺物的文字中可以分辯出:元至治、至正下葬的時間和銘文敘述逝者自至元二十年從鄒魯而來的史實。文字還反映出葬于白塔心的元人有,來自隴西、天水、武威、清河、瑯琊的山、陜、甘、寧、魯、冀者,再次證實了通海為元臨安路治、有眾多元軍鎮守而歿于此的史實。還有近年被刨出的大新慈濟寺山元人墓,以及地方志中記錄的“白馬停驂”元將軍陣亡處,并崇祀白馬將軍的白馬廟,“廢臨安路,在縣北五里”,“漢田勾町縣址,在通海縣北……元立宣慰司總管府”。明《環宇通志》所載的“元臨安路,治通海縣”都旁證了上述歷史。大量的元建寺廟:湧金寺(元僧東巖建),清涼寺(元僧鐵牛建),慈云寺,(今竺國宮在縣秀山、元至正間僧一元重建)、靈寶寺(在縣治東北楊廣村、元至正間建)。圓明寺(在河西縣治西一里,元至正間建),習儀大興福寺(元建),興國寺(在河西縣治北,元至正間建),海金寺(在河西縣治東三十里僰人村,元時村人楊益等議建)。以及元元帥旃檀后裔旃姓和官姓,賽典赤贍思丁之長子納數魯后裔納姓,次子哈刺后裔合姓,第五子馬速忽后裔馬姓,元元統間任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兵備道公孫溥的后裔公孫氏,元末任臨安元江諸路都總管卒於河西的李妥英后裔李氏,曲陀關宣慰使同知蘇那懷后裔蘇姓等流寓通海,皆成為元代通海歷史名城的旁證。
作者:官家好 發表時間:2009-09-05 22:11:06
官家好問你有QQ聯系嗎!我的QQ274032829。謝謝。。
作者:121.61.28.* 發表時間:2009-09-08 09:15:07
我是紅河蒙自官姓,在現在個舊有官家山,官家山邊有大屯,原有官家祠堂,現已不存,家族傳說,系來源于南京徐達,也曾稱“徐官”,各位有其他詳細資料嗎?
作者:112.113.220.* 發表時間:2009-09-26 22:20:23
有資料發電郵guanjiahao@163.com
作者:220.164.159.* 發表時間:2009-09-30 22:12:3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